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退位讓賢 > 第一百九十四章 北伐!夏原吉的重要發現!

第一百九十四章 北伐!夏原吉的重要發現!


大明軍事學院。

號角連天,旆旗招展。

整裝待發的將士們,一個個傲然而立,嘴角邊卻是壓抑不住的上翹。

出征的日子到了,每個人都興奮無比。

自從張輔和朱能接到太孫殿下的命令后,便立即馬不停蹄地為北伐做準備。

以往出征去打仗,都是直接調兵。

而這次卻采取了“志愿”的形式。

愿意去的,自己提交申請,等待審核批準。

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之事。

封建時代的士兵,并不喜歡打仗。

只有中上層的將領,才渴望征戰沙場,建功立業。

反正死得最多的,永遠是底層士兵。

最終的軍功,則是屬于中上層將領的。

所以,士兵和將領對戰爭的態度,截然不同。

但在大明軍事學院的新兵里面,卻并不存在這一區別。

每一個學員兵,都渴望著自己能早一天上戰場。

軍功、賞銀、升官,封爵……

豐厚的收獲,極低的傷亡率,讓每一個士兵心中都升起了豪情萬丈。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在巨大的誘惑驅使下,一萬五千名學員兵,幾乎個個都遞交了“申請書”,人人都想上前線。

士氣之高昂,在此前的任何一支軍隊里面,從未有過。

但出征的名額僅有六千,一番挑選下來,只能說幾人歡喜幾人憂。

選上了的,自是喜不自禁。

沒有入選的,便失望無比了。

好在如今大明軍隊正在裁軍和改制。

百戶以上,皆設立雙主官。

一名百戶,一名指導,兩者同級,分工各有不同。

大明軍事學院的許多學員兵,便被挑選出任指導之職。

別看官階不高,但要知道,裁軍和改制是同步進行的。

在裁撤大量軍隊之后,百戶幾乎能堪比原來的千戶。

除了安排數千名大明軍事學員深入各軍之外,對于更高級別的將領,還有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調動。

按新的軍制,百戶之上設營,置營長和營指導。

營上設團,置團長和團指導。

團上再設旅,置旅長和旅指導。

一個旅便取代原來的一個衛所。

士兵人數從衛所的五千六百人,減少到了三千人,裁減掉二千六百人。

除此之外,有些衛所還會被整體裁撤。

讓大明的總兵力,從一百八十余萬,減少到八十萬以下。

這仍然只是朱允熥的第一輪裁軍計劃。

為了保證穩定,裁軍這件事,不能操之太急。

以免由此引發動亂。

新軍雖然戰力驚人,朱允熥有信心平息任何叛亂,可這終究是事后補救措施。

即使動亂被迅速平定,造成的損失卻已無可挽回。

讓其不發生,消滅在萌芽狀態,才是最佳策略。

為此,在新改制的軍隊里面,團以上又增設了參謀,并成立軍事指揮小組。

對于一般事項,團長和團指導各自負責各自的領域。

對于重大軍事問題,則實行集體負責制,必須先開會決定。

如果緊急情況來不及開會的,才由軍事長官決定,但必須事后匯報。

朱允熥制定了相關的軍事指揮條例,令所有將領和士兵一起學習。

這些措施,都是為了從根本上改變“兵為將有”,士兵只知將領,不知朝廷的局面。

新軍制下,朝廷對將領的約束大幅度加強,即使有某個將領心懷叵測,也很難率兵造反。

同時,因為有軍事指揮小組存在,軍隊將領可以隨意調動,不必再像從前一樣,固定不變,僅有衛所指揮使才四處調動。

再不會由于調動,而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了。

因為團長調走了,還有團指導,團參謀等將領指揮。

新團長上任,有其他人輔助,也很容易掌控。

在雙主官制下,裁軍后的將領數量,并沒有減少。

如此也保證了將領不會被貶職,能更好的穩定人心。

不過,朱允熥最終的目標,還是讓大明軍事學院走出去的學生,取代現在的各級將領。

這只能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

如今已經將大量的學員安排到了基層,以后再提拔便順理成章了。

可不管怎么說,正處于裁員改制中的大明軍隊,多少會有些混亂,并不適合在此時出去打仗。

掃蕩北元,鏟除威脅,就成了必須要做的事情。

要不然,若北元趁機發起進攻,大明必將損失慘重。

朱允熥今日所乘坐的,是大明制造局新近造出來的四輪馬車。

與以前的四輪馬車相比,新的四輪馬車裝上了轉向裝置,不僅車內空間更寬敞,而且轉向靈活,減震也極佳,坐在上面非常舒服。

朱允熥一直不太喜歡坐轎子,一是覺得坐轎子晃動得厲害,二是里面空間相對較小,遠不及馬車寬敞。

從安全的角度考慮,馬車也更容易裝設防護裝置。

看到太孫殿下前來送行,六千將士一齊單膝跪地,行軍禮:“參見太孫殿下。”

“都起來吧。”朱允熥朗聲開口。

刷!

將士們齊齊起身,整齊劃一,只發出一道聲響。

他們身著新式的軍裝,鮮艷明亮。

這是花了不少銀子,重金令制造局編織的。

在朱允熥看來,著裝也是戰斗力的體現。

尤其是新軍剛成立不久,走在外面,讓百姓們看看將士們的著裝和精氣神,便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樹立新軍所向披靡的信念。

這也會反過來影響新軍的士氣。

朱允熥的目光掃過全軍將士,那一張張堅毅且充滿信心的臉龐,微微點頭。

眼前這六千人,可不僅僅配備了燧發槍,還有大量的由輪子推動,用馬車拉著的速射炮。

各種后勤保障也皆做到了極致。

子彈,炮彈,干糧,乃至維修工具,應有盡有。

朱允熥清了清嗓子,開口道:“一百多年前,草原蠻族統兵南下,南宋就此覆沒。”

“自此之后,這片大地,便落入了北方蠻族的統治之下。”

“不知有多少生靈涂炭,多少人死于鐵騎揮舞的屠刀,活下來的人,也成了他們肆意殺虐的奴隸。”

“直至皇爺爺起兵,重新恢復河山,天下百姓,才擺脫被異族奴役的命運。”

“可北元的威脅,并未徹底消除。”

“蠻族的鐵騎,仍會不斷南下,殺我大明的百姓,掠我大明的子民,搶我大明的財產。”

“其罪滔天,其行為之卑鄙,遠勝豺狼。”

“肆虐大明沿海多年的倭寇,本宮已經將其徹底平定。”

“倭國也向我大明俯首稱臣。”

“接下來,便是將北元威脅永遠鏟除的時刻了。”

“讓我大明百姓,從此皆能安居樂業,不再受到任何外族的威脅。”

“此戰若勝,你們都是我大明的英雄。”

“大明的百姓會永遠感激你們。”

“朝廷也會記著你們的功勞。”

“封官加爵,光宗耀祖。”

“這一切,都要靠你們自己去爭取。”

“本宮在此先敬你們一杯,以壯行色。”

說罷,朱允熥令人拿出酒,倒了一碗酒,端了起來。

下方亦有將領給全體將士每人發了一只碗,斟滿了酒。

朱允熥端起酒碗,一飲而盡:“本宮就在這里,等你們得勝歸來。”

啪!

他將酒碗狠狠摔在地上。

“此戰必勝!”

三軍將士一齊飲酒,高呼道:“此戰必勝!”

“此戰必勝!”

“此戰必勝!”

朱允熥揮了揮手,號角吹響,三軍將士,浩浩蕩蕩,開赴北方。

……

送走出征的大軍,朱允熥返回東宮,便見楊士奇和夏原吉早已在等候著。

夏原吉自被任命為審計司的主管官員后,已被朝中官員贈送外號“鬼見愁”。

朝中各部無不被他的審計司審查出了不少問題,督令整改。

夏原吉的名聲,也不脛而走。

實際上,他是一個非常寬厚仁慈的人。

此前因公出差,住在驛站。

驛站廚師燒的菜放了太多的鹽,導致太咸而無法入口,便只吃白飯充饑,卻不說原因,以免廚師因此而受到嚴厲懲罰。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

有一次,他坐車在城中行走,有老百姓不小心沖撞了他的車,若換了別的官員,必定會狠狠責罰沖撞他的百姓。

但夏原吉不僅沒有責怪,反而下車給其賠禮道歉。

還有一次,夏原吉帶著幾個隨從出去散步,遇到著急趕路的人,一開口就罵他們為什么不趕快給自己避路,甚至口吐臟言,罵他蠢笨如牛……

隨從將人抓住,那人得知對方是朝廷命官后也嚇破了膽,但夏原吉卻說,此人不過是著急趕路,才口不擇言,不必因此而重責,令隨從將人放了。

……

總而言之,夏原吉是那種真正的君子,胸襟寬廣,為人敦厚,從不與人斤斤計較。

一個真正的老實人,打心底里與人為善的人。

但他又是一個非常有原則的人。

審計司審計出了問題,他就一定會上報朝廷,令各衙門整改,不接受任何人的說情。

令各衙門的主管,對這位“老好人”非常頭疼,故而有了“鬼見愁”的外號。

見禮完畢后,朱允熥對夏原吉笑道:“讓你主管審計司,只是一個過渡。”

“目的是讓你熟悉朝廷各衙門的機構,也熟悉該如何審計核查賬目。”

“后面將調你主管大明銀行。”

楊士奇要協助他處理朝廷的各項政務,擔子很重,方方面面都要管到,不可能一直親自管著大明銀行。

之前一直用楊士奇,是因為大明銀行必須由自己的心腹人選掌握,而朱允熥一時間又找不到更合適的人了。

此事朱允熥也早就和楊士奇說過。

夏原吉善于理財,讓他主管銀行,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從審計核查入手,也是為了今后監督銀行各分行財務賬目做準備。

夏原吉怔了一下。

到了今天,朝中官員無一不知曉大明銀行的重要性,甚至有人認為大明銀行比戶部更重要。

它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

調夏原吉主管大明銀行,無疑是他的進一步重用。

“謝太孫殿下!”夏原吉連忙拜謝:“卑職必兢兢業業,辦好大明銀行,以報太孫殿下知遇之恩。”

朱允熥微微點頭,又問道:“今日你們兩人聯袂前來,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嗎?”

“太孫殿下,卑職在審計戶部時,發現了一些問題,以為干系重大,恐危及大明社稷安寧,江山穩定,不得不報。”

……


  (https://www.dzxsw.cc/book/50244857/2103378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鲁科尔沁旗| 高碑店市| 新郑市| 怀来县| 浦城县| 博湖县| 吕梁市| 北海市| 孟连| 瓦房店市| 淄博市| 措美县| 永定县| 扶沟县| 南华县| 双江| 芦溪县| 沙洋县| 贵定县| 大渡口区| 彭山县| 高陵县| 嘉禾县| 荥阳市| 双鸭山市| 白城市| 沧源| 元阳县| 邵武市| 庆阳市| 武隆县| 花垣县| 宁安市| 边坝县| 桐庐县| 阜康市| 亳州市| 英吉沙县| 和平县| 黎城县| 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