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三不’思想體制機制
“這么多?”
當老板把這些白條拿出來的時候,嚇了楊東一大跳。
就連潘大江在基層待過,也都被嚇了一大跳。
這哪里是幾十份,幾百份的問題啊?
這他媽是幾千份了吧?
整個抽屜里面,滿滿的一下子全都是白條,都是用正常的紙條寫的,吃一頓飯寫個借條。
“這是縣委書記的欠條,一共三十多個,欠了七百多塊錢。”
老板面對這些欠條,可謂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拿起來給兩人看。
“字倒是不錯。”
楊東看到慶和縣的縣委書記字跡,真心的夸獎了一下。
“呵,張大貴是靈云市書法協會的副會長。”
潘大江忍不住冷笑起來,張大貴就是慶和縣委書記。
“這是縣委副書記的欠條,一共一百多個,欠了一共三千多,每次吃飯必點貴的。”
“這是紀委書記曲鵬宇的欠條,一共三百多個,欠了六千多。”
“這是宣傳部長的欠條,一共一百多個,欠了八百多。”
“這是公安局長…”
“這是財政局長…”
“這是社保局…”
“這是…”
一沓接著一沓的欠條都被老板拎出來,琳瑯滿目的字跡倒像是書法展覽,每一個干部的字跡都不錯,風雅飄逸,就是不干人事。
“慶和縣貧窮的原因,找到了。”
潘大江嘆了口氣,一開始他是生氣,看到最后他已經麻木心寒。
能怪什么嗎?整個慶和縣的風氣就不對。
想到這里,他忽然猶豫起來,不知道自己的行動是否還要繼續下去。
因為自己即便調查,也沒有調查到縣委書記張大貴的身上。
可是從張大貴寫了這么多欠條之后,他意識到這個縣委書記也有問題,連老百姓,小商小販的便宜都能占據,還有什么事干不出來的?
但是如果不行動的話,就不能耽誤楊東這個開陽縣組的工作,要是讓楊東把兩個干部雙規帶走,又會打草驚蛇,從而讓整個慶和縣的干部反應過來,到時候自己更難。
“潘叔怎么了?”
楊東看到潘大江的臉色難看和猶豫之后,問了一句。
“我在想,這樣的慶和縣,雙規幾個干部,真的能解決嗎?”
潘大江此刻都有些迷茫了,不知道該怎么辦。
即便是處理一批,新來的那一批還是一樣的,因為慶和縣的政治風氣沒有改變,這樣治標不治本的方式,真的是巡視組想要的嗎?
巡視組應該是為了切實解決當地的實際問題,才會巡視。
處理干部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巡視方式,給予干部震懾,讓干部不要太過于囂張跋扈,不該伸手的不要伸手。
“潘叔,剛才您還說發現了就要處理,否則作惡不處理,時間久了,我黨干部成什么了?”
“現在怎么反倒是迷茫?”
“咱們做紀委的,尤其是您這樣的老干部,應該知道干部貪污很正常,這跟這個黨,那個黨沒關系,說白了都是肉骨凡胎的人罷了,都有七情六欲。”
“而我們所做的事情,是提高干部的道德標準,提升干部的綜合素養,增強干部的危機意識。”
“這條路,任重而道遠啊,但是不能因為難就不去做,否則你不做,我不做,誰做?留給后世人?相信后人的智慧?這是不負責的態度。”
“所以該查查,該審審,該判判,這就是你我這種紀委干部應該具備的態度。”
“至于從大方向來看,我黨的干部應該做到三不。”
楊東說的話很有道理,吸引了潘大江,以及這個飯館老板的注意。
“什么三不?”
潘大江看向楊東,眼中帶著奇異之色。
他對楊東才算是有些改觀,從楊東為了案子親自來找自己開始,到現在這一刻,楊東似乎不像他了解的那么不堪。
反而有點意思啊,這個小同志。
“三不就是,我黨的干部要從不敢腐,到不能腐,最后不想腐。”
“不敢腐是增強黨的約束力,各級黨委和紀委增強權利意識,增強監督能力,規范干部作風,讓干部不敢腐敗,這是第一步。”
“之后是不能腐,這是建立健全紀委監督管理機制,建立健全我黨的干部管理秩序,建立健全國家監督管理能力,使其干部想腐敗都沒有機會。”
“最后是不想腐,這是要求我黨干部增強思想意識,增強危機意識,增強綜合素養,讓干部的能力全面提升,另外就是我們也要做到更好的福利保障制度,讓基層干部,中層干部,高級干部沒有后顧之憂,能夠全心全意的為黨和人民服務,成為切合實際的人民公仆。”
楊東沒什么開創的三不思想,他不過是把18大以后四中全會的紀委工作思路,提前說了出來而已。
當然楊東也能夠知道,這三不思想傳出去之后,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麻煩,當然也會有很多機遇。
這就是重生者的優勢所在,雖然會被一些人當成是眼中釘肉中刺,可也能夠平步青云。
“好啊,這三不思想體制機制太好了。”
潘大江眼睛都亮了,不可思議的看向楊東,覺得楊東的思想格局,已經超越自己太多太多。
且不管這個三不,能不能做到。
光是提出這個論證思想,就已經說明楊東對紀委工作是有超強的格局戰略眼光,能夠部署大方向的東西。
只是楊東現在級別還不高,等以后級別高了,就可以實踐他所說的這個理論。
潘大江不知道,楊東不僅總結了紀委工作理論,也有一條完整的行政理論,如何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這樣的行政理論,楊東只和尹鐵軍,尹叔說過。
其他人都還不清楚。
“好,那就行動吧。”
“兄弟,這些借條,我能拿走幾張嗎?”
潘大江開口,問著老板。
“這…”
老板則是有些猶豫,他怕被打擊報復,他實在是害怕,因為這些借條上面都有他這個飯館的名字,李三胖飯館。
“這樣如何?”
潘大江知道老板的顧慮,于是從中抽出幾張借條,基本上是縣委書記借條拿一個,縣委副書記借條拿一個,縣紀委書記借條再拿一個。
然后把上面抬頭的飯館名字區域撕掉。
“這些干部肯定沒少打白條,他們根本就不記得在哪個飯館吃的飯,吃了什么,所以這樣,你也別怕打擊報復,他們發現不了。”
“我會幫你們這些飯館飯店老板,討個公道。”
潘大江已經有了思路,如何整治這種不當之風。
(https://www.dzxsw.cc/book/50140268/3551751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