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土地三板斧,為了工業第一斧
在1901年這1年中,新生的共和國武力收復了云南,云貴總督錫良在云南巡撫衙門中掛印自殺,光復云南之后,中國開始與英國重新勘定國界,中國成功收回班老、果敢等地。
在此過程中,左孝威還收到了1份來自于班老人民的書信:
“給左總統的信:
有信給左總統,其他禮品沒有,只送給左總統1把銀刀和1對象牙。
請問班老歷來是中國的土地,但是現在還有外國人的找溫(官員)駐著,以前勘測國界時,外國官送來東西給我們,我們沒有接受,英國人就打我們,因此恐懼,現在外國人經常來班老,假使班老歸中國,請派共和大軍來駐,保護我們,班老人民的心是永遠不變的。
如不要班老,也請回信。”
這1封樸素而真摯的信件1經刊登,1場收復失地的愛國熱潮迅速興起,在萬眾呼聲中,中央又逐步和平的收復了青海、西藏和內蒙古各旗,開始重新向各地派遣軍隊和官員,進行治理,并準備籌備3地建省工作。
同時,總參謀部也制定了收復外蒙古的作戰計劃,并準備在1902年初正式執行,對于外蒙古,左孝威依然采取“先武力后懷柔、分化打擊”的策略,將與庫倫不和的呼倫貝爾劃入黑龍江,阿爾泰劃入新疆,拉攏其中受壓迫的杜爾伯特等部,削弱庫倫的影響力,然后逐步拆散蒙古王公們之間的聯系,并逐步推行教育,移民實邊。
針對外蒙古的行動在事實上就是與沙俄的1次暗中碰撞,而最終的結果自然是以擁有大義傍身,名正言順出兵的中國勝利作結。
當然,這也不是1場完全的勝利,唐努烏梁海尚在敵人手中,伊犁亦在沙俄。
在逐步收復邊疆地區的同時,國防6軍也對國內軍隊進行整合,將各省暫編師整合轉為正規師,取消乙種師編制,轉而添加預備師編制。
預備師就是架子師,每師僅有7千人,預備師總數不多于常備師的3分之2,不少于常備師的5分之2,組建這1單位的原因也很簡單,本國缺錢,沒有辦法大量維持正規師。
經過1系列整合,6軍擁有教導總隊1支,常備步兵師26個,預備步兵師16個,騎兵師19個,混成旅9個,其他獨立炮兵部隊及裝甲列車支隊23個單位,共計73萬人。
除此之外,黑吉疆3省還實行生產兵團制度,3省人口僅有600萬,且多以青壯年為主,在必要的情況下,6省可以拉出百萬大軍。
但這遠遠不夠,東北的礦產資源豐富,在工業時代,其已經不是農業時代的苦寒之地了,而是待發掘的寶藏。
但工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人口,這就需要更大力度的加大移民,而大規模的移民是1件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其考驗政府組織能力、財政情況、國家交通水平等等。
為了獲取更多的移民和工業人口,左孝威連續簽署了兩份法案——《移民實邊土地法案》和《土地贖買法案》
前者主要內容是從蘇浙皖、晉冀魯豫、鄂湘等人口稠密、人地矛盾嚴重的地方向東北和西北遷移人口。
遷移至東北和西北的民眾只需要支付十分低廉的價格就可以獲得35畝的土地,并享有免稅5年的優待。
對于遷移過程中的花費,由政府報銷90%,并且,政府還會給予其無息貸款,以供其旅費、土地費用和種子農具,3年之后開始償還貸款。
唯1的要求是,其需要服從當地生產兵團的統1管理。
這1政策對于那些在饑餓線上掙扎的百姓來說,無疑是1項活命的善政。
而后1項法案是為了將大量的貧農和佃農從舊的土地依附關系中解脫出來,增強其購買力,為工商業發展掃清道路。
從效果來說,土改明顯更為有效,但土改本身是1件難度極高的事情,而且很有可能導致國內政局的大動蕩,這在沙俄的戰爭威脅面前是不可接受的,在戰爭面前,國內1切要以穩定為首要目標。
并且,這兩個政策其實是相互配合的,共同削弱鄉紳在中國政治社會中的地位。
而鄉紳們也不傻,很快就察覺到了問題所在,在各地66續續的都出現了鄉紳鼓動百姓沖擊政府的事件。
對于這種情況,中央自然也做好了準備,由左念微提出的基層治理體系就開始發揮他們的作用了。
由原東南日報改組而來的《共和日報》開始在報紙上刊登對這兩項法案的解讀。
而基層的干部就將這些內容以口口傳播的方式傳遞下去,逐步使得百姓了解情況,團結百姓,對抗鄉紳。
這1過程雖然艱難,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同時,左孝威還在國會上進行演講,嚴厲指出:“移民實邊和土地贖買是國策,事關國家安全與中華復興,不容置疑,凡是有嚴重對抗行為者均可視作國家和人民的敵人,應當立即予以鏟除……”
因此,在干部們積極溝通的同時,在各地執行剿匪任務的軍隊也開始對1部分態度惡劣的士紳進行打擊,以殺雞儆猴。
隨后,當地的民兵也在軍隊的領導下,陪同干部督促兩項政策的落實。
現階段的政策還是比較溫和的,如果依然不服從,那就真的不能怪左孝威心狠手辣了。
在兩項政策的推行下,僅1901年下半年,就有3百多萬人被從傳統的土地中解放出來,而這1數字仍在以幾何倍的速度增長。
3百萬人對于中國的人口總數來說可能看不出來什么,但放在其他大部分國家,那都是1筆巨大的人力。
隨后,這部分人又將以約19分的比例向工業和邊疆屯墾分流。
數十萬人涌入工業領域,這意味著又是數個大型工業基地的出現。
而涌向邊疆的百姓又將為邊防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促進邊疆的經濟發展,至少,對解決當地駐軍的糧食問題是有著很大的緩解的。
但龐大的人流又對交通提出了要求,蘇浙魯等省的人還可以走海路,政府出資建造了大量的短途移民船。
而對于內地的各個身份來說,6路要難走的多,在沒有鐵路的情況下,那幾乎是要以人命趟出來的。
左孝威做出決定,暫緩建設其他鐵路,而集中精力建設京沈鐵路、長哈鐵路和秦豫鐵路,盡快完成通往東北和西北干線的建設。
在建國之初,交通部定下了兩橫兩縱的“井”字鐵路網,其包含9條主要鐵路,京哈線、京漢線、粵漢線、京滬線、滬湘線、湘黔線、黔昆線、蘭新線、隴海線,這9條鐵路及換乘站共同構成了自哈爾濱至廣州、北京至杭州、海州至迪化、上海至昆明的4條大動脈。
這些鐵路線建設進度不1,但國家力量有限,在戰爭面前只能先集中力量修建京哈線、蘭新線和隴海線。
而正在修建的京沈、長哈鐵路屬于京哈線,秦豫鐵路屬于隴海線,這兩條鐵路都與移民實邊政策息息相關。
為了更快的建設東北的鐵路,6軍、公安部與交通部共同組建了3支筑路兵團和鐵路警備聯隊,共計2十7萬人。
為了解決東北鐵路建設的原料問題,1座嶄新的鋼鐵廠以極快的速度在沈陽拔地而起,1邊建設1邊生產。
這座鋼鐵廠名為“沈陽第1鋼鐵廠”,1901年3月開工建設,1902年1月煉出第1爐鋼,建造速度讓英國人都感覺不可思議。
這座鋼鐵廠重工業部出資59%,國內籌集資本6%,剩余均為英國資本。
該鋼鐵廠將分3段建設,第1階段在1902年4月建設完畢,月產鋼0.8萬噸,擁有配套的軋鋼廠等,可承擔鐵軌生產工作。
而西北的鋼鐵廠的建設則不容樂觀,因此,秦豫鐵路的鋼軌主要來自于徐州和武漢,通過鄭漢鐵路、鄭濟鐵路和水路運輸。
在鐵路建設的同時,兩座軍工廠也在東北和西北開工建設。
1901年7月,沈陽兵工廠開工建設,兵工廠下屬槍廠、火藥廠、刀具廠、小炮廠、大炮廠、槍彈廠和炮彈廠等7個廠,種類齊全,可以生產除150mm及以上重炮外的所有制式裝備。
其預計單月產能可達到步槍4700支,重機槍51挺、各式迫擊炮193門、大炮68門、手榴彈4萬枚、步槍彈98萬發、機槍彈22萬發、炮彈8.9萬發,各式火藥2十噸,刺刀鐵鏟、鐵鎬及軍刀1.6萬具。
1901年10月,蘭州機器局的改組重建工作正式開始,這里將建設1座月產585支步槍,8萬發槍彈和4千發迫擊炮炮彈的中型兵工廠,同時可以組裝和修理重機槍、75大炮等器械。
在中國大建工業的同時,沙俄也在瘋狂的備戰,歐洲的工業區生產的鋼鐵、鐵軌和軍械通過鐵路向著東方運輸,越來越多的俄國軍民在沙皇的1紙調令下冒著風雪趕往中亞。
除此之外,沙皇還不顧惡劣的施工條件下達的命令,要求加快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建設,以便于可以投射更多的力量到東方。
相比于另1個時空,中國在邊境的力量更強大,沙俄能夠征發的華人遠少于另1個時空,僅有數萬人,因此,幾十萬華工尸骨撲在西伯利亞大鐵路兩邊的慘狀并未發生。
但在沙皇瘋狂的命令下,數十萬韃靼人、哥薩克和斯拉夫人依然冒著風雪搶修鐵路,每公里便有數人乃至數十上百人倒下。
在西伯利亞與中原、東北,上百萬人投身鐵路建設工作,兩國鐵路里程飛速增長,中俄兩國每天都有數十公里的鐵路落成。
交通與工業,是戰爭之下的戰爭!
(https://www.dzxsw.cc/book/46254329/3636596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