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世子風流 > 第467章

第467章


薛芳正二品大員,羽承安從一品副相,但若說實權,薛芳總理國庫,國庫出入度支都是他管,手握財政大權,自然比羽承安還有權。

所以說起話來也不客氣。

整個朝廷中有實權的官員只有從一品的何昭,開元府尹;正一品樞密使,冢道虞;以及正一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越;是高于他們的。

“岳父,這人......”參勝看著薛芳背影皺眉,他很不喜歡薛芳的態度。

羽承安緩緩搖頭:“暫忍一時,現在他是度支使。

王越和冢道虞都老了,再過幾年兩人告老后,若不出差錯,樞密使之職十有八九是何昭,而平章事......便是老夫,到時再跟他算賬!”

        第二天一早開始,李星河帶著新軍開始了解江州城內具體情況,按理來說,這樣的大事先期準備至少十天半個月,然后徐徐開展。

可皇帝給他的時間實在太少,只有三個月。

這與羽承安的算計密不可分。

他繞過平章事德公,先一步給皇帝上奏折,也讓皇帝心中留下江州的事“沒那么嚴重”的印象,才會有今日結果。

一步先,步步先,接下來他就能籠和度支司卡斷銀路,又能趁機攪亂和金國的談判,雙管齊下,讓他無法左右難以兼顧。

如果最后江州他搞不定,回去還有和金國談判的爛攤子,兩事并奏,皇帝就是心里想也不能一味保他。

哪怕他把江州搞定,還有和金國的事可以彈劾,這就是羽承安的算計。

羽承安不愧是老油條,做事十分老道狠辣。

這件事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巧妙的讓他找不到背鍋的。

朝堂之中混,推脫責任幾乎是必修課,當初太子敗了整個景國的船隊,天下共憤,皇帝也到不得不處理的地步,可太子是皇家之人,社稷之本,怎么辦?

拉個人出來背鍋,好就好在太子有個副將!

這個副將很可能不是偶然,皇帝只怕在出征前就刻意安排的,有他在,若太子有差錯,再大的罪過也可以往他頭上堆。

最后果然,太子之事被罰俸,禁足了事,而那個副將,死都死在鞍峽口了,還要被加一大堆罪名,其中有一條就是蠱惑太子,妖言惑眾。

江州這件事,如果是德公先發現端倪,搶先放在朝堂上來討論,德公等人一定會力主給他安排個副手,理由很簡單,要是事情失敗,有脫身余地。

可羽承安老道的繞過平章事,直接上書皇上,然后又靠著太子在皇帝面前說話,將這事內定下來,根本未經朝議,根本不給他找退路。

事到如今,如果江州出事,他沒有脫身余地,而且只有短短三個月。

李星河自然著急,容不得片刻耽擱。

他列出采買單據,交給謝臨江去辦,然后將最終召齊的一百八十多位婦女分工,告訴好她們要干什么。

然后讓王珂具體負責安排人手,王珂拿到他列好的工作表和工作區域劃分之后蒙了,不明白他的意思。

但李星河只是讓他照做。

下午一天,他帶著幾個軍士,由衙役帶路,逛遍江州城。

江州城治安和環境比他想象中還差,他帶著幾名軍士,居然目睹了當街搶錢的事,而且歹徒得手就跑,最后根本沒抓到。

最可怕的在于,當天下來,他們遇到兩次.......光是一行人,一天之內就遇到兩次當街搶劫,足見這治安差到什么程度。

第一次在城南繁華地帶,第二次在偏僻一些的城東,一個年輕書生直接被幾個壯漢圍在墻角搶錢。

書生被他們救下,但全身好幾處被打傷,踉踉蹌蹌自己走了,也不謝他們。

幾個新軍的漢子都義憤填膺,可李星河注意的卻是另外的東西。

......

下午,傍晚些時候,王通親自過來見他,凸碧山莊和寧江府衙隔了三條街,并不是很遠,見面之后便問他準備如何處理,他可以讓官府配合。

王通這人若不是為官,做人還是不錯的,心地善良,又有十分強烈的自尊心,導致他不會想著做壞事,因此他一直愧疚,是他把李星河卷入這件事來的。

可他的這些優點,當他身居高位時,反而變成了致命缺點,害了很多人。

李星河將自己的計劃完全告訴他,并且道:“我確實需要寧江府衙門配合。”

王通聽后卻一臉懵逼,有些摸不著頭腦:“這?這是為何,這有何用?這簡直......如同兒戲,如果這樣輕巧的事也能行,那我江州豈不是早就治定。”

“可你們從沒做過。”李星河道:“你們只是想,再簡單的事做和想也是兩回事,你們光想,可從來不做。當下局面,自然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李星河心里明白,王通這人最愛聽什么,所以他接著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圣人還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江州到如今這局面,眾多官員絞盡腦汁,卻都想著一次性解決問題,做大事,卻都忘了圣人可是教過世人要為小善啊。”

王通一愣,思考起來,慢慢點頭,眼睛也亮起來:“對啊,你這么一說,我才想起來,勿以善小而不為.....圣賢早有教誨,是吾等卻失其心矣!”

王通連連感慨自己的忘了初心,又謝李星河點醒他,最后還保證會配合平南王一切動作,跟他喝了幾盞酒才走,這算是翁婿兩人子見面來最和諧的一次談話了。

送走王通之后,李星河終于松口氣,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自然是他用來忽悠王通的,王通典型的書呆子,最聽圣人的話。

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事情需要衙門配合。

當天,謝臨江按照帶著衙役,從江州市集各處,采購來許多竹制大籮筐,許多掃帚、抹布、水桶,直接用馬車拉回山莊。

.......

第二天天蒙蒙亮,一百多廂軍奉命進城,城頭官吏有王通打招呼,也沒有阻攔,開門放人入城。

這些廂軍著甲帶刀,披的是皮甲,腰間挎著景國制式的刀,還有幾人帶了弓弩,在都頭帶領下,舉著火把等候在山莊大門外。

李星河也剛剛起床,卯時大約六點到八點,他早就習慣早起。

看這些紀律嚴明的廂軍,他心里對參林又高看一眼。

一百人列陣,都頭出來拜見他后又歸隊。

廂軍大多都是皮甲,只有禁軍精銳才穿得起鐵片扎甲。

那些扎甲重步兵李星河也見過,真正的武裝到牙齒,里里外外四五層甲,只漏兩個觀察孔給眼睛,武器大多都是骨朵,巨斧和長槍。

其實很多人受武俠小說影響,對古代軍隊是有誤解的。比如最典型的十八般兵器,宋朝記載得很清楚,所謂十八般兵器的說法就是出自宋朝記載,但記載里說的是一弓,二弩.....

而宋朝軍隊最精銳的重甲步兵所用的制式武器也只有三種,長槍,巨斧,大錘,重甲步兵基本是不會用刀和劍的,輕甲步兵倒是有配刀的。宋重甲和金重甲都是有面甲,出土的面甲鐵塊整體鍛造,只在眼睛部位留兩個圓形孔用于觀察。

四五層鐵片扎甲包裹全身,只留給眼睛兩個觀察孔,手里拿長槍、巨斧、大錘,移動緩慢,如小型坦克一般,畫風和后人想象的差距很大。

.......

李星河見此,讓新軍軍士扛一大摞籮筐出來,然后給沒個廂軍士兵發了一個竹籮筐,廂軍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臉懵逼。


  (https://www.dzxsw.cc/book/48567645/3509221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