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想著想著,他突然想起嚴昆說的那個算術很好的賬房,叫什么.......方新,有時間該去看看。
.......
耶律雅里不知道跑了多久,她已經快一個月沒有洗漱,沒有好好休息。
她眼窩深陷,頭發干枯散亂,身上散發難聞的臭味,簡直不似人形,連日的顛簸讓她頭暈目眩,嘔吐好幾次,特別是后來她喝了路上的溪水,結果上吐下瀉。
吃東西都會吐出去,喝水就會拉出去,一連幾天后,她已經身體虛弱,全身酸軟,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人也瘦得皮包骨頭。
好幾次她都以為自己要死了,停留在生死的邊緣,甚至隱約聽到父皇說要如何處置她,因為情況緊急,準備將她埋在路邊。
可她想起自己的奶奶,想起曾經的蕭太后,于是她都撐了過來。
但是......
父皇已經拋棄了她,他帶著自己的二十幾個貼身皇衛向西逃走,而把她和五十多騎兵留下了,因為他們速度太慢,讓他們慢慢跟上。
車窗外的草原越來越綠,草兒越來越多,風沙開始退卻,雅里就知道他們并沒有向西走,而是向東,他們往回走了,東面是金國的地盤,他們想把自己獻給金國......
雅里十分虛弱,她知道自己無力阻止,她幾乎沒有人形,只是一具行尸走肉。
一開始她十分生氣,虛弱的咒罵他們。
但他們根本不回話,只是按時給她食物,也不讓她下車,好在馬車足夠大。
慢慢的,她沒力氣再罵人,心里也開始理解這些人,如果自己的可汗都拋棄了他們,他們又能有什么辦法?
......
草原開始長草變綠,冷風開消停的時候,耶律雅里再次回到上京城。
但上京已經不是她往日家園。
金國皇帝才舉行了登基大典,城內城外,到處都是歡慶后留下的痕跡,城頭血色已經淡去,百姓依舊安居樂業,仿佛一切都沒有發生。
她被粗魯拖入宮內,在自己曾經的皇宮外見到了金國的皇帝,覆滅他們國家的完顏烏骨乃。
對方沒有嘲笑她,也沒有對她如何,反倒是他身邊的新皇親貴胄,捂著鼻子對她一臉嫌棄。
“帶她下去洗漱,好好看好,誰也不能怠慢,他哥還在南京城負隅頑抗呢。”完顏烏骨乃笑得意味深長。
隨后,就有宮女帶她下去,梳洗打扮.......
她如同玩偶,任人擺布。
耶律雅里不知道自己命運將會如何,她現在只求能活下去,能見到哥哥,能見到耶律大石將軍,想著想著,她眼淚就落下來。
不過洗漱之后,她居然聞到一股熟悉的味道,是香水......她曾經的寶貝,她曾經就想去看看那奇奇怪怪的平南王,想著攻破景國,而如今不過一兩年,一切都天翻地覆。
她從高高在上的公主,變成任人宰割的階下囚......
金人會這么對她呢?她想想就覺得害怕。
因為南京道和西京道還在遼人手中,雖然最近北方傳來消息,金國已經開始進攻西京道,而且依舊勢如破竹。
還有消息說遼人已經被打得畏女真如猛虎,聽金人來攻打,很多州直接開城投降,還有人紛紛往南京道逃,整個西京道,根本沒有什么像樣的抵抗,金國大軍連戰連勝。
劉旭并沒有太當真,這可能是金國特意找人放的,也有可能是商旅吹噓的,因為打仗越是往后越難打。
一來是遼國沒有退路,二來是大量真正終于遼國的人被迫聚集到小塊土地上抵抗,他們就會同舟共濟,同仇敵愾。
所以看似遼國已經被打得只剩小片地方,但正因這樣,反而到了最難打的時候。
經過十幾日顛簸,他從景國萊地渡渤海,繞道遼東,從東京道進入上京城,最后到達上京城。
這次回到上京,昔日遼國國度,已是金國國都,巍峨高聳的青黑色城墻依舊莊嚴古老,百姓進進出出,來往行人匆匆,如果不是城頭女墻破損,還有掛在城洞前的一排首級,都沒人會想到僅在一個月前,這里發生過大戰。
到了城門口,門官攔住他,劉旭只好說明自己身份。
門官看他一眼,態度恭敬起來,直接放他入城。
入了城,除非權貴,否則不得騎馬,他雖然是如今金國皇帝信任之人,但始終不是女真人,能不惹事就不惹事,所以向來行事低調。
此次南行,會有的艱難險阻,其實他一開始就多少有預料,因為他本來就是景國人。
他了解女真人與景國人的區別,所以一開始就在心底準備許多預案,可始終事情還是超出預期。
其一就是盈歌公主,說實話,他根本就沒想過會有此種事情,甚至說萬萬沒想到也不為過。
他醉心于國事大事,根本沒有關注過身邊公主,之所以帶上完顏公主,也是跟重要的考慮。
他和完顏烏骨乃商量過這事,因為他們起初是懼怕遼國與景國結盟的。
因為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遼國被逼急了,讓道景國,給出東部沿海土地,讓景國北上,攻擊金國。
而且景國完全有出兵的理由,因為前年遼國攻入景國邊關,燒殺搶掠,這其中女真人也有參與。
正是基于這種考慮,他和皇上商量之后帶上了完顏盈歌公主。
對公主,他們只是說讓她增長見識,代天子看看南方沃土,其實他和皇上早就說好了,如果事到緊急,就算把公主嫁給景國,促成聯姻,也要穩住不能讓景國出兵。
只有當金國徹底拿下上京,中京這樣堅固城池,兵馬糧草充足之后,景國的威脅才算解除。
看著周圍熙熙攘攘的人群,感受著各種目光,一路向宮殿門前走去,他心頭開始擔憂第二個大問題。
那就是平南王,一個總讓他出乎意料的人。
之前以兵出渤海死死轄制他的脖子,后來又舉重若輕打敗大半朝堂政敵,連景國副相都慘死在他手中。
關鍵是他才十六歲!
一個十六歲的年輕人,對天下局勢看得那么清楚,一招渡渤海擊遼陽完全捏死他們的命脈。
如果說遼國借東部沿海之地給景國讓金國陷入危險之中,那么渡海攻遼陽如果成功,簡直就是捏碎金國喉嚨,讓他們陷入兩面作戰的囧境。
他自然知道其中利害,所以一讓再讓,甚至幾乎讓出兩道之地,也要穩住平南王不施毒計。
好在真讓他找到機會,那就是景國內斗,以太子為首的一種人等對平南王的不滿,利用這個,他終于穩住局勢,拖到金國攻破上京。
如果不是皇上動作快,如果不是景國內斗,這次他們要大出血了。
所以足見這平南王的可怕。
還有許許多多......
越是多見幾分,他越覺得次子非池中物。
現在,他隱約開始后悔自己跟平南王的合作了。
平南王以一道之地,換取他的幫助,幫助設計對付他的政敵。
起初劉旭也覺得合算,畢竟一個西京道啊!
可慢慢的他終于意識到事情不同尋常,因為他幫忙之后,加上平南王的運營和手段,一下子,景國朝堂之中自太子起,乃至副相,兵部判部事,中書舍人,三衙首司等一大堆人遭殃。
而這堆人倒臺之后,平南王一下就站出來了!
如果沒了太子,他豈不就是景國最有希望的繼任者?這是一盤天大的棋,他自以為自己賺了,結果現在一看.......
如果讓他在選一次,是面對平南王這樣的敵人,還是要那一道之地,他寧愿放棄西京道。
(https://www.dzxsw.cc/book/48567645/3509209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