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收獲的季節(jié)
茂平用意識查看了一下得到的作品。《吳興賦》、《洛神賦》、《赤壁賦》、《道德經(jīng)》、《膽巴碑》、《玄妙觀重修三門記》、《臨黃庭經(jīng)》。這下發(fā)達了,王茂平心中大喜過望。
可惜作品只能存在腦海里,沒有實物,如果真的能拿出這些作品,那還讀什么書,賣出去都夠花幾輩子的了。
不過現(xiàn)在這樣,王茂平已經(jīng)很知足了,有了這些作品,只要肯吃苦,假以時日肯定能練成一手好字。
系統(tǒng)發(fā)放的趙孟頫的書法作品,有行書有楷書,王茂平?jīng)Q定先從楷書開始練起,先把基礎的筆畫結構寫順了,之后再進階行楷的連筆就會更加輕松自然。
趙體楷書用筆沉穩(wěn),章法分明,其點畫華滋遒勁,結體寬綽。既保留了唐楷的法度,又不拘泥于唐楷,筆劃形態(tài)生動自然。
王茂平從《膽巴碑》開始練習。《膽巴碑》筆法秀媚,蒼勁渾厚,獨具風格,于規(guī)整端嚴處見瀟灑,用筆沉著峻拔。
王茂平一筆一劃的書寫著,一邊強化著腕指翻轉動作及其準確性,一邊注意行筆力度的協(xié)調變化,以筆的提按來完成線的律動。
日子就在王茂平讀書練字的中緩緩的度過。一轉眼莊稼已經(jīng)收獲完畢,深秋已經(jīng)來臨。深秋正是收獲甘草的好季節(jié),王家是一家老少齊上陣,王茂平也難得放松一下,和家人們上了山。
王茂安和王茂平帶著大家識別甘草樣子,畢竟家里人只見過他倆挖回來的甘草的根。在大家認識甘草植株的樣子后,王茂平就拿起一個麻袋在上山轉悠起來。
去年那兩棵野栗子樹結的果子早就被王家人摘回了家,生怕被其他人捷足先登。地上已經(jīng)落了一層樹葉走上去咔咔作響。而樹上剩余的樹葉隨著清風拂過,也緩緩飄落下來。
秋高氣爽,天高云淡,呼吸著山上新鮮的空氣,緩緩的走在山路上,王茂平的疲憊之感,也消散了不少。
突然聽到咕咕的叫聲,是野雞!王茂平撿起了一塊石頭向聲音的方向扔了過去,沒想著能打到野雞,只是單純的手癢,聽到聲音不打一下心里難受。
果然,一塊石頭過去,一只野雞撲啦啦的從草叢中竄了出來,向著一邊飛去。王茂平看了看野雞飛的方向。
“咦?”一片紅色引起了王茂平的注意,看起來像是結的果子,王茂平順著方向走了過去,想去看個究竟。
王茂平在一棵香椿樹下停了下來,只見樹上被灰褐色的枝條纏繞著。枝條上結著一串串紅色的果實。
“這是五味子?”王茂平在圖鑒上看過五味子的介紹。
“五味子,木蘭科,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之功效……”
王茂平摘下一顆放到嘴里嘗了嘗,果肉酸甜,細品還帶有一股咸味,果核則是苦辛味,果然五種味道。
“二平,二平。”王廣順的喊聲傳了過來。
“爹,我在這邊。”王茂平喊道。說完拿起麻袋開始摘起五味子的果實,過了一會王廣順和王廣興也過來了。
“二平,你摘這么多野果干什么,不是很好吃,有股咸味。”王廣順有些疑惑。
“爹,這是味藥材,叫五味子。”王茂平解釋道。
“啥,就這野果還是味藥材?”王廣順和王廣興有些震驚,然后趕緊摘起五味子來。這里的五味子摘好后,三個人的袋子都已經(jīng)裝滿,只好先去和其他人匯合。
“你們挖了那么多甘草,我看袋子都裝滿了。”王守昌看著滿載而歸的三個人說道。
“爹,這里面裝的不都是甘草,還有它。”說罷王廣興把袋子打開。
“這是野果?摘它做什么?”
“二平說這是一味藥材呢!叫五味子。”王廣順解釋道。
“這是藥材,我感覺我好像在哪看過一大片呢!袋子都裝滿了,咱們先回家,我再好好想想在哪看過。”王守昌說道。
到家后,黃氏招呼他們吃飯。吃過了晚飯,一家人把今天挖的甘草處理好,和采的五味子一起放在院子里攤開準備在陽光下晾曬。
第二天一早,王茂平起床后發(fā)現(xiàn)家里的男人都沒在。
“奶,我爺他們呢?”王茂平有些納悶。
“別提了,你爺昨晚睡覺時想起有個地方有一大片那個什么……就是昨天帶回來的野果……”
“奶,是五味子。”王茂平提醒道。
“對,你爺一宿都沒有睡好覺,這不,天剛亮就帶著你大伯你爹去山上,生怕被別人采了去。”黃氏說道。
接下來幾天,王守昌他們每天都是早出晚歸,當然收獲也是頗豐。院子里被藥材占的滿滿當當。
家里人這一年很是忙碌,除了春天種地,夏天忙著做杏脯,秋天收完莊稼后還要采挖藥材,順便下幾個陷阱,等冬天來了后,還要醉野雞,采蜂窩。王家人從來都不知道原來山上有那么多東西可以換錢。真是累并快樂著。
又是一個趕集的日子,一大早,黃氏便帶著兩個兒子,推著東西出了門。黃昏時分,三個人才回來,看著三個人臉上的笑容就知道今天肯定是賺了不少。
黃氏進了屋,喝了一口水,將今天的收獲放到桌子上,竟然還有幾塊碎銀子。
“這甘草賣了三兩二百文,這個五味子竟然也要七文錢一兩呢,咱家這些五味子賣了三兩四百文,再加上杏脯賣了能有一兩,這次賺了將近八兩銀子呢。
“乖乖,這都趕上咱家種地一年的收入了。”劉氏感嘆道。
“不過草藥再采挖就需要等到明年了。”大伯母孫氏有些遺憾。
“咱家還有杏脯還沒有賣光呢,還能靠它再賺一些錢呢。”劉氏說道。
“可不,沒想到,杏脯這么賺錢,明年咱們一定要再多做一些。”黃氏提議道。
“嗯,這可是個長久的買賣。”王守昌很是贊同。家里人也覺得今后的日子是越來越有盼頭了。
(https://www.dzxsw.cc/book/48010071/1787638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