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這場戰來得很匆忙,但也算意料之中,他們才從入海口北上之后,就已經好幾次看到河岸有可疑的人,打扮是平民模樣,仿佛周圍百姓,可卻騎著好馬,見到大船就飛快奔走開。
就是傻子也能看出是遼人斥候,狄至當時就明白,正如他當初猜測,只怕遼國人早就知道他北上路線,所以入海河之后,他就下令兩艘火力艦填裝好,做好開火準備,同時下令運兵船上的部分士兵登上甲板,隨時準備射擊。
果然,轉過一個河灣之后,他們就遇到了埋伏,可惜的是弓弩對最前方的兩艘火力艦無法造成傷害,而他們的絆鎖戰術更是嚴重低估王府大船的排水量,兩岸連接絆鎖的哨塔直接被打頭的“驍勇上將起瑞”好扯倒,許多遼國士兵掉進河里淹死。
而隨后開闊的平原地帶也讓兩艘火力艦四十八門炮的火力充分發揮出來,南岸的樹林還好,遼國士兵第一波劈頭蓋臉的打擊之后跑進樹林,失去視野火炮也很難命中。
北岸就慘了,被第一波射擊之后,遼國士兵紛紛跑到岸邊民舍里躲避,這些村子的民房躲避弓弩完全不成問題,可躲避火炮.......
船上炮兵當時差點都笑出來,害怕打不中呢,現在好了,躲在民房里,房子這么大一個目標,直接把屋舍打塌不就成,打不中人不怕,都直接活埋了。
所以北岸的遼軍損失是最為慘重的,大多數為土墻,茅草木質屋頂,少數瓦片房的屋舍,這么可能抵擋得住火炮的轟擊。
經過小半時辰(一個小時)的激烈交戰之后,當然激烈也是單方面的,北岸已經是斷壁殘垣,大部分遼國士兵死在他們自以為安全的農舍瓦礫和殘垣斷壁之下。
沒死的也喪失戰斗力,有受傷的,有被倒塌的屋舍壓住的等等,都被后續登陸的火槍手一一擊斃。
狄至心里很感慨,遼國人早知道他們會來,可還是失敗了,正如王爺所說,他們不是沒有機會反擊,但是認知的落后讓他們毫無還手之力。
至于誰跟遼國人說的他們會來,自然是朝中那些不想王爺得勢的大臣。
一邊義正言辭怒斥王爺北伐是草菅新軍將士性命;一邊各種小動作,偷偷摸摸給遼人送情報,想讓他們葬身遼國。
萬余將士性命,兩國大戰勝負,景國國運,都不及他們自己得勢重要。
狄至心中自然憤慨,王爺說他聰明,可越是聰明,就越明白這其中的門道,越能察覺這場大戰之后的黑幕,就越是難受氣憤。
他從一個貧賤的寒門0農家爬到如今位置,除去王爺提拔,最重要的就是不服輸的韌勁。
狄至不愛說話,對永明郡主他能再三忍讓,關于外界和朝中武人歧視不公,他可以裝作看不見,但在這件事上,事關新軍將士性命,事關王爺前程,他絕不認輸妥協。
那些人,六部大臣,太子賊黨,越是想他敗,越是想方設法讓他輸,他就越是要贏!
看他們氣急敗壞,不擇手段的做法,想必已經到魚死網破,氣數快盡的地步了,越是張狂,越是心虛,狄至緊緊握住拳頭。
所以,絕對要贏!
看著遠處情況,他遠遠看見許多遼人投降,被押出樹林,狄至直接下令道:“傳我將令,投降者一律槍決,不要在這拖延,南岸收兵上船,北岸再前進半里,也收縮上船,一個時辰之后北上,我們去會會遼國主力。”
傳令兵聽令,開始在船頭打起旗語。
目測戰俘各處加起來估計三百多人的樣子,大多還是主動投降,但他只有五千人,遼軍主力至少超過兩萬,他不可能留人處理這些戰俘,更不可能讓他們上船。
他不確定放走這些人之后,他們會不會再次成為遼軍,就當讓大多沒上過戰場的新兵見見血吧,狄至沒有絲毫手軟,因為他必須贏。
下午,排成長龍的船隊繼續北上,這場從開始到結束不過一個多時辰的遭遇戰,景軍殲敵人眾多,但來不及清點,只有幾個士兵受傷,沒人陣亡。
主要得益于兩艘火力艦的火力準備,和遼人的經驗不足。在“驍勇上將起瑞號”和“巾幗上將起芳號”的充足的火力準備之后,其實步兵下船前遼軍就敗退了,幾乎毫無斗志,大多數人只想著如何逃離這地獄,所以根本沒什么反抗的心思。
同時也有三百多手無寸鐵的戰俘被狄至下令槍決,很多新軍士兵第一次上戰場,一開始根本不忍下手,但軍令之下還是鼓起勇氣開了槍,經此一事,整支軍隊的氣質驀然變了。
浩浩蕩蕩的大軍繼續順河西進,之前負責指路的商人馮成經此一事之后,看著站在船頭,身著鐵甲,手扶劍柄的年輕將軍,頓時有一種莫名的壓力。
明明之前狄將軍也是平易近人,經常和他談話,可現在卻有了距離感,不敢貿然上前搭話了。
..........
晚霞殷紅如血,拋灑萬里長空,一條火紅界限將天與地分割開來,將血光灑向大地。
一天晴朗之后,到傍晚,天地間出現壯麗駭人的奇異景象,漫天血色令人不安,耶律大石正帶著眾多契丹高層將領巡視軍營,穩定軍心,看到這樣景象,抬頭愣在原地。
盧溝是海河上游的叫法,盧溝邊據河而守的大營中,眾多遼國士兵也抬頭看向天空。
一望無際的血色,遠處背光的暗黑色山巒,將營地前的盧溝也映照成一條血河。
天空落在河底,染成一條血色的河流,“血流成河”......耶律大石不由想到,心中有些不安,隨即搖搖頭,默默祈求佛祖保佑,天有異色,但愿是吉兆。
慢慢的,很多士兵慢慢擠向大營岸邊,熙熙攘攘伸頭去看,耶律大石和眾將領不解,騎馬走到南側柵欄,順著河面望去。
遠遠的,晚霞密布的天穹之下,妖冶血河之上,白色的高高風帆連成一片,映照在血紅色的水中,緩緩向著西方而來。
眾人屏住呼吸,目不轉睛看著遠處河面上的龐然大物。
一個念頭在耶律大石心中升起,景國人來了,蕭干呢?
沒人說話,但所有人的心都沉下來,景國的船隊西進了,那在楊村阻擊他們的蕭干,還有三營士兵呢。
結果必然不是太好的,可沒人去說,只是默認。
在當晚奇異的血色晚霞中,遼國高層將領都沉默了,景國順河而來的龐大船隊停在距離大營四五里之外的河岸,沒有再繼續西進。
當晚對于遼國將領來說,注定是個不眠之夜。
南岸的景軍雖然沒他們多,但已經很有壓力,可現在居然順河水又來了一支景軍,這些景軍不管多少,哪怕只有幾百人,他們登陸北岸,就是兩面受敵,會令他們不得安寧。
而且景國人在船上,那樣的大船見所未見,如果他們不下船,仗也很難打。
最終耶律大石和眾位將領得出的結論就是,集中兵力,盡快想辦法解決岸邊的景軍!
同時派出斥候小隊,南下去尋找北府宰相蕭干,時刻監視景國人船隊動向,只要他們一下船,就集中兵力,快速將他們消滅在岸邊。
........
李星河站在山坡最高處,也隱約看到了遠處狄至的艦隊,大片火燒云遍布天空,火紅天空下的白帆,要不是考慮到身處殘酷的戰場,此情此景還真是美得如同藝術畫卷中的場面。
(https://www.dzxsw.cc/book/48567645/3509199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