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南下
又在草原上到處禍害了一個月之后,許青白覺得,再這么下去,也沒有再多的收益了。
他索性決定玩一票大的。
這一趟跟著他出來,如今在大草原上玩瘋了一般的一眾校尉都尉們,正在興頭上,聽說后,無一不支持。
這一天,他們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一番后,找準時機,快速擺脫跟蹤,筆直向東南而下。
東南方向,千里之外,便是大匈王朝的心臟,京城上都。
大匈因為征服了北邊的大草原,幾十年前,特意在草原南邊不遠的地界上,花費巨資,投入大量財力人力,打造出一座新城,并將京城北遷,起名上都,以此方便統(tǒng)轄。
因為離著大草原不遠,許青白覺得,自己可以試著往南走上一遭。
當前,如果想要憑借著自己這不到兩萬的人馬,就把大匈的京城給吃掉,未免有些癡人說夢。
但許青白的目的不在于此。
只要能夠威懾到大匈朝廷,嚇一嚇那些只會躲在大后方,安逸享樂的皇室大官們,就算是達成了目的。
只要大軍能夠深入到上都附近,就能攪動兩朝局勢,從而牽制住大匈軍隊在南邊的進攻。
此行,戰(zhàn)略意義要遠遠大于戰(zhàn)術(shù)價值。
......
終于,騎兵部隊開始發(fā)力,軍威初現(xiàn),一路橫推而過。
大匈北邊腹地內(nèi)的軍驛、軍鎮(zhèn)、軍用倉庫、補給線路,紛紛難逃一劫,被毀壞殆盡。
裴秀這邊,起初判斷許青白又是在調(diào)動他們,以便在草原上兜圈子罷了,他無動于衷,頗有點以不變應萬變的意思。
一直等到許青白領著大軍,隔著南邊的草原邊界越來越近的時候,發(fā)覺不妙的裴秀這才破口大罵對方不是個東西,這才領著大軍,向南邊發(fā)足狂奔...
沿途的求援消息像雪花一樣紛至沓來。嗅到一絲危險氣息的大匈朝廷開始出現(xiàn)慌亂,一連發(fā)出十余封調(diào)令,趕緊從上都周邊十幾個郡城藩境,搜刮所剩不多的兵力布防。
又一紙調(diào)令傳到南方,從戰(zhàn)事膠合的邊境上,再抽調(diào)出了一支三萬人的騎兵火速回都,欲要截斷這支大越騎兵部隊前進的道路。
一封八百里加急,幾經(jīng)周轉(zhuǎn),終于送到裴秀手里。
信上,要求裴秀加快行軍,務必要趕在這支騎兵部隊進入上都前追上,立即展開決戰(zhàn)。信上的措施不可謂不嚴厲,頗有些責備的語氣。
這也難怪,回想一下,大越這支騎兵兩個多月前不知從哪兒突然冒出來,先是在南邊邊境一帶出現(xiàn),隨后筆直北上,渡濁水河,東進草原,沿途一路禍害了兩個多月,這會兒又膽大包天地打起了上都的主意...
換誰坐在朝廷的高位上,都得震怒。
裴秀原本在分析對手的意圖,覺得對手多半也是在做做樣子,存了調(diào)動牽制的想法,對方主將不可能愚蠢到真拿著這兩萬騎兵去打上都的地步。
他這些天來,其實已經(jīng)漸漸放慢了全軍行進的腳步,想著就守在這支騎兵部隊西北邊,堵住對方回撤逃跑的路線,再配合著日益組織起來的南邊友軍,來一場最后的圍剿。
再說了,上都城堅墻厚的,這兩萬孤軍深入的騎兵,就算真的兵臨城下,又有什么用!還不得被周邊陸續(xù)趕來的己方援軍圍毆一頓。
如果對方真的存了這個想法,他其實樂見其成,不介意就將上都作為誘餌,讓對方來一個飛蛾撲火,有來無回。
這倒省去了他一個勁地跟在后面,圍困不住、剿殺不了的尷尬境地。
只不過,此事事關(guān)重大。
給他發(fā)信的那位兵部大佬,似乎是極其了解裴秀的想法,直接在信上打消了他的這些多余想法,命令他立即回援上都。
信上就一句話:如果上都真讓這支騎兵給圍了,不管最后結(jié)果如何,大匈在這天下,還如何立足!
措辭強硬,沒有商量的余地。
看完信的裴秀,心里窩著火,趁著四下沒有外人,脫口就罵道:“他們就是臉皮子薄啊!戰(zhàn)場上交手,陽謀策略、陰謀詭計都不丟人,要這么大的面子干什么!能殺敵?能當飯吃?...”
身邊兩個親信手下,對此置若罔聞,不敢置喙,更不敢附和...
這還不算完,裴秀緊接著的一句話,讓兩人頓時如同晴天霹靂,噤若寒蟬,“這群老家伙,看來真的是老糊涂了!一個個的,高高在上,占著茅坑不拉屎,就該挨個踢他們的屁股,都統(tǒng)統(tǒng)給我滾蛋,換老子上去接班...”
兩人大氣都不敢喘一下,對此大逆不道的話,只當不曾聽見過。
他們打定主意,下來后,一定要互相統(tǒng)一口徑:今天壓根兒就沒見過他們這位裴將軍。
......
馬上就要出草原了,許青白的大軍卻依然沒有調(diào)頭的意思,似乎是打定主意,要去來一場自不量力的冒險。
前面三百里不到,就是大匈的上都了,沿途抵抗越來越激烈,他們也再不似此前那般,能夠從容推進了。
許青白將他這支騎兵比作攪屎棍,如今,但凡部隊的一行一停,但凡風吹草動,都能牽動到許多人的神經(jīng)。
特別是,大匈朝廷那邊,無時無刻不在關(guān)注掌握著他這支騎兵的動向,終日惶恐又緊張。
許青白他們,倒真還沒有兵臨上都的想法。堂堂大匈王朝,不可能就他們這不到兩萬人馬就可以對付解決掉的。
他們只是打了大匈一個措手不及。
或者說,此前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正是兩朝大戰(zhàn)的節(jié)骨眼兒上,想著不過是一只惹人厭的跳蚤虱子,沒空多加理會。
等到發(fā)現(xiàn)這只跳蚤,不僅趴在自己身上吸血不止,胃口極大,還極其過分地,想要往自己頭上跑的時候,大匈王朝這只老虎,知道疼以后就不會再坐視不管了...
此前的順當,有一半要歸功于敵人的縱容。
待大匈真正騰出手來,或者說,等到它不計某些后果,全力要解決掉這個隱患的時候,騎兵部隊的處境,將極其兇險。
但許青白明白,沒有半路退縮的道理。大軍一路輾轉(zhuǎn)幾千上萬里,既然定下了目標,就不能瞻前顧后,功敗垂成。
他們?nèi)缃襁深入的還不夠,還沒有把大匈這灘水給徹底地攪渾。
而許青白之所以有足夠的底氣繼續(xù)深入,來自于上都的位置離著大草原真的不算遠。
他們一路走來,身后的大草原,都被他們破壞殆盡。此時,唯一的威脅,就只是跟在后面的那三四萬追兵。
退一步講,等到他們再難以為繼的時候,大不了,就又調(diào)頭回來,再正面鑿一次防線,繼續(xù)退回大草原便是。
(https://www.dzxsw.cc/book/45900614/1742151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