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七章 迎頭相撞的問題
奧列格-亞歷山德羅維奇-洛西克中尉所部的高速突擊,搶在德軍前奪回了布列斯特,而波蘭守軍面對氣勢洶洶、宣傳政策開道的坦克部隊很合作的放下了武器。
洛西克6天時間推進350公里,是紅軍中進軍速度最為神速的部隊,其它部隊和它相比基本都相差了一天的路程。也因為進攻速度神速,與德軍在布列斯特的會師成了一場隔河相對的炮戰,從報告看顯然是“年輕的坦克裝甲兵元帥”把“老謀深算的裝甲兵一級上將”打得稀里糊涂灰頭土臉!
情況匯報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發現“誤會”之后的應對,誤會難免,但要是處理不好是會引起連鎖反應的:是你們向我們炮擊我們才回擊的,是誤會!現在我們要打掃戰場了,祝你們在對面過的愉快!
洛西克的急智同對付德國佬的一副“老子沒空理你”的瀟灑勁是林俊最欣賞的,占了便宜對方還沒地方申訴,年級輕輕就已經有了所謂的大將風度,以后給他機會多錘煉錘煉將是能當大任的材料。
林俊對于自己的想法也會感到好笑:能當大任的材料?不是好材料人家將來也成不了坦克裝甲兵元帥,只不過歷史上這個元帥把一股子才能基本都想著怎么對付解放軍了。
自己的介入讓歷史發生了變化,林俊雖然不知道古德里安就在挨T34炮轟的德軍部隊里,但那支坦克部隊是古德里安的裝甲19軍是錯不了,綜合各方面考慮只有古德里安這個飛毛腿能在這會就跑到布格河。
同德軍“交手”的第一會和德國人就吃了個啞巴虧林俊當然高興,但問題也是顯而易見:原本的歷史是雙方在布列斯特會師,已經占領該要塞的古德里安部根據協議從這里撤退,雙方還在此地舉行歡慶典禮,大家其樂融融,接下來一年多的時間雙方隔河相望相安無事。但現在看來布列斯特將來絕對會是個問題點,兩邊的軍隊不互相打黑槍就不錯了。
布格河是雙方先前約定的界河,但由于布列斯特城區同要塞絕大部分是在西白俄羅斯一側,扼住了白俄羅斯通往中東歐和西歐鐵路、公路交通要沖,是歐亞大陸橋上的重要樞紐,擁有銜接東西的優越地理位置和發達的交通運輸設施。從戰略角度考慮,古德里安一心是想先拿下布列斯特要塞再等著蘇軍接收,以確保整個戰略行動的側后安全(隔河就有一支能隨時給自己找麻煩的波蘭駐軍,這同芒刺在背無異。),歷史上他也是這么干了。
但現在一場稀里糊涂的炮戰暫時阻礙了古德里安先頭部隊的突擊行動,等到德軍的坦克抵達布格河石橋西頭時,古老的要塞大門里沖出兩輛龐然大物一般的坦克,把橋的東頭堵的嚴嚴實實,黑洞洞的巨大炮口直對著西邊,升起在堡壘上空的蘇聯國旗也在告訴德國人:這里已經是我們的地盤!
原本還想著在布列斯特城里過夜的德軍這下只能在野地里喝西北風,這么多年沒這么窩火過,古德里安連炸平要塞的心都有了!但理智讓他只能留下部分警戒部隊,主力繼續向南往弗沃達瓦前進同“南方”集團軍群會和,合圍邊界線以西的波蘭軍隊。
能讓“飛毛腿”古德里安遲到和吃啞巴虧、更重要的是德軍指揮官無法詳細了解布列斯特要塞的防御情況,這同德軍不歡而散截下仇怨相比,林俊當然要嘉獎洛西克而不是處罰他。
“反正將來也不會是友好鄰居,關系在這里僵一點就僵一點,再說同德軍的不經意摩擦明天會更多。”林俊這樣告訴自己。
有布格河的阻隔雙方都會誤會而展開炮戰,那些沒有明顯自然障礙物阻隔的邊界地區隨著雙方軍隊的對向高速推進,誤會將難以避免的再次發生,甚至還有為各自的戰略目標而發生有所預謀和策劃的沖突。
由于多出了那部分歷史知識,林俊知道德軍的最遠推進線很多都是遠遠的東出邊界線,那是因為歷史上蘇軍出兵的時間同德軍出兵時間相比,比現在晚了整整10天,而一些波蘭重兵把守的據點又是德軍戰略上必須解決的,不然芒刺在背的滋味不好受。
德國人寧可自己占領之后再退出來也不能留下隱患,再說那些裝備和物資也是他們想要的。但現在紅軍只比德軍晚了7天進軍,一邊是強攻猛打,另一邊是既要挨炮彈也有鮮花水果夾道歡迎和向導帶路,兩廂一比雙方抵達邊界線的時間將會差不多。
一方遠遠的升起國旗等著另一方,這樣當然難以發生沖突,但現在大家會是兩邊坦克輪子都轉的飛快的迎頭相撞,一個不留神那就是打了再說。
“喂,你們是波蘭人還是蘇聯(德國)人?”每次遭遇前大伙要是還要先問一問就太搞笑了,也會是是自己找死,菠蘿還是手雷都能吃,樣子也差不多,但誰都沒辦法確定對面飛過來的到底會是哪個!
“朱可夫,各部隊的進展情況如何?”
“總指揮,除南部由于道路問題將最晚后天才能抵達邊境外,其它所有部隊今明兩天就都能抵達預定位置。”
朱可夫在地圖上向林俊指出各部隊先頭突擊分隊最新報告的位置,南部顯然要離邊界稍遠一些,這倒不是因為負責那一地區的第12集團軍行動不利,道路是一個原因,南部從進軍線至邊境也相對遠一些。
“立刻命令第12集團軍暫時放緩前鋒進軍速度,左翼部隊按照原有計劃,迅速進駐已經解放的斯坦尼斯拉、科洛梅亞的西南部地區,切斷波軍退往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的退路,集團軍其它部隊將突進速度延緩一天。”
林俊說過自己不參與戰役戰術上的問題,但這個命令明顯看起來就是個“越權”的戰術干預。但朱可夫一點也沒有不高興的意思,他明白林俊為什么會下這個命令。
“朱可夫,你對利沃夫了解多少?”
“很久以前去過一趟,是個很不錯的工業城市。”
“根據航空偵查,德軍前鋒已經抵達利沃夫近郊。重兵把守的利沃夫無論對我們還是德國人都會是塊難啃的硬骨頭,我不認為我們如果先于德軍抵達就能和平的解放它。現在德國人已經走在我們前面,就讓他們先去死磕。還要通知12集團軍,要做好16日全面壓上、解放利沃夫的準備。”
朱可夫明白,這完全可以從政治的高度上看待成為一個戰略問題,但如果坐等德軍占領利沃夫,然后再把正式送給自己,從戰術角度上這是完美無缺,讓被人去拼死拼活自己就能達到目的,但從戰略上自己就完全輸慘了。林俊這是要在德波兩軍打得精疲力竭的時候一舉壓上,名正言順的成為利沃夫的解放者。
林俊到是想一鼓作氣拿下利沃夫,只要自己的部隊開始強攻,那邊的德軍自然會后退,但傷亡就不好估計,他可不指望利沃夫守軍會順順當當的投降。但處于戰略考慮,德軍施舍的成果不是自己和蘇維埃想要的。
對于現在這個難題,不同的指揮官會有不同的解決方式,而方式有可能是完全相左的情況,這全看每個人的不同風格,林俊這是在找一個很難把握的中間點。每個人的思維不同,也許莫斯科有人會非常贊同他的決定,也會有人大罵自己是個膽小鬼,更有可能的是兩邊都不討好。
當戰術和戰略難以兩全其美時就如同在兩個雞蛋上跳舞,一個不好全碎。
一鼓作氣拿下利沃夫爽是爽,但己方因此造成的傷亡原本都是能夠避免的,沒有一個決策者吃的消被人問上這么一句:“為什么沒來解放我們,坐等侵略者占領我們的城市?!你本來是由機會的!為什么?!”
如果林俊不在這里,讓朱可夫一個人決定他可能會嚴令部隊一鼓作氣拿下利沃夫,那是他的風格,而這位總指揮顯然會考慮的更多。
兩支部隊迎頭相撞問題多多,而更多的問題不是來自軍事方面,所有方向上進軍的部隊今天都已經碰到一個大問題——難民。
大批拖家帶口的波蘭難民涌入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不僅給軍隊進軍造成麻煩,難民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現在已經放在林俊面前。難民中少部分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人,他們好解決,蘇維埃有足夠的土地和崗位能安頓他們,那些波蘭人將來也會有很大一部分會成為蘇維埃的公民。政治問題有專門人員去處理,在進軍前都已經考慮和安排,林俊不要操心。
他現在最需要解決的是:如何暫時安頓那部分數目巨大、而又舉目無親的難民的生計問題,光糧食需求一項每天就是天文數字,作為一名統帥他必須要去解決。搞好了能為蘇維埃提供一大批新的人民,弄不好是會引起動亂、埋下隱患的!(未完待續。)
(https://www.dzxsw.cc/book/50169/263983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