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活該你們窮死
朱厚照眼睛幾乎是在冒火。
世道艱辛啊,人家韃靼一個使團帶的銀子就比自家的國庫多上幾倍。
“錢呢?都被你們這些當官的給貪了嗎?”朱厚照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
后世中那些宮廷劇中有幾個官員是不貪的,個別厲害點的能把國庫都搬回自個兒家里去。
由不得朱厚照不有這么一問。
“照兒,胡鬧!”弘治皇帝被朱厚照的話嚇了一跳,這樣直白的懷疑肱骨之臣,豈不讓他們寒心?以后還有誰會認真幫你干活?
“幾位閣老都是先皇留下來的能臣,也是父皇一一擢升入閣理政,為大明殫精竭慮這么多年,怎么容你這般誹謗?還不快道歉!”
劉健、李東陽、劉大夏這些人就沒有一個是后世官員普遍大腹便便的模樣,一個個清瘦的不成樣子。
朱厚照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最起碼是對著錯的人說了正確的話,但依舊沒有道歉的打算。
在他看來一群官員忙忙碌碌了一年也給國家掙不了幾兩銀子,光清廉有個蛋用。
“殿下,臣主管戶部,這些事情臣知道的最清楚。”李東陽開口說道。
“就拿今年來說吧,朝廷今年的賦稅所有錢糧折合成白銀共計一千七百五十萬四千一百五十九兩。
今年甘肅、山東、陜西三個省發生旱澇災害撥出賑災銀子四百萬兩。
修繕河道治理黃河用了大約三百五十萬兩白銀。
京城地方大小官員的俸祿一百七十九萬兩。
還有修繕長城耗費銀兩一百萬兩。九邊軍鎮耗費軍餉錢糧折合白銀五百一十五萬兩。
宮中修建宮殿花費銀兩一百萬兩。
南方抵御倭寇的軍餉五十萬兩。林林總總下來一年國庫盈余能有五十萬兩已經是精打細算的成果。
而且今年還是南方江浙五省大熟,若是碰到災年,可能連五十萬兩的盈余都沒了。”
這一筆筆銀子的來龍去脈被李東陽說的極為清晰,就連弘治皇帝都連連點頭,顯然是要稱贊其為干吏。
但是朱厚照卻是眉頭緊鎖,這情況不對啊。
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記得在后世的時候看到過一篇文章,上面說明朝農稅高而商稅低,而且收上來的全是實物并無銀兩。
有的時候朝廷發不出官員的奉銀都是那些米面藥材等相抵,有的時候甚至會出現早上的時候官員領了薪水物資,下午就沿街叫賣的奇怪現象。
就問道:“農稅怎么收的,商稅又是怎么收的?”
李東陽愣了一下,這些東西是太祖定下的,基本上全大明的人都知道的。
但念在太子年幼,就回答道:“太祖爺制定的農稅是十取其一,江浙蘇杭等地是十取其二,至于商稅則是三十取其一。”
朱厚照突然有種想要罵娘的沖動,太祖時期的賦稅制度你們這群人用到現在?
還想罵的就是,為啥農業稅收那么高!為什么商業稅收那么低!
難道農民會比商人有錢嗎?
看著一群拖著山羊胡子的老頭,朱厚照恨不得撲上去把他們胡子給揪掉。
“太祖制定的稅令你們一直用到現在?商稅一直是三十抽一?”
幾個大臣怪異的看了朱厚照一眼:“那是祖宗定下的規矩,豈能隨意更改?在不得已的時候略微改動一些就算是不敬的了。”
朱厚照懊喪地拍了拍腦袋,他突然想到朱元璋是個連自己后代名字怎么起都規定好了的規章狂魔。
一個以為弄一套健全的制度,后世之君嚴格遵守就能讓大明江山永固的機器帝王。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讀了那么久的書難道就沒有讀到韓非子的名言?”朱厚照真的想動手了。
這都幾百年過去了大明的國情難道還是跟太祖皇帝時候民生凋敝一樣嗎?與時俱進的精神你們究竟懂不懂啊。
“提高商稅,降低農稅,定然可以解決財政問題!”朱厚照斬釘截鐵的說道。
“不可!”幾個內閣大臣齊齊說道:“太子有所不知,農稅乃是國之根本,商稅不過是蠅頭小利,降低農稅定然會使得我大明府庫枯竭,太子萬萬不可有此舍本逐末的想法啊!”
弘治皇帝這時也插口說道:“照兒,你還小,不懂這些,要認真聽閣老們說話。”
弘治其實挺樂意看到這樣的場景,自己這個兒子太過貪玩,難得會像這樣關心民生大計。
讓大學士們給他講講這些也好,多了解些家國大事免得將來治理天下的時候胡鬧。
劉健等人見皇帝首肯,便繼續和朱厚照辯駁。
“太祖時期民生凋敝,百廢待興。所以令民女十四必嫁男十六必取,以使人口豐盛,輕徭薄賦,以使民休養生息,商稅三十抽一,以使商業興盛。
如今天下萬民中從商者不過千中一二,如果降低農稅必然會使國庫空虛,提高商稅則會與太祖皇帝興盛商業的目的有違……”
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朱厚照打斷了。
“太祖爺使商業興盛的目的是什么,還不是為了收稅?
如今一兩百年過去了,商人們早就富得流油,這時候在不收取重稅還等什么?
商人就是頭豬,太祖爺好吃好喝喂了他們幾百年就是為了讓我們這些不肖子孫宰的!為什么你們就不明白呢?”
幾個老頭被朱厚照的話給說蒙了,仔細想想是有點兒這么個道理,但是他們細細商議之后還是覺得不對。
劉健立刻說道:“理兒是這么個理,但是朝廷提高了商稅,商人必然會在農人那里降低成本,以商人貪財逐利的本性,到那個時候吃虧的必然還是農民。”
朱厚照有點無語。
“那就搞外貿啊。”一著急什么詞兒都往外蹦。
“什么是外貿?”
“就是和其他國家的人做生意!”
“哦,這個是有的,但是近些年絲綢之不是那么好走。
雖然我們在那邊收取重稅,不過商隊越來越少,貨物運的不多,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朱厚照想捂臉,你們有沒有火車和長途重卡,靠幾頭駱駝指望陸地通商掙錢,有毛病啊。
“為什么不走海路,向東有扶桑,向南琉球哪里還時不時會有西夷人出現,這些人窮的只剩下銀子了好么!”
朱厚照說完這些話,劉健立刻大搖其頭:“太祖爺明令,民間片板不得下海,有違者立斬不赦!”
“這又是為什么?”朱厚照有些抓狂了。
“南方時常有倭寇,時常有民間資敵者擾亂我江浙地區,那里是國之糧倉不得不妨!”
“……”朱厚照無語了。這也不讓,那又不行,活該你們抱著老規矩窮死!
活該你們窮死!
(https://www.dzxsw.cc/book/50126/262923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