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一百三章 我們稱之為高效
第103章 第一百〇三章 我們稱之為高效
跟隨鄧布利多一同來到冬堡的那位暗精靈女牧師名為阿蘭尼亞·伊恩尼斯,是侍奉晨昏女神阿祖拉的祭司。她孤零零一人守衛著冬堡南部的阿祖拉祭壇,是一位信仰堅定,也受魔神關注的苦修士。
林德安排好前往索瑟姆島的冒險旅程后,鄧布利多就為他引薦了這位暗精靈牧師。
“見到你是我的榮幸!卑⑻m尼亞目光炯炯,語氣莊重。
“我也很榮幸能與一位侍奉魔神的修士見面!
他們互相行禮,隨后,林德就提議一同游覽冬堡,這本就是他與鄧布利多的行程安排,而阿蘭尼亞來者是客,也就順勢答應下來。
與他們同行的還有幾位學院成員,首席法師阿冉得知來了一位魔法學院的校長,也是放下手頭事務,親自接待。
冬堡學院的變化是顯著的,這里的成員比起去年,擴張了三倍有余。
布萊麗娜走在林德身旁,她為久別此地的旅人解釋學院的變化,“我們吸納了大量魔法的初學者,宿舍擴建了兩次,現在準備再建一棟新宿舍,一棟新的教學樓!
林德很滿意,學院的繁榮將推動魔法的發展,而魔法的繁榮,也會讓藏書塔更添光彩。
鄧布利多神情平靜,他看到冬堡學院之后,暗暗與霍格沃茨進行了對比,這一對比馬上就顯出老英倫正米字旗的氣派來,這爛慫冬堡,拿什么和霍格沃茨比?
當然,這只是玩笑話,鄧布利多其實對這個世界的魔法社會生態很感興趣。
冬堡學院的氛圍更像是麻瓜的科研所,透著一股冰冷禁欲的理性氣質。
學院成員往來匆匆,不像霍格沃茨的小巫師們那樣打打鬧鬧,他們既是魔法的研習者,也是奧秘的探索者,還是體制的維護者,每個人都承擔了一部分社會責任,想要享受優待,就必須為城市發展做出貢獻。
魔法在這個社會里成為了非施法者與施法者的紐帶,而非隔閡。相比之下,《哈利波特》中的巫師社會,則是作為獨立于麻瓜界的共同體存在,并且對麻瓜世界有一定的依附性,就像一個隱形的房客,大家會、在同一張餐桌就餐,麻瓜的發展成果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巫師界,但巫師們卻是看不到也摸不著的。
巫師界自中世紀起就采取嚴格的隔離政策,一方面是受到血緣紐帶的封閉性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巫師的魔法與生產活動的關聯并不緊密——巫師魔法有這個潛力,只不過社會意識并不青睞于現代性,故而沒有人費心思去發明工業方面的咒語。
想想那些稀奇古怪的咒語,什么[門牙塞大棒]、[咧嘴呼啦啦]、[塔朗泰拉舞],都是專門用來搞怪的。
而像是[清理一新]、[修復如初]、[復制咒]、[變形咒],這類有巨大生產潛力的魔法,都被用在日常生活的雞毛蒜皮上。
至于[阿瓦達索命]這種殺戮咒,效率不如加特林機槍一根毛,人民群眾既然可以買到放心可靠的m1917美國制史密斯維森,又干嘛非要去學什么阿瓦達啃大瓜呢?
歸根結底,巫師魔法依賴施法者,而巫師的總體數量卻實在太少,沒有人口基礎,任何發展都會走到難以為繼的地步。
《上古卷軸》世界的不同在于,這里的魔法能量來源于自然界的星辰與太陽,普通人可以靠學習途徑成為施法者,并不受到血統的影響。
而以靈魂石驅動的附魔體系,甚至不需要施法者介入,就可以轉化魔法能量,產生多樣的效果,應用于生產勞動。如此一來,非施法者群體也能享受魔法研究的成果。
自從打破隔閡,冬堡學院一改往日的孤立原則,通過議會積極參與當地政治,影響人民的生產生活。最重要的改變就是革新了當地的農業。
曾經的冬堡就是個小漁村,這里的食物都是魚蝦、貝類、海藻,而所有乳制品、面粉、酒水,都需要通過外部輸入。
學院組織人手,在城市西部的郊野開辟了農場與畜牧場,這些外觀看起來十分樸素的低矮大棚卻是林德目前最滿意的作品。
“每個農業大棚都是復雜精細的魔法造物!睂W院法師為鄧布利多與阿蘭尼亞講解,“玻璃頂棚在冬半年會釋放人造陽光,保證作物得到適宜的光照。周圍的這些附魔風柱用于調節氣溫,它們吹出的充沛氣流,還能用于作物授粉。”
林德揮手取下一塊玻璃板遞給鄧布利多,這位老法師注意到玻璃板內流動的符文與法陣,“精巧的造物。”
“是啊,每一塊附魔板都來之不易。我們學院現在最忙碌的就是附魔師了!
附魔工藝也是一門復雜精細的學問,每一種附魔效果的研發都需要耗費數以年計的探索,但成熟完善的附魔流程卻可以快速復制,這也是魔法工業最基礎的環節。
這些農業大棚將原本不可發展農業的極寒地區,改造成一年三熟的沃土。生產出來的糧食作物一部分作為口糧,一部分作為釀酒原料,一部分用于飼料,最后剩余的部分則儲存起來,并不對外出口。
這些農業大棚里的工作人員并非人類,而是各種機器,從播種、施肥、除草到收割,整個流程都盡可能實現了自動化。這樣一來就能解放出相當一部分人口。
林德說:“我本來打算參考矮人科技,不過他們制造的機械,其實是一種獨特的生命體,考慮到成本問題,這些農業機器是以麻瓜科技為原型生產的。在《冬堡時代》的沙盤里能實時看到它們的運行狀態!
接下來大伙兒又一同參觀了畜欄,以及屠宰場,尤其是屠宰場的靈魂石充能流水線,每個第一次參觀的人都會留下深刻印象。
傳送帶上一批批禽畜被學徒工打上攝魂陷阱,然后進行干脆利落的宰殺,靈魂就被抽入空白靈魂石中,整個過程有條不紊,沒有絲毫情感色彩。
整個屠宰場可以分成兩個區域,一邊是慘叫的牲畜,噴涌的血,飛舞的羽毛與無生命的肉體,殘余糞便的骯臟地面,另一邊則是潔凈的靈魂石,碼放整齊的儲物箱,安靜的運輸流程。
生與死的輪回在這個屠宰場變成了一個怪誕的話題。
鄧布利多:大受震撼.jpg
暗精靈牧師阿蘭尼亞忍不住問:“這樣的繁榮,是否太過殘忍?”
林德沒有說什么,只是繼續帶他們往前,進入這個生產鏈條的下游。
宰殺好的動物,大部分進入冬堡各處的社區食堂,送到了人民的餐桌上。因此,來自各地的難民在冬堡能吃上飽飯,有足額的肉蛋奶,孩子們的健康發育得到保障。剩余的肉類進入食品廠,加工后通過港口銷往各地。
充能后的靈魂石,用來給城市設施供能,那些路燈,還有漁船上的機械拖網,以及農業大棚都離不開靈魂石的配給。剩余的部分則送到學院,供附魔師們制作更多的附魔物品。
整個流程,就是將魔法能量轉化為物質資料,供給更多人口,而這個流程可以循環往復,滾雪球一樣擴張、壯大。
“你們看到了,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產體系。牲畜的血肉與靈魂都物盡其用;蛟S有人覺得殘忍,但我們更愿意稱之為高效。”
(https://www.dzxsw.cc/book/48457998/13960484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