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未來,贏耀將會自行規(guī)劃。
原本蕭何和陳平的例子在前,按理說,大秦的潛在人才應該趨之若鶩,投奔九公子府。
一旦他成為儲君,地位將無可動搖。
在這個局勢日益清晰的時代,任何人都明白,未來的秦朝皇位非他莫屬。
“我這次算是被韓信算計了,他不僅拒絕了我的善意,還讓我的計劃受阻。”
贏耀語氣中帶著一絲慍怒。
秦王政一聽,便知兒子心中已萌生殺意。
對于這位王子,天下無人敢違逆其意愿。
既然有人選擇挑釁九公子的權威,以此為榮,那此人無疑是愚蠢的,他們仍陷在舊有的權力法則中無法自拔。
如今,王子制定的新秩序,才是秦朝乃至世家、諸子百家應遵循的法則。
違背者將面對他雷霆般無情的制裁。
白起含笑開口:“九公子所言極是,既然韓信不知好歹,那就應當除之而后快。
不能為我大秦效力,寧肯成為他人附庸,也是罪有應得。”
秦王政贊同地點點頭:“說得對,我大秦不能再容忍這些背叛者茍延殘喘。
既然兒子有此決斷,那就讓他處置吧。”
掌握兵權,虎符在手,贏耀的行動力已經充分展現,這正是他滿意的舉措。
并非是贏政吝嗇兒子的饋贈,而是他有意讓贏耀自我積累。
軍事層面的事務,贏政早已放手讓贏耀全權處理。
如今,贏政手中的鐵鷹精銳,猶如他的私人親衛(wèi)隊,由威震天下的秦昭武安君白起領軍,實力不容小覷。
北方的戰(zhàn)事,尤其是匈奴的威脅,已被納入贏耀的職責范圍。
待他成功平定匈奴,其地位將無人能撼,對國家的掌控也將更為穩(wěn)固。
此刻,贏政期待的是,軍方能無條件接受贏耀的調度,這正是他的終極目標。
然而,贏政心中對贏耀能否震懾軍心有所顧慮,因為贏耀尚未在軍隊中展現出真正的領導風采。
在內政上,贏耀的表現卓越,得到了廣泛支持,盡管尉繚、王和蒙恬的聲援,卻非贏政所愿看到的局面。
大秦自統一六國以來,已從王國晉升為皇朝,李善長的治理才能絲毫不遜于李斯,甚至超越王綰。
然而,基于王綰和李斯的支持,贏耀并未有過更換人才的念頭。
未來,贏耀將會自行規(guī)劃。
贏耀微笑道:“正因如此,我決定讓他們分赴南北,彌補王和蒙恬在戰(zhàn)略決策上的不足。
尉繚的戰(zhàn)略眼光無人能及,為此,他被我派遣至北方,擔當最高統帥。”
諸葛亮輔佐尉繚,而王翦則坐鎮(zhèn)南方,劉基為副手。
王翦的嚴謹和才能,使他對劉基的建議極為重視。
由此看出,大秦的重心正逐漸向北方邊境轉移,準備與極北的狼帝國形成全面對抗。
解決匈奴問題,意味著大秦將擁有自己的戰(zhàn)略基地,戰(zhàn)馬資源源源不斷。
事實上,贏耀并不依賴匈奴的戰(zhàn)馬,他在異世界培育的戰(zhàn)馬數量豐富,一個月內就能再增兩三百匹。
至于牛,帝國也無需擔憂,它們正在逐步普及到全國,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的大秦,國力空前強大,堪稱歷史巔峰。
然而,大部分空間用于耕牛的培育,使得戰(zhàn)馬養(yǎng)殖受限。
一個月后,當帝國的耕牛供應充足,戰(zhàn)馬養(yǎng)殖將得到大力發(fā)展。
隨著商業(yè)繁榮,運輸需求日益增長,這正是贏耀僅能提供百萬匹戰(zhàn)馬的原因。
這些戰(zhàn)馬已裝備在贏耀嫡系的建設兵團中,他的修羅衛(wèi)更是英勇無畏,無論騎馬還是徒步作戰(zhàn),皆是無敵的存在。
贏耀自信滿滿,即使面對匈奴的狼神衛(wèi),他的修羅衛(wèi)也能從容應對,甚至以一萬對五萬,輕松取勝。
而且,這支修羅衛(wèi)是多兵種混合編制,無論馬戰(zhàn)還是步戰(zhàn),都是無可匹敵的存在。
"若是匈奴不犯邊,那便罷了,一旦挑釁,他們休想全身而退。”
韓信的決心堅定,信任著那位狡黠的師父,他決定以生命為注,一試究竟。
贏耀面露一絲輕蔑,"拿我賞識之才當作賭注,田代階,你這是在挑戰(zhàn)我的底線。”
他深知,那些在楚漢爭霸中聲名赫赫的智者們,正磨礪劍鋒,等待時機。
劉邦選擇了反秦的陣營,身為農家之首,他已經開始精心培植自己的勢力。
陳勝和吳廣,兩個看似魯莽的青年,也在暗中蓄力,只是他們缺乏劉邦的隱忍,過于急躁。
劉邦如同獵豹,直到看見獵物才會出擊,不像陳勝吳廣那樣輕易暴露意圖,他懷疑世家的支持可能只是虛幻,而大秦看似穩(wěn)定,實則危機四伏。
黃石公的策略,賈詡、郭嘉、諸葛亮和劉基都深感震驚。
郭嘉贊嘆道:"師傅張良的智慧果然非比尋常,這布局堪稱壯舉。”
四人分析著四大情報機構搜集的信息,從敵人的角度推演出黃石公的計劃,其內外呼應,猶如一張龐大的戰(zhàn)略網。
諸葛亮在戰(zhàn)略層面表現出驚人洞察力。
贏耀沉默聆聽,陳平在一旁仔細觀察,未作評價。
陳平開口道:"陛下,他們的計策雖精,卻小看了我們團隊的實力。”
贏耀目光鼓勵,"說下去。”
陳平作為新晉謀士,雖然地位不高,此刻卻需展現才能。
陳平性格直率,與賈詡相似,他不在乎虛名,只關心生存。
賈詡、陳平與諸葛亮、劉基的區(qū)別在于,他們更注重實際而非表面的榮譽。
得到贏耀的認可,陳平補充說:“他們對孔明大人和文和大人的力量估計不足,”我們不能讓他們小覷。”
贏耀微笑,"你說得對。
眼下他們關注的是奉孝和文和,但他們并不明白,孔明和伯溫的實力不容小覷。
選擇他們,正是基于此。”
"你們熟知內情,必定已有應對策略,無需我再做多余安排。”
戰(zhàn)爭一旦爆發(fā),他將繼續(xù)領軍,"戰(zhàn)略上要藐視敵人,戰(zhàn)術上則要重視。”
心中暗自嘀咕,"若非如此,怎能震懾這些歷史上的英雄。”
這些人物,每一個都是智謀與勇氣的化身,讓他不得不謹慎行事。
然而,耀光對自己的飛躍性進步深感欣慰。
憑借團隊的智慧分析和個人見解,他意識到自己并非無能。
身為核心,他的角色是引導而非被引導,他需要運用他們的才能,而非被他們牽制。
劉基沉聲道:“盡管我們身處戰(zhàn)略包圍,但根基穩(wěn)固,猶如磐石。”
他繼續(xù)說:“首度防御后,我們將反戈一擊,長安城內有白起的鐵甲軍,世家與百家將無處遁形。”
諸葛亮贊同道:“南北并進,楚南公與范增聯袂,局勢已成關鍵。
黃石公對張良的策略了如指掌,張良必定躍躍欲試,試圖一展抱負于大秦。”
(https://www.dzxsw.cc/book/52154840/3636593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