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廟中偶遇
作為北進魏國的要塞城池,大梁城的城墻堅固高大。從城墻的垛口向遠處看,極目可見楚軍整齊雄壯的軍陣,已經被魏軍徐徐包抄圍合。
圍合并不是全部包圓,而是故意給楚軍留下了數個可供逃竄的出口。
現在,楚軍要嘗嘗被圍困的苦悶和憂懼了。
這些日子他們雖然搶掠了一些糧草,但到底不如魏軍糧草豐足。而且,出去劫掠的先頭部隊被魏軍屠殺,多少也影響了楚軍的士氣。
楚軍的行軍大帳內,上將軍項燕正在輿圖前分析戰況局勢,而一旁的羋負芻歪斜在床榻邊,把剛剛讀完的密詔放下。
“南夷這種龜縮煙瘴之地百年的族類,竟然也敢發兵攻打我大楚南境了。降而又反,失信失禮,罪該萬死!”
他濃黑的眉毛揚起,頗有些不屑道:“區區二十萬兵馬,也值得父王下旨召我等回去?且父王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要御駕親征!”
項燕聞言放下手中標記地點的令旗,震驚地轉過身道:“既然陛下令我等回去,微臣當竭力突破重圍,護大軍返楚。”
“急什么?”羋負芻站起身,透過掀開的帳簾向外看了一眼,唇角含笑道,“將軍莫要忘了你我此行的目的。”
目的嗎?
剛開始是為了拿到兵家密卷,再后來,就不只是這個了。
“既然魏忌要打,咱們就打!”
羋負芻把一面旗幟插在輿圖中魏軍所在的方位,狠狠道:“若能實現那個最終的目的,即便壽春城被占,也值得!”
壽春可是國都啊!
若被占領,豈不是亡國了嗎?
但項燕沒有反駁。
這些日子相處下來,他已經見識到羋負芻的毒辣。
更何況他是楚國的將軍,當服從上意。如今領兵在外,便只能服從王族公子的命令。
只要最終是為了楚國百姓好,讓他戰,他便戰!
“既然如此,”項燕單手按在刀背上,寒聲道,“與其等魏忌分而殺之,不如主動出擊!今夜,便戰吧!”
營帳外,三十萬披甲戰士靜立以待。而再往北、往東、往西,是魏國四十萬兵馬。
軍陣前,一位白衣公子端坐戰馬,丟下令牌。
“襲營!”
楚魏邊境的廝殺聲,遠在魏韓邊境的行路人,是聽不到的。
淅淅瀝瀝的冬雨,夾雜著點滴落地即化的雪粒,在官道上留下淺淺的車轍。
破舊的龍王廟里,避雨的姜安卿坐在馬車上,裹緊了膝頭姜禾親自為他縫補的熊皮護膝。
他們已經出來三日了。
先向北再向西,為了讓宗郡不能尋找到他、阻擋他去見姜禾,姜安卿帶著小丫頭采菱,兜了個大圈。
好在這些道路都像印刻在他心中一般,到此為止他們還沒有走錯過路。
接下來往北到黃河渡口,就可以一路向東,直奔大梁。
外面干燥處,用山中撿拾的木柴烘烤肉餅果蔬的小丫頭,正掰開一塊紅薯。
紅薯心已經烤熟,但外面的皮也烤焦了些。她小心去掉焦煳處,剝掉皮,把軟糯的薯心放進陶碗,用木勺壓成小塊,再沏入滾燙的開水。薯湯做好,烤的餅子也熱了。腌制保存的蘿卜干和咸肉切塊夾進面餅,現烤的點心抹上蜂蜜,煮熟的雞蛋切開,滴一滴芝麻香油,撒薄鹽。
采菱把這些送到馬車邊,掀開簾子遞進去。
“大人,婢子喂您吃吧。”
“你也吃吧,”姜安卿道,“嘗嘗我教你做的這些,好不好吃。”
自從慢慢恢復神智,他已經可以用左手握筷子吃飯。
當初被魏國嚴刑逼供,他的胳膊丟掉一條,雙眼被刺瞎,扎針時又不知扎到了哪里,腦袋便時時昏聵了。
偶爾也有清澈明白的時候,比如那一次突然聽到有人喚他爹爹。他手中棋子掉落,心中像是透進一絲亮光。
再后來,每天清醒的時候越來越多。
他知道是女兒回來了,女兒救了他。但他還不能跟姜禾坦誠聊一聊,精力不濟和時不時便會頭痛難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需要時間,聽明白這三年發生了什么,想一想接下來要做什么。
他們說話從不避著他,自己在無人提防的暗處,挺好。
可他剛想明白,姜禾便同魏忌一起營救大梁城了。
所以他得找女兒去。
趁著他那倔強的女兒發現他好了,一時高興激動好說話,交代她一些事情。
薯湯甜,肉餅咸,雞蛋香嫩回甘,姜安卿卻只吃了一點,便掀開車簾呼喚采菱。
“采菱!”他聲音溫和卻帶著警惕,“有人來了。”
采菱立刻把盤子碗碟收到馬車前室,藏好的匕首拿出來放進袖袋,接著抽出一根燒火柴,用雨水熄滅火,抹一把那上面厚厚的黑灰,拍在臉上。
原本干干凈凈的小丫頭,立刻像是剛從燒塌的房子里鉆出來似的。
她這才坐在馬車前室,一面小心張望,一面快速吃飯。
從洛陽出來這兩三天,姜安卿不光教她如何駕車趕路,還教她怎么在外保護自己。
先避免別人起歹心,若避免不了,便刺出匕首,竭力拼殺。
不過待她看到來人是誰,頓時覺得今日她就算有一百條胳膊刺出匕首,也無濟于事。
來的是披甲的戰士、威風凜凜的將軍,以及一個眉眼英俊氣宇軒昂,卻又不怒自威,看起來森冷可怕的男人。
那男人翻身下馬,先斜睨采菱一眼,再看向將軍。
將軍立刻道:“許是過路人。”
那男人點頭,聲音沉而清冷:“此次借道韓國,快了不少。”
“是,”將軍道,“不過咱們輕騎兵先走,大部隊在后,若韓國有膽子襲擊,倒給了他便利。”
韓國自然是沒膽子襲擊,不光沒膽子,他們還希望這支軍隊快快到達楚魏邊境,最好打得支離破碎有去無回。這樣子,雍國就更為貧弱了。
自己沒本事強大,心思便都用在了祈禱別人倒霉上。
外面的雨仍舊下著,因為是冬雨,落在身上容易引起傷寒。
這走進龍王廟避雨的十幾名將官安心等待雨停,也因為有外人在,對話簡明扼要避重就輕,說了幾句,便無人說話了。
小丫頭采菱并不知道,她抹黑了臉擔心提防的這些人,是軍紀嚴明的大雍將士。
她覺得又英俊又可怕的這個男人,是大雍的國君,趙政。
趙政挺拔剛毅地站著,靜靜看向樹林中密集的雨幕。
似乎如果足夠努力,就能看到雨幕對面,那個準備力挽狂瀾的女子。
破廟里的氣氛安靜卻又怪異,一邊是小心吃飯的丫頭,一邊是披甲按刀的戰士,中間火焰熊熊,男人目光沉沉。
在這難言的靜謐中,忽然有一個聲音道:“這過路的,是雍國的將士嗎?”
“嘩啦——”兵刃拔出的聲音穿透了雨幕,趙政身后的蒙恬立刻上前幾步,喝道:“什么人?”
馬車里的男人緩緩喝了一口薯粥,聲音低沉舒緩卻又悠遠,淡然道:“齊國一賤民爾。”
是齊國人啊,也就是她的母國同族。
趙政輕輕抬手,蒙恬便收回長刀退下,但他那一雙銳利的眼睛卻緊盯著馬車密閉的車簾,似乎唯恐下一刻,哪里就會伸出一把弩弓,射向他忠心輔佐的國君。
然而趙政卻向那馬車走去,根據聲音的厚重判斷了車內人的年齡,開口道:“既知是我雍國將士,不知老伯有何指教。”
自從進入破廟,趙政就留心起這輛馬車的車簾從未掀起。既然不是靠衣袍推斷出他們的國別,那便是聽到了他們寥寥幾句對話。
他們的對話里,除了提到借道韓國,并沒有其余信息。
能從三言兩語斷對方來處,此人非同小可。
但是蒙恬疑惑不解地撇了撇嘴。
陛下怎么如此謙恭呢?
這世上還有人敢指教雍國陛下嗎?
“指教談不上,”馬車內的姜安卿仍舊沒有掀開車簾,但他的聲音似乎能傳很遠,“小老兒想問一句,陛下你奔赴楚魏戰場,為的是國祚,還是女人呢?”
趙政的神色頓時變了,而蒙恬已經快步上前。
雨幕從天而落,蒙恬伸出手,想一把掀開車簾,把里面的人揪出來。
痛打一頓。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46792501/3636599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