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正式撤藩!開科取士和京師大學!
隨著叛亂的平息,大明勛貴豪商出海,又迎來了一個新的高峰。
不久之后,一封圣旨刊登在了《大明日報》上。
“自太祖開國,分封藩王,本為拱衛皇室、安邦定國之策。”
“然時移世易,今北方邊疆已定,再無動亂之憂,而藩王之制漸生弊端。”
“土地財賦集于一方,軍權在握,隱憂日顯,長此以往,恐危及國本,擾民生息。”
“朕承天命,君臨天下,念及大明江山社稷之穩固,萬民蒼生之福祉,以天下為念,決意革新。”
“自即日起,撤除現有一切藩王封號,收回封地、軍權、財賦之屬,一應歸朝廷統轄。”
“諸藩王及眷屬、屬官等,需盡速籌備,移往海外之地,重新就藩。”
“從今往后,大明藩王,只封邊遠蠻疆之地。”
“朕望爾等能效仿周王朝之藩王,懷壯志豪情,開疆拓土于蠻荒之域。”
“海外之地,雖艱難險阻重重,然亦充滿機遇,正可為我大明拓展新土,揚我華夏威名。”
“朕深知此舉不易,然為大明萬世之基,不得不為。”
“朝廷亦會妥善安排行程,供給必要物資,保爾等途中無虞。”
“抵達海外后,諸藩王若能勤勉奮進,建功立業,朝廷亦不會忘卻爾等功績,當有封賞。”
“望諸藩王深明大義,順應天命,勿生異心,速遵朕旨行事。”
“如有違抗,定當以國法論處,嚴懲不貸。”
“欽此。”
這道圣旨一經公布,立時在朝野間引發了軒然大波。
此前藩王叛亂之事,朝廷雖未明文昭告天下,但在民間早已傳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
如今朱允熥一道圣旨,將所有藩王廢除藩位,將其全部分封至海外,自然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天啊,陛下竟然下旨廢除了天下藩王!”有人驚訝萬分地說道。
“當初諸藩王謀逆叛亂,居心叵測,如今被廢藩,也算是罪有應得、咎由自取。”
有人接言,臉上帶著一絲解氣的神情。
“嚴格來講,并非是廢除,而是移藩海外。”
另一名較為冷靜的人糾正道。
“聽說海外之地富饒無比,眼下勛貴豪商都爭著出海,藩王們出海,似乎也不算是多大的懲罰吧。”
有人小聲嘀咕著。
“話可不能這么說,對于普通百姓而言,海外之地或許是撈金的好去處,但藩王們在國內早已盡享榮華富貴,如今出海,遠離故土,失去了在國內的權勢和根基,肯定會歷經一番磨難。”
“陛下旨意已下,他們也只能服從。”
“是啊,而且不管怎么說,連藩王們都出海了,咱大明向外擴張的國策,是就此定下了。”
“眼下朝廷還在對女真三部用兵吧,聽說是連戰連捷,想必也快要平定了吧。”
……
很快,藩王們便紛紛登船,一艘艘地啟程出海了。
朱允熥也極為重視,多次親臨金陵城的碼頭,為他們送行。
展現出其作為晚輩的“孝心”!
原來各藩王所率領的三衛親軍,在被收繳武器之后,一部分仍作為藩王的親衛,隨藩王一同出海。
這部分人所占比例極少,還不到十分之一。
畢竟,出海航行所需的人力有限,無需過多人馬。
另一部分則被編入大明軍事學院,接受全新的思想教育和軍事技術培訓,等待日后編入新軍。
而更多的士兵,則轉身成為了工人,進入金陵附近的各個工廠工作。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工廠如雨后春筍般越辦越多,規模也日益壯大,對工人的需求自然也越來越大。
藩王的親軍們個個身強體壯,無疑是十分優秀的勞動力人選。
……
“朱高煦賜自盡!”
勤政殿內,朱允熥面色冷峻,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決定。
雖然叛亂已然平息,但余波尚未完全消散,對于牽涉其中的人員,必須要妥善處理。
“那燕王他們呢?”楊士奇恭敬地出言詢問道。
“也讓他出海吧。”
朱允熥一邊說著,一邊在地圖上畫了一圈。
“就是這一帶,讓朱棣和朱高熾前往此處。”
他所指的地方,正是歐洲。
那里與其他蠻荒之地截然不同,早已是諸國林立,彼此之間戰火紛飛、征戰不休。
而朱棣向來熱衷于率兵出征作戰,將他派往歐洲,恰好能讓他施展自己的軍事才能。
“對于槍械廠的吳子承、張沐陽,以及子彈工廠的陸有林、張伯約等人,該如何處置,還請陛下示下。”楊榮又進言問道。
“該怎么處置,朝廷自有規章制度。政務處和軍務處商議一個章程,呈交朕簽字核準即可。”
朱允熥一臉輕松地做起了甩手掌柜,似乎對此并不在意。
“遵旨!”殿下的眾大臣連忙齊聲應道。
“陛下!”吏部尚書詹徽出列,恭敬地說道:“自陛下親政以來,設立了政務處、軍務處,又增設了諸多部門,所用官員的人數大幅增加,如今朝廷的官員,已然隱隱有了供不應求的趨勢。”
“臣以為,陛下該開恩科了,今年組織秋闈,明年入京考試,如此方能解決朝廷的用人之憂。”
“科舉考試?”
朱允熥微微一愣,隨即陷入了沉思。
其實這件事,他此前與楊士奇、楊榮、姚廣孝等人早已商議過。
用人之道,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是至關重要的大事。
平心而論,科舉考試并非是選拔人才的最佳方式。
然而,除了科舉之外,又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呢?
舉孝廉?
世襲制?
還是軍功爵制?
實際上,對于軍功爵制,朱允熥雖未明確下旨推行,但在某種程度上已然在實施。
藩王以及功勛豪商出海,便是一種變相的軍功爵制。
他們在海外獲取利益,不僅能夠發家致富,還會得到朝廷的封賞。
對于其中能力出眾、脫穎而出的人,毫無疑問會被提拔為官員,甚至封爵。
這便是事實上的軍功爵制。
不過,這種事情,只需默默推行即可,無需過多宣揚,以免引發不必要的爭論。
然而,出海的“軍功爵制”,只能解決出海人員的官員需求問題,大明國內仍需尋找其他的用人方法。
尤其是在他掌權之后,朝廷的機構不斷擴充,官員數量也隨之大幅增加。
對此,已經有人上奏,稱朝廷官員擴充過快過多,可能會引發“冗官”的問題。朱允熥卻毫不在意。
歷史上,大宋確實存在嚴重的“冗官”問題。
但實際上,封建社會的冗官現象,并非是真正的官員冗余,而是由于朝廷對諸多事務不聞不問,導致官員無所事事。
皇權不下縣,縣下皆自治。
如此一來,自然無需過多官員。
但權力的真空不可能長期存在,朝廷不管,地方豪紳便會占據這部分權力,進而形成了皇帝與士紳共治天下的局面。
不過,封建社會的這套邏輯之所以存在,自有其合理性。
在農業社會,農民的生活按部就班,千古不變,確實無需國家過多干預。
可如今的大明,正在朱允熥的大力推動下,迅速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社會的基石已然悄然改變,運行邏輯也必然隨之變化。
從前國家無需過問的事務,如今卻不得不加以管理。因此,所需的官員數量自然也大幅增加。
舉孝廉和世襲選官顯然不可行,那么科舉便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自古以來,科舉通常是三年一次,被稱為“正科”。
每逢朝廷有重大慶典等特殊情況,則不受三年之限,會特別開科考試,也稱“恩科”。
朱允熥剛登基為帝,此時額外開科取士,便是恩科。
從選拔人才的角度來看,考試制度雖有諸多不足之處,但至少相對公平公正。
而且,不管考試的內容是什么,能夠在考試中取得高分的人,必定不會是平庸之輩。
“準!”朱允熥大聲說道:“科舉乃國家選拔人才的大典,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朝廷要廣納天下人才為己用,就當不拘一格。”
“傳朕旨意,往后科舉改為每年一次,而非三年。”
“圣人的學問高深莫測,后世之人未必能完全領會其中的深意。”
“朝廷的科舉考試,要博采眾長、兼收并蓄,不能成為某一學派的一言堂,更不能成為其打擊異己的工具。”
科舉制度必須保留,不僅要保留,還要加以完善和發展。
三年考一次,速度太慢,吸納的人才遠遠不夠,改為一年一次才行。
其次,絕不能讓科舉成為程朱理學一家獨大的發展平臺。
這也是朱允熥極為關注的一點。
方孝孺的新儒學才剛剛開始引發廣泛的討論,
絕不能因為科舉而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
此言一出,下方眾臣心中皆是一驚。
陛下此舉,影響深遠。
不過,他們的注意力大多被一年一次科舉所吸引,對于朱允熥后面的話,并未太過在意,全然不知那才是重中之重。
在他們看來,一年一次科舉,要么是考上后棄而不用,要么便是朝廷的官員職位會繼續大幅擴充。
以目前的形勢來看,后者的可能性顯然更大。官員人數增加,朝廷的格局必然會發生重大變化。
朱允熥又接著說道:“自朕開創科學一脈以來,學習者日益增多。”
“朕以為,治理地方,首要在于了解民情,知曉民事。通經義固然重要,但懂得實務同樣至為關鍵。”
“此次科舉,朕打算另開設醫學、農學、數學、經濟、物理等學科。”
眾人又是一陣驚愕。詹徽急忙說道:“陛下!科舉乃國家之根本,若是在科舉中加入這些考試,恐怕會動搖國本啊。”
身為讀書人,詹徽對此反應極為強烈。不僅是他,其他大臣也紛紛露出反對之色。
朱允熥輕輕一揮手,制止了詹徽接下來要說的話,說道:“這些科目,只是作為額外加試而已,正途科舉不受影響。”
“朕決定,在金陵城創辦一所大學,名為京師大學,用以教導學生各科學問。”
“從前的正途科舉,一如既往。”
“新設各科考試中的成績優秀者,并不入朝為官,而是進入京師大學任教。”
“成績次之者,可視具體情況錄取為學員,進入京師大學讀書學習。”
“將來再根據成績優劣,分配其前往大明資產部下屬各廠工作,或派遣至地方,協助地方官工作。”
國子監一直以來都是以講授圣人經義為主。
對于興辦一所專門的科學性大學,朱允熥早已在心中謀劃許久。
只是在此之前,各科的技術和理論發展尚不完善,創辦大學的時機尚未成熟。
如今,在大明科學院和《科學》期刊的引領下,大明的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突飛猛進,已然到了該創辦一所大學的時候了。
聽到朱允熥這番話,在場的眾官員頓時安心了不少。
只要原來的科舉不受影響就好。至于另外招人、設立大學之類的事,雖然眾人心中疑慮重重,但大明資產部下屬工廠確實需要人才,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因此,大家也都沒有再表示反對。
不知不覺間,大臣們已然逐漸接受了那些工廠的存在,并在心中慢慢認可了工廠需要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管理的觀念。
見眾臣都不再說話,朱允熥也暗自松了口氣。
雖然他心中早已下定決心,無論大臣們是否反對,都會強力推行自己的決策。
但眾臣不反對,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
只是,對于京師大學校長的人選,朱允熥仍有些頭疼。
這是大明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校長不僅要精通科學,還要善于協調各方關系,能夠帶領京師大學蓬勃發展。
這也就意味著這個人的身份地位不能太低。
可眼下大明朝廷內精通技術懂科學的官員寥寥無幾,思來想去,確實很難找到合適的人選。
突然,朱允熥腦海中靈光一閃,忽然想起了另一件事。
“朕為儲君時,曾許下諾言,凡有攻克蒸汽機技術難關,助大明制造出可用之蒸汽機者,封國公。”
“君無戲言!”
“如今,蒸汽機已然制造完成,并在各省各縣廣泛推廣使用。這離不開眾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并非一人之功。”
“朕決定,將其中功勞最高最大之人,封為國公。其余有功者,亦皆有封賞。”
“朕要鼓勵后人,以他們為榜樣,奮發圖強,在科學的道路上勇攀高峰。”
“傳旨,朕明日于宮內設宴,召在蒸汽機研制中有功之人前來參加。”
……
(https://www.dzxsw.cc/book/50244857/1610537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