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這與劍修有何關系?!
一劍斬出后,姜婻便再不曾多看拓跋菩薩一眼。
姜婻很清楚自己的實力,更清楚對面拓跋菩薩的如今的狀況。
如今的拓跋菩薩,就如已經枯油的燈盞。
被洛陽刺了那么多劍,還斬了一條手臂。
即便自己不出手,后面也活不了多久。
可是在看到洛陽的慘狀后,姜婻怎么可能能忍得住不暴怒出手?
一劍揮出,姜婻沒有停歇,繼續將自己體內的長生功瘋狂灌輸入洛陽體內。
太重了。
洛陽身上的傷,實在是太重了。
也就是因為姜婻身負至善長生功這種毫不講理的功法。
不然,即便是換已經邁入天人境的強大仙人來,怕是也回天乏術。
平靜似淵的混沌之海,在姜婻的長生功的運轉下,頃刻間咆哮翻涌。
因為專注救治,姜婻甚至都無暇顧及施展踏云先將洛陽帶回岸邊。
咻~
失去了任何支撐的姜婻,抱著已經徹底昏迷的洛陽,直直的又朝著下方得黃河,垂落而下。
好在身旁還有一頭蛟龍,一直在旁守候。
早已開了靈智的巨龍在姜婻兩人身體下墜的瞬間,便盤旋升騰,穩穩的將兩人接在了自己龐大寬厚的龍背之上。
......
嚴冬的黃河,滔滔流早已羸弱潺潺。
黃河岸邊剛經歷了一場北莽江湖最強兩位武夫的巔峰一戰。
而在戰場外,近百里的不知名山頭上。
已被皚皚白雪覆蓋的山頭上,多了一個狀似瘋癲的中年男子。
男子衣衫襤褸,看起來與乞丐并無兩樣。
乞丐名叫高樹露。
他神色癲狂,狀似瘋癲。
伸手于齊膝雪地上囫圇抓起一把白雪,胡亂在自己臉上抹了抹。
完全忘記自己何時清醒,準備做什么的高樹露,呆愣的望著遠處傳來聲聲龍吟的天空。
一直瘋癲神志不清的高樹露,突然望著遠處的天邊,咧嘴笑了出來。
高樹露甩了甩手中剛抓的霜雪,雙腳猛地的用力,從這座不知名山頭騰躍而起,御氣凌空。
朝著遠處的黃河河畔,那頭猙獰盤旋的蛟龍而去。
......
黃河河面,水波不興。
因為上流尚有活水,倒也還不至于被凍結成冰。
河沙沖刷,河底河水渾濁,光線昏暗。
昏暗的黃河河面上。
姜婻怔怔的凝望著懷中的女子。
數月之前。
兩人還于此地說笑淡然,共話未來。
水流帶動起陣陣清風,吹動女子淡黃衣角。
在姜婻幾乎將自己體內磅礴的混沌之海盡數轉化成長生能量,注入洛陽體內后。
她原本慘白死寂的肌膚,終于是稍稍恢復了些許血氣。
姜婻清楚,洛陽的命,算是保住了。
河面北風如鼓面,咚咚作響。
姜婻將已經脫離生命危險的洛陽,小心放于蛟龍龍首,而后才緩緩下了龍身。
姜婻雙肩一晃,因為虛脫而有些蒼白的臉色也在一瞬間一閃而逝,然后煥發出一種佛門典籍中唯有得道高僧得證菩提才有的紫金氣色。
這一步邁出,這位武道江湖數千年來第一個未及落冠便已熔煉儒道釋劍之所長,一舉突破陸地神仙境的年輕人,像是終于放下了心中最為擔憂的心事。
數月前。
姜婻于北莽大鬧,身受重傷。
追殺他的是已經死去的拓跋菩薩,而救他的正是如今重傷未醒的洛陽。
如今,拓跋菩薩已殺。
剩下的,姜婻也沒打算放過。
將洛陽交由那頭蛟龍保護后,便朝著遠處撒腿狂奔,去追趕那個曾經給洛陽致命一拳的瘋癲男子。
回望他在北莽的短暫歲月里,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被人殺,被人救。
這一次,他要去追殺別人。
............
姜婻朝前走得速度并不快,甚至可以說是不急不緩。
在幾十里外的地方,高樹露的速度卻是不像他這般慢慢悠悠。
高樹露天人之軀,百里距離也只不過數道呼吸之間便可跨越。
姜婻并沒有走多久,便看清了已經出現在自己面前的瘋癲男子。
同樣,在姜婻打量高樹露時,高樹露也在打量著姜婻。
“你......不是他!
高樹露的聲音很平緩,與他神色中透出的癲狂完全不相符合。
姜婻聲音冰冷:“所以你故意重傷她,就是為了逼他現身?”
高樹露沒有否認。
他已經不記得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當初那人騙了他。
原本約定好的決一勝負,最終草草收場。
隨著那人的死去,高樹露也就甘心被封印至今。
不久前,他醒了,沖破了封印。
早就成就天人之境的他,最先感應到了一股極其熟悉的氣息。
原本他以為是那人。
可當他看到洛陽后才發現,原來不是。
但他又從洛陽身上看看到了那人的影子,于是便對洛陽出手了,為的就是能將那人逼出。
可沒曾想,那人沒等到,卻是等到了姜婻的到來。
高樹露撇頭看了眼不遠處盤旋于黃河之上的龐大蛟龍:“蛟鯢化龍,混沌返宗,倒是不易。”
姜婻冷眼死死的盯著對面的高樹露,卻是并沒有在第一時間動手。
此時的姜婻,因為剛才為洛陽療傷,體內的混沌之力并沒有恢復多少。
再加之對面那看似瘋癲的男子,其實是一位天人境強者。
因此姜婻并沒有貿然出手。
見姜婻沒有搭理自己,高樹露也是不惱,自顧自的繼續說著:“這些時日也聽了不少你的傳聞,倒與四百年前的我,有幾分相似,見著世見高手便痛下殺手,只不過你殺的人都有些特殊!
姜婻仍舊沒有開口,只是默默積攢了力氣。
這個看似瘋癲的男子,見對面的年輕后生這般沒有禮貌,也不知是對他欣賞,還是被封印了幾百年,肚子里憋著一堆的牢騷話,需要逮個人發泄,竟也是一點不惱。
“想殺我?”高樹露唏噓一聲,“你還差了點,不過也別著急,慢慢恢復,我不著急殺你!
“老前輩雖于四百年前無敵于世間,可江湖代有人才出,您怎就確定晚輩殺不得你?”姜婻冷哼一聲,也是絲毫不給這位四百年前的大魔頭任何面子。
高樹露沒有動怒,沉默片刻之后,哈哈笑了起來:“江湖代有人才出,說的倒是不錯,聽聞不久前你曾向江湖借劍,斬了那位自稱天下第二的王仙芝?”
“老前輩怕了?”
“后生可畏。”
............
姜婻沉聲喝道:“所以,老前輩準備好受死了嗎?”
不過卻仍舊沒有出手。
以他如今的實力,自然是不可能能夠擊殺眼前活了四百多年的男子。
“隨時可以升天,只是,你既然已決定要誓殺于我,為何遲遲不動手?”
高樹露站在原地沒有任何動作,言語卻是遙遙的傳入姜婻耳中。
“我?”姜婻默念一聲,身形突然暴掠,瞬間越過高樹露,在他身前數十丈外停下轉身:“我在等一口氣!”
話音一落,姜婻瞬間雙手合十,神情豁然灑脫,如佛如祖般慈祥起來。
此時的姜婻,心心懷虔誠。
由于成功地解救了洛陽,并將拓跋菩薩一舉斬殺,姜婻此刻的內心狀態變得極為空明與平和。
長久以來體內積聚著深厚的佛門大金剛力量,也在這一刻,沖破了臨界的束縛,率先踏入了天人合一的天人境界。
過去的數個月里,各種擔憂和紛擾一直縈繞在心頭。
尤其是當得知心中所掛念之人身陷險境時,那種焦慮不安無時不刻伴隨在身旁。
而此時此刻,所有的憂慮都煙消云散。
因為那個人已經徹底擺脫了危險,再也無需擔驚受怕。
姜婻那顆始終高懸著的心終于緩緩落回原位,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佛門修行重在修心,歷經此番波折,姜婻的心境可謂經歷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他看到洛陽身受重傷生命垂危時,他的心瞬間被怒火點燃,猛似一道劃破夜空的驚雷,爆發出無盡的憤怒。
好在幸運之神眷顧,他也趕在最后一刻成功挽救了洛陽的性命。
姜婻的心性便在這種狂怒與狂喜中反復淬煉。
再加之,當初斬殺王仙芝時,他也是直接將王仙芝身上的氣運以及整座武帝城的氣運,盡數吞下,是一點沒給這個世界留半點。
這也就使得姜婻的心性幾乎臨近了天人境的閾值。
如今,在洛陽的催化下。
呯!
一聲悶響,姜婻的心性率先突破天人境。
天人合一!
佛門所最追求的最高心性,便是天人合一,
此時的姜婻,心懷虔誠,為佛門正統,恭敬的虛遙敬香。
當年在武當上。
姜婻被逼著給三清太上敬香,最終三清神像直接轟然炸裂。
如今,姜婻主動敬香,西天之外的漫天佛祖,應當不會有......
當然,姜婻也不清楚到底會不會。
他只是覺得,自己應該敬一敬。
隨著姜婻雙手合十。
一尊尊菩薩法相從他身后的漆黑夜色中轟然落下。
這便是姜婻的起手的第一式。
“請佛!”
正統道家仙人,皆有一招請神下凡的手段。
作為正統的佛門大金剛,姜婻自然也有請佛上身的手段。
不過,姜婻并不喜歡別人上自己身,所以他并沒有用自己的身體去承接那股被他請下來的諸天神佛之力。
高樹露似是沒有想到,眼前的年輕人竟然會在這種情況下突然突破,還直接請下了西天諸佛。
他下意識仰頭望了一眼已經亮起璀璨圣潔佛光的天空,似乎是想要辨別這群神佛的真實性。
姜婻靜靜站著,雙手一直保持合十的手勢。
于是,漫天大佛菩薩的莊嚴法相,紛紛降落凡塵。
合十的雙手不停,西天的神佛不止。
一股股恐怖令高樹露感到厭惡的圣潔佛息,從姜婻身后朝著他撲涌而來。
高樹露握緊雙拳,交錯在胸前,重重呼吸一口氣,對于這股氣息,很是不喜。
什么請神、請佛,活了四百多年的高樹露也不是沒見過。
只是......這把西天諸佛當小弟一般請的陣仗,他還真是第一次見。
這才瞬息的時間,姜婻身后便大大小小已經降下了不低于一百位叫不出具體名號的大菩薩法尊了。
四百年前的天下大魔頭又如何?
人間無敵又算得了什么?
姜婻可不是李淳罡,講究什么江湖道義。
殺王仙芝時,姜婻可以借劍三千。
那殺他高樹露,姜婻便可以皆佛億萬!
至于說什么劍修臉面?
什么劍修?
老子修佛的!
請的也都是西天諸位大菩薩法尊。
這與劍修有何關系?!
姜婻雙眸微微睜開。
眼中一道璀璨金光,瞬間爆射而出。
隨著他眼中金光的射出,被他引落的萬千菩薩法相,剎那間紛紛朝著對面的高樹露合圍而去,頃刻間便將高樹露圍困在其中。
這些被姜婻請下的菩薩法相高低各異,有的高聳入云如頂天立地般雄偉壯觀,有的低矮卻依然散發著莊嚴肅穆氣息。
有的清晰得甚至可以看見其眉目之間的細微表情,每一絲神韻都栩栩如生,令人心生敬畏之情。
而有的卻顯得飄渺模糊,如同被一層神秘的霧氣所籠罩,給人一種難以捉摸、高深莫測之感。
在這些將高樹露合圍在其中的菩薩法相中,尤以四尊菩薩的法相最為高大莊嚴。
它們宛如四座巍峨的山岳,分別鎮守著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東邊是那慈悲為懷拔除眾生苦難的觀世音菩薩,她手持楊柳枝和凈瓶,面容慈祥溫和,眼中流露出無盡的憐憫與關愛,仿佛只要人們誠心祈求,她便能聞聲救苦,施予援手。
緊挨著觀世音菩薩的是自身清凈不染、智慧超群且利益世人的文殊菩薩,他身騎青獅,手執法器,神態莊重而肅穆,象征著他無上的智慧能夠斬斷一切煩惱與無明。
再往旁邊便是有著堅定不退轉之心的普賢菩薩,他乘坐六牙白象,身披瓔珞寶衣,手中拿著如意棒,面露微笑,展現出無比的慈悲與寬容,鼓勵著眾生勇往直前,永不退縮。
最后一尊則是發下宏愿要度盡眾生方才成佛的地藏王菩薩,他身披袈裟頭戴毗盧冠,一手持錫杖一手捧寶珠,目光堅毅而決絕,誓要解救地獄眾生。
這四尊菩薩的法相各具特色,但其共同之處在于都散發出一種強大的慈悲力量,庇佑著世間萬物。
而如今,他們確有著同一個目標。
眼前天人不飛升的高樹露!
(https://www.dzxsw.cc/book/48508354/3636558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