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奔波
從1937年9月20日開始,駐句容的戰斗機第三中隊庫爾丘莫夫的率領下恢復對淞滬地區日軍的滿負荷打擊,這一行動受到了前線***軍隊的熱烈歡迎,每次只要呼叫空軍支援就會有飛機往日本鬼子頭上扔炸彈。但具返航的飛行員反應,這美制炸彈的威力實在比不上原來裝備的凝固******,真正的是雷聲大雨點小——用爆破彈攻擊步兵目標不僅是浪費彈藥,效果也并不怎么好。
幸好前線的將士們要的不過就是士氣,而且日軍的飛機已經有段時間沒有出現在淞滬上空,一來一往之下,對己方和日軍的士氣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地面上的戰斗一段出現僵持的情況,各條戰線中日雙方反復爭奪,但從總體來看還是日軍占有一定優勢。
林俊有時候會想不明白,參戰的***陸軍基本上都是老蔣手中戰斗力最強的中央軍,裝備訓練都不錯,而且戰士們也不畏犧牲作戰勇猛,但為什么就是消滅不了兵力不到自己一半的日軍?!
唯一的解釋只能是在指揮上,***高級將領中雖有些愛國且高素質的軍官,但其他就實在是平庸了,而且還有少量的派系原因在其中,但到底是什么原因林俊也說不出個清楚的所以然,只能看著一只只成建制的部隊開往前線,而幾天之后這些部隊就會消耗在火線上——目前的淞滬戰場已經成了個巨大的“血肉磨盤”,雙方的部隊都在不停的消耗著自己的有生力量。
看著著急卻沒辦法,自己指揮空中作戰是把好手,可這地面戰是一點高招也沒,再說***的部隊也不是自己能夠指揮的動的。
在西班牙的時候林俊就曾對自己開過個玩笑:要是給自己一個團的部隊,一天之內自己就能把它報銷掉。
可真是怕什么來什么。9月23日夜,林俊接到了來自莫斯科的緊急絕密電報,要他立刻趕往位于遠東邊疆區符拉迪沃斯托克專區的諾沃基耶夫斯科耶,因為那邊蘇軍和日軍在兩座山頭上大打出手,需要林俊前去學習與指揮戰斗。
“指揮個頭,等我到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看到電報的第一眼林俊就大發牢騷。
不用說,蘇軍與日軍發生沖突的地方就是張鼓峰,只不過時間比歷史上記載的提早了差不多十個月,原因不用說就是自己把淞滬地區的日軍打得鬼哭狼嚎才會這樣,要不斯大林也不會把自己心急火燎的調往遠東。
林俊記憶里這次時間的誘因是蘇軍在張鼓峰上構筑陣地,可現在看來這誘因可能是另有其它,但到底是為什么林俊是懶得去想,現在他要思考的是為什么會把自己暫時調往遠東。
“斯大林同志呀,你是不是想忙死我?!”
只能這樣抱怨:現在淞滬地區的戰斗正進入白熱化階段,絕對不是自己離開的時候。從軍事角度出發這是不合適的,但從斯大林的角度來考慮,林俊暫時離開淞滬戰場對這個愛將而言反而有所好處——現在取得的戰果巨大,但誰都看得出來淞滬戰場的形式并不有利于中國軍隊,而被炸沉了航母的日軍定會大舉報復,到時候就是你死我活的態勢。斯大林現在還不需要手下的這個愛將冒險死磕日軍,而且這樣風險也大,誰都不知道過段時間將會發生的大規模空戰會鹿死誰手。拿著完勝的戰績暫時離開淞滬戰場是件好事,而發生在遠東的這起沖突又給了斯大林最好的借口——斯大林把林俊調到中國戰場說白了就是給林俊鍍金,決不希望有什么意外發生,而且目前還不需要這個培養對象承擔過多的艱巨任務。
當然斯大林也明白,遠東那邊的不過是小打小鬧而已,花不了多長時間就能解決問題,等到那邊的事情一解決,中國淞滬地區的形勢估計也會明朗化,倒是再可以把這個愛將再調回來。
對于安德烈將往遠東的實際作戰效果如何這個問題,斯大林壓根就沒去考慮——他現在是從人才培養的戰略角度在考慮問題,而不是從軍事方面思考問題。遠東方面有布留赫爾(蘇聯遠東方面軍司令)和希特侖(蘇聯遠東方面軍參謀長)在出不了亂子,讓安德烈過去一趟不過是“在一個合適的時間”暫時離開一段時間而已。
斯大林的考慮讓林俊是一百個不愿意,現在他根本不想暫時離開中國,就是離開一會也不愿意。但命令只能執行,不然按著斯大林的脾氣,違反這項命令的結果可能是直接將自己調回莫斯科,再也別想來中國。
最快速度做好了出行準備,將具體工作交與安德盧普夫負責,再跑了趟周至柔和孔祥熙那。對于林俊的突然調動,孔祥熙和周至柔都覺得十分驚奇,林俊只能說自己最多三月就會。
人家的調動也不是自己這邊能管的,周至柔也只能說了些“一路平安”、“早去早回”一些話,并將林俊調動的事匯報給******。
臨走前林俊又和孔祥熙進行了一次深談。
“老孔,我們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我想問你件事,希望你能實話實說。”
一看林俊嚴肅的表情,孔祥熙就知道他要問的事一定非常重要,“安德烈,你說,只要是我知道的就一定說實話。”
“老孔,這次日軍在淞滬地區發動的戰役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占領中國的經濟最發達地區,而上海和南京是它們勢在必得的。你認為這次戰役的最后結果會如何?”
林俊的話讓孔祥熙沉思了一會后才開口:“我要說的可是要擔風險的,在你面前我不說虛的。日本人叫囂的三個月滅亡中國那是妄想,但上海和南京很難守住。這次日本人和以前不同,是全面侵略中國,不達目的它們不會罷休。我看最多半年南京就會失守。”
“老孔,我考慮的也是一樣。日軍都是野獸,現在淞滬戰場已經造成它們從未有過的損失,一旦南京和其它城市失守,我擔心日軍會對平民進行大規模的報復,這種事那些野獸做得出來也曾經做過。老孔,你可要有所準備,萬一前往失守可要盡量疏散平民,這個我也只能和你說。中國亡不了,這場戰爭必定會是場長時間的持久戰,不是一兩個戰役就能解決問題的。”
孔祥熙對林俊說的話非常關注,“安德烈,我知道你說的在理,但有些事不是我個人能夠左右的,只能盡力而為。”
“對了安德烈,這次你妻子是否也要一同調動?”
“她不走,再說我很快就會回來。這次日本人在北邊動手,我會讓盡量它們吃不了兜著走,打完了我就回來。”
林俊知道這個孔祥熙為何由此一問:如果武金斯卡婭也一同調動,那這個安德烈就可能是一走就不回了。
、、、、、、
這次長距離調動為了趕時間,林俊大膽的選擇乘坐轟炸機部隊裝備的DB-3遠程轟炸機,第一站就從南京直飛烏蘭巴托,空中直線距離超過2600公里,而且為了避開華北地區不時出現的日本戰斗機,DB-3并不會直接走直線,而是要稍微繞點圈子,先飛向包頭方向再修改航線前往烏蘭巴托,這樣這段航程將接近3000公里,飛行世界將接近10個小時。這條航線是蘇軍的飛機第一次飛,將冒很大的風險,但DB-3轟炸機高達四千公里的巡航距離給了林俊些底氣。等林俊抵達烏蘭巴托后,DB-3將沿原路返回,林俊和隨從將轉乘烏蘭巴托的飛機前往蘇聯遠東。
夜晚的大校廠機場一片忙碌,地勤人員正在對兩架DB-3進行仔細的檢修,因為不掛炸彈,瓦西里還指揮著手下在兩架轟炸機的彈倉里安裝了附加油箱,這倒不是巡航距離不夠,多點油總是好的,能以防萬一。
周至柔派來了一名經驗豐富的轟炸機領航員,負責前一段航線的領航。對于他的好意,林俊沒有拒絕,雖然自己對前一段的航程還是比較熟悉,但多份力量總是好事。
9月24日一早,兩架DB-3遠程轟炸機從南京大校廠機場騰空而起,臨行前安德盧普夫讓林俊放心,盡管在遠東放開手腳,這里由他在出不了什么問題。雖然兄弟的能力林俊很清楚,可對淞滬的戰事只能是悲觀的態度——目前的大勢所趨,歷史的巨輪不會因為自己的一些動作而又過多的變化,希望自己回到這邊時南京還在自己人手里。
林俊和費科奇諾夫乘坐第一架轟炸機,這架飛機的機長維拉約夫中尉,而目前在領航員位置的是***空軍的少校領航員張志強。林俊的另兩個隨從斯諾爾尼克和蘭德斯科奇在第二架飛機上,這轟炸機比不得客機,塞進兩個人就已經顯得比較擁擠。
手頭沒有任何關于張鼓峰地區的資料,而自己腦袋里殘留的那些記憶也幫不上什么忙,這段航程時間長又無聊,林俊只能選擇聊天和睡覺。做過長途飛機的朋友知道,接近10個小時的飛行是非常疲勞的,而且這轟炸機可沒有后世的那些客機舒服,不僅噪音大,還透風。在4000米的巡航高度飛行氣溫也低,就是穿著防寒服人長時間不動也難受。
林俊現在坐的位置原來是投彈手的座位,而費科奇諾夫坐在領航員身后的一張小型折疊椅上。看著身材高大的費科奇諾夫一直窩在那個小的不能再小的椅子上,林俊有點想發笑——穿著防寒服的費科奇諾夫活脫脫的像只冬眠的大狗熊。
為了讓這漫長的旅途不顯得過于沉悶,林俊選擇了聊天。
“張少校,這段航程你很熟悉是吧?”
一聽邊上的蘇聯將軍在對自己說話,張志強連忙轉過頭:“安德烈將軍,這條航線還沒人飛過,我是因為參加了幾年前的航空測繪才被調來的。這邊的地標和地形相對而言我熟悉些。您可以和我說俄語,我能聽得懂,10年前我在蘇聯學習過一段時間,就在莫斯科邊上的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
周至柔告訴過自己這位張志強是他手下最熟悉航空坐標的軍官,不僅經驗豐富,還是***航空委員會里專管領航訓練的主管(1937年的***空軍的軍銜非常有意思,它比陸軍要高兩級,就像這位張志強的軍銜是空軍少校,但他的軍銜又是和陸軍的一個上校平級的,所以一個30出頭的少校主管***的飛行員領航訓練就不奇怪了.)。
“哦,沒想到你在茹科夫學院進修過,我家就在茹科夫學院里,以后要是有機會一定要到我家去做客。”
有時候感覺這個世界實在是有些小。
“呵呵,一定一定。現在有時候還會想起學院里的生活,我在那一直學習了兩年。”說道在莫斯科的日子,這個張志強還顯得有些留戀。
“那你在學院里學習的是什么?”
“主要的科目就是領航,后來還學習了戰斗機的駕駛技術,可在您面前,我只能勉強算個合格的領航員了。”
“呵呵,謙虛了。”
感覺這個張志強還比較熱情,林俊也高興在飛機上能找到個聊得來的人。這時林俊看到自己的機要秘書在邊上是窩著無所事事,輕輕的踢了他一腳(在聲音嘈雜的轟炸機里,有時候大聲喊還不如用腳來說話。)。
“別窩著不動,過來和張少校聊會,我到后面去轉轉。”
(未完待續。)
(https://www.dzxsw.cc/book/50169/263972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