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開火,剿滅北元之戰!
張輔的軍隊出關后,走得并不快。
這也是朱允熥特意交待過的。
此番出征,非比以前,一定要穩打穩扎,讓士兵們喝好睡好休息好,養精蓄銳,再靜待戰機出現。
海上有船可以裝載大量的后勤補給物資,但陸地不一樣。
這也是為什么此次新軍出征,全部都用馬車的原因。
三千將士,八百輛馬車。
三人一車,共計二千四百人。
余下的六百人則是騎馬的。
所有的馬車都是雙馬拉動的。
再加上備用的馬匹,馬匹的總數亦超過三千。
馬車亦是由大明制造局特別打造的,相比原來的老式馬車,做了不少的改進,非常堅固耐用。
八百輛馬車浩浩浩蕩蕩,讓這支軍隊看起來不像是軍隊,反而更像一支運輸物資的商隊。
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能攜帶足夠多的后勤補給物資。
最重要是子彈、炮彈,以及大炮。
他們用一百輛馬車帶了一百門大炮,又用兩百輛馬車運送炮彈。
剩下的五百輛車,則主要用來裝運子彈和糧食,水。
按照朱允熥的要求,每一名士兵至少配備相當于后世一箱的子彈數量,即一千五百發。
光是這些槍支彈藥的重量,就高達平均每人六十余斤。
再加上炮彈,糧食,水,以及修理馬車和槍支的工具……各式各樣的物資,若非有八百輛馬車馱運,根本就裝載不下。
但這樣做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這意味著三千新軍將士,光是攜帶的槍支子彈數量,就不低于四百五十余萬發。
實際上還額外帶了一些儲備,總數超過五百余萬發。
若放到后世,這點子彈數量仍是毛毛雨。
畢竟,后世現代戰爭大量使用自動步槍和機槍,以及使用火力壓制戰術,往往用幾萬顆子彈才能消滅一個敵人。
但這個時代沒有這個問題,北元使用的火器還非常少,他們主要用弓箭作戰。
新軍士兵手中用的是燧發槍,而不是隨意連射的自動步槍和機槍,就算想將更多的子彈在短時間內打出去,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平均每人攜帶超過一千五百發的子彈,已經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足夠應對任何意外情況了。
朱允熥很清楚后勤的重要。
寧可多帶,也絕不能少了。
否則,到了草原上,大軍陷入沒有彈藥補給的困境,就真的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不止是彈藥,連槍支的數量,朱允熥都下令特意多帶了幾百支。
因為這時候生產的槍支,仍然存在可靠性問題,不少槍會出現故障。
對此的解決辦法,一是對每個士兵都進行嚴格訓練,讓他們學會拆卸槍支,懂得維護和保養,并攜帶了相關的工具。
其二則是特意多帶了一點槍支。
總而言之,后勤保障是非常充足的。
但由此帶來的壞處也很顯然。
脫離了大明境內的水泥大道,行走在草原荒漠上,這支“運輸大隊”的行進速度,就不可能很快。
如此龐大的隊伍,也不可能藏匿蹤跡。
他們出現在草原上不久,便有北元騎兵前來觀察。
新軍將士們按照張輔的命令,對其不予理會。
哪怕對方策馬到三五十步遠的地方,也不聞不問。
不多時,又有更多的騎兵,出現在新軍車隊的四周。
他們繞著新軍的車隊,策馬奔騰,想確認其數量和規模,以及裝備等等。
張輔的目光,漸漸變得陰冷下來。
北元能發現他們,這并不足為奇。
一方面,幾千人的大隊,八百輛馬車,注定不可能隱藏行蹤。
另一方面,《大明日報》上早就刊登了新軍出征的消息。
作為每日印刷量高達幾百萬份的報紙,不可避免會有少數流到北元境內。
何況北元在大明肯定是有暗諜的。
如此大張旗鼓的行動,那些暗諜是一定會將消息傳回北元的。
這也是朱允熥的有意安排。
整個新軍就是一個運輸大隊,如果北元一直避戰,新軍除了少量機動騎兵外,很難追上他們,將無計可施。
對方可是游牧民族,居無定所。
告訴對方新軍的數量,出兵的時間,就是讓北元主動過來包圍,來圍殲新軍。
然后,新軍就能發揮自身的優勢了。
這就是為什么此番軍事行動不保密的原因。
朱允熥并不怕新軍的大軍被發現,被北元的軍隊包圍,反而怕他們不來!
但是,草原很大,無邊無際。
眼下新軍剛出關不久,還沒有碰上任何游牧民,卻先遇到北元騎兵,這就有點奇怪了。
畢竟,出征的行動雖是公開的,但具體走哪里出關,哪一天出關,可沒有公布。
因為若那樣的話,就顯得太過刻意了。
反而會引起北元的懷疑。
然而,如今的情況是,他們剛一出關,北元已經知道了。
只能說明內部有人向北元偷偷通風報信。
這個人……張輔微微瞇起了眼睛。
直覺告訴他,極有可能是晉王朱棡向北元報的信。
在過去幾天的交談中,朱棡曾經不止一次的詢問新軍的作戰計劃和行進路線。
“果然不出太孫殿下所料,晉王就是不懷好意。”
張輔喃喃自語:“還是不服太孫殿下的儲君之位嗎?”
“故太子和秦王先后薨逝,若沒有太孫殿下,那晉王就該被立為儲君。”
“晉王能力不凡,可越有能力的人,越不甘心屈居人下。”
他輕輕搖頭:“晉王雖然也有幾分本事,但又如何能與太孫殿下相提并論呢?”
“螢火之光,又怎敢與皓月爭輝?”
“偏他還沒有自知之明,可笑,可悲,可嘆。”
“將大軍具體出動時間和行進路線告訴北元,這可是叛國。”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
張輔在心中暗暗惋惜,都是陛下的后代,同為天潢貴胄,怎么就相差這么遠呢?
自己內部爭斗也就罷了,但借北元的手,來對付大明的軍隊,只為了爭權奪勢,這未免有些令人不齒。
很快,也就收斂了心神,不再去多想。
作為一名年輕的將領,皇室的事,不是他能參與的,不該也不應去多想。
精力還是要放在應對當前的戰事上面。
此后數日,張輔帶著大軍,繼續向目的地挺進。
他們的目的,一是吸引北元大軍來主動攻擊,但如果對方不來,也并非就完全束手無策。
大軍的目的地,是深入草原上水草豐茂的地方。
說起來,北元雖然過的是游牧生活,但其實也有特定的定居點。
因為草原上的降雨不多,可日常生活是需要水源的。
沒有水便無法生存。
受制于時代的技術水平,此時的游牧民族并不能通過挖深井去取水來維持生活和養牧。
因此,他們必須要居住在有水源的地方。
水源越豐富,能居住的人口也就越多。
游牧民族雖然四處放牧,但也不是每天都會換地點。
人數眾多的定居點,實際上都有固定的地點,只是在不同的季節離開。
在夏秋之季進攻的好處,也體現出來了。
因為冬天的北元各部落,往往儲備了大量過冬的糧草,可以選擇隱蔽起來躲藏。
但夏秋之季,他們就像出洞的冬眠動物,必須要出來放牧牛羊。
他們一定會前往水草茂盛的地方,將牛羊馬匹喂飽喂肥。
真遇到大軍來襲,若事先沒有準備,也不是想跑就能跑的。
人可以騎上馬立即跑,但居住的帳篷呢?家里的物資呢?養牧的牛羊呢?
基于這一點,朱允熥制定了相應的進攻路線。
新軍的行進速度不快,但游牧部落除了騎兵之外,其他的老弱病殘,遷徙的速度更慢。
他們只要找準目標,仍然能攻擊敵方。
當然,最好還是對方大軍主動來攻。
幾天時間一晃而過。
后面尾隨的北元騎兵越來越多。
其中還不斷有北元騎兵沖上前來,用言語挑釁。
對此,新軍士兵始終視若無睹。
張輔干脆令將士們齊聲唱起了朱允熥傳給他的歌。
“狼煙起,江山北望。
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嘹亮的歌聲在草原上響起,將前來哇哇大喊大叫的北元兵氣得半死。
到了晚上,新軍仍如往常般安營扎寨。
對在附近打探情報的北元騎兵熟視無睹。
第二天快天亮的時候,張輔便聽到了大地傳來震震響動。
以他此前多年與北元交戰的經驗,張輔知道,這是北元的大軍來了。
一聲令下,新軍將士們立即便做好了戰斗準備。
對面卻并沒有動靜。
張輔也十分沉得住氣,耐心等待。
他心中清楚,那些北元騎兵多半是在附近休息,準備待吃飽喝足,再發起進攻。
對方非常的囂張,完全沒有將新軍看在眼里。
兩個時辰后,日頭已漸漸移向天穹正上方。
呼嘯聲驟然響起,風吹草低,數不清的北元騎兵,如潮水一般,從四面八方席卷而來。
他們狂喊著,唳叫著,臉上浮現出欲要瘋狂殺戮的表情。
一個個宛如吃人的魔鬼,正從地獄里出來,欲要擇人而噬。
張輔的表情非常淡定,三千將士亦是如此。
他們沉著,冷靜,面對蜂擁而來的敵軍,他們的臉上看不到一絲一毫緊張害怕的神色。
大炮的炮口迅速調整方向,裝填炮彈,手中的槍支上亦上好了彈藥。
三千人的陣地,八百輛馬車,所占的面積不小,卻是沒有一個人說話,只是用手中的槍瞄準了迎面而來的北元兵。
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呼嘯聲撲面而來,殺氣騰騰而至。
前方的北元士兵開始張弓搭箭。
“準備!”張輔淡定的聲音,旋即,打響了手中的槍:“開火!”
……
(https://www.dzxsw.cc/book/50244857/2103377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