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回憶中的皇爺爺
批閱了一整天的奏章,朱元璋感到疲憊不堪,正想趁御膳房準備晚餐之際散散步,卻嗅到一陣香氣,循香而至,發現兩個孫子在獨自享用美食。
腹中的饞蟲被勾起,他大步走進,坐在朱高熾身邊。
仆人見狀,忙從柜子里取出一套餐具,小心翼翼地放在朱元璋面前。
朱允炆本能地想要制止,但已來不及。
朱元璋滿滿盛了一碗飯,接著將小炒牛肉下的油脂淋在飯上,大口品嘗起來。
"這應該是你母親的手藝吧。"
感受著米飯和油脂在口中交融的滋味,朱元璋嘴角不自覺地揚起,一下就猜出了菜品的來源。
"是的。"
朱允炆心虛地點點頭,注意力立刻轉移到眼前的飯碗上。
"你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得多吃一些。"
朱元璋說著,揀起一片羊肉,輕輕放入朱高熾的碗內。
“祖父,您也嘗嘗!”
朱高熾回以微笑,回應道。
“有酒嗎?”
聞聲,侍立一旁的仆人們忙不迭地從酒窖取出一壺佳釀。
朱高熾接過來,從容地為祖父斟滿一杯,動作流暢,仿佛這是他的日常。
朱允炆看著眼前和睦的畫面,手中的筷子被捏得緊繃,關節因用力過度而泛白,心中涌起的嫉妒讓他萌生了一個瘋狂的念頭。
“就算他是帝王又怎樣,一旦你們離世,王位便是我的,那時,我就是主宰!”
“這些菜肴真是美味!”
朱元璋品嘗后滿意地笑了,甚至不顧儀態地打了個滿足的嗝。
呂氏在門后窺視,見到這一幕,不禁笑得合不攏嘴。兒子真聰明,她的廚藝沒有白學。
“祖父小心!”
見朱元璋一口吞下幾條小魚,朱高熾連忙提醒。
“熾兒,你不懂,這種小魚炸過之后,連刺都是酥脆的,不會扎人的。”
朱元璋說著,夾起一條小魚,輕輕一夾,魚骨瞬間碎裂。
“想當年,咱們故鄉有個小池塘,每到夏季,我就下水捕魚,黃鱔、鯉魚,片刻就能裝滿一桶。煮在鍋里,配上豆腐,那個香氣,真是難以忘懷。”
看著皇爺爺沉浸在回憶中,朱高熾心中也涌起一絲溫暖。
“祖父,既然您如此思念故土,不如等北疆戰事平息,我們回去看看吧。”
“不容易啊!”
提及家鄉,朱元璋的臉上閃過一絲哀傷。
“那個池塘早已消失,那樣的滋味怕是再也嘗不到了。”
朱高熾立刻領悟,祖父懷念的不只是魚的味道,更是那段平凡生活的記憶。
“熾兒!”
朱元璋接著說。
“你看這滿桌的美食,我們能安然享用,但對那些在洪水中掙扎的百姓而言,或許只有豐收之年才能嘗到這樣的滋味。
就算嘗到了,也只能淺嘗輒止,就像當年過年,你的曾祖父拿出一塊白饃,一半敬奉祖先,另一半分給了懷著孩子的曾祖母們,我只能看著,過過眼癮。
那時候的生活確實艱難,但你的曾祖父從未放棄,黎明即起耕作,月光下歸家,只為了田間的莊稼。
然而官府的盤剝由來已久,哪怕豐收,也要交出大半,家里所剩無幾,我那時夜晚常因饑餓而無法入睡。”
朱高熾沉默不語,靜靜地傾聽那些沉甸甸的往事。
"即使生活艱難,你的曾祖父依然堅韌不拔。但命運弄人,一次大旱,打破了我們小家庭的和諧,朱家也因此四分五裂。"
"那時候,你皇祖父年紀尚幼,為了分擔家庭重負,獨自去了廟里,做了和尚。在寺里,只要做事就有飯吃,可你皇祖父食量大,又不擅長勞作,不久就被趕出了寺廟。"
"流浪的日子并不容易,走投無路之下,你皇祖父參了軍,后來便有了大明。"
朱元璋說到這里,臉上滿是對過去的懷念。
"熾兒,我們出身貧賤,即便坐擁江山,也不能忘本。"
朱高熾聞言起身,莊重地點點頭。
"孫兒銘記于心!"
"好,我們繼續用餐!"
朱元璋借著酒興回顧過去,心中舒暢無比。不久,三個人便將桌上的菜肴一掃而空。
暗黃的燈光從東宮灑出,映照著朱紅色的宮墻,幾個太監宮女謹慎地守護一旁。朱高熾則攙扶著朱元璋,緩緩走向寢宮。
或許是因為酒勁上頭,朱元璋喝掉了一壇陳年佳釀,此刻醉意漸濃,加上年邁體衰,步伐顯得踉蹌。
朱允炆站在東宮門口,望著漸行漸遠的兩人,忽然感到一股寒風從背后襲來,直刺脊椎,令他顫抖不已。
他不清楚今日之事將帶來何種結果,但他確信,他會坐上那個位置。
宮墻間,老少并肩而行,談笑聲傳出,使微弱的燈火也增添了幾分暖意。
算算年紀,朱元璋已六十有余,能陪孫子們至深夜,身體狀況想必不錯。
"皇爺爺,寢宮就在前面,小心臺階。"
朱高熾望向不遠處的寢宮,輕聲提醒。
"去,毛孩子,你皇爺爺還沒老眼昏花,用得著你提醒?當年,我可是騎馬征戰的漢子,這點酒算什么,你以為我會醉倒嗎?"
看到朱元璋這般不服老,朱高熾微微一笑。
"皇爺爺,我明白,但您還是要保重身體,畢竟您已經六十歲了。"
"放心吧,雖然我老了,但我還有很多未完成的事情。"
兩人的身影隨著燈火搖曳,仿佛躍動在墻頭。
(https://www.dzxsw.cc/book/53471645/3636601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