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明年開春
袁辰玉看完了信,一聲不響,倒是那撿信的人起了話頭,一群人嘮叨起來。莫要說男人話少,十七八的少年們若是尋著了話題,嚷得比說胭脂水粉的姑娘們還起勁。說完明德書院,又說說那些話本,從話本說到家族情況,一瞬間全部人都僵了。
風刮松樹,落葉無聲。
一人猶豫道:“你們……家里可有什么安排?”
京城里的公子,有的無賴慣了,有的是風流倜儻的調子。然而大多都是家里錦衣玉食養出來的,沒過過苦日子,如今縱然是心中要擔起些責任,可也耐不住面皮薄心嫩,總還是透出幾分優柔寡斷的味道來。
“安排?”有人聳肩:“這話說得過了吧。”
眾人不語,似乎都在思索。袁辰玉見這樣形勢,就匆匆告辭,往袁宅中去。
袁宅。晟王王妃姓袁,父親曾為三品中書令,現今他們的情況,比別家還要兇險許多。
門庭冷落,已然失了過往車水馬龍絡繹不絕之勢。過往的袁家,也不是沒有輝煌過的,可是如今遷居徐州城,宅中獨留他一人。不久之前,他還是王妃的親人,和那居于金鑾殿中的帝皇有些許關系,所以來袁宅探訪他的人,絕對不少。
但如今……
什么都沒有了。
晟王遭貶,王妃幾乎被廢。麗妃迷惑君主,齊國搖搖欲墜。而這袁宅,真真正正是只剩了他與小廝兩人。他下車,卻見門口的仆人,手里拿著一封信。仆人見了他就抬頭喊:“少爺!”
袁家,如今就只有他一個少爺在徐州城了。袁辰玉點點頭:“何事?”
仆人嘆了口氣,這是個多話的,一句話能擴成三句講:“少爺你來晚了,那個丫鬟已經走了……”臉上透出幾分遺憾之色,但因想到正事,又立刻收斂起來。“這兒有封信,說是給少爺你的,讓少爺趕緊拆,等得進門,或許就來不及了!”
趕緊拆信?袁辰玉抬頭,眼前這個仆人在袁家多年,他說的是‘丫鬟’,沒有名字,那就說明極有可能不是袁葉離送的信。現今形勢,她要派人送信,必然是最忠心的那幾個人,白鷺或者秋鳶,至不濟也是春燕,這幾個人,這人都認得,所以,送信的是旁人。
袁辰玉看信封,封上那紅線框里沒有名字,僅僅是一朵花,淡淡的涂了顏色,像幼薇。袁辰玉還不至于這樣就懷疑其中有詐,他立刻拆信,邊拆邊跨過門檻。
可誰知,這信可當真簡略,簡略得尋常人都看不懂。可以看出是女子手筆,然而其中內容,詭異莫測。看上去毫無章法,只是幾十個沒有關聯的字疊在一處,所有人看了都會以為這是稚童練字的作品。然而字跡娟秀整齊,暗示其中另有乾坤。
另有乾坤?
袁辰玉盯著它看了片刻,然后把信紙的邊緣一撕,立刻掉出一封新的信來。
那信紙薄如蟬翼,有好幾張,寫信的人分明是練過字的,雖然完全不講究筆法,可紙上筆跡卻纖細得和人發相差無幾。仔細,當真是仔細。算不得什么妙招,卻可以看出寫信人費了功夫。
那信的手筆和往前一模一樣,仔細敘述了王府與宮中情況,可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簡直像是有個人在說書給他聽。這個人從當日晟王被貶之事說起,再說到麗妃得寵皇后被廢,一直說到如今局勢,最后加了一句話:
《深宮秘事》,絕非死局。
袁辰玉本已看的得目瞪口呆,他絕想不到皇帝將晟王貶入軍中竟是早有預謀,更不知如今京城外狀況已經這樣危急。看到王妃病危四字時,雙手幾乎發抖——即使他是個謹慎人,也不代表他能承受得住這些大風大浪。
深宮秘事是王妃手筆,他早知自己的姐姐不會坐以待斃,卻還是有幾分震驚。認真說來,這些話若是編的,難免有幾處漏洞。比如太后作為衛越辰親母,又怎會幫助晟王妃?比如衛越辰變成一介昏君,過程有些莫名其妙,那人若是知道原因,為何不講?
但,這都是已成事實。
如果不是太后相助,袁葉離的王妃之位,只怕沒有如今這樣穩當。而且袁辰玉從字里行間可以猜出,越太后身上或許是有些秘密的,但這絕不是他關心的重點。
叛軍。逆賊。
袁辰玉靜下心來一想,不,他靜不下心了,越想越是激動。衛晟云面對的可能是必死之局,但唯一的缺點是,衛越辰將他放回了軍中。如果不是一心折磨人,且穩操勝券,都能想到將戰神放回軍隊里簡直是放虎歸山。
謀逆,造反……
這些往常絕不敢宣之于口的字句,此時卻仿佛就要變回真實。倘若衛越辰不死,齊國亡于他國之手,已經是必然的事情。袁辰玉手一抖就想寫封信到徐州城,可是馬上他想到不行。如今他們袁家,已經緊緊的和王府綁在了一處,用膝蓋想都知道,徐州城內袁宅眾人,怕是已經自身難保,這信能不能送到他們手里,還是個問題。
不殺袁府眾人是仁慈?
將袁浦陽拖在天牢內不處死是心存善念?
衛越辰是從血戰里掙出來的皇位,這么想未免也太甜了些。誰不知天牢里那是什么去處,前些日子已經有個老言官熬不住死了,這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至于將人命留在徐州城……這招的用處,可不止一點。
袁浦陽落進了天牢,袁家就是沒了主心骨,又有衛越辰的人在,就像是扣著死刑犯不許他們自盡的那鐵鏈。袁浦陽和袁葉離怕他們死,不敢輕舉妄動,而徐州城那邊,人心惶惶,自己出問題也是遲早的事情。換句話說,拖著遠遠比一口氣殺光要有用。
袁家從來都不是,那光腳不穿鞋的人。若是袁家此時被滅門了,恐怕他的父親早已不要命地在天牢里鬧事,袁葉離也不會束手待斃至今一點動作也無。可是沒有,因為袁家還在,只要還有一點希望,他們就不會拼著沒命的風險斬衛越辰一刀。
至于袁家如何了……
袁辰玉苦笑,呵,徐州城離京城那么遠,皇帝若是有心,只怕將人一夜間全殺了,然后將消息封閉,也不一定有人知道。只是衛越辰暫時不會有精力那么做,他要折磨的人是衛晟云,袁家恐怕只是拖著的,其中還有麗妃的手筆。
他伸手將信撕碎,這天氣潮濕,紙也軟了起來,一撕就破。隨后丟進火盆,白紙黑字燃燒殆盡。如果這些事情,也能一把火燒光,那應當有多好。但不是,這局是死結,吊著他們,而如果他們不想死,只有冒著挨刀的風險,去解開那結。
最難破的局從來不是四面埋伏,而是茍延殘喘。最后一件事,話本。這本來就不是什么稀罕玩意,既不列入學院講課的課表里,也不見得寫了就有什么出息,可是必要時刻,它能動蕩局勢。
這繞了許多個彎,偏偏在最后又直接得叫人側目的手段……加上其中透露的那些,有心人一眼即明的秘辛,肯定是要幫他的人的手筆。袁辰玉沒有細想,他只希望那人是袁葉離。
話本之事針對的是誰,如今也已經明了。
麗妃,衛越辰。一個是貴妃一個是皇帝,前朝后宮之中,他們兩人就是至高無上的主宰。而在后頭加上‘并非死局’四字——那人難得不賣機關,可見確實是重要的事情,再不能繞彎了。
袁辰玉信手翻出那話本。其中所述的陰私太多,這些日夜之間,不知多少人翻著它,輾轉難眠。
皺起眉來細想,依舊想不出是什么樣情況。才能叫人用了這四個字,并非死局。這人送信來,必然是要幫他們袁家,那么就不要多想,只需往一個方向想:這對他們能有什么直接影響?
要不多想很難,要不多疑更難。看見一件事的些許細節,那叫見微知著;看見一個人說了一句話,就懷疑他在騙自己,那才是多疑。這其中的差異,只是一線之隔。
深宮秘事,如果讓衛越辰還有麗妃看到了,一定會出事。沒有人能任由自己這樣被污蔑,一定會掘地三尺,將這個人找出來。按衛越辰如今的品性,滅九族都是輕的,沒有凌遲算是上上大吉。
而如果這本書是袁葉離,他的姐姐所授意……
那么這封信,絕對是來提醒他怎么才能救回自己的!他們都知道這本書給衛越辰看見了就是死,而沒有人會不留丁點余地給自己。如果不能,那是殺敵八百自損三千,沒人會這么做。
所以……是什么讓衛越辰不會因此滅了他們袁家滿門,不會因此將晟王拖回京城斬首?
等想得差不多了,袁辰玉睜大眼,幾乎不敢相信那是自己得出來的答案。
他拼命翻閱手里的話本,好像那是這世間的無字天書。一字一句的尋下去,這才明白了那句“并非死局”的意思。確實就是字面上意思,簡單直白到讓人汗顏。
與此同時,門外有人進來。
袁辰玉抬眼,看到自己的小廝進門,站原地揉搓著衣角猶豫許久,方才開口道:“少爺,門外有人說,請少爺立刻出門見駕。”
(https://www.dzxsw.cc/book/49494352/14407136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