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大統之爭
“不急不急,”徐馳手一擺,“殿下您回去先照照鏡子,洗洗澡,治治病再說,這個不急在一時。您什么時候相信下官的話了,下官就什么時候來為殿下化解,不急不急。”
你不苦苦哀求,哪能顯示出我的本事?你不苦苦哀求,哪能達到我的目的?
徐馳嘴里說著不急不急,武承嗣卻有點急了,道:“信了信了,本王信了,請賢侄現在就去本王府上,為本王化災解厄可好?”
“不急不急,還是那句話,您先回去照照鏡子洗洗澡治治病再說,到時下官自有化解之道。”
急病碰到了慢郎中,想急也急不起來,武承嗣無奈,只好說道:“好好好,就依賢侄的,本王先回去照照鏡子治治病……還要怎么著?”
“還要洗洗澡。”魏王你這是什么記性,這么幾個字都記不住?這可是習總說的。
魏王武承嗣高高興興來上班,下班回去的時候卻是憂心忡忡。徐馳正好相反,來上班時睡眼朦朧,那是一萬個不情愿,下班回去時,卻憋著一肚子的壞笑,感覺從來沒有的爽過。
魏王白白擔心了許多天,但并沒有等來什么血光之災。人家沒災沒難的,徐馳著急啊,沒有災難也要制造災難。徐馳想了許多種主意制造災難,但實施起來太難,自己沒有得力的人手,要是單綾在就好了。此時,那個好管閑事的單綾,就顯得尤為重要。
要說,徐馳的運氣也真他媽太好了,正當徐馳在愁制造災難的時候,生了一件讓大周朝野為之震動的大事。
原來,早在去年十一月的時候,北方突厥國的國王,即就是默啜可汗,遣使來大周,請求通婚,欲與大周結秦晉之好。具體而言,就是默啜可汗的女兒嫁給大周的皇子,讓大周的皇子去突厥國迎娶公主。
兩國通婚,邊患即除,這本來是好事,大周朝廷自然樂見其成,便迅作出了回應,派了以禮部侍郎閆yan,音閻知微為特使,以淮揚王武延秀為新郎的迎親使團,去漠北完婚。這個淮陽王武延秀,就是魏王武承嗣的兒子。
事情就出在這個武延秀身上,那個什么默啜可汗卻并不承認武周朝廷,他只認李唐江山,他認為皇室成員應該姓李而不是姓武。武延秀在突厥摸都沒摸到到公主一下,就被默啜可汗扣押起來了,生死難卜。
消息傳回大周,皇帝震怒。說實在的,武則天是很有和親誠意的,但她的兒子女兒都跟著爹姓,即就是姓李,但是皇帝姓武,既然對方是皇帝的女兒,是個公主,那么,大周的皇子也應該是姓武而不是姓李。
女人當皇帝的麻煩就麻煩在這里,所以武則天幾經權衡,最后選定了年輕英俊,并且未婚的武延秀。武延秀是魏王的兒子,只是一個郡王。按照外交對等的原則,郡王匹配郡主,王才能匹配公主。武則天為了使武延秀的身份能與公主相匹配,便破格加封武延秀為王,是以出現了武承嗣一家出了兩個王王炸?。
麻煩是麻煩,但由此可以看出,武則天是有誠意的。但默啜可汗就不這么理解了。
自古以來就沒有女人當皇帝的先例,默啜可汗一直只認李唐江山,而不認武周朝廷。即就是說,他默啜可汗還沒有認可你的國家身份呢。在默啜可汗看來,武周還是一個非正常國家,他的女兒應該嫁給唐高宗的兒子,而不是武則天的侄孫。
即使按照默啜可汗的理解,大周也只不過是外交失禮,完全可以通過突周兩國對話機制,管控各自分歧,協商溝通,找到完美解決問題的方案。再嚴重一點,或許可以設立一個什么諸如“六方會談”的機制,去曠日持久地談判。
默啜可汗請求通婚便算了,卻要悔婚;悔婚也就算了,卻還要把人家的新郎扣起來;把新郎扣起來也就算了,還下了國書,斥責武則天謀奪李唐江山,是陰謀篡位,是軍事政變,是不民主的政府,是非法的政府。
武則天氣得臉色鐵青,國書也被她扯得粉碎,扔在了龍案下方,遍地都是。皇帝心想,他媽的我容易嗎?我為了登上皇位,有多少人反對?有多少人阻止?有多少人兵諫?登上皇位之后,有心立武家的人為皇位繼承人,又有多少人反對?又有多少人阻止?又有多少人力諫?他媽的連突厥都反對老娘立武家人為皇位的繼承人。
大殿內群臣肅然,誰也不敢開口說話,這可是大是大非的問題,一弄得不好,就有可能激怒皇上,人頭不保。
站在徐馳身后的武承嗣扯了扯徐馳的衣袖。徐馳扭頭一看,迎面碰上了武承嗣可憐而無助的目光。
武承嗣心想,你說不急不急,現在好了罷,我兒子出事了,生死不明,你還沒事一般。這小子是不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呀?自己沒什么表示,他便“不急不急”,自己若是表示一下,他會不會急起來呢?
徐馳看了看武承嗣,卻什么暗示都沒有,又扭過頭去,一本正經地看著皇上。
“啞巴了?你們都啞巴了?自古君辱臣死,朕受此奇恥大辱,你們竟然心安理得?竟然……”武則天非常激動,以致說不出話來。
當下馬上就有幾個大臣出班請死,你不是說君辱臣死嗎,不出來請死,無以表現自己的忠心耿耿。
新任秋官侍郎刑部尚書吉頊xu出班奏道:“稟陛下,自古以來,大統沒有傳侄不傳子的先例,臣請迎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上安社稷,下安黎民,外安夷虜,內安民心,使屑小之國不敢輕視也。”
吉頊話一出口,就遭到許多大臣的圍攻,天官侍郎吏部尚書李嶠反駁道:“請問吉侍郎,大周江山是姓武還是姓李?如果是姓武,江山大統為何要傳之于外姓?請問吉侍郎是何居心?”
一直以來,在冊立太子的問題上,臣與臣之間,君與臣之間,關系異常緊張。
武承嗣武三思是親堂兄弟,也是一條戰線上的戰友,自然是主張皇位不能傳給外姓人,而應該傳給姓武的子弟,與“傳子不傳侄”的主張完全對立,當然,也是完全站得住腳的理由。
(https://www.dzxsw.cc/book/50548/350099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