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橫沖直撞
下半夜,大部隊按約入城。
全軍在幽郡城內補給、休整,原地待命。
許青白找到主將徐國章,當面向其匯報了此前強攻烽燧以及之后搶占幽郡城的經過,講得言簡意賅又主次分明。
徐國章對于如今騎兵部隊的處境頗為滿意,笑著說道:“許都尉,你們崔嵬營這頭一仗打得好,搞了個開門紅!”
許青白有些遺憾道:“只是出了差錯,咱們這一行,比計劃中暴露得快了一些。”
按照他們的計劃,這幽郡城本不是初始攻擊的目標,只在另外一個備選計劃中,在他們返程的路上,會來此破壞。
并不是因為幽郡城的戰略價值不高,只是因為它隔著邊境不遠,攻擊暴露后,會給大軍繼續深入帶來一些麻煩和不便。
徐國章灑脫地說道:“不礙事,計劃不如變化快嘛,咱們隨機應變。”
他怕這位年紀輕輕的都尉大人對此耿耿于懷,又接著說道:“咱們此行是干什么來了,不就是根攪屎棍,到處亂搗鼓嗎!如今占了這幽郡城,斷了敵人的糧草供應,有功無過。至于接下來嘛,反正咱們都是沿途破壞襲擾,相機行事便是。”
許青白拱拱手,他倒不是擔心自己會被責罰,只是覺得,差錯出在崔嵬營身上,不能因為自己,連累到整支大軍。
如今,他將事情前因后果說明白,把利害說清楚,該怎么著怎么著,盡量不要影響到接下來的行動。
緊接著,徐國章又召集來了一眾高級的軍官碰頭,仔細分析了當前處境,詳細商議了接下來的戰局走勢。
一切妥當,許青白這才跟著眾人返營休息。
......
等到拂曉時分,天邊剛露出魚肚白。
幽郡城北門大開,經過半個晚上的休整與補給,三萬騎兵部隊又出城向北突進。
昨晚鬧出這么大的動靜,大匈不可能對此不聞不問,必定正在調集兵馬前來圍剿。
而騎兵部隊此行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攻城、占城,他們還有自己的目標,需要繼續深入。
浩浩蕩蕩的騎兵部隊剛剛退出幽郡城,城內,緊張惶恐了一整夜,還沒合過眼睡過覺的百姓們,聽見動靜,這才偷偷把房門拉開一條縫,伸出頭來,往大街上觀察張望...
不一會兒,城內鑼聲大起,有人在城內高聲呼喊:“走水了...”
正在偷偷摸摸張望的城內百姓,聽見呼喊,這才顧不得其它,一個個跑到大街上,想要看個究竟。
只見城內衙署、庫房幾個方向,冒起了濃煙。
城門口,一籮籮的糧食、一摞摞的干草、一排排的馬車,都被人抬了出來,集中放到了一處,堆積如山...
拂曉的微微天光里,火光沖天。
————————————
出了幽郡城,騎兵部隊也不再掩飾行蹤,如同一支鋒利的匕首,對著大匈腹地,筆直插了進去。
而大匈腹地,布防兵力空虛,難以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一路上,騎兵部隊又先后攻破了幾座城池,先手吃掉了幾支聞風而至的零星小股敵人,戰獲頗豐。
大匈這邊,對于這支不知道從哪里突然冒出來的部隊,頗為頭疼。
人數不少,還盡都是騎兵。
腹地之內,僅僅依靠各地的駐軍,很難將其攔下,反倒像是在一點點地,送出些碎肉吃食,在一路盛情款待對方。
眼見前方圍堵不住,騎兵部隊又在一路橫沖直撞,向著北邊繼續流竄...
大匈高層終于再也坐不住了,隨即從前線邊境上,抽調出原本用于進攻的兵力,調頭過來,回追這支騎兵部隊。
得到消息的騎兵部隊,也不慌不忙,他們此行的目的,除了深入破壞之外,本來也有吸引大匈軍隊調頭的意思,以此緩解邊境燃眉之急。
如今眼見敵人果然中招,一切都在自己一方的計劃預料之內,反而有些鼓舞。
......
這天,白羽探馬來報,身后兩百里的地方,出現一支大匈騎兵,正馬不停蹄向北疾馳而來。
追兵終于出現。
騎兵部隊這邊,一眾軍官聚首,召開了一場臨時軍事會議。
會上,徐國章先將白羽探馬偵查來的情報信息講了一遍。追兵系騎兵部隊,目測約莫三萬騎,打著“石”字旗,判斷主將之人,應該是大匈鎮南軍中的石柯。
這人位居三品偏將軍,老成持重,打仗一板一眼,極少會給對手以可乘之機。
這些年來,他的部隊活躍在兩朝戰場上,作戰經驗豐富,頗有些難纏。
眾人議論紛紛,有人建議加速深入,有人主張先解決掉追兵,一時爭執不下。
徐國章作為主將,先聽取了一遍手下的意見,權衡利弊之后,最終決定,大軍拉開架勢,先做掉這支尾巴。
此后,大軍稍稍地放慢了行軍速度,佯裝在繼續深入,很“有心”地替敵人著想,讓敵人能夠順利追得上。
經過一番踩點考察,大軍又悄悄分出六千兵力,加速脫離大部隊,趕到了前頭,神不知鬼不覺地埋伏在了一處隱秘之地。
等到與敵人相隔約莫二三十里的時候,大軍陡然開始加速,給后面追擊的敵人造成被發現后想要擺脫的假象。
就如同擺下了一個口袋,等著敵人往里鉆。
......
大匈這邊,追擊途中,不疑有詐。
三天來,他們一路馬不停蹄,終于遙遙看到了這支游兵的身影。
這會兒,又眼見對面就要開溜,向來老成持重的主將石柯下令,全軍提速,先牢牢咬住對方再說。
銜尾追了小半會兒,領在前頭的石柯,猛然發現前面的大軍竟不知在什么時候竟然調轉了方向,后隊已變成前軍,反向對著他們攆了過來。
疾馳中,石柯臉上大驚失色,右眼皮直跳。
他趕緊下令,全軍停止前進。
隊伍里,隨著前面的人陡然間停了下來,后面的人收韁不及,戰馬嘶鳴,又有騎卒跌下馬來,頓時變得亂糟糟的...
殺喊聲響起。
倉促之間,匆匆列好隊形的這支大匈部兵,一時被打了個反應不及。
他們這些天來,緊追急趕,早已人困馬乏。
相比之下,對面卻是以逸待勞,蓄足了精神。
但無論如何,如今兩支大軍遭遇,箭在弦上,已是不得不發。
兩支騎兵相遇,誰要是選擇退走,勢必會招惹來對方的追殺收割,屆時,率先退走的一方,只會被殺得更加潰散...
于是,大匈這邊,眼見著對面迫近,也只得硬著頭皮,向前沖鋒。
兩支騎兵部隊,一左一右,如同兩道大潮,一線向著中間沖去,欲要比試一下高低,淹沒了對方。
場面蔚為壯觀。
......
一陣箭雨過后,兩潮終于相抵,翻卷起一片片浪花。
沉悶的馬蹄聲、颼颼的箭羽聲、轟然的撞擊聲、清脆的骨頭斷裂聲、錚錚的刀戈碰撞聲...聲聲不息,此起彼伏。
兩軍一觸而攏,混戰廝殺在了一起。
(https://www.dzxsw.cc/book/45900614/1742152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