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慈寧殿的西偏殿里傳來張蕊珠聲嘶力竭的哭喊聲,一聲高一聲低,偶爾突然掐斷了線全無聲息,讓人心跟著一慌。
秦供奉官手持青竹柄塵麈,慢慢在廊下踱步。尚書內省、入內內侍省的幾位女官和內侍神色從容,帶著宮女內侍們守在大殿外。御醫院和御藥的醫官們不時往返于西偏殿和大殿,因宮里幾十年來這樣的事司空見慣了,他們面色恭敬卻無急切之情。
大殿內的趙棣,聽著外頭隱隱傳來張蕊珠的痛呼,盯著被高太后賜座說話的六娘,雖然面上極力壓抑,卻掩不住眼里的厭惡和憤怒。
張蕊珠的兩個女史跪在殿內,一口咬定親眼見到淑德郡主因不愿被永嘉郡夫人牽住手,才用力推開了永嘉郡夫人,終究沒敢提她們被越國公主推開的事。
趙棣聞言勃然大怒,孟氏現在不過是一個小小縣君,竟敢嫌棄蕊珠如棄履!自從他內疚萬分地告訴了蕊珠沒法子給她王妃名份,含糊說了幾句孟氏進宮的事,冰雪聰明的蕊珠倒反過來安慰他,還說她們畢竟曾是同窗,只要她親近孟氏,執禮甚恭,就算孟氏做了吳王妃應該也不會為難她。不想孟氏看起來雍容端莊正氣凜然,得了太后娘娘的抬舉后,竟然如此善妒狠毒!
六娘坦然面對著趙棣的目光,心下難免覺得莫名其妙,她怎么就被吳王和張蕊珠看成了棒打鴛鴦的罪人了?連她自己還不知道日后會發生什么,這兩人一個存心嫁禍賊喊捉賊,一個演這種情深意重生死與共的戲,還真是令人無語。想起阿妧說過的話,她淡淡轉開視線,看向仍然面色如常的婆婆和略帶憂慮的娘親。
從福寧殿趕來的官家側身和向皇后商量了幾句,讓人去請越國公主。
耶律奧野進來后重復了一遍大殿外說過的話,又被請去東偏殿喝茶。
趙棣忍不住道:“爹爹!娘娘!越國公主和蕊珠她們之間隔著這兩個女史,怎能看得清楚?公主的話實在武斷!蕊珠最愛護腹中胎兒,又怎么會無緣無故自行滑倒?如果不是孟氏故意推搡,女史們又怎么會來不及護住?孟氏粗魯無禮心思惡毒,理應嚴懲!”他眼中微濕,聲音都氣得發顫。
高太后沉聲道:“五郎,你說孟氏粗魯無禮心思惡毒?老身看著她長大的,竟沒看到過半點粗魯無禮,是我老眼昏花了嗎?還有你這心思惡毒從何說起?她一個有封邑的朝廷縣君,為何要對你府里的一個小小侍妾動什么惡毒心思?”
一旁侍立的錢妃,已經慢慢冷靜下來,聞言忍不住看向兒子,盼著他千萬不要頂撞太后。
趙棣漲紅了臉,他自然說不出口娘娘要把孟氏嫁給他做吳王妃一事,片刻后才說道:“娘娘!蕊珠昔日在孟氏女學,處處壓著孟氏,排在女學榜首進宮做了公主侍讀。孟氏心存嫉恨,難免不愿和蕊珠親近,才下手推搡。”
官家眉頭皺了起來,五郎重情固然很好,可為了一個侍妾如此強詞奪理,實在有些不登大雅之堂。
高太后手中的茶盞重重落在案幾上,身邊的錢妃打了個寒顫。趙棣胸口起伏了幾下,終于還是朝著太后和官家跪了下去,耳中聽見外面傳來一聲極尖的喊叫,叫的正是五郎。趙棣急得心都碎了,幾乎忍不住要沖去西偏殿應一聲。
梁老夫人看看六娘的神色,微微點了點頭。
六娘起身跪倒在地:“陛下,娘娘,圣人,淑德有幾句話想對吳王殿下說。”
官家點點頭:“你且平身,但說無妨。”
六娘謝恩后站起,對著趙棣坦然道:“殿下,請恕淑德冒犯了,事關我孟家一門聲譽,淑德不得不自辨幾句。方才殿下說淑德因往日女學里屈居永嘉郡夫人之下,故心生嫉恨,此言非實。我孟氏女在族學里讀圣賢書,不求功名利祿,只求明理處世修身齊家而已。淑德雖然不才,若非翁翁孝期,也能入宮做公主侍讀。既然沒有功名利祿利益需要相爭,淑德為何要嫉恨夫人?”
趙棣瞪著六娘,一時答不上來。
六娘轉向上首的太后和官家,屈膝道:“淑德雖不智,卻也不會愚蠢到眾目睽睽之下推搡懷有身孕的永嘉郡夫人。夫人一時滑倒,淑德魯鈍,沒能及時拉住夫人,是淑德的錯。還請陛下和娘娘責罰。”
向皇后嘆道:“傻孩子,哪有做好事沒做成就要被責罰的道理?那天下人誰還敢行善呢?淑德你自小常出入宮中,品行純良,娘娘和我都看著的。這次是張氏自己不小心,一時情急冤屈了你。你受委屈了。五郎莫要再胡攪蠻纏。”
官家看了看高太后,又看了看還跪在地上氣憤填膺的趙棣,心中了然,點了點頭道:“好了,梁老夫人你們先回去吧,此事和淑德無關。淑德受委屈了。”官家傳令賞了六娘三十匹錦帛,一百兩白銀。梁老夫人帶著呂氏和六娘謝恩告退而去。
殿外已經沒有了張蕊珠的聲音,趙棣情急之下微微挪了挪身子:“娘娘!”
高太后卻不理他,淡然道:“來人,張氏身邊的這兩個女史,護主不力,先送去尚書內省,日后再嚴加發落。”
官家嘆了口氣:“起來吧五郎,你先去看看張氏如何了。”趙棣起身行禮匆匆去了。錢妃見狀也識趣地退了出去。
大殿上只剩下高太后和官家向皇后三人。
“娘娘,我心意已定,欲立六郎為皇太子。孟氏賢德和順,堪為佳媳,待她入宮后還請娘娘好生教導兩年,再行皇太子納妃禮吧。”官家垂眸說道:“那次我大病初愈,娘娘親口答應過的,我也答應了娘娘無論立誰為皇太子,必納孟氏為太子妃。”
高太后深深看了官家一眼,端起身邊的茶盞:“官家意已決,老身也就不多說什么了。孟氏入宮后,老身自會盡心盡力教導。”
官家沒料到太后這么好說話,一愣,看看她,心中涌上了歉意:“契丹的和親國書二府正在商議,無論是五郎還是六郎,或者是三弟,娶公主都無妨,封一個夫人就是。娘娘意下如何?”
高太后點點頭:“越國公主年紀是大了些,但若不能生養反而是好事。既然官家你要立六郎為太子,又要兩年后才納太子妃,不如讓六郎先迎娶公主,封為夫人,也顯得出大趙對契丹聯姻的重視。”
官家略一思忖:“年紀大一些才好,懂得照顧人。娘娘說的有理,明日常朝,我同相公們商議看看。”
“我讓六郎過些天陪越國公主去靜華寺賞賞桃花,他們若能親近親近,成親后能和諧共處,于大趙和契丹也是好事。”高太后端起茶盞。
向皇后嘆道:“娘娘思慮周到。六郎那性子還是有些高傲,虧得越國公主明理通達,我看他們在延福殿那次還有說有笑的,真是難得。”
官家笑道:“六郎竟會和公主有說有笑?我倒要問問他了。”
外邊林尚宮進來稟報:“永嘉郡夫人不幸小產,折損了一位小皇孫。夫人平安無事。”
官家和向皇后喟嘆不已,命人賜了不少補身子的藥材和銀兩錦帛。
高太后嘆道:“都是天意啊,可憐五郎最是心軟重情,還不知道怎么難過呢。就讓張氏在我這里休養三日再回吳王府去吧。”也命人賜下了不少藥材、銀兩。又取過一旁的一柄白玉如意:“這個賜給張氏,討個彩頭,但愿她早些再有身孕,好為五郎開枝散葉。”
疼昏過去的張蕊珠醒來時,天已昏暗,屋內已點亮了琉璃燈和燭火。慢慢恢復了意識的她慢慢轉過眼,看到一旁案上宮中所賜物品,渾身發抖,撲入一臉哀痛的趙棣懷中嘶聲哭道:“殿下,蕊珠和孩兒是擋了別人的路!才遭此毒手!求殿下讓蕊珠也死了算了。這才能讓娘娘真正稱心如意了!”所賜之物里竟有如意!誰如意了?娘娘如意了,孟六娘如意了!她在慈寧殿才見過這柄如意!
趙棣嚇得一手捂住了她的嘴,哭道:“蕊珠,你疼糊涂了!你傷心過度,人都糊涂了!”他低聲道:“這里是慈寧殿!娘娘仁慈,留你在此休養三天再跟我回府。”
張蕊珠死死抱住他,拼命咬著他的手,身子劇烈抖動起來。趙棣忍著痛一手緊緊抱住她,想起孟六娘,只恨得渾身也顫抖起來,更恨自己無能無力,沒法子揭穿她惡毒心思,白白害苦了蕊珠,失去了孩子。
許久,張蕊珠才松開趙棣,含淚低聲道:“是妾糊涂了,妾身自己沒有護好孩子,沒有福氣。一時失言,還請殿下恕罪。”
趙棣握著她的手,竭力平復了一下心情,柔聲安慰她:“蕊珠,我又怎么會怪你?醫女說了你身子沒事,調理一番就好了。當初我娘也是落了一胎后才懷上了我。你放心,你肯定能很快再懷上孩子的。”
張蕊珠哭得不能自抑,她既悔又恨更怕,怕那兩個女史說出自己叮囑過的話,惹火燒身,恨孟嬋和越國公主莫名其妙坑瀣一氣,更懊悔自己一時沖動,失去了兒子。萬般痛楚,身子疼,心更疼。
“蕊珠,你爹爹讓你好生休養,別憂思過度,還送了一位叫晚詞的女使到府里,說以后讓她照料你。”趙棣想起張子厚,不禁又嘆了口氣。可憐蕊珠沒了生母,為嫁給自己又和爹爹反目,縱然因為他們張子厚才辭去使相一位,可發生了這么大的事,她爹爹竟然連親筆信都沒有一封,草草幾句話一帶而過。
他越法憐惜張蕊珠,輕輕理了理她哭得濕透的鬢發:“蕊珠,別哭了,你別怕,我會一輩子對你好的,你放心,任憑吳王妃是誰,我碰也不會碰她一根汗毛。你失去一個孩兒,我趙棣這輩子,就只要和你一個生兒育女。我發誓——”
張蕊珠哭著捂住他的嘴:“殿下!莫說這樣的話!給娘娘知道了,妾死不足惜!”不管如何,趙棣對她,總是有三分真心的。
她不指望爹爹,自從她用盡心機嫁給趙棣,爹爹就說過只當沒有養育過她這個女兒,是她害他當不成使相,可他又何嘗替她籌謀過終身?她有什么辦法?
若不是那位先生相助,她恐怕還待字閨中,被汴京城的小娘子們明捧暗貶呢。是她沒聽先生的話,以進為退慫恿趙棣去娘娘那里討要吳王妃的名分,惹得娘娘生氣。先生讓她記住要在心上放一把刀,可她卻因被羞辱而昏了頭,犯蠢失去了孩子。眼下,只有求先生再幫她一次。
此時的福寧殿內,趙栩正跪在官家身前,挺直了脊梁,一雙桃花眼熠熠生輝,將方才的話又郎聲說了一遍:“臣,絕不會納越國公主為夫人,也不能娶孟氏六娘為妻,求爹爹成全!”
(https://www.dzxsw.cc/book/50362/271203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