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回馬槍
彎弓、搭箭、射之。
藍家軍的動作循環著,重復著。
一批,一批,又一批的倭寇不斷倒下著。
可藍家軍手里的力度卻是絲毫不減,箭簍里的箭是越來越少。
眼前倭寇的尸首卻是越來越多。
砰~砰~砰~
卻是幾聲金屬碰撞,那倭寇總算是搭起了盾,可藍家軍手里的動作卻是未曾停止。
直至箭簍射盡,烏岳才是領著眾人瀟灑離去。
留下仍苦苦支盾的倭寇。
沒一會,烏岳等人便是同宋懌匯合上。
“宋師。”趙隆倒是同宋懌招呼道,這會他才是知道,是宋懌帶人來救了他。
這一路上他倒是還提心吊膽著,畢竟與這藍家軍,他是素未相識,更沒有半點交情。
無故被人所救下,當真有些誠惶誠恐。
宋懌看著眼前已是僅剩三人的錦衣衛,一時間也是不知道該從何談起。
可待他抬過頭,便是真切的,近距離的看見了趙隆那滿身的瘡痍與箭孔,不由緊皺起了眉頭,神色凝重。
“活著便好。”他有些無力的喃喃道。
縱然是千算萬算,他也是沒料到這番結果。
大幾千的倭寇,便是這般悄無聲息的出現在了天子腳下。
這是何等的荒謬與可笑。
如今便可在這鳳陽府,在這中都翻云覆雨。
若是他日,是不是也能在那應天府,在大明的國都翻云覆雨。
或者說,改朝換代,可能更為合適。
“傷勢如何,可還撐得住。”宋懌關切的問道。
聞言,趙隆幾人倒是訕笑著,或許是強撐著應道:“烏岳兄替我們處理過傷口了,敷上藥后,已然感覺好多了。”
不過宋懌卻是沒信,轉過身,朝著烏岳問道,“傷勢如何,嚴重嗎?”
“致命傷沒有,可多處傷口大出血,雖然是止住,但怕是行動都困難。”烏岳倒是沒遮遮掩掩,直截了當的便說道。
言罷,幾人倒是也沒出言反駁,畢竟烏岳說的都是事實。
宋懌也是真切的看見,那箭雨是直唰的朝他們射去。
“那便趕緊派些人,把他們送回去。”宋懌也是不含糊的吩咐道。
聞言,趙隆幾人卻是愣了楞。
其中一人不由疑惑問道:“難不成不回去嗎?”
沒等宋懌回答,趙隆便是幽幽說道:“這不是回去的路。”
“那可是數千人,突襲能夠成功一次,便算是幸運的了。”趙隆也是看穿了他們的意圖,冷然說道。
言罷,趙隆又是繼續問道,滿臉疑惑與不解:“你們要干什么,宋懌,你圖什么?”
宋懌倒是絲毫不掩飾自己目的,訕笑著說道:“我要殺個七進七出。”
誰說這又不是目的呢?宋懌跟烏岳說這話的時候可一本正經,一臉嚴肅。
畢竟,帥是一輩子的事情。
但誰又說目的只能有一個呢?
“學常山趙子龍嗎?”趙隆身旁那錦衣衛又是幽幽說道。
聞言,宋懌倒是認真的點了點頭,正色道:“自是如此。”
一旁的烏岳等人倒是一直沒說話,他們救完人,便是徑直朝東走去。
如今,便是等著宋懌的一聲令下,殺他個回馬槍。
更何況,那灌木叢里頭,宋懌可是留著兩百鐵騎。
回馬槍,不更得加點猛料嗎?
聽著宋懌不靠譜的回答,趙隆卻是若有所思的問道:“趙子龍,七進七出為救主,你呢?”
既然話都說到這份上,宋懌也便沒再隱瞞,微微頷首道:“收尸,替我的兄弟們收尸。”
“很危險。”趙隆仍是勸道。
“活要見人,死要見尸,他們的家人需要一個交代,我得給他們一個交代。”宋懌輕描淡寫地說道。
可此事,并不需要你負責,趙隆心里想著,卻是沒說再出來。
他已然是有私心,他自然也想把兄弟的尸首帶回去。
見那趙隆沉默的模樣,宋懌不由解釋道:“你們稱得我一聲宋師,這責我便是已經擔下,我要對得起你們,更要對得起自己。”
聞言,趙隆幾人卻是鞠躬以待,沒再言語。
“掉頭,順便送趙百戶回去。”宋懌也是轉過身,同烏岳聊起了正事。
“不必,我們等著兄弟們,一塊回去。”趙隆不動聲色地說道,聲音不高,卻是口氣強硬,懇切中又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著甲,返程。”烏岳是冷然說道,絲毫沒被宋懌二人的辯駁影響。
雖是回馬槍,但對方已然是有防備,再想輕騎戲謔已然是行不通。
宋懌這回倒是沒再出什么計策,重騎兵,便已經是計策。
無敵的計策,橫推便是足以。
簡單,直接,高效。
……
與此同時。
火急火燎的蔣瓛等人,已然是回到了林地。
他們已經是著手準備起了“作案工具”。
這回倒是借了劉大同與呂鴻朗的幫助,才是得已如此順利。
蔣瓛雖是明白了宋懌的想法,可要完整表達出來,卻是另一回事。
可劉大同與呂鴻朗不用,二人可是與宋懌廝混在一塊許久,自然是更能了解宋懌的想法。
二人便是一唱一和,便將宋懌的意圖挑了明白。
“一萬支箭夠不夠。”劉大同是朝蔣瓛問道,他對這些數量倒是沒什么概念。
聞言,蔣瓛倒是點了點頭,大概是夠滿足他宋懌的胃口了。
可一旁的呂鴻朗卻是坐不住了,急忙打斷道:“不夠,不夠用的,先五萬打底吧。”
呂鴻朗可是見識過宋懌的胃口,他也記得宋懌所說過的話,殺盡倭寇,有來無回。
說到,他宋懌便自然會做到。
況且宋懌的嘴皮子可是厲害,這數千倭寇不說被他忽悠瘸吧,至少也得被打戲弄的暈頭轉向。
這一萬支箭,可是燒不死大幾千的倭寇。
劉大同雖是迷糊,但還是悶頭去準備了。ъìQυGΕtV.℃ǒΜ
宋懌所吩咐的是那火箭,便是沒那么高要求,燃起來便是。
即便是折根樹枝削尖,大抵也是夠用的。
雖然這法子與那原先計劃,說起來是大相徑庭,可準備起來,卻是沒有什么不同。
至少“作案工具”相同,“作案地點”相同,只是說“作案目的”有點變動,從驅趕倭寇變成了屠殺倭寇。
這不挺好嗎?屠殺倭寇不得比驅趕倭寇好太多吧。
只不過自然條件的要求有那么億點點變化,西風得變東風,這很難嗎?
當然不難,因為那是宋懌夸下海口的話,他們又不用準備。
況且怎么準備,開壇設法?還是學諸葛孔明借東風?
這種事情就得讓宋懌自己來,用魔法打敗魔法。
宋·諸葛孔明轉世·懌(趙隆認證),還是有說法的。
諸葛孔明,人稱小宋懌。
(https://www.dzxsw.cc/book/53440465/3811862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