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退位讓賢 > 第三百五十四章 改革女真,劍指大明!

第三百五十四章 改革女真,劍指大明!


此時女真部落里的民眾,都聚集在一起修路。

這時候,將他們進行組織,管理,是最方便的,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大明當然不會錯過如此良機。

有充足的糧食作為引誘,甚至還發放少量的其他勞動報酬,女真部落的民眾,也自然而然接受了大明管理,開始自覺的服從大明官員們的安排。

有了這個基礎,日后治理女真三部,就容易太多了。

畢竟,如今的女真民眾,已然在悄然無息中,認可了大明的“官”!

隨著道路修建工程緊鑼密鼓地不斷推進,女真這片土地也吸引來了不少大明的行腳商人。

他們背著行囊,風塵仆仆,懷揣著發財的夢想而來。

在熱鬧的集市上,他們擺出琳瑯滿目的大明制作的精美工藝品。

那些瓷器、絲綢、木雕,工藝精湛,巧奪天工,引得女真民眾嘖嘖稱奇,駐足觀賞。

大明商人的目光,則盯上了女真部落狩獵所得的動物皮毛,貂皮、狐皮、虎皮,柔軟光滑,珍貴無比。

還有各種深山老林里采擷的珍貴藥材,如人參、靈芝、鹿茸,皆是難得一見的寶貝。

這些東西,在女真三部并不值錢。

可將其收購起來,再銷往大明就獲利頗豐了。

有豐厚利益的事情,當然有人愿意干。

尤其是如今修建水泥路,山賊盜匪也被明軍清剿一空,或者主動銷聲匿跡了。

沿途更是設置不少供商人休息的驛站。

行腳商人,往來女真三部安全無虞。

一來一往間,雙方的商貿往來愈發頻繁,如絲線交織,你來我往,交往也越來越密切。

在大明官員恩威并施的接手管理之后,女真各部落迅速擺脫了愚昧落后的奴隸時代,大踏步地邁入了一個嶄新、充滿希望的新時代。

起初,大明不得不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向女真輸送一車又一車的糧食,解其燃眉之急。

畢竟,女真還太落后。

他們大多還生活在狩獵時代,不少部落靠捕魚打獵為生。

但因地處寒帶,狩獵所得并不豐厚。

如今投入到修路之中,所需的糧食,自然只能靠大明供應。

不過,隨著修路大軍開辟出一片片荒地,糧食供應很快就如同雨后春筍,變得充足起來。

因為女真三部,其實擁有大量肥沃的黑土地。

再加上其本身地廣人稀,只要將少量的黑土量開發出來,就足夠滿足女真三部的民眾所需,甚至還有大量的富余。

不僅如此,女真的藥材、木材,以及各類珍稀動物皮毛,還開始源源不斷地向大明輸送。

就這樣,大明對女真三部發起的戰爭,出人意料卻又順理成章地轉變成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女真大開發。

女真三部正式納入大明版圖,成為大明的三個行省。

大明的疆域版圖,擴展了一大塊。

這片曾經荒蕪、落后的土地,在大明的扶持下,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大明對女真的投入,也慢慢產生了豐厚的回報。

女真逐漸成為大明的糧倉。

……

對于原來的女真部落首領,大明則采取了拉攏之策。

大量做工精致,價值不菲的“寶貝”,被鄭重其事地擺放在他們面前。

這些東西都是金陵的工廠生產,實際上造價成本并不高。

但對從來沒有見過這些的女真部落首領而言,這些精美的工藝品,無疑是十分稀罕的寶貝,價值連城。

大明的官員告訴他們,只需配合大明的管理工作,就會送給他們大量此類“寶貝”,往后更有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朱允熥早早就給藍玉下達了旨意:切不可為了立威,肆意斬殺那些部落首領。

因為一旦開了殺戒,消息很容易被別有用心之人添油加醋地傳播,進而將被殺之人捧上“神壇”。

那些死去的部落首領,極有可能在一部分不明真相的女真民眾心中,搖身一變,成為“神”的象征。

被供奉、被追念!

這無疑是在給大明埋下一顆顆危險的暗雷。

相反,大明要做的,是在給予這些人豐厚錢財之后,巧妙地將他們拉下“神壇”。

讓女真的底層民眾親眼目睹,他們曾經高山仰止、無比崇拜的部落首領,褪去光環之后,其實也不過是一介愛財如命的“普通人”罷了。

這般“去神化”的做法,目的在于給曾經被洗腦、盲目尊崇首領的女真底層民眾醒醒神。

徹底斬斷這些女真部落首領日后東山再起的路。

若不如此行事,說不定哪天,某個如今已投降大明的部落首領,又或是他們的子孫后代,因心生不滿、怨念叢生,再次號召原來的部眾揭竿而起,反叛大明。

而現在將他們“去神化”,即便將來真有人心懷不軌,意圖反叛,失去了民眾盲目擁護的他們,也難以掀起大風浪,造不成多大危害。

不過,不殺他們,也不代表就不對他們采取一點“措施”!

為達成徹底收服女真三部民眾之心、穩固統治根基的目的,朱允熥特意交待藍玉,要在女真部落里,有條不紊地開展一場針對原來部落首領的“批評與教育”行動。

說白了,便是通過循循善誘,巧做“思想工作”,鼓勵那些原本在女真部落底層默默隱忍的奴隸們勇敢地站出來,揭露部落首領往日里的黑暗統治,以及他們曾經犯下的樁樁件件令人發指的“罪行”。

雖說大多數女真三部的底層奴隸,長久以來被洗腦馴化,對曾經騎在他們頭上、高高在上統治他們的老爺們心懷敬畏,甚至覺得一切都是上天的旨意,故而從不敢萌生出反抗的念頭。

但常言道,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

總有那么一小撮人,內心深處充滿了對部落首領的仇恨。

畢竟,這些首領平日里作威作福,肆意踐踏他們的尊嚴,掠奪他們的勞動成果,雙方的矛盾猶如水火,天生便不可調和。

只不過,往昔歲月里,強權壓制之下,眾人皆是敢怒不敢言罷了。

如今,局勢全然不同,有了強盛的大明朝廷在背后撐腰,這些平日里畏畏縮縮的奴隸們,陡然間挺直了脊梁,自然就有了站出來發聲的底氣。

他們登上高臺,情緒激昂,當眾宣講,一樁樁、一件件地控訴部落首領在過去是如何冷酷無情地壓迫自己,又是怎樣殘忍地迫害自己的家人。

悲憤的聲音,響徹部落的上空,引得眾人紛紛側目。

有大明的新軍將士的庇護,曾經不可一世的女真部落首領們,縱使滿心不甘,怒火中燒,卻也束手無策。

只能眼巴巴地看著這一切發生,根本無力阻止,更別提報復了。

有了少數勇敢無畏的“先鋒”帶頭沖鋒,后面那些隱忍多年、一肚子苦水的人們,頓時找到了宣泄的出口,紛紛加入揭批部落首領的隊伍。

一時間,群情激憤,眾人高呼著要將部落首領下獄問罪,甚至砍頭示眾。

洶涌的民意,嚇得許多部落首領面如土色,魂不守舍,惶惶不可終日。

而就在這劍拔弩張之際,藍玉依計行事,令人出面調解矛盾。

他派遣精兵強將,將部落首領的居所團團圍住,美其名曰“保護”,實則也是一種威懾。

這些部落首領在部落里深耕多年,人脈廣泛,影響力根深蒂固,留著他們,還能起到籠絡舊部人心的作用。

通過這場大張旗鼓的公開批判,已然足以將他們從眾人心中的“神壇”上拉下來。

那些挺身而出批判部落首領的人,經此一役,對大明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從此死心塌地,忠心耿耿,對大明官員的命令言聽計從。

對于初來乍到、尚不熟悉女真事務的大明流官而言,這無疑是天賜良機。

他們能從這些人當中,挑選出熟悉本地情況的得力助手,協助自己治理女真,事半功倍。

那些曾經對部落首領盲目崇拜至極的人,在親耳聆聽了眾人對首領的批判,又親眼目睹了首領們在關鍵時刻的“貪財”“怕死”丑態后,心中的那份尊崇也如同泡沫般漸漸消散,完成了“祛魅”。

即便偶爾心底還殘留些許好感,卻也絕不再似從前那般狂熱盲目。

隨后,藍玉見時機已成熟,便親自出面,神色嚴肅卻又語重心長地告訴那些部落首領:“如今你們既已棄暗投明,大明朝廷寬宏大量,過往之事,一概不究。”

“但你們也瞧見了,部落里積怨已深,太多的人對你們心懷仇恨。”

“部落首領的位置,你們怕是坐不穩了。”

“不如將手中權力交給大明的官員。”

“你們可以拿著朝廷給的錢財,好生做一個富家翁。”

“又或者聽從朝廷的安排,前往其他地方為官。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眾部落首領早已被這段時間的“揭批”風暴嚇得瑟瑟發抖,若驚弓之鳥。

聽聞此言,頓覺如蒙大赦,忙不迭表示“自愿”放棄首領之位。

言辭間滿是諂媚與討好,信誓旦旦地表示堅決服從大明朝廷的任何安排。

如今,他們心里門兒清,自己在女真已然徹底失去了統治根基。

往昔的威望蕩然無存,如同無根之萍,漂泊無依,只能乖乖將身家性命交予大明,尋求“庇佑”。

見這些人如此識趣,藍玉也不再為難他們。

對那些一心只求富貴,想做個富家翁,安享余生的,他令人安排車馬,護送他們及其家人,還有之前朝廷賞給他們“寶貝”,一同前往北平城。

北平城的繁華,足以讓他們沉醉,安安穩穩地度過下半輩子。

而另一些仍然不死心,還想做官的,藍玉則命人將其送往金陵城,進入大明的國子監深造。

由國子監對這些來自女真的特殊學子進行全方位的“再教育”。

洗去舊有的觀念,重塑對大明的忠誠。

待時日足夠,吏部會對其進行嚴格考核,確認其思想已然純正,心中再無半點反叛大明的念頭,這才有可能再次派遣他們回到女真三部任職。

畢竟,他們自幼在這片土地上長大,對女真三部的山川地貌、風土人情了如指掌,管理經驗也是頗為豐富,若是能為大明所用,不失為一件美事。

當然,即便他們日后重返女真,也絕不會再讓其回到原來的部落,以防舊部抱團,再生事端。

而經過吏部嚴苛考核,那些被認定仍然心存問題的,便只能永遠留在金陵城了。

名義上說是讓他們“做官”,可實際上,朝廷不過是給他們個虛名,永遠也不會授予“實缺”。

如此,既能將這些不安分的因素牢牢掌控在眼皮子底下,又能對外彰顯朝廷的寬厚。

就這樣,大明恩威并施,多管齊下,短短時日,對這片土地的統治,便如春雨潤物,迅速而深入地滲透到各個角落。

然而,世事難料,隨著女真民眾對曾經部落首領的“去神化”進程如火如荼,陡然間失去了“信仰”寄托的女真民眾,內心皆陷入了一片迷茫的虛空。

人,終究是需要精神支柱的。

尤其是這些質樸單純的底層民眾,他們的內心深處,執拗地要求自己必須找到一個“神”來頂禮膜拜,方能獲得心靈的安寧。

恰逢其時,新軍將士們平日里閑談,總會不經意間提及大明皇帝的種種傳奇事跡。

畢竟,新軍將士是最崇拜朱允熥的人群。

那些故事,仿佛帶著神奇的魔力,口口相傳之下,迅速在女真部落里蔓延開來。

加之女真三部與草原部落地緣相近,聯系緊密,草原部落對大明皇帝的崇拜,也如同一陣勁風,順勢吹到了這里。

很快,對大明皇帝朱允熥的祭拜,便如同燎原之火,在女真三部蔚然成風。

朱允熥,這位遠在天邊卻又掌控乾坤的大明皇帝,就這樣成了女真三部民眾眼中至高無上的“神”。

藍玉得知此事后,采取了放任不管的策略。

既然是民心所向,對大明又有利而無害,倒不如順其自然。

有了對大明皇帝的崇拜,女真百姓對大明的歸屬感也越來越強。

他們中的大部分,都堅定認為,自己是大明的民眾,是那位“九霄玄璇大掌教陰陽總御慧光普照元靈妙化仁德廣施伏妖衛道至圣帝君”的子民。

此時的藍玉,開始按照朱允熥的交待,緊邏密鼓地展開另一項至關重要、影響極為深遠的工作——在女真三部實行土地改革!

這,才是真正的“炸彈”!

醉翁之意不酒,土地改革之意不在女真,而是劍指大明自身!

……


  (https://www.dzxsw.cc/book/50244857/1468042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召县| 那曲县| 新乡县| 定陶县| 宜丰县| 曲松县| 晋州市| 黔南| 漾濞| 沭阳县| 久治县| 全椒县| 古浪县| 长春市| 桑植县| 台北市| 萨迦县| 克拉玛依市| 昌都县| 体育| 大连市| 柘荣县| 咸宁市| 霍城县| 哈巴河县| 营口市| 东乌| 晴隆县| 绥阳县| 和平县| 蓬溪县| 托里县| 乐业县| 长垣县| 高尔夫| 靖边县| 汝城县| 静海县| 六盘水市| 虞城县| 墨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