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籃球之黃金時代 > 本月最后一次請假外加聊個天

本月最后一次請假外加聊個天


季后賽要開打,準備整理一下資料,把大綱線捋一捋。

    還有就是這兩天大寶的眼睛出了點毛病,一直帶著跑醫院,根本靜不下心碼字。

    所以干脆請個假,隨便聊兩句。

    本書整體走向、冠軍、交易、選秀等等,我已經一直安排到2012年了。

    不過隨著劇情發展,一邊寫一邊思考,會有很多改動。

    因為筆下的人物和球隊都有自己的性格,世界線的變動會帶來很大變化,我會順著人物性格和聯盟的發展進行推演,所有很多既定的安排會被推翻。

    比如萊利去熱火挖掘德雷克斯勒就是后期改動的,因為湖人一直拿不到冠軍,萊利已經不可能繼續執教湖人。

    同樣,德雷克斯勒是個有些懶惰,又非常驕傲,給人感覺“志大才疏”的球員,所以在三連冠后被誘惑去熱火當老大,就顯得順理成章。

    包括唐建國入主開拓者,杰里-韋斯特離開湖人等,都是開拓者在西部毀滅湖人王朝后,帝國崩塌所帶來的多米諾效應。

    后面一些劇情安排,我經過反復推敲,首先還是保證戲劇性,并符合阿甘無可匹敵的統治地位。

    小說嘛,總是比較夸張的,而且對80、90年代NBA有過深入了解后,會有一個祛魅的過程,了解到那個年代的籃球水平和現在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阿甘畢竟是一個用2011年籃球水平進行建模的運動員,他在某些方面超時代的強是理所當然的。

    從90年代開始,NBA發展變化很快,和現在相比已經是兩種規則,比賽看的多的人都知道,規則、尺度對打法、勝負的影響有多大。

    如果非要關公戰秦瓊,將很難進行客觀評判,大家玩的根本是兩種游戲。

    而且,我一直認為,體育運動雖然在不斷發展進步,但并不是總是直線向前,發展到最后會有一個邊際效應。

    NBA50、60、70、80屬于大踏步向前,每十年都會有質的提升,到90年進入一個巔峰,再往后依舊在提升,但你很難說有質的提升了,甚至有些人認為在倒退,這并非毫無道理。

    我對NBA古早球員、球隊的理解,基本上遵循一個“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過程。

    早期只知道皮毛,看部分國內寫手、媒體一頓亂吹,一場比賽沒看過,光憑天花亂墜的文字和傳說,秉持著“越老武功越高”的傳統武俠價值觀,覺得以前的球星老厲害了,厚古薄今。

    后來懂了一些,看了真實的比賽錄像,查了數據,了解那時候的比賽環境,感覺自己上當了,祛魅了,不過如此,都是老古董。

    真正深入了解,理解籃球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游戲,NBA聯盟究竟怎么篳路藍縷殺出一條血路發展起來,那個年代的人究竟經歷了什么,才會明白,什么是體育精神,什么是商業精神,以及籃球這個游戲魅力何在。

    這時,已經不再在意厚古薄今還是厚今薄古的問題了。

    扯的有點遠,其實我就是想說,阿甘作為當代模版下的超級球員,去往80、90年代具有統治力是很正常的。

    回到劇情,戲劇性和統治力得到了保證,其次我肯定會保證合理性。

    在人員調配,戰術上,結合當時真實發生的新聞,做一個相對合理的規劃。

    其實NBA歷史上有很多流產的交易、簽約、選秀,能讓人遐想連篇。

    阿甘的出現和開拓者的崛起,正好給了這些遐想發揮的余地。

    90年代那些大家比較熟悉的球員,會給他們安排一些不同的組合,在符合歷史大致走向的情況下,嘗試不一樣的世界線,我覺得是件很有趣的事。        阿甘的籃球風格,比賽信念,也會迎來一次大轉折,讓他再一次得到成長和升華。

    所以,其實這本書真正精彩的部分,或許還沒有開始。

    當然,最近更新很慢,不是沒有激情,實在是被幼崽給支配了。

    不過被支配,也給了我不少時間思考這些后續情節,閱讀更多的資料,更深入的了解聯盟到底怎么來的,是怎么運作的。

    今天有一個新聞,姚明辭去了籃協主席的職位(徐說是謠言),可以說一個理想主義者關于籃球的理想之路告一段落。

    在讀者群里的讀者應該有印象,這幾年我一直不看好姚明作為籃協主席能帶領中國籃球走出泥潭,雖然我是鐵桿姚明球迷,因為姚明才喜歡看NBA,但正因為我是他的球迷,才不想看他走這條注定荊棘密布的路,也是他注定走不通的路。

    姚明成長于舊體制,名揚世界于NBA,我很能理解他希望將NBA先進的籃球理念和體制帶回中國,影響中國,改造中國的想法。

    比如他寄希望于校園籃球,因為美國校園籃球發達,理所當然的認為,發展好校園籃球,能解決籃球人才的造血問題。

    又比如想搞CBA的商業化,搞商業化的運營,向NBA看齊(CBA學NBA也不是一天兩天,姚明走的更遠,但也走的更偏。)
    但這些措施,基本上都是橘生淮南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我個人認為,根本上還是因為完全不了解NBA究竟是怎么走到今天的,美國的校園籃球又是怎么走到今天的。

    細講的話太多了,我一時間也說不清楚,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讀三本書,一本是奈史密斯的傳記,《The  Man  Who  Invented  Basketball》。

    通過這本,不僅可以了解籃球是怎么發明的,還能了解奈史密斯如何推廣籃球,以及早在19世紀,美國大學對體育是何等的重視,整個社會對體育運動的推崇、熱愛,是如何奠定如今美國體育消費大國基礎的。

    第二本書是講述NBA創始故事的,《The  First  Tip  Off  The  Incredible  Story  of  the  Birth  of  the  NBA》。

    這本書時間到了1940年代末,籃球已經發明了五十年時間,NBA這時候才出現,它剛誕生時是如此弱小,就是一個東北地區的小聯盟,同時期美國有很多其它職業聯賽,以及更加普及和受歡迎的大學籃球聯賽。

    所以NBA并不是一般球迷想的天選之子,國家集中力量搞一個“國家級聯賽”,搜羅全國人才組建球隊打比賽。

    他們只是一個缺少資本的小聯賽,成立初衷是讓閑置的冰球館能賣點票,參與比賽的球員也不是全美最好的,你說他是當時美國東北地區的村BA也沒問題,了解了這些,再看現在NBA的煊赫,就會知道所謂的困難,根本不是困難,而是必經之路。

    第三本書講述NBA發展歷程中的一次重大轉折,《The  Cap》。

    這本書時間到了1980年代,NBA已經成長為北美四大職業聯賽之一,但他們在這個階段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危機,已經到了必須做出改變,否則將衰落甚至湮滅的地步。

    本書圍繞拉里-弗萊舍和大衛-斯特恩展開,核心事件是1980年代的勞資談判,以及由此引申出當時NBA的一系列問題。

    弗萊舍在黃金時代里有很多戲份,基本上還原了他在歷史上的真實面貌,他作為勞方代表和資方代表大衛-斯特恩進行了漫長而艱苦的談判,定下了一個一直影響到今天NBA的工資帽框架。

    從這個過程中,能窺見的不僅是體育,更多是商業,法律,他們是如何將經營NBA當做一個事關重大、嚴肅異常的事件去對待,反復利用法律法條、政治策略、輿論手段、談判技巧進行博弈,最終得到一個相對合理,多方滿意,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勞資協定。(對比一下某些政策,開個會拍個腦袋就出來,只一味迎合情緒和輿論,完全不講究科學決策。)
    這三本書,沒有一本講現在的NBA,但看完它們,大致能理解,現在的NBA到底是怎么來的。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想辦法找一找,看一看,雖然是英文,但有翻譯軟件的幫助,問題應該不大。

    或許我的讀者中,真的有從事籃球工作的,我不指望有人冒出來力挽狂瀾,而是希望某些認知上的改變,能潛移默化,最終能影響到下一代,再下一代,讓我們擁有更好的體育土壤,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洋洋灑灑說了一堆,反正也不收費,請個假,明天季后賽開打。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50138273/3636541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秉县| 吴堡县| 西华县| 泽州县| 时尚| 竹溪县| 黄大仙区| 双鸭山市| 中方县| 呼伦贝尔市| 威远县| 鄱阳县| 阿合奇县| 武宁县| 江西省| 汶上县| 高唐县| 巢湖市| 修武县| 抚松县| 唐海县| 晋城| 静海县| 靖江市| 荥阳市| 耒阳市| 泸溪县| 平顶山市| 开原市| 阿克| 府谷县| 云安县| 菏泽市| 尖扎县| 宜昌市| 滦平县| 襄樊市| 龙里县| 汶川县| 饶阳县| 鄂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