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余國的歷史(二)
“對,就是你猜想的那樣。”
“被殺死的百姓在余國那種環境下,時間長了容易產生瘟疫,但是掩埋處理又太麻煩,也很浪費,于是便吃掉了他們。”
“一口一口的吃掉他們的同類。”
“漸漸地,他們越來越瘋狂,也越來越肆虐。”
“天吶,他們還是人嗎?”
“是啊,他們還能稱之為人嗎?”
“余莊經此一事正式改名叫做余國。”
“那時的君主名叫宋清,乃是個極具有野心有頭腦之人。”
“他知道現在這困難之時已經度過去了,但是如果再來一次,那時可無肉可吃了,總不能再吃自己的族人吧。”
“于是便讓族人進行尋找其他部落,準備重走當年之路。”
“這時,他們發現了永州。”
“永州?難道是?”
“不錯,正是現在的永州。”
“當年的永州雖然也不富饒,但是遠比余國見過的所有部落,都好的太多,于是他們便派人想攻打永州,就像攻打其他部落一般。”
“可是一交手才發現,原來永州所在的武國乃是龐然大物,不是他們可以撼動的。”
“于是宋清便立即派人出使京都,先是承認自己犯下的罪行,希望可以得到圣上的原諒。并且表示自己愿意變為武國的下屬國,年年供奉。”
“武國當年的君主乃是先帝江同舟。”
“江同舟自詡一代明君,有此能夠給武國增長顏面之事,怎會不答應。”
君正路嘲諷道。
“江同舟為了彰顯自己的仁德之心,不僅沒有吞并余國,反而給予了他們食物、衣物和軍甲,甚至允許他們到永州來安家落戶,更可以通婚。”
“經此,在武國的慷慨援助下,余國迅速擴張,人口和實力都有了顯著的增長。”
“然而,宋清卻有著雄心壯志,他不甘心只是一個小小的國都的首領,更不甘心永遠的臣服武國。”
“于是他們趁著給武國上貢的同時,暗自打探永州的布防,拉攏軍官與官員,暗中進行著燒殺掠奪,擴張著自己的勢力。”
“起初,有忠義之士向江同舟反映余國的不法行為,但江同舟在看到余國獻上的貢品時,卻選擇了相信余國的忠誠,甚至給予了他們更多的發展空間,以此來彰顯自己的寬容大度之胸襟。”
“永州,原本根本沒有那么貧窮,也曾富裕過,但在余國的狼子野心下,在他們的蠶食下,變的越來越與武國人脫節。”
“直至后來,時機成熟后,余國索性不裝了,派遣了大量的人手,以同化之名,行奸淫擄掠之實,企圖通過螞蟻吞象的方式,逐漸侵蝕武國的領土。”
“據說當年永州的婦女被余國之人奸淫擄掠不知何幾。”
“此時江同舟才發現永州的不對,只是為時已晚,永州大半已被余國占領。”
“余國利用近二十年的時間,從武國擄走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從一個幾萬人的小國,一躍成為了人口數幾十萬的強大國度。”
“武國雖然憤怒,但由于瓊襄兩個大國的牽制,使得武國難以全力以赴地攻打余國,收復永州。”
“至此,余國的崛起,成為了武國心中的一根刺,也讓武國的百姓對余國充滿了仇恨。”
“少爺,那后來呢?”陸榕兒連忙問道。
“三十年前,武國風云變幻,一位名叫陸世鳴的將軍橫空出世,以其勇猛無匹的氣概,帶領著武國的精銳之師,風奇軍,馳騁沙場。”
“在一場場激烈的戰斗中,風奇將軍以少勝多,經過數月的鏖戰,終于將余國的勢力趕出了永州。”
“可當風奇軍士氣如虹,準備一舉將余國徹底擊潰之時,江同舟卻出面制止了這場趕盡殺絕的行動,讓陸世鳴班師回朝,聽候封賞。”
“為何?為何不直接把余國給滅了?”陸榕兒義憤填膺的說道。
自從聽說余國居然連人都吃,陸榕兒覺得余國之人不應該稱之為人了。
“若是像你這般單純,這天下便沒有那么多的困苦了。”
君正路輕輕地拍了拍陸榕兒的腦袋,憐惜的說道。
“其實,江同舟的心思很好理解,當年陸世鳴可是江墨修手下之人,身位帝王的江同舟對江墨修本身都有些壓制不住,若是再讓其手下立了如此大功,那么自己的威信將蕩然無存,君主之位也就名存實亡了。”
“江同舟的婦人之仁,給了余國一個喘息的機會,也讓余國的狼子野心得以不死。”
“武英殿事變后,江墨修繼位,之后的幾年陸世鳴的長子陸星翰繼承了陸世鳴的勇猛。”
“沒有了江同舟的阻撓,陸星翰首先便對余國發起了新一輪的攻城伐寨。”
“在他的指揮下,武國軍隊勢如破竹,不僅收復了失地,更奪取了余國的兩座城池,迫使余國向北遷移,領土大為縮減。”
“其實,余國吃人乃是迫不得已之事,不說別的地方就是武國當年最困難的時候,難保沒有這樣的存在。”
“但是接下來余國的做法,卻是讓本少想把他們滅族的原因。”
“余國當年對陸星翰的軍隊負隅頑抗,但潰敗已成定局,為了不被武國滅族,宋清命令武國百姓首先逃跑撤離。”
“可普通百姓怎么跑的過武國的鋼鐵之軍,于是他們把搶掠過來的婦女扔給武國軍隊,為了更好的拖延武國軍隊的進程,延緩了武國的進攻,他們甚至把婦女雙腿打斷,隨意打殺,扔在武國進君的路上,致使攻伐之戰很是艱難才取勝。”
“之后,陸星翰請命再次率軍對余國發動滅族之戰,以懲罰他們對永州百姓的迫害。”
“后來呢?”陸榕兒問道。
“后來,哼,當然是沒允許,不然安能有現在的余國?”君正路略帶嘲諷的語氣說道。
“為何不允許,難道圣上不想為永州百姓報仇嗎?”
“他想,他當然想,但是他不能同意。”
“為何?”
“因為四個字,功高震主。”
“陸世鳴當年已經封公,手下更有風奇軍這柄足以征戰任何國家的利器,若是其子再立大功,加官進爵那是肯定的,到時誰可以壓制住陸家父子?”
君正路陷入了沉思與懷念之中。
片刻后,對陸榕兒說道:“現在榕兒,你還覺得余國之人難道不該死嗎?”
陸榕兒的思想瞬間轉變了過來。
"榕兒,我知道你心慈手軟,不愿看到戰爭和殺戮。但是,有些事情,我們必須去面對,有些仇恨,我們必須去清算。"
君正路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決絕,“余國的今天,是他們自己造成的。我們不能因為他們現在的苦難,就忘記他們過去的罪行。”
“況且李聲也沒有給他們做主的權利,若是他們老老實實的甘愿做個附屬國,誰可以煽動他們造反?”
“只能說明,他們骨子里就是仇恨武國,就是想要入侵武國。”
“少爺我只是恰逢其會,推了他們一把罷了,讓他們自掘墳墓罷了。”
“如此,也算是完成了你未完成的遺愿吧。”君正路心中呢喃的說道。
(https://www.dzxsw.cc/book/48852447/3636590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