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夸大其詞
一家人剛說幾句話,牙婆把李家人送到了門口,洗漱過后的李家人看起來稍稍精神了些。
李家小子“撲通”一下跪下:“夫人好,少爺小姐們好。”
李家夫婦跟兩個小閨女一個接一個跪下,嘴里喊著夫人少爺小姐,郁知秋還好,她剛剛在牙行已經經歷過一次,好歹有了些經驗。
劉家兄妹沒有絲毫準備,一個個退出老遠,劉三河還拍拍胸口說長輩跪他,他會不會折壽。
郁知秋笑著讓李家人都起來:“你們起來吧,坐著說說話,我還不知道你們的名字,以后咱們要待在一處,名字得知道。”
趁著李家人起來的功夫,郁知秋對劉家三兄妹解釋道:“剛剛沒來得及告訴你們,他們是我在牙行買來的一家人,家里和鋪子里忙不過來,咱家缺人手。”
李家小子聞言,立刻拍拍胸口:“夫人,以后有什么臟活累活只管安排我去做,我一定好好辦事,絕不偷懶。”
小伙子在艱難的環境里還知道護住妹妹,郁知秋挺欣賞他的,沖他點點頭道:“好,我等著看你的表現,說說你們的名字吧,大伙互相認識認識。”
李家小子知道父母跟妹妹膽小,仍是自己開頭:“夫人,我叫李小康,今年十八,會種地會打獵會捉魚,夫人有事只管吩咐我。”
小康?
這個名字好,一聽就是好名字,發家致富奔小康嘛。
郁知秋唇邊掛著笑,笑意卻不達眼底:“小康,你才十多歲就會打獵?你們家以前是山民,還是你會功夫?”
她是欣賞這小子勇敢,不代表她能接受這小子吹牛,踏踏實實做事踏踏實實做人,在她這里是最基本的。
若是實話最好,若是吹牛,她少不得要敲打幾句。
李家父母好歹是大人,一開始心里膽怯不敢看郁知秋也不敢說話,這會聽兒子說大話被主家發現,李父急道:“康子,別整虛的。”
李小康是個機靈人,李父的提醒他聽出來了,同時也瞄見了郁知秋眼神中的冷意,漲紅著臉小聲道:“不敢瞞夫人,我……我談不上會功夫,只能比劃幾招。”
“打獵也只會設陷阱抓些小獵物,不曾抓到過豺狼虎豹,早些年我跟村里的獵戶大叔學過幾年,略略懂一些。”
李小康把頭深深埋下,心中暗暗后悔自己不該說大話,萬一惹主家生氣了把他送回牙行咋辦?
他那樣說,只是怕主家嫌棄他們,給自己添些籌碼而已,并不是故意騙人。
會設陷阱抓獵物也有點真本事,郁知秋神色嚴肅,目光如炬:“我能明白你的心思,但我既然買了你們一家,只要你們沒犯原則性的大錯,便不會把你們趕走。”
“我家里都是實在人,我希望你們也能實在些,就像小康爹說的,別整虛的,是咋樣就是咋樣,不懂可以問,不會可以學,別撒謊別吹牛,都踏踏實實做人。”
李父聽著很是贊同,他也是這樣的想法,這一回他頭一個表態:“東……東家,我們記住了,小康會改的,以后不會再吹牛。”
得了郁知秋的話,李小康繃緊的背松下來,紅著眼睛點點頭。
不會被趕走就好,只要能跟家里人在一塊,讓他做什么都可以。
接下來李家人各自介紹了自己,李父名叫李永福,今年三十七歲,家里世代種田,他也是個種田的好把式。
常年風吹日曬下地干活,李父瞧著比同齡人出老相,三十多歲的年紀看著像是年近半百的人。
李母周氏,三十五歲,是個普通的農家婦人,生活的磨難帶走她眼里的光,整個人看著有些木然,說話也怯生生的。
日常的家務活周氏都會,灶上的過不說精通卻也是熟手。
剩下兩個姑娘,大的叫大妮,小的叫二妮。
郁知秋皺皺眉,大妮二妮可算不上正經名字,隨便在哪個村里喊一聲,沒有十個也有八個小姑娘答應。
“有想過給兩個姑娘重新取名字嗎?她倆如今的名字,重名的太多。”郁知秋委婉地跟李永福和周氏建議。
聽見郁知秋的話,?兩個小姑娘眼底的光亮了許多,能看出來她倆也很想換名字。
李永福為難地搓搓手:“東家,我……我不知道取啥,要不就叫桃花跟荷花?”
桃花跟荷花,這比大妮二妮沒多大差別,對上兩個小姑娘軟軟的眼神,郁知秋柔聲道:“大妮,二妮,我給你倆改個名字好嗎?”
“以后大妮叫李如芯,二妮叫李如意怎么樣?如若不喜歡也沒關系,暫時先叫著原來的名字,回頭有喜歡的再改。”
大妮大一點,知道自己如今是什么狀況,只敢點頭不敢多說話,娘跟她說過的,在主子面前多做事少說話。
“李如意好聽,我喜歡,謝謝嬸……夫人。”二妮躲在周氏身后小聲道。
郁知秋對她和善笑道:“喜歡就好,以后你就叫李如意。”
知道了名字,郁知秋問起李家從前的事,她讓李家人坐著慢慢說,李永福調整調整開了口。
李家人不是本地人,離萬來鎮遠得很,李家一家子顛沛流離好幾個月才來到這里。
他們家鄉半夜發生地動,整個村子的人大多沒逃出來,李家人是靠著家里的土狗提醒才僥幸活下來。
一家人剛離開屋子,屋子就垮了,李父的腿還被砸傷,幸運的是一家人都活著。
李父是李家的頂梁柱,他不能出事,家里的主心骨在,一家人才不會散。
那會不少人都說朝廷馬上會派人來賑災,李家人想著朝廷總不會不管他們,把錢都拿去給李父治傷,盼著他能健健康康活下來。
錢用光了,朝廷賑災糧食遲遲沒來,李家人這才意識到不對,把手上能賣的都賣了,每天靠一口薄粥撐著。
房子垮了沒法住,且村子里死了太多人,李家人怕染病也不敢回村。
一家子窩在破廟里熬日子,后來實在熬不下去了,李父李母甚至想過一家子投河,死也死在一起,下輩子一家人還在一起。
為活下去賣兒賣女的人不少,有人也勸過李家把兩個女兒賣了,李父李母不愿意,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賣誰他倆都舍不得。
眼看一家子快要餓死,李小康說服父母一家子賣身給人牙子,冒險尋一個生機。
(https://www.dzxsw.cc/book/48054985/2893492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