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激動萬分
劉二毛是個閑不下來的人,午飯后在家待不住,挑水澆了花生地,還不忘去自家的地里四處轉(zhuǎn)悠,瞧瞧有沒有遺漏的地方。
時間一天天過去,水田里的秧苗鉆出腦袋,見風就長。
劉二毛琢磨著再過半個月便該下田插秧了,先前耕地時跟孫家說過,以后只要他們有空,劉家的農(nóng)活都請他們幫忙。
統(tǒng)共就這么點地,有孫家父子和他三個壯勞力在,沒甚好擔心的,不需要娘和弟弟妹妹動手。
田里還好,就是最近沒怎么下雨,怕地里的花生干死,他一有空就挑了水去澆地。
今兒下午也不例外,大半下午時間都在花生地里干活。
挑著空桶回家時,劉二毛沒走大道,走的是下邊的田埂,他想去家旁邊的竹林瞧瞧還有沒有嫩筍,若有就回家拿了鋤頭來挖。
剛一走近便聽見弟弟妹妹的聲音,他放下水桶鉆進去,見兩個小的撅著屁股挖得起勁兒,怕嚇到他倆,劉二毛故意弄出聲響。
劉百靈聞聲轉(zhuǎn)頭,驚喜喊了聲:“大哥回來了。”
“澆完了地,我說來看看還有嫩筍沒有,娘呢?”劉二毛方才四下看了看,沒看見郁知秋。
劉三河抱著一根筍嘿喲一聲,大力往后掰著,他使了大勁兒,筍斷后人跟著一屁股坐在地上。
抹掉筍上的泥,丟進背簍,劉三河擠眉弄眼地沖劉二毛作怪:“大哥,娘在家里招待客人,你想不想知道客人是誰?”
自家能有啥客人,劉二毛想不出來,猜了好些村里人劉三河都說不對。
半天沒猜中,劉三河逗弄兄長的心思淡了不少,環(huán)顧四周見沒有其他人才道:“不是村里的,我看那位嬸子的樣子有些像媒婆,應該是給大哥說媒的。”
“大哥要娶大嫂了?是誰?”劉百靈眼睛瞪得老大,迫切想知道答案。
她年紀小,劉二毛喜歡張佩蘭的事,除了她以外劉家人都看出來了。
劉二毛因干活累紅的臉還沒消下來,又被劉三河的幾句話引得面紅耳赤。
前些日子,娘才問過他是不是喜歡張佩蘭,今兒個媒婆就來了,他自己還沒怎么行動,娘已經(jīng)為他安排上了。
那天見過張家伯母后,他這幾天都不曾去過鎮(zhèn)上,沒見過張家人,也不知他們對他是什么看法。
劉二毛光害羞沒回答劉百靈,劉百靈著急,又喊了聲大哥,這回劉二毛倒是聽見了,但他不知道怎么回答。
劉三河樂呵呵道:“百靈別問了,你再問下去大哥心都要跳出來了,二哥偷偷告訴你。”
劉百靈往劉三河站的地方走了兩步,劉三河湊在她耳邊輕輕說道:“大哥喜歡佩蘭姐姐,他娶佩蘭姐姐當咱大嫂,你開心不?”
“開心,開心,我可喜歡佩蘭姐姐了。”劉百靈毫不掩飾自己的高興,開心地轉(zhuǎn)圈圈。
劉二毛心里激動,但他理智告訴他現(xiàn)在不能露出風聲:“三河,別胡說,娘沒給準話,不可讓別人知道。”
叮囑完弟弟,他放柔聲音教妹妹:“女孩家的名聲重要,百靈不可以告訴別人哦。”
“嗯,大哥放心,我知道的,等你和佩蘭姐姐定親的時候,不用我說,村里人也會知道的。”劉百靈眉眼間透著笑意,看得出她很開心。
經(jīng)歷過之前的事情,她跟哥哥劉三河都有同樣的擔心,害怕娶回家的嫂嫂不喜歡自己,或是跟娘合不來,吵得家里天翻地覆。
這些擔憂在知道大哥喜歡張佩蘭時都沒了,佩蘭姐姐那么好,家里人都喜歡她,大哥娶了佩蘭姐姐,家里只會更熱鬧,不會吵架。
劉二毛舍不得弟弟妹妹受累,拿著鋤頭眼疾手快地挖了半背簍筍子,估摸著夠用兩天才背上筍子挑著水桶回家。
兄妹三人到家時,馮媒婆已經(jīng)離開,只有郁知秋在家。
一進院子,劉三河手里的農(nóng)具還沒放,直愣愣沖到郁知秋面前詢問:“娘啊,咋樣了?佩蘭姐姐家同意了嗎?”
郁知秋渾身散發(fā)著喜氣,不住點頭:“成了成了,回頭娘備好東西就去提親。”
劉二毛聞得此言,一顆心撲通撲通跳個不停,腦子暈乎乎的,光立在原地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劉三河跟劉百靈倒是高興得滿院子跑,小院被兩個孩子的歡聲笑語填滿。
郁知秋上前伸手在劉二毛眼前晃:“二毛,先把東西放下來,你這肩上又是背又是挑的也不覺得累。”
劉二毛開心地不知道說什么好,任由郁知秋卸下她身上的東西:“我不累,娘,接下來我要做什么?”
郁知秋目露慈愛:“你只管好好做你自己的事,一切有娘在,我來張羅,這些日子你們暫時別去肉鋪,避避嫌。”
劉二毛點頭應下,心里還如巨浪翻滾般不能平靜,腦子里只有他娘說的成了二字,當真是成全了他的美夢。
趁著劉二毛的親事有了結(jié)果,郁知秋以此激勵他,囑咐他好好學,學成后岳家更看重他。
次日早上,郁知秋讓王氏和李秀娥先幫著擺攤賣著,配菜都是做好的,只用加熱面皮,烤五花肉做鹵肉卷,李秀娥跟王氏都會做。
匆匆買好東西,把劉家三兄妹送到何秀才家,奉上三個孩子的拜師禮跟束修,交代好三個孩子后她才快步回到攤子上。
少了一個人,李秀娥跟王氏有點手忙腳亂,好在郁知秋回來得快,她回來了,一切就都順了。
收攤時,李秀娥跟郁知秋打聽找先生的事。
“找好了,就是之前在鎮(zhèn)上代寫書信的何秀才,我家二毛跟三河跟他打過交道,人挺好的,只學上午,三個孩子一人兩百文。”郁知秋知道李秀娥最想打聽什么。
李秀娥手下一頓:“一人兩百文啊,挺貴的。”
王氏接話道:“可不就是貴,鎮(zhèn)上的私塾一月加上伙食接近一兩銀子,一月一兩銀子沒幾家讀得起,念書就是個費錢的事。”
李秀娥原還想著若是合適,就讓女兒也去學點,現(xiàn)在聽說要兩百文,她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她給劉家做活一月不過三百多文,要她拿兩百文出來送孩子識字,她舍不得。
家里的情況已經(jīng)比其他人家中好,有些事不該多強求,李秀娥暗暗寬慰自己,散了心中的想法。
(https://www.dzxsw.cc/book/48054985/2895858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