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失憶(下)
第三十二章失憶(下)
兩日后,雪尋終于在張天陽的注視中醒來,那日試藥成功后,他只睡了一夜,第二天便拖著虛弱的身子跑到了雪尋跟前,任誰勸阻也不聽。
只是,誰也不曾預料到,醒來后的雪尋卻誰也不認識了……
原本張天陽還未發現異常,只是雪尋醒來后十分安靜,有些呆呆的看著他,并未表現出害怕的模樣。
結果眾人聽聞雪尋醒來,紛紛來探望時,卻是無一例外的將雪尋嚇得躲在了張天陽身后,就連從小一起長大的小魚兒也近不得身。
如此情形下,太醫診脈后道:“尋公主的癥狀,應是頭部受傷,得了失憶之癥。”
“好端端的怎么會失憶?”趙王也略為關心地問道。
“回趙王,雖然尋公主用藥后醒了過來,卻可能因為頭部里淤血而導致暫時失憶。”
“她還會想起來嚒?”張天陽輕輕安撫著雪尋的情緒,開口問道。
太醫想了想,點點頭說:“若是好好調養,保持心情開朗,應該能恢復。”
聽了太醫的話,張天陽似乎仍是不死心,仔細的看著雪尋的神色,輕聲問道:“尋兒,你可還記得,我是張天陽?”
雪尋被張天陽看著,也小心翼翼的看著他,寶珠一樣的眸子轉來轉去,緩緩呢喃了一句:“天陽?”
見狀,張天陽心頭一暖,又抬頭問太醫,“為何她唯獨不怕我?”
“許是因為公主醒時第一個所見之人是你,當人失去所有記憶,就像剛出生的嬰孩一般,對第一個見到的人有莫名的依賴。常山王今后可多陪伴公主,讓她重新習慣身邊的人和環境,尚可恢復記憶。”太醫細細解釋著,不忘提出了治療的建議。
“天陽……”太醫話剛落,雪尋又念了一聲天陽,面露好奇的看著張天陽臉上的面具,眼看就要伸手去摘,卻被他拉住了手,輕聲哄道:
“尋兒乖,這個不好玩的。”
聞言,雪尋嘟起嘴,有些委屈的盯著張天陽。
一旁眾人見到這樣的尋公主,都暗自搖頭,趙王嘆了口氣,道:“賢侄,恐怕今后雪尋還要多依靠你的照顧了。”
“張天陽樂意之至!”
天陽起身,對著趙王行了一禮,能這樣與她親近,對他來說已是上天的恩賜!不論付出多少代價,都是值得的!
……
趙國二公主趙雪尋失憶瘋癲的事很快便被眾公子知曉,趙王更是單獨與章邯說明了此事,以尋公主此時不宜遠嫁為由推脫秦皇的求親。
章邯不信,私自闖入縈夢居中,卻偏巧看見尋公主好似孩童一般與常山王嬉戲的模樣。
章邯一時無策,立即修書一封送與至秦宮。
幾日后,蘭公主與沛公劉邦的婚事也籌備妥當,趙王與王后特意邀請諸國公子一同參加晚宴,而在晚宴過后,第二天蘭公主就要隨著劉邦嫁往沛縣。
趙國嫡公主出嫁前的臨別宴,王室眾人定是都要隆重出席的,尋公主也在常山王的陪同下,于失憶后首次出現在這么多人面前,也因為尋公主失憶的原因,兩人的席位被安排在了一起。
只見她依偎在張天陽身側,一雙水靈靈的眼睛,好奇又膽怯的打量著場中眾人,就連進食,也要張天陽和侍女小魚兒照顧。
雖然容顏不變,可是再也沒有從前落落大方,儀容典雅的模樣,眾公子見到后,不禁大失所望。
再說這次晚宴,王后為了慶祝妙蘭大婚,自是將宮中所有出彩的樂人、舞姬都安排了出來,席間也盡是精致的美食。
因為自己不能同去沛縣看著妙蘭新婚,更是將晚宴的規格辦得分外奢華細致,大到殿中裝飾,小到案幾上的酒杯,都是精挑細選而來。
席間,劉邦自是獻上了從沛縣帶來的珍寶。
雖然劉邦此次來趙,本未有打算娶蘭公主之意,但卻準備了迎娶尋公主的聘禮,一應禮數都十分周到,雖不敵秦國的萬兩黃金,卻也足夠豐厚,此時在宴席中亮相更是博得了趙王與王后的歡心。
妙蘭端坐著看著劉邦,雖然此人善于心計,頗有些狡猾,可卻有民心所向,看著他肯為了自己獻上這許多的珍寶,心中也有幾分認為此人會是一個好的歸宿。
劉邦獻禮后,妙蘭按照宮中的規矩,端起酒杯與趙國王室眾人一一話別。
“父王,母后,蘭兒此行一去相隔甚遠,還望父王與母后兀自珍重,莫要蘭兒掛心。”
妙蘭將酒杯放在月芽兒端著的托盤手中,對著趙王和王后盈盈一拜,雖然明日才要遠行,可心中已是萬分不舍。
“你也好好保重,若是到了沛縣哪里不習慣,只管遣人告訴父王,父王為你安排!”趙王說完,看了劉邦一眼,才喝下杯中酒。
之后,蘭公主又按照各人的席位,逐一話別,一直到她緩步走向常山王與尋公主。
她看著張天陽仔仔細細的將尋姐姐喜愛吃的菜肴分成一小塊一小塊,再一手夾著菜,一手捧著絹子,送到她的嘴邊。
雪尋一看,自是張了嘴,歡歡樂樂的吃了下去。
二人之間依戀的氛圍看在妙蘭眼中,既溫馨,又羨慕。
只是如今她終究要嫁去沛縣,想到天陽為雪尋的種種付出,妙蘭忽然覺得,與其繼續糾纏,不如笑著離開……
念及此,她在張天陽面前站定,微笑著舉杯,心中卻是一片苦澀,“表兄,如今你這樣照顧尋姐姐,只怕是不好娶得親咯。”
??張天陽聞言,先是擦了擦雪尋的嘴角,才舉杯起身對妙蘭說:“天陽本就無心他人……”
說罷,想起之前妙蘭對他的情誼,只覺得這話可能有些重了,又有些尷尬的開口道:“此去沛縣,你還要多加小心,照顧好自己。”
?妙蘭將張天陽的神色看在眼里,低下頭悄悄的咬起嘴唇,過了片刻才呼出一口氣,又抬起頭意盈盈的看著他:“蘭兒走后,表兄也不要只顧著尋姐姐的身子,你當日損耗太重,自己也應多注意些。”
??席間本就有樂人舞姬表演助興,二人聲音也不大,這些話自是沒有落入旁人耳朵里去。
想到妙蘭已經解開了心結,張天陽心中暢快,對著她舉杯:“多謝!”
妙蘭也隨著張天陽的動作飲了酒,忽然看見她腰間的玉佩,想起尋姐姐似乎也有一塊,只是,有一段時間沒瞧見她佩戴了,莫不是送給了天陽?
妙蘭便開口問道:“表兄這玉佩好生精致,能否送給蘭兒留作紀念?”
聞言,張天陽低頭將玉佩拿在手中,想起闊別多年后,在將軍府中與雪尋重逢的情景,那時候她竟然能偷偷從他身上拿走這塊玉佩!并且通過這枚玉佩,找到了他這私闖將軍府的人!
想到心中人兒的機敏,天陽不由得笑了笑,忽而瞥見妙蘭不解的神情,才道:“這玉佩是我娘親家中祖傳的,恐怕不好給你。”
只是雪尋的玉佩,似乎已經送給了項羽……想到此處,天陽心下黯然。
“原來如此。”那也就是嘉夫人祖傳的了?怪不得尋姐姐也有!
隨即妙蘭又道:“那這下面的玉墜總能送與蘭兒罷!”
看了看玉佩下面的墜子,張天陽一笑,當即取了下來,遞與妙蘭:“便當做表兄給蘭兒的新婚賀禮!”
接過玉墜,妙蘭看著張天陽,似要將眼前這個男人的眼角眉梢,身形輪廓都刻入心中一般,既然此生與他再是無緣,能留下此物當作念想,也是好的。
她緊緊的握住玉墜,道過謝,才依依不舍的回到坐席中。
……
一夜過去,妙蘭早早的便起身梳妝。
雖然此次成婚有些倉促,加上劉邦早有結發妻子,所以一路上都不以大婚儀仗出行,但在妙蘭離開趙宮時,仍是著了嫁衣。
宮門處,趙王、王后立于王室眾人之首,盛裝的蘭公主在月芽兒的攙扶下對著二人及身后的趙宮三跪九叩,聽著耳畔祝詞陣陣,心中卻無半點待嫁的喜悅,取而代之的是濃濃的不舍之情。
王后手持鳳簪為蘭公主行束發禮,以示她已有婚配,不再是閨閣少女。
行禮完畢,王后拉著妙蘭的手,看著長在膝下的女兒長大成人,穿上嫁衣,心頭又是欣慰,又是不舍。
抬頭望向長長的陪嫁隊伍,深知此次一別可能永生不能再見,不禁落下淚來。
“母后……”妙蘭見王后落淚,想伸手為她擦拭,自己卻也跟著淚濕了雙眼。
“蘭兒,以后母后不在身邊,萬事皆莫大意!后宮中人都攻于心計,千萬要好自為之呀!”王后哭了一會,顫著聲告誡道。
此刻,她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一國之母,只是一位即將和女兒訣別的普通母親罷了!
“蘭兒知道,母后不要哭了,要保重自己的身子!以后蘭兒會想辦法回趙宮來看您的!”
妙蘭用指腹輕輕擦著王后的眼淚,自知這些年的嬌寵都來自于眼前這個女人的寵愛,以后獨自一人,再也不能這般任性了。
二人還要說什么,趙王卻開口道:“王后,別誤了吉時!”
王后看了看天色,只得重重握了握妙蘭的手,隨即緩緩放開。妙蘭又對著王后跪地磕了三個響頭,才回身攀上馬車。
見妙蘭上車,劉邦也上前來對著趙王、王后鞠了一躬,隨即下令啟程。
一時間馬車車輪滾動,陪嫁的眾人也紛紛邁步,一直到長長的隊伍走得沒了影,王后仍在原地張望。
“母后,回去吧,不要傷了身子。”見狀,柯啟走到王后身邊,扶著她。
只是這一會,他竟覺得自己母后的身形都有些佝僂了!想到她對妙蘭的一向寵愛,深知妙蘭一去,母后的心也跟著去了……
……
蘭公主出嫁的第二日,章邯便收到秦皇的傳書,只道:“尋公主既然失憶瘋癲,預言已破,不可娶。”
隨即,章邯向趙王辭行,趙王故意詢問求親之事,章邯便將傳書上的話說了出來,一時間眾公子也紛紛向趙王辭行,不過半日,擁擠了三月有余的趙王宮便恢復如常。
張天陽帶著雪尋飛身上宮墻,看到遠去的一行行車隊,心中不由得暗暗慶幸。
雖然雪尋受了些苦,卻解了得天下的預言,否則此番章邯回秦宮時只,恐怕雪尋也在其列!
“天陽,好高啊!”懷中的雪尋拽著張天陽的衣襟,望著宮墻上的景色,雖然有些怕高,可是她只覺得新奇無比,興奮得跳了起來。
張天陽看著這樣的雪尋,忽然溫柔一笑,今后,他再也不用擔心失去她了!
(https://www.dzxsw.cc/book/50589/350767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