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崩潰的朱棣!走投無路的燕王!
洪武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
獻王向吳王告密,通政司眾官員玩忽職守,壓朝臣奏章而不報。
吳王大怒,令翰林院侍講學士楊士奇,燕王之子,皇孫朱高煦持御賜寶刀,赴通政司捉拿犯罪眾官。
自通政使以下,盡皆處斬。
當日,朱高煦又帶著一干錦衣衛,拿著裝了通政司眾多官員人頭的匣子,挨家挨戶,給京中五品以上官員傳閱觀看,以示警告,為后來者戒。
消息傳出,舉朝震驚。
一方面是驚訝吳王手段之狠厲。
想不到他小小年齡,又剛剛監國,竟然就敢將通政司的大小官員全給砍了。
這份氣魄,委實驚人。
另一方面,更讓京官們目瞪口呆的是,吳王、獻王、燕王,此三人竟然聯手了!
這……
許多人開始時,還不敢相信這一消息。
這怎么可能呢?
但后來確實打聽到獻王此前親自去吳王府的消息,并傳出其喝童便以治病的傳聞。
再加上帶著錦衣衛登門的人,又真的是燕王之子朱高煦,便讓官員們不得不信了。
這番變故來得太突然,又太出乎意料之外。
仿若一日之間,整個朝局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官員們私下四處奔走,皆在悄悄商議,是不是該重新站隊了呢?
獻王殿下都背刺了,還怎么支持他?
聽到消息的朱允炆,氣得當場吐血,險些再次昏迷。
……
燕王府。
“什么?煦兒拿著父皇賜的寶刀,去殺了通政司的官員?”
朱棣有點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煦兒雖然淘氣頑皮,卻也是明事理,知道事情輕重的,絕不會如此行事。”
朱棣一把揪住來報信之人的胸口,道:“煦兒是不是受了楊士奇的脅迫?”
他目露兇光,道:“他楊士奇好大的膽子,竟敢脅迫皇孫,真當本王好欺侮嗎?”
那名報信的下人,還從未見燕王發過如此之大的火氣,頓時嚇得顫顫兢兢,又不敢不具實呈報,道:
“據現場親眼目睹的人回報,小王爺手持寶刀,大喊著“殺了,殺了,全部都殺了”,神情興奮無比,并沒有半分被脅持的跡象。”
“去其他官員府上時,也是十分得意,威風霸氣,頗有幾分……耀武揚威的味道,看起來非常高興,絕不像是被人逼著。”
“砰!”
朱棣狠狠用力一推,那人頓時被推得倒在了地上。
緊接著,他自己的身體也是一個踉蹌。
數日前,朱棣便收到了姚廣孝寫來的書信。
信中,道衍和尚先是向他請罪。
告訴他天命有變,從前所圖謀之事,再也不成。
同時,又極盡吹噓朱允熥之能。
并勸朱棣棄暗投明,懸崖勒馬,從此安心做一名藩王,不再想奪取大位之事。
甚至還要他打破世俗禮制,拜朱允熥為師,助他興辦軍事學院,以此來表忠心。
剛收到信的時候,朱棣整個人都是懵逼的。
他與姚廣孝相交多年,感情深厚,可謂是推心置腹。
平日里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對老和尚所獻的計謀,他素來言聽計從。
可萬萬沒想到,一直都對自己忠心耿耿的老和尚,不過是去了吳王府幾天,便背叛了自己。
虧得老和尚沒去之前,還信誓旦旦的表示,絕不會背叛自己。
就算去了吳王府,也必定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說不得還要給自己當臥底,匯報吳王的一舉一動。
結果,才過去幾天,就叛變了!
氣得朱棣當場將老和尚寫來的信,撕得粉碎!
沒想到,現在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開始作妖鬧騰了。
楊士奇去殺人,你是我燕王朱棣的兒子,你跟著去干嘛?
跟著去也就算了,你還要大嚷大叫,耀武揚威,唯恐別人不知道你有多厲害多了不起。
你這是生怕別人不知道你與朱允熥站在一起,同穿一條褲子了嗎?
你是我兒子,你這樣做,爹怎么辦?
渾身上下是嘴也說不清!
坑爹啊!
朱棣心中滿腔苦惱,無處發泄。
這時,那名下人又膽戰心驚,畏畏縮縮地說道:“還有一件事……”
他話音未落,朱棣一雙殺氣騰騰的黑眸,已望了過來。
下人撲通一聲跪了下去,道:“燕王殿下饒命,奴婢不說了。”
“說啊,為什么不說?”朱棣大聲咆哮道:“你們還想有什么事瞞著我嗎?”
“快說!”
“再不說,本王現在就砍了你的腦袋。”
下人更加害怕了,卻不敢不說,結結巴巴道:“小王爺他今天還……還……還……撒……撒……撒……了一泡尿……”
朱棣又氣又笑,但神色放緩了許多,道:“本王還當是有什么大事呢,原來不過就是撒了一泡尿而已。”
“這種事也值得你特意來稟報?”
他忽然停住,覺得哪里不對,道:“莫不是煦兒去通政司,在衙門里面撒了尿,有辱斯文?”
旋即又一揮手道:“若是尋常人,這自然是大罪。”
“但他是我的兒子,陛下的親生孫子。”
“就算有些頑皮淘氣,也不是什么多大的事。”
“訓斥一頓,令他下次不要再這樣就好了。”
朱棣絲毫也不以為意,只是想著朱高煦隨楊士奇一起殺人,又帶著人頭去京中官員家里耀武揚威的事,有些令他頭大。
至于撒尿,就算撒在衙門公堂上,那也是小事一樁。
下人怯生生道:“小王爺并非撒在衙門里。”
“不在衙門?”朱棣眉頭一揚,道:“莫不是他帶著被砍殺掉的人頭,去金陵城內的官員家里,給官員們觀看的時候,在誰家府上亂撒了?”
下人輕輕搖了搖頭,道:“也不是!”
“小王爺,他……他……他是撒在獻王殿下的臉上!”
“什么?”朱棣怒吼一聲,宛如九天雷鳴,轟然炸響。
直震得下人的耳朵都一陣陣嗡嗡作響。
朱棣身體一晃,險些摔倒在地。
下人眼疾手快,連忙上前,將朱棣扶住。
半晌,朱棣才回過神來,問道:“這……這……這是怎么回事?”
“煦兒怎么會撒尿到獻王臉上呢?”
“你確認消息屬實嗎?”
“怎會有如此荒唐之事?”
下人道:“殿下,此事千真萬確,今日小王爺正向人四處炫耀此事呢。”
四處炫耀?
“這個逆子!”朱棣怒意沖天而起。
這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闖的禍不夠大?
“殿下息怒!”下人連忙勸道。
朱棣以手撫額,只覺得一陣陣頭大。
別看朱允炆平日里一副孝順謙恭,忠厚老實的模樣。
朱棣卻是很清楚,他就是一條極善于偽裝的毒蛇。
此事絕不會就此罷休!
他再次向下人詢問情況,下人才將事情的前因后果,都細細說了一遍。
“還好,煦兒也是為了救人!”
朱棣聽他說完,心里稍稍好受了一些。
但很快又發覺不對。
當時的情況,朱允炆弄不好就是在裝暈。
朱允熥恐怕根本不是為了救朱允炆,而是要趁機故意羞辱他。
指使朱高煦撒尿,便是看朱允炆會如何應對。
結果,朱允炆一時反應慢了,沒有迅速醒來……
對!
真相多半就是如此了。
朱棣亦是無比聰明的人,很快就猜到了七七八八。
那煦兒所做的事,必然就會被朱允炆記在心里,恨在骨子里。
何況還是眾目睽睽之下。
對朱允炆來說,無異于奇恥大辱!
再加上現在煦兒還不知死活的四處宣揚此事,引以為傲。
朱允炆不恨得咬牙切齒才怪!
他若是奪得帝位,絕不會就此善罷干休。
弄不好,整個燕王府,都會被連根拔起。
朱棣越想越覺得不對,越想越覺得后怕。
本來,朱棣的想法是,如果自己不能爭得儲君之位,那便助朱允炆一臂之力。
原因很簡單。
朱允熥太厲害了。
他若是登基稱帝,他們這些藩王再無出頭之日。
只能任由朱允熥拿捏,說削藩就削藩,說治罪就治罪。
連一點反抗之力也沒有。
秦王或者晉王繼位呢?
那也絕對不行!
晉王就不用說了,雖然是他三哥,親生兄弟,但兩兄弟從小就一直不對付。
如今更是勢同水火,宛如仇寇。
若是晉王登基繼位,恐怕第一個就先砍了他朱棣的腦袋。
至于秦王。
那也不是個什么好家伙。
與朱棣的關系同樣非常惡劣。
再加上他那殘暴不仁的性格。
他若是登基,朱棣絕沒有好果子吃。
算來算去,還只有朱允炆做儲君,登基為帝要稍微好一些。
雖然知道他只是表面上忠厚,骨子里也很殘忍。
但是,他能力最弱啊!
能力弱就意味著朱允炆需要用盡全部的力氣,維持著朝堂的穩定,根本沒有精力來對付鎮守邊疆的藩王。
甚至還只能巴結討好藩王,以幫助他穩定朝局。
所以,在自己無法被立儲,繼承大位的前提下,支持朱允炆,便是最好的選擇。
實際上,朱棣這個判斷也不能說是錯的。
歷史上建文帝敢于削藩,還是因為老朱在臨死前高舉屠刀,將可能對建文帝造成威脅的人全部都殺得一干二凈了。
要不然,以建文帝的能力,光是對付朝臣,對付武將勛貴,就夠他焦頭爛額了,削藩之事根本就不用想了。
此時的老朱還沒有大開殺戒,朱棣當然也沒法判斷后面的事。
就算知道老朱要殺藍玉。
可朝堂上的武將勛貴,也不是只有藍玉一個人。
殺了藍玉之后,還有很多很多。
馮勝,傅友德……還有已經回鳳陽養老的湯和等等,其他侯爵,更是數不勝數。
朱允炆要駕馭這些人,可不容易。
有藩王幫忙在外面鎮著,才能平衡武將勛貴。
基于這一點,朱允炆應該不會動藩王。
這是朱棣現在的判斷。
至少在目前看來,朱允熥太過于厲害,深不可測,他與武將勛貴的關系也不一般,未必會借用藩王平衡武將勛貴的勢力。
他若是登基,自己與其他所有藩王,都吉兇難料。
扶朱允炆上位是最佳選擇。
然而,朱高煦的所作所為,卻是讓他這個燕王,走投無路了。
現在再支持朱允炆,還來得及嗎?
他日朱允炆當皇帝之后,能忘記今日之恥嗎?
逆子啊!
這個坑爹的逆子啊!
朱棣越想越氣。
若是朱高煦在他面前,非得將他……
可事已至此,還能有什么辦呢?
徒然坐在太師椅上,朱棣苦思了許久,最后長長嘆了口氣,吩咐道:“去,將袁先生給本王請來!”
……
(https://www.dzxsw.cc/book/50244857/2103388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