第017章 壓水神器
像第一次進城的鄉巴佬娃子,崔燦初到洛陽城,便被她的雄偉壯觀所震撼,唐時洛陽城為東都,又稱神都,保有著自周朝以來的舊城,街道整齊劃一,高層樓,琉璃瓦,雖然多少有些“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意味,但仍不失神韻,巍峨壯觀。
畢竟不是旅游,路過而已,進入洛陽城,崔燦直接被送到了一處略顯陳舊的宅院,里面幾個人雖然穿著官服,但個個面黃肌瘦,熊貓眼,無精打采,擼多了似得。
看到崔燦,幾個人先是眼前一亮,隨后又黯淡下去。崔燦看得出來,他們的表情大意就是:哎喲,救命的來了!我去,就一個毛孩子!
“大人有命,你們全力協助崔燦,事成之后,全部有賞,如若不力,統統受罰。”帶崔燦過來的人,說完幾句話就轉身走人了。留下他和這一幫明顯沒有睡好的人張飛穿針眼——大眼瞪小眼。
“崔燦神童之名我們早有耳聞,只是這旱災之事,除了聽天由命,你還能做些什么?大人也真是亂來,讓你一個毛孩子過來主事。”一個三十來歲精瘦的男子率先發話。
崔燦掃了一圈這地方,到處都是工具農具,甚至還有一些圖紙,心中有了大概,相比應該就是和現代類似的科技司吧,或者說是農業水利部,負責地方農業技術的開發和推廣等。
崔燦東摸摸西看看,也不怯生,繞了一圈,重新回到幾個人面前:“想必你們是在研制什么灌溉的工具,恕我直言,如果沒有我,你們八輩子也搞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大人讓我過來,是有他的用意的。我雖然年齡小,但懂得不比你們少,接下來,就跟著好好干吧,大人說了,事成之后,重重有賞,然而我們的時間并不多。”
其中一個略顯黝黑的漢子,上來一把抓住崔燦的領子把他提了起來:“神童是吧,信不信老子一刀宰了你。毛都沒有長齊,就敢在這里說大話,老子最煩的就是你這樣的。”
“鐵牛,放開他!”另外一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厲聲道。
等鐵牛放開了手,這書生上前對著崔燦作了個揖,說道:“在下狄仁杰,方才幾個部下語出不敬,還望崔先生見諒。”
狄仁杰!神探狄仁杰此時此刻怎么在這犄角旮旯里?真是緣分啊,敢情還是個洛陽科技司司長,精通邏輯探案的人怎么跑到這里來了?
“哦,沒什么。”崔燦擺擺手,把狄仁杰上下打量了一番,真真一個風流書生,怪不得武則天那老太婆這么寵愛他,說不定在精通破案的基礎上還有點其他的感情呢。
“不知崔先生有什么妙計?”狄仁杰又抱了一拳。
沖著剛才兩人的樣子,崔燦本打算吊吊這些人的胃口,不過既然狄仁杰也在,那就給他個面子,直接干正事。崔燦將桌子上的雜亂東西往地上一掃,說道:“紙,炭筆,尺子。”
接過工具之后,崔燦聚精會神,將腦海中的壓水井設計圖樣畫出來,為了防止這些古代人看不懂,他先是畫了個素描圖,然后又畫了立體空間圖,以及各個零件部分的結構詳細圖,尺寸之類全部在一旁標的清清楚楚。
包括狄仁杰在內的幾個人,像是看鬼畫符一樣,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覷。崔燦剛剛畫完收工,狄仁杰就直接問道:“不知先生這圖樣,畫的是什么工具,為何我們聞所未聞?”
“壓水井。”崔燦握了握拳頭,“接下來,你們以最快的速度將所需的零件做出來,可不可以辦到?”
狄仁杰自認為才智無雙,但看著崔燦,竟然生出一股莫名的挫敗感。天賜神童,果然名不虛傳。
一天后,馬車拉著鐵打的零件重新出現在科技部。壓水井安裝好之后,就像是四只腿的鐵怪物。
還有十幾根長約一米多的細長鐵管,管口有螺紋,可以相互連接,雖然不知道怎么做到的,但還是讓崔燦對大唐的工藝敬佩不已,要知道當時可是沒有機床的,這些螺紋應該就是手工一點點造鑿刻出來的。
就這個東西?它能用來抵御旱災?怎么看怎么像是個笑話。其他幾個人都不吭聲,但滿臉陰云,只有狄仁杰直接開問:“崔先生,這壓水井,如何引水,從哪里引水?”
崔燦指了指腳下的土地,先把第一根鐵管的鉆頭放在地上,示意旁邊人扶著,把方向盤一樣的大鐵盤扣上去,示意幾個人用力鉆,直到鐵管基本上全部鉆入地下,接上第二根,繼續轉,第三根……十根鐵管下去,崔燦弄了根細繩子,系了個小鐵塊,從鐵管內部放進去,再次拉上來的時候,鐵塊上濕漉漉的都是水。
壓水井接上鐵管,放置好之后,崔燦松了口氣,指了指鐵牛,“你來吧,壓水!”鐵牛本來以為是力氣活,誰知并不沉,一下一下,崔燦拿了個葫蘆水瓢,往壓水井里添點水做引子,鐵牛感覺稍微沉了一點。
“這樣就能打出水來?”旁邊有人很是懷疑。
“打不出水來,我崔燦就一頭撞死在這四腳怪物上!”崔燦抹了一把頭上的汗,氣呼呼地說道。
洛陽刺史徐長青下了轎子之后,急急忙忙趕過來,身后幾個帶刀的侍衛緊跟著。
進了院子之后,看到幾個人圍著一個鐵家伙看,鐵牛還不斷壓著個木頭桿子,不知道在搞什么花樣。
“崔燦可是你?”徐長青見面前的男娃子點頭,繼續問道,“本官幾日不在,把你交給狄仁杰,這就是你對付旱災的東西?”
“此物名為壓水井,大人親自觀看便是,也差不多要出水了。”誰知崔燦話音剛落,壓水井的井口呼嚕嚕冒出一些泥水來。
眾人紛紛愕然,鐵牛見出了水,壓的更是要勁兒,渾水不一會兒就變得清澈無比,崔燦主動上前,用手掬了一捧,喝了幾口:“沒想到洛陽的誰這么甜。”
聽他這么一說,先是徐長青,隨后是狄仁杰,然后是其他人也都紛紛嘗了嘗。尤其是徐長青,激動的臉上現出了潮紅,問道:“打這口井用了多久?”
狄仁杰說道:“大致兩個時辰左右。”
“兩個時辰?”徐長青有些不敢相信,轉向其他人,其他人也都紛紛點頭回應。兩個小時能打出一口水井來,這是大喜啊!他又問道,“這什么壓水井,需要多久才能鑄造一個?”
鐵牛回道:“王鐵匠他婆娘生了,耽誤了事,花了一天才弄好。”
徐長青一聽,忽然跪下,對著蒼天拜了一拜:“真是我天佑我大唐,天佑洛陽的子民百姓啊!”站起來之后,朝著崔燦施了一禮,“大唐神童果然名不虛傳,解民倒懸,等旱災過去,我徐長青承諾的懸賞必然親手奉上!”
于是接下來的幾天,崔燦的設計圖被刻成雕版,復制了多份,快馬加鞭送往各地縣衙,由縣衙吩咐縣內所有的鐵匠按照設計圖鑄造壓水井。
崔燦煩惱的是水管問題。如果全部用鐵管,一方面進度太慢,而來精確度不行,手工雕刻的螺紋很容易漏氣,導致水壓不上來,或壓出來的水量太小。
后世農村的壓水井,都是先用鐵管鉆井,然后置入塑料管,方便快捷好操作。可是現在這大唐,哪里有什么塑料,沒有制作塑料的材料,再怎么想也都是白搭。
壓水井,也只是壓水井,目前的條件下,也只有這東西可以暫時抵擋一下旱災的程度了,能挽回多少糧食就多少,能救多少人就多少。
干旱歸干旱,幸好整片洛陽地區的地下水位并沒有下降太多,壓水井像是一夜之間遍地開花,田間地頭到處都是這鐵玩意兒,百姓烤著大太陽,笑呵呵地壓著水,讓這些救命水順著田壟一點點流淌蔓延,滋潤著活命的糧食。
崔燦如愿以償拿到了洛陽城里一處豪宅的房契、千兩白銀以及百畝良田,成為所有洛陽人的救命恩人。
這讓崔燦興奮不已,仍舊是個小農民,但現在已經成為非常富裕的小農民。有了田,有了錢,加上有技術,以后就在這塊田上建立自己的基地,讓它成為整個大唐乃至全世界的中心!
;
(https://www.dzxsw.cc/book/5591/376536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