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庶能生巧 > 第一百八十三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越發深了,趙栩走出瑤華宮,負手看了看天,轉身看向步履蹣跚的定王,面上陰晴不定,思緒混亂。

  定王停下腳,回頭望了望那燭火微弱的方向,長長嘆了口氣。他已經太老了,妻子,兒子,女兒,兄嫂,侄子,侄孫,一個個先他而去。再驚心動魄的事,包括生和死,對他而言,都不過是一件事而已。每一件事,他經歷的,看到的,和郭瓏梧所經歷的,明明是同一時期,同樣的人,同樣的結果,可偏偏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事。只有那些血緣姻親,無法磨滅也無法否認。

  不知道,在死去的阮玉真心里,這幾十年又是什么樣,在如今做了太皇太后的高氏心里,又會是什么樣。

  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想起趙璟趙瑜兩兄弟的突然去世,定王搖了搖頭,盡力直起了腰身。他答應過那些人的那些事,他盡力完成。

  “走一走吧,我這把老骨頭,快散架嘍。”定王跨過門檻,看了看趙栩的手,他伸出自己的手放在趙栩手中,滿是皺紋如枯藤:“年輕真好啊。”這孩子的心志和他的手一樣,堅定,有力。

  一墻之隔,金水門外傳來禁軍換班的聲音,年輕的聲音同樣出自一具具有活力的軀體。

  一行數十人,跟著定王和趙栩慢慢往天波門行去。

  進了天波門,定王指了指西北角隱在暗夜里的三層樓閣:“那就是瓏萃閣,當年郭氏姐妹就住在里面,離坤寧殿很近。好像趙瓔珞住過,現在該是空著,走,我們去瞧瞧。”他信步往瓏萃閣走去,今夜有些心潮起伏,抑制不住。

  趙栩突然輕聲道:“我想起來了,孟家先祖所著的《孟子》,曾經被后蜀國主孟敞收入十一經里!也許是孟家百多年前在成都,影響了他。”唐太宗李世民開始,中原開始獨尊儒術,但《孟子》卻是在孟敞手中才被列入諸經的。

  定王想了想:“你說的很有可能,以前崇政殿的周大學士也十分推崇《孟子》,他提起過大趙平定四川后,為了《孟子》該不該放在諸經中,朝中曾經爭論不休了一年多。最終巴蜀一派的士林還是輸了。《孟子》不僅沒有在大趙推廣,連四川一地也將《孟子》從諸經中去除了,甚是可惜。”

  兩人默然走了兩刻鐘,停在瓏萃閣的前面。因為先帝剛剛駕崩,過往巡邏的殿前司軍士比往常多了許多。

  有些泯滅了幾十年的記憶,好像突然打開了閘口,定王有些恍惚,依稀記得這小小的院門前,只是三級如意踏跺,最與眾不同的,瓏萃閣的門也是小小的,只有兩扇,卻不是宮中常用的朱漆,而是漆成了罕見的紫色。

  小黃門提著燈籠上前和宮禁值守的內侍打招呼。

  郭萃桐,他記得倒比郭瓏梧清楚些。他告狀后,郭瓏梧挨了板子。他反而被大哥武宗留在福寧殿訓了一頓,說他不該和又是晚輩又是女子的阿梧計較,失了男兒氣度。他就揣了兩瓶藥膏,到瓏萃閣來想說聲對不住,就在這如意踏跺上,遇到郭萃桐。一貫柔順的小丫頭,眼淚吧噠吧噠,鼻子哭得通紅,就是不愿收他的藥膏。后來大嫂郭皇后病逝了,那丫頭出宮的時候鼻子也哭得通紅。沒想到她竟然做了蘇瞻的岳母,王氏九娘他倒是印象深刻,當年罵趙檀的折子他也看過,趙璟還夸過她筆墨殺人之能。想來,王九娘是一點也不像她娘。

  瓏萃閣的門開了,里面值守的宮女早聽見動靜,提了燈籠走了出來,見到定王和燕王,趕緊行了禮引路。

  里面兩進院子,幾個宮女忙著點燭火,燒茶水。趙栩四周望了望,他第一回來瓏萃閣,趙瓔珞出降離宮后,屋子里空蕩蕩的,一直沒人搬進來,殿內省和尚書內省也沒有安排添置家具。都按例換上了素幔。

  眾人行禮退出后,趙栩跟著定王慢騰騰在廳上轉了兩圈。這幾日,皇太叔翁看起來又老了許多。

  定王在羅漢榻上坐了下來:“六郎你看,孟王蘇程四家,雖然是我大趙太宗朝平定后蜀的功臣,卻也是后蜀賣國求榮的亂臣賊子。這是非功過,當如何評述?”

  趙栩坦然道:“史書記載,孟敞此人雖然才藝出眾,但好大喜功荒淫無道,導致民怨沸騰,又多次出兵關中,才引來太宗親征后蜀。他雖然推崇孟子,卻并未認同孟子君輕民重的說法。國君,國君,不為國為民者,何以稱君?六郎以為,孟王蘇程這四家,開成都城門迎太宗,免川民遭刀兵之災,從的是大義之道,順應的是天命。”

  定王點了點頭:“不錯,順應天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郭瓏梧所言應是不假。孟敞后來死于非命,他的妃子們也大多被太宗納入后宮。孟王兩家是當年巴蜀的大儒,縱然開城門是為免生靈涂炭,也定然會心有不安。過不了自己心里忠義那一關,才會偷偷把孟敞的幼子收留在孟家。”定王審視著趙栩:“六郎,知道了孟陳氏和阮玉真是兩姨表姐妹,又都是后蜀皇室血脈,你心里可難受?這天命,你要如何順應?”

  趙栩苦笑道:“不瞞皇太叔翁,我也曾臆測過一二,未敢細想。聽她說的時候的確心亂如麻,不知該如何自處。現在好多了。若是皇太叔翁覺得不妥當,就由十五弟一直做這官家,六郎也絕無怨言。但五哥這人,無志,無謀,無術,不決,極易被奸佞左右,實在不宜為君。”

  定王看了他片刻,點點頭:“他們那幾家曲里拐彎捆綁一氣的聯姻,我是搞不清楚的也不想搞清楚。阮陳兩家的親緣也算不上什么事。這中原百年前一統,天下都姓趙。阮玉郎也清楚折騰這個沒用,我看他也沒顧念和陳青的那點親戚情分。這天命啊,勝的就是天命。你拿定主意就好。”

  趙栩舒出一口氣跪了下去:“多謝皇太叔翁!”

  定王扶他起來:“那一老一小你待如何?”

  “已派人給南通巷那家鋪子送了信,阮玉郎不可能棄他二人不顧的。”

  定王率先跨出門,輕聲道:“拿下阮玉郎后,就都殺了吧。”

  趙栩一愣:“皇太叔翁?”

  定王淡淡地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該絕的血脈,那也是天命。莫怪皇太叔翁心狠,那孩子,日后怕又是個阮玉郎。將他們好生葬到永安陵旁邊,讓他們一家團聚才好。”

  趙栩默然抿唇不語。

  ***

  孟府的牛車上掛著蘇府的燈籠,一路也受了好幾次盤查巡檢。沿著南門大街一路回城東,不聞弦樂之聲。雖然太宗有遺詔“軍人、百姓不用縞素,沿邊州府不得舉哀。”但往日熙熙攘攘的州橋夜市,只有稀稀落落的人,大半士庶還是都穿著素服。不少商家都在門前掛了白幡。

  牛車里,程氏疲憊不堪,合眼略靠了一會,忽然想起熙寧五年的清明節,她帶著三房的三個小娘子去開寶寺給王九娘拜祭的事來。七年過去了,明年清明,開寶寺又要多拜祭一個蘇昕。這七年,她手里的錢財田地鋪子,不知道翻了幾個跟頭,名下也多了十一郎和九娘一兒一女。那討人嫌的小阮氏也快不行了。青玉堂也再沒人壓著她。看著日子明明是越來越好,她卻覺得又慌又亂。想起史氏花白了的兩鬢,姑母水米不進,瘋了的王瓔,還有程家那闖下彌天大禍的侄子,不省心不會看眼色的七娘。沒由來的悲從中來,程氏鼻子一酸,熱淚滾滾。她往背后的隱枕里壓了壓,偏過頭,手心里就多了一塊帕子。

  程氏略張開了眼,身邊的九娘已輕輕收回了手。

  程氏拭了拭淚,想說幾句,終還是沒說。

  兩人回到府里,木樨院深夜卻還有兩位尚書內省的女官陪著貴客在等著九娘。見主人終于回來了,兩位被耶律奧野從崇王府拽來的女官也松了一口氣。程氏給耶律奧野見了禮,將她們請到偏房去喝茶用點心。

  “公主殿下萬福金安。”九娘想起來今日崇王應該也是大殮。

  耶律奧野一身素服,并無異樣。

  “你家難道是要搬家?”耶律奧野來了多時,在正廳里,眼見眾多仆婦進進出出,抬了不少箱籠走。

  家里人除了長房孟在夫妻,連二房三房都是這兩天才知道此事的。九娘淡然道:“家里幾年前就在蘇州置了宅子,籌辦江南孟家族學。如今都準備妥當了。便慢慢地先運些笨重的物事而已。”

  耶律奧野有些吃驚:“和那夜先帝駕崩可有關系?”

  九娘揣摩過,南遷一事恐怕是老太爺臨終前就定下來了,但婆婆從宮中一出來就知會全家上下,她們才知道過云樓這兩年原來已經陸陸續續搬空了一半。她搖了搖頭:“公主殿下是來問崇王的事嗎?”

  “是的,還請你不要瞞我,不幾日我就回上京去了。”耶律奧野道:“他究竟怎么死的?”

  九娘凝視著她,這才隱隱看出她敷了粉,眼皮還有些腫。想起落英潭邊她和崇王合奏,明明心意相通,如今卻陰陽相隔,九娘心中更是感慨。

  “崇王殿下乃服毒自盡的。”九娘輕聲道:“他毒害了先帝。”

  耶律奧野定定地看著九娘,半晌才點了點頭,眼中微濕:“他——可有提到過我?”一顆心原來可以碎好幾回,聽到他死訊時摔碎了,拼拼湊湊撿起來,見到他棺槨又碎一回,此時,竟然還能碎一回。

  九娘不忍看她,轉念猶豫了片刻,垂眸道:“殿下有念一句:辜負秾華過此身。”

  兩人靜靜地坐著。許久,耶律奧野才輕聲道:“任是無情也動人,也動人。”

  九娘抬眸看向她:“公主請節哀。”

  耶律奧野深深吸了口氣,站起身來:“叨擾了,多謝你。我也不瞞你,今日黃昏,我才得到信,女真背信毀約,完顏氏的二太子、四太子兩路夾擊,我契丹黃龍府兩天前失守。大趙明日應該就會收到軍報。”

  九娘吃了一驚:“黃龍府在哪里?”她雖然也略知契丹國事,對這個卻不了解。

  “黃龍府離我上京雖然還有千里,但女真騎兵——”耶律奧野上前一步握住九娘的手壓低了嗓子道:“我雖然不知道宮中到底發生了什么,看這幾天大趙朝中和坊間傳言,恐怕新帝還是要禪位于燕王的。燕王待你,別有不同。若是能夠,還請九娘念在往日我對你六姐有過仗義執言,替我契丹和燕王說上幾句話。”

  不等九娘答話,耶律奧野又道:“女真不同于我契丹。我耶耶他只恨自己不是趙人,大趙契丹近百年相安無事,契丹也絕無雄霸中原的野心。還請燕王殿下想一想唇亡齒寒的道理。”

  九娘一凜,皺起了眉頭。牽涉到女真和契丹,恐怕朝中更忌憚契丹多一些。趙栩也一直提過身為大趙子孫,當為中原收復燕云十六州。

  “若能見到他,我定同他說。”九娘福了一福:“九娘送公主出去。”

  ***

  又過了三天,朝中和坊間傳言更甚,倒沒有人再彈劾蘇瞻了,都說新帝守靈,太過勞累,聽政了半日,晚間不等到召對,就已病了。

  趙梣的確在福寧殿寢殿里起不了身,肚子疼得他滿床打滾。向太后看著院使,難掩焦急的神情。

  院使小心翼翼地回稟:“啟稟娘娘,官家怕是前幾天腹中空空,這幾日吃多了才——”

  向太后沉下臉,轉頭吩咐:“把福寧殿的司膳典膳都傳了來問話!”

  趙梣竭力伸出小手,拽著向太后的袖子:“娘——娘!不——不怪她們!”

  向太后看著他小臉都疼皺了,伸手用帕子替他拭了拭汗:“十五郎心慈,是好事,可規矩是規矩,若縱容了一個,宮里就亂套了。”

  福寧殿前殿中,人頭濟濟,正在夜間召對。平時官家坐著的御座空著,太皇太后坐在御座左下首,吳王趙棣靜立在她身后。定王坐在右下首,趙栩站在旁邊,聽著樞密院的朱相侃侃而談。

  蘇瞻皺著眉頭,二府其他幾位相公、樞密院的幾位院事和六部的幾位侍郎也都凝神聽著。三衙的各位都指揮使也都在。

  張子厚攏著手,有些走神。按估算,他去秦州的手下應該有人抵京報信了。


  (https://www.dzxsw.cc/book/50362/271207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山县| 寻乌县| 天峻县| 七台河市| 中超| 萨嘎县| 潜山县| 岳池县| 五台县| 辰溪县| 芷江| 开原市| 日照市| 兰考县| 达州市| 阳朔县| 留坝县| 昌江| 新乐市| 特克斯县| 兴安盟| 克什克腾旗| 安康市| 陇西县| 鹤庆县| 柳州市| 绥化市| 高阳县| 彭阳县| 德钦县| 哈尔滨市| 股票| 砚山县| 蓬莱市| 深水埗区| 额济纳旗| 北流市| 卢氏县| 肇东市| 连州市| 高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