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七十二章孔子的教育方式和學生
第七十二章孔子的教育方式和學生
孔子的一生經歷了不同的階段。結合孔子在不同人生階段說的話,我們可以對孔子的一生有個大概的了解。
孔子曾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意思是孔子說十五歲的時候,就立志要學習了脫生死的方法,可是雖然有這個志氣,還沒有真正下定決心。
“三十而立”,孔子等到三十歲時,才下了決心,一定要修行了。
“四十而不惑”,孔子到了四十歲的時候,他一切的懷疑、疑惑、迷惑都斷了,所以孔子說:不惑,就是對一切都沒有疑惑了、對物質、金錢等不動心了。當一個人停止了對物質金錢無止境的追求時,般若智能現前了,開悟了,智慧現前了,他開始注重內心深處的快樂,靈性、道德的提升。
“五十而知天命”,等到孔子五十歲,他已經得到宿命通了。天命也就是宿命通,得到了宿命通的人,他能知道做人的生命哲學是什么?他能知道人生的真正意義和價值。他也知道人的宿命——人的過去世是怎么回事?
“六十而耳順”,等到孔子六十歲時,他有耳順的功夫了。耳順,就是天眼通、天耳通。有的人也叫千里眼、順風耳,也就是天眼、天耳的神通。有了天眼、天耳在很遠的地方也可以洞察一切真相。
“七十而從心所欲”,等到孔子七十歲了,他得到了漏盡通:他斷盡一切三界見思惑,不受三界生死。也就是說:此時的孔子已經了斷了三界內的生死輪回,對三界之內的事情都沒有疑惑了,孔子得了漏盡神通之力后,他轉世的目的也就完成了,他轉世到人間為了給佛教鋪路,因此一生中都致力于禮儀、道德教育,他講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又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又講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因此孔子為中國的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孔子從十五歲開始努力學習,后來慢慢地成了中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是一個致力于將畢生精力投身于教育的偉大人物。在中國教育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說到孔子的教育,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私學。所謂私學就是私人收徒講學,流傳孔子私學弟子三千,孔子辦學的目的就是為了人們學習道德、棄惡揚善。孔子《大學》里曾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學的目的,在于顯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們革除舊習,在于達到善的最高境界。
在教育內容方面,孔子特別注重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作為古代社會一直非常重視的一項內容,孔子對其尤其重視,也是符合當時社會的潮流。在具體的道德教育內容中“仁”、“禮”是孔子教學的核心觀點。孔子認為禮是道德規范,是人在社會生活中必須要接受的外在行為規范。而仁,是道德的最高行為準則,表現了人對于人生以及其價值的關心與熱愛。仁與禮的關系就像是內容與形式之間的關系。有了仁,禮才能更加充實。
孔子的教育方法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等。
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意思是:中等資質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深奧的道理;中等資質以下的人就很難讓他了解深奧的道理了。這充分體現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
關于孔子因材施教,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次,孔子講完課,回到自己的書房,學生公西華給他端上一杯水,孔子一邊喝水,一邊休息。
這時,子路匆匆地走進來,大聲向老師討教:“先生,如果我聽到一種正確的主張,可以立刻去做么?”
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條斯理地說:“總要問一下父親和兄長吧,怎么能聽到就去做呢?”子路于是跑去問父親和兄長去了。
子路剛出去,另一個學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問:“先生,我要是聽到正確的主張應該立刻去做么?”
孔子馬上回答:“對,應該立刻實行。”
冉有走后,公西華奇怪地問:“先生,一樣的問題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
孔子笑了笑說:“冉有性格謙遜,辦事猶豫不決,所以我鼓勵他臨事果斷。但子路逞強好勝,辦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勸他遇事多聽取別人意見,三思而行。”
這就是孔子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而實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目的就是讓學生客服自身的缺點,從而達到正確處理事情的目的。
此外,孔子也主張有教無類:學生不論貧、富、貴、賤均有機會接受教育。孔子認為,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力,不應該為了貧富、貴賤、智愚、善惡等原因而讓一些人失去接受教育的機會。
孔子在開辦學校的過程中,他收學生時,也嚴格地遵循了他的“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孔子招收學生,不分貴族與平民,不分國界與華夷,只要有心向學,都可以入學受教。孔子的三千名學生中來自魯、齊、晉、宋、陳、蔡、秦、楚等不同國度,這不僅打破了當時的國界,也打破了當時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視為“蠻夷之邦”的楚國人公孫龍和秦商入學,還欲居“九夷”施教,充分體現了孔子的“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孔子學生中,有來自貴族階層的,如:南官敬叔、司馬牛、孟懿子;也有很多的是來自平民家庭的,如:顏回、曾參、閔子騫、仲弓、子路、子張、子夏、公冶長、子貢等。而平民教育更能體現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實質。孔子的“有教無類”思想,讓每個學生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力,這在當時等級制度嚴苛的社會中,這種做法,無疑是驚世創舉。
在教育目的方面,孔子認為:“學而優則仕”,也就是說孔子鼓勵學生學有所成之后,如果條件、精力許可,可以去當官,通過官位更好地把自己的能力和知識貢獻給社會、為人民服務。
在師資素質方面,孔子認為教師應該具有多種品格。孔子以身作則,博學多才,謙虛地學習一切知識、文化、藝術等,他的目的就是先充實自己,因為孔子知道,只有當他自己有了一桶水,才能給他的學生一杯水。
首先,作為教師應該學而不厭,愛好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只有教師自身博學多才,才能更好的教授學生。因此,孔子一生都好學樂學,這從他一生四次長途跋涉向老子求教問禮可以看出來。同時,孔子認為“誨人不倦”是每一個教師都應該具有的品格。誨人不倦就是耐心地、永遠不知疲倦地教導學生,給予學生關心與愛,不放棄每一個學生。
當然孔子作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除了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之外,他還實行啟發誘導、學思行并重等教學方式。這些教育理念可以從孔子的語錄中窺見一斑: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意思是:任何事情,有準備就能成功,沒準備就會失敗。
孔子還說:“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意思是:財富可以修飾房屋,道德可以修飾身心,心胸寬廣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誠實。
“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意思是: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別人行善。
“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意思是:不愿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孔子通過提醒學生設身處地地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對別人采取合適的相處方式。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意思是:有過錯不改正,才是真錯。
“小不忍,則亂大謀。”意思是:小事上不能忍耐,就會壞了大事。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意思是: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打算,憂患很快就會出現。
在教育與經濟的關系上,孔子提出經濟是發展教育的基礎。只有經濟穩定了,人民安居樂業了,教育才能得到穩定的發展。孔子教育理念的成功經驗,讓他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學生,在他三千名學生中,出名的優秀學生有72名。其中有的學生還把孔子的思想編成了書《論語》。孔子的學生中,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個科目來劃分,最出名的學生被后人總結為:“四科十哲”。德行科是顏回、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科是宰我、子貢。政事科是冉有、季路。文學科是子由、子夏。這10個人,是孔子弟子中出類拔萃的代表。唐代定孔子祭祀禮儀的時候,這以“十哲”配享。
(https://www.dzxsw.cc/book/53401898/2976961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