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圣旨到
章州的災后重建工作進行的如火如荼,隨著越來越多的房屋修繕完成,留在收容所里的百姓也日漸少了,如今只剩下一些老弱婦孺,他們或是本就沒有親人,或者是親人在雪災中去世了,即便是有銀錢,也無力重新蓋房子。
看這些人惶惶不安的樣子,如玉提出,不如就把這處宅子當做一個長期專門收容這些人地方:“就叫慈幼局,如何?”
“義妹慈心,只是這宅院到底是你的產業。”于揚全有些不好意思,一場大災,官府銀錢捉襟見肘,前期救災包括后面修繕房屋的銀子大多是如玉和沈夜出的。
“義兄就不要同客氣了。”如玉擺擺手,“宅子本也買來救災的,再說還在義兄名下呢。只是這慈幼局若想辦好,還需一定的章程,管事的人員也要安排好,一切都有勞義兄。”
“這本也是為兄分內之事。”于揚全道。
“既是要設慈幼局,也不能太過將就,內里陳設擺置、日常的吃食花費,士齊你擬個章程,回頭就去找賬房支銀子吧。”沈夜也道。
士齊是于揚全的字,說來還是老王爺給取的,如玉現如今也知道這兩人關系匪淺,就說于大人那奏折,可是沈夜看過點頭之后才呈上去的。
沈夜弄來的物資是從海上過來的,先后來了兩批,章州城才能順利渡過難關,對于章州百姓來說自是好事,可皇上就不這么想了。
異性王悄悄開海運?還能一次性弄到這么多物資,怎么,想造反嗎?
所以寫這些物資來由的時候,兩人著實費了些腦筋。
“其實我還有一個想法。”如玉再次開口,這也是她先前想過很多次的,章州沒什么像樣的學堂,唯一的舊學堂還被一把伙燒了,“我想著可不可以另選地方,重開學堂。”
“民智未開,是以流言可以輕易橫行,此地教化不足,便是于大人再有本事,怕也難以真正令百姓富足。”如玉道,“百年大計,教化為先,不如官府主持辦學,讓老百姓們可以念書識字,義兄以為如何?”
“此乃長遠之計,確是必要。”于揚全贊同,“只是教育一道,地方倒還是其次,沒有大儒講學,終是不行。”
學校修的再好?沒有靠譜的老師怎么成?
“章州不似江南文風盛行。”沈夜道,“想要開化民智,得徐徐圖之。”
如玉點點頭,知道這事兒急不來,她有許多想法,諸如義務教育、辦官報刊物之類,想著反正日子還長,她就在這慢慢來,一步步實現。
不想,一封圣旨,徹底打亂了她所有設想。
于揚全的奏折和欽差大人的真是見聞傳到圣上耳朵里,皇帝贊他賑災有功,沈夜當機立斷也受到嘉獎,另外楊有仁罪無可贖,不必押送回京,令于揚全自行處置判決。
此外,還有一道專門給焉家的圣旨。
其言焉如珠重得盛寵,身懷有孕,已被冊封為珍妃。
命焉禮攜家眷,不日返回盛京。
“焉大人,您緊著拾掇拾掇,隨同老奴一道回京吧,珍妃娘娘可盼著呢~”宣旨的太監捏著尖細的嗓子,笑的見牙不見眼。
—— 第一卷·浣溪沙(完)——
(https://www.dzxsw.cc/book/45878503/2586871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