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 12 章
“季嬋,你怎能如此不知羞恥!”薛氏怒道。
“薛夫人當初給侯爺做外室,不也憑著不知羞恥嗎。只是你的眼光不太好,等了這些年,等到人老珠黃才入了侯府。誰知道再過兩年,會不會有人把你頂替了。”論氣人的功力,阿纏可不比任何人差。
“你……”薛氏感覺眼前一陣陣發(fā)暈,以前怎么沒發(fā)現(xiàn)季嬋這么難纏。
早知如此,當初就該在內(nèi)宅里弄死她!如今人放了出去,竟敢在她面前如此肆無忌憚。
阿纏轉(zhuǎn)過身,裙擺上用金線勾勒的花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她聲音輕快地說:“薛夫人,可不要讓我等太久。”
等阿纏離開有一會兒了,那名被打發(fā)去一旁的丫鬟才小心翼翼地上前扶住薛氏。
她擔憂地問:“夫人,您還好嗎?”
薛氏死死咬著牙,一字一句地說:“沒事,我們回去。”
“是。”
阿纏拎著買來的吃食往回走,至于能否要回林氏的嫁妝,這次肯定是不行的,像薛氏那種人,不見兔子不撒鷹,她或許相信了自己的話,但沒有證據(jù)前,到手的好處怎么是絕對不會放手的。
什么時候能拿到嫁妝,就要看她與白大人的緣分什么時候來了。
回去后,阿纏將買來的百花糕分給小林氏和孫媽媽,兩人笑著接了,小林氏只吃了一口便哎呦一聲抱住肚子。
“姨母,怎么了?”阿纏被嚇了一跳,趕忙湊過去詢問。
“沒事。”小林氏擺擺手,將手里的百花糕遞給孫媽媽,“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這孩子尤其鬧騰,隔一會兒就要踹我兩腳。”
阿纏見她肚子不時鼓起一塊,忍不住皺眉:“姨母最近可看了大夫,大夫怎么說?”
“不用看大夫,我都生了兩個了,還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小林氏不甚在意道。
“什么兩個?”趙聞月正好剛上完香,從花神廟里走出來,見阿纏手里的糕點和懷里抱著的糖炒栗子,有些嫌棄地撇撇嘴。
“沒什么,你與阿嬋要不要再去玩會兒?”小林氏語氣溫和地問。
“不玩,我想回家。”趙聞月走到小林氏身旁,挽上她的手臂,輕輕晃了晃,像是在撒嬌。
“好,都依你。”
下山的路上,幾家夫人來和小林氏搭話,小林氏態(tài)度有些冷淡,只是隨意說了兩句就將人打發(fā)了。
等她們走遠了,小林氏才對阿纏說:“這幾家都是五品以下的人家,許是家里子嗣不豐,想要撿便宜,可真是想得美。”
來問的,都是打聽過季嬋身份的。他們一邊瞧不上季嬋的名聲,又覺得畢竟是以嫡女身份被侯府教養(yǎng)了這許多年,納入府中也不是不行。
“五品以下怎么了,說不定人上進呢。”趙聞月沒忍住嘟囔一句。
“你就是被你爹那死腦筋教壞了,嫁人當然要高嫁。難道你還指望自己嫁過去之后他就升官發(fā)財?那是做夢,這樣的好事,憑什么輪到你。”
“那你當初嫁我爹的時候,他還只是個進士呢。”趙聞月嘴上不服,反駁道。
“若不是你外祖家……”小林氏語氣一頓,“你以為這世上有幾個像你爹一樣的好男人。”
她戳了戳趙聞月額頭,雖然語氣不好,但也沒有再和之前一樣因為這個話題吵起來了。
她們母女二人互相攙扶著,在丫鬟的簇擁下走在前面,阿纏和孫媽媽則跟在后面。
一行人回到城中時已經(jīng)過了晌午,雖然吃了一路的糖炒栗子和百花糕,但沒吃飯菜,依舊覺得腹中空虛。更別提道路兩旁,酒樓飄出的飯菜香味,讓人垂涎欲滴。
小林氏叫停了車夫,后面的馬車也跟著停了下來。
孫媽媽急忙下車,來到小林氏的馬車旁詢問:“夫人,可是出了什么事?”
“沒事,走了一路了,大家也都餓了,今天的午膳就在知味樓吃吧。”她指著路旁的一家酒樓道。
知味樓在上京也算是排得上號的酒樓,見馬車剛停下,小二就笑著迎了過來,一邊安排人安置車架,一邊引著她們進去。
小林氏并不是個苛刻的主子,打發(fā)了幾個丫鬟和馬夫去另外的桌上吃,讓孫媽媽留下來和她們一起坐。
她點了六道菜,其中兩道是魚,一道魚湯一道煎魚。其余四道菜,聽孫媽媽說,都是趙聞月喜歡的。
阿纏對除了雞之外的食物沒有特別的偏好,知味樓的大廚手藝不錯,每道菜她都覺得好吃。
趙聞月似乎也挺滿意,可小林氏在喝了一口魚湯后,卻直接就吐了出來。
“夫人,怎么了?”孫媽媽趕忙拿出帕子替她擦嘴。
“這是什么魚湯,怎么一點味道都沒有?”小林氏不悅地叫來了小二,小二又找了掌柜,最后掌柜賠笑著把湯端走,說給她們再換一碗。
結(jié)果第二碗換上來,她還說沒有味道。
趙聞月好奇地舀了一碗奶白的魚湯,喝了一口,疑惑地看向小林氏:“這不是很鮮嗎,娘怎么說沒有味道?”
聽了趙聞月的話,阿纏和孫媽媽也都舀了一勺湯嘗了嘗,就如趙聞月說的,魚湯的味道很是鮮美。
“許是這里的魚做得太過清淡,不適合夫人的口味,還是等回府之后讓廚娘做魚給夫人吃吧。”孫媽媽安撫道。
她想著小林氏之前吃的魚,都是濃油赤醬做出來的,因為魚的腥味重,這樣做好壓味,夫人十分愛吃,現(xiàn)在這種清湯寡水的,也難怪說沒有味道了。
“好吧。”
等金黃酥脆的煎魚上來之后,小林氏也只夾了一塊魚肉嘗了下味道就不再動筷,顯然這道菜的味道依舊沒能讓她滿意。
許是中午沒能吃上魚,小林氏一直怏怏不樂。
用完了午膳,她讓馬車先送阿纏回昌平坊。
到了之后,阿纏下了馬車,見小林氏掀開簾子,便邁步走上前去。
小林氏臉色看著不太好,但對阿纏說話的語氣還是溫和的:“之前聽孫媽媽說你前幾日受了風寒,回去之后可要仔細著身體。”
“阿纏知道了,還請姨母也保重身體。”
“行了,累了這大半天,快回去歇著吧,改天讓孫媽媽接你來府上玩。”小林氏說完放下車簾,趙府的馬車慢悠悠地駛走。
阿纏以為,那只是一個很尋常的告別。
直到幾日后的一天,剛過酉時,外面天色暗了下來,阿纏在家里研究驅(qū)逐鼠蟲的香方,正想著去哪里找主香,明鏡司衛(wèi)突然找上門。
帶隊的是個沒見過的生面孔,身材魁梧,眼神兇厲,腰間掛著千戶腰牌。
那人敲門敲得有些不耐煩,等阿纏拿開門閂,他一把拍開門,居高臨下地瞪著阿纏:“你是季嬋?”
“我是,大人找我有什么事?”阿纏不解,她又事發(fā)了?最近似乎沒惹到明鏡司。
“林小巧認識嗎?”
“啊?”阿纏拼命在腦中回憶,這個名字從來沒有聽過。
那人擰著眉又重復了一遍:“林小巧,左僉都御史趙銘的夫人,你不認識?”
阿纏這才反應過來,忙道:“認識,是我姨母,她怎么了?”
“她死了。和她有過接觸的人,都需要接受詢問。”
“是要去明鏡司問話嗎?”
江開意外地挑了下眉,這姑娘聽到明鏡司的名號竟然還能這么冷靜?
“不必,去趙府,我們大人在那。”
阿纏跟著一群明鏡司衛(wèi)走出家門都還沒反應過來,小林氏,死了?
她有一種強烈的不真實感,明明幾天之前,她們還一起過了花朝節(jié),怎么說死就死了呢?
明鏡司既然插手,想來小林氏的死必然有異,只是不知,究竟是誰害了她?
阿纏隨著明鏡司衛(wèi)來到趙府,此時的趙府大門敞開,門房不知去了哪里,門口懸著的一對紅燈籠并未亮起,往里走了一段路,一個丫鬟小廝都沒有遇到。
直到走進正院,燈火通明,趙家所有的主子和下人幾乎都在這里了。
站在院中的,是阿纏前幾次沒有機會見到的姨父趙銘,還有趙家兄妹。
趙銘容貌尋常,一雙兒女長得都和他有些像。他身上有一股讀書人的儒雅氣質(zhì),比起瑟縮在一旁的兒女,顯得沉著冷靜許多。
孫媽媽與小林氏的幾個貼身丫鬟也都在,孫媽媽手上和身上似乎沾了很多血,眼睛也腫得厲害。
除去趙家的人,其余的便都是明鏡司的人。
阿纏被帶來這里,趙銘一眼便瞧見了,但卻沒有上前說話,所有人都在耐心地等待著。
等了大概半刻鐘不到,幾個人從正房中走出,他們的鞋踩在臺階上,印出一個個血腳印。
為首的人身形修長,一身大紅官袍,腰間挎刀,左手扶在刀柄上,正是白休命。
白休命身后的兩人抬著一個大甕,上面被封了口,還貼了封條,封條上加蓋著官印。
里面不知裝了什么東西,似乎是活物,正不停拍擊甕壁。
(https://www.dzxsw.cc/book/53302066/3636604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