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寡人無疾 > 第63章 包子?饅頭?

第63章 包子?饅頭?


  三個伴讀,都不是自愿來做侍讀的。

  甚至在皇宮的旨意下達之前,連他們的父母長輩都不知道皇帝會做這樣的安排,更談不上什么應對之策了。

  劉未看著跟在自己三個兒子身邊的伴讀們,心里十分滿意。

  三人之中,老大的伴讀魏坤,乃是方國公魏靈則的幺子,雖說是兒子,但他的年紀和他一母所生的大哥相差了二十多歲,所以大多數時候,是魏家這位世子照顧這個弟弟,而非方國公夫妻。

  魏坤的胞兄魏乾除了是方國公府的世子,還是在鴻臚寺任職的典客,凡是進京述職的外地官員在京城的衣食住行、送往迎來,都歸他管,算是個清貴的官職,卻也沒什么太大實權,不過托這一點的福,魏乾的人脈倒是廣闊的很。

  老二的伴讀莊揚波,乃是大理寺卿莊駿的長孫。

  如今的這位大理寺卿也是當年科舉取士一路直入殿試的世家之子,要出身有出身,要能力有能力,要德行有德行。歷經外放、宮變依舊不倒,而且憑著為人方正又公允的性格,在大理寺卿上一坐就是近十年。

  莊家家風頗嚴,家中子弟大多成才,莊家長子在湖州任刺史,長媳和長孫留在京中算是盡孝,只帶走了兩個侍妾伺候起居。

  莊揚波今年才八歲,三歲起就沒見過父親,祖父是個嚴厲的性子,祖母又是典型以夫為天之人,這莊揚波原本膽子就小,每天被祖父說自己這里不如父親,那里不如父親,漸漸的就自暴自棄,養成了個一說就哭的淚包脾氣。

  老三的伴讀戴良,是京中出了名不學無術的粗魯性子。魏國公家幾代也沒出過武將了,這位長孫卻是從小喜歡舞刀弄槍,壓根不愿意讀什么圣賢之書。以魏國公府的家世,就算長孫要學武也沒什么,盡力尋找些名師慢慢教導就是,可這戴良卻因武廢文,這就是大大的不對,足以讓戴國公雷霆大怒。

  家中強硬壓制戴良的結果,就是把他的小弓小馬小劍丟了個干凈,也辭退了家中的武師武先生,只給他留下圣賢之書、筆墨紙硯,又延請名師為他教導圣賢之道,結果這孩子文不成武不就,還不尊師重道,活生生氣跑打跑了許多先生,一時傳為京中笑柄。

  三位皇子之中,他大兒子性格最為中庸,但占了個名分,所以他便給了他空有名頭好聽實際上沒有什么勢力的方國公家幺子為伴讀。這魏坤從小和長兄一起長大,他的兄長是個面面俱到之人,進宮伴讀也不會出什么錯,正好適合不出彩也不出錯的劉恒。

  他的二兒子劉祁除了比長子劉恒小上一歲,其他的倒并沒有遜色老大多少,在處事的決斷上甚至比老大更強。但背后扶植他的勢力太強,日后難免淪為傀儡之流,而他對親情還有不切實際的軟弱和幻想,后戚能干涉前朝,倚仗最大的就是皇帝對母族的眷念,所以他一直對這個兒子很不滿意。

  他指給了他家世雖不弱,但在朝政上和他母族方家正好是政敵,本身本事又差年紀又小的莊揚波為伴讀,不但不可能對他有所裨益,還很有可能拖他的后腿。

  如果老二夠聰明,就會干脆的拋棄莊揚波,那日后他也不是沒有拋棄方家的可能,這才是真正的決斷。

  如果老二不肯拋棄莊揚波,那么方家勢必不能坐視莊家借老二之力壯大,必定和莊家斗得更加激烈,日后的宰相只會有一個,方孝庭想坐那個位置,莊駿未必不想。

  莊揚波的父親也是能吏,今年任期屆滿他準備留他在京中,若老二沒有拋棄莊揚波的想法,他就扶起莊揚波之父莊敬。

  刑部尚書今年正好告老,大理寺卿之子在刑部,也算是相得益彰。

  老三劉凌,原本是他最期待的孩子,也是他最厭惡的孩子,現在雖有高祖的那幅畫,但已經冷遇了這么多年,再來培養感情也來不及了。

  好在未發現他有先天之氣之前,他對這個老三懷有許多期望,將他送去了冷宮,如今也得到了莫大的好處,也不是沒有日后一搏之力。

  沈國公府的家訓是“有能者居之”,開國沈國公戴勝自己是庶子出身,受盡了嫡母的苛待,對長幼嫡庶之分看的不是那么在意,高祖對戴勝十分敬重,也就沒有怎么干涉他的家事。

  可他的后代卻不能不在意這一點,畢竟娶回來的夫人是不可能愿意為別人做嫁衣的,所以家訓越是不分嫡庶,幾代國公也就越是謹慎,妾室幾乎是沒有的,四代人里站住的男孩子,也都是嫡出。

  也正是因為都是同胞兄弟,沈國公府家中才這么和諧,換了別人家,早就鬧著要分家離枝了。

  但也因為“有能者居之”,每代的作為世子人選的長子似乎都對世子之位不怎么感興趣,無論是如今的沈國公還是前代國公,都不是以長子之位繼承的世子之位。劉未仔細想想,好像還真弄不明白沈國公府是以什么來確定何謂“有能”,在他看來,戴勇可一點也不算什么“能人”。

  戴良簡直就是中了沈國公府幾代魔咒,其父愛游山玩水結交三教九流就算了,其子也是個混世魔王,在很多人看來,他是不適合進宮伴讀的。但劉凌這孩子最大的問題是太過被動,有一個無事生非的伴讀在身邊,他再想守拙也守不住了,只要他的本事一點點露出來,他背后之人也就能一目了然,究竟日后有什么成就,就看這孩子能走多遠。

  劉未越想越覺得自己思慮的周全,看向三個兒子和他們伴讀的眼神也越發和藹,倒把很久沒有見到過自己父皇這么溫和的三個皇子嚇得心驚肉跳,生怕還有什么后招在等著他們。

  好在劉未早朝過后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來東宮也不過就是來走個過場,對東宮里教導學問的各位先生交代了幾句之后,人群便又浩浩蕩蕩地離開了東宮。

  “三位殿下,請入崇教殿讀書吧。”

  東宮教導幾位皇子的太傅徐清同時也是國子監的祭酒,見三位皇子還凝視著圣駕遲遲不入殿,忍不住出聲催促。

  東宮如今并無皇儲,自然就沒有仿照前朝建立的東宮體制,也沒有固定的教習,太子所住的三殿如今空出,僅僅用了偏殿的光大殿和作為教習之所的崇教殿給大皇子和二皇子讀書與起居。

  課程是由祭酒徐清制定的,每月月頭會提前交給皇帝批示,待上什么課時,就由皇帝指定那幾位擅長此科目的大臣或大儒前來教導,或者由徐青推薦合適的人選,這幾乎已經成了教導皇子的一種慣例。

  可如今徐清卻發起了愁。大皇子和二皇子的進度幾乎一致,在一起讀書就可以了,可如今來了個冷宮里長大的三皇子,據說學問是不怎么樣的,琴棋書畫恐怕也一竅不通,這課該怎么安排?

  好在徐清在國子監也見識過各種良莠不齊的太學生,在進行過該有的禮儀和客套之后,開門見山地問起劉凌:“敢問三殿下,如今已經讀了哪些書了?”

  徐清對陸凡的人品和學問都很信任,否則也不會曾經將他推薦給兩位皇子開蒙。只是這個人性格太不著調,是以連他也不確定陸凡到底有沒有教給劉凌什么真材實料的東西。

  劉凌來之前和陸凡已經商量過,所以回答很有意思:“徐祭酒,我這歲數該讀的,都已經讀過了……”

  “我看是都翻過了吧。”

  他話音未落,二皇子劉祁嗤笑一聲,小聲嘀咕了一句。

  只是崇教殿里十分安靜,他這小聲嘀咕,殿中諸人都聽了個清楚,劉凌還好,徐清和戴良頓時都皺起了眉頭。

  “二殿下,此時是臣在詢問三殿下,二殿下應當關注年前安排的功課才是。”

  徐清性格方正,有話直言。

  “難怪家里人都告訴我日子可能不太好過,叫我夾著尾巴做人,原來是這個意思……”戴良想,“看樣子,要不要夾著尾巴做人,根本不由我說了算嘛,連這三皇子都得自己夾著尾巴做人!”

  越想,戴良越覺得“前途無亮”起來。

  徐清“點”過劉祁后,又轉過頭和藹地問起劉凌:“不知三殿下具體讀過什么書呢?只有知道三殿下到什么程度了,我才好安排教習的先生。”

  “除了開蒙的那些,陸博士教過我《四書》了,《左》、《國》、《史》也都讀過,就是囫圇著學的,也不知道程度如何。”

  劉凌露出迷茫的表情,將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學的怎樣的不安表現的淋漓盡致。

  徐清是個好人,一想到劉凌的遭遇,心中不由得一軟,點了點頭道:“那今日大殿下和二殿下由蔡博士指導年前的功課,三殿下隨臣去偏殿,臣根據殿下的進度,再來斟酌該如何授課。”

  說罷,起身做了個手勢,示意劉凌和戴良跟上。

  劉凌知道一開始不會跟兩位兄長在一起讀書,心中松了口氣。戴良想法也差不多,他也不愿意一大堆人一起讀書,干脆地站起身就跟著劉凌去了偏殿。

  崇教殿里,大皇子和二皇子互視一眼,似乎對坐在上首審閱自己功課的那位蔡博士并不怎么在意,反倒自顧自地于身邊的伴讀聊了起來。

  “魏坤,你在家時可讀過什么書?”

  大皇子溫和地問起身邊的伴讀。

  “讀過。”

  魏坤點了點頭。

  看來,他這伴讀倒是個謹慎的性子。

  好,謹慎就好。

  劉恒滿意地看了他一眼,“我上課時好安靜,功課也不需要你幫忙,當然,我也很少惹是生非,不會帶累你受罰。你不必擔心宮中日子難過。”

  “我不擔心。”

  魏坤依舊是惜字如金。

  “這……話是不是少了點?”劉恒心中犯起嘀咕,“一般人即使不誠惶誠恐,也要多說幾句‘多謝大殿下照拂’之類的話吧?算了,反正只是伴讀,能這樣就不錯了,比起老二和老三……”

  他悄悄用余光掃過老二,發現老二身邊的莊揚波又開始滿眶淚水,再想想戴良那桀驁不馴的眼神,心中反倒有種“我撿到了寶”的歡快,對魏坤的沉默寡言反倒沒有什么不滿意了。

  “你哭什么哭,我還沒哭呢!大哥和三弟身邊的伴讀好歹年紀都不小了,父皇給我指了你這么個小鬼,我都沒意見,你哭什么!”

  劉祁有些不耐煩地看著他抽著鼻子,恨不得一巴掌將他的臉拍到桌子里去。

  “我已經八歲了,不小了!”莊揚波雖在抽泣,可是說話的語調卻不慫包,“我知道不能哭,可就是忍不住啊,嗚嗚嗚,又不是我想哭的……”

  “那你究竟在哭什么?”

  劉祁咬牙切齒:“我覺得你和老三倒是很配,他像你這么大年紀的時候,也是一說話就掉眼淚……”

  “誒?真的嗎?”

  莊揚波抬起頭滿臉驚喜。

  “就是這……喂,我是在和你說老三嗎?你重點弄錯了吧!我問你為什么又開始哭了!”

  “因為您學的東西我都看不懂啊,我在家剛剛學到《大學》,你做的功課我都看不懂,我都看不懂,怎么做伴讀呢?我回家又要被祖父罵了,嗚嗚嗚……”

  一想到祖父的疾聲厲色,莊揚波又悲從中來,吸著鼻子扁起了嘴。

  “皇子都是要學這么多東西的嗎?我五叔今年都十六了,也沒有學到這么多啊,去年他才開始學策論呢!”

  聽到莊揚波的話,劉祁心情莫名其妙的好了一點,驕傲地挺著胸道:“那是,皇子就是要學這么多東西的,策論這東西,我從十歲就開始學著做了。”

  他有些試探地伸出手,摸了摸莊揚波的小腦袋,語調也放的軟了些:“也是,你只是個大理寺卿家的長孫,又不是什么國之英才,別哭了,你不會,慢慢學就是。看見三皇子了沒?他九歲才有先生,到現在才學了三年,你總比他好些吧?”

  “我三歲就開蒙了。”

  莊揚波終于找到了一點自信,復又低下頭去。

  “可是我祖父說我就是個庸才,學了也是白學……”

  怎么會有這樣的祖父?腦子有病嗎?難道是撿來的孫子?

  劉祁想起自己的曾外祖父,頓時覺得大理寺卿莊駿也是個腦子糊涂的,忍不住在心中冷哼了一聲,傲然道:“你是我的伴讀,庸才又怎么了?放心,若日后你混不下去,我身邊留個庸才也沒什么……”

  “咦?還可以這樣?”

  莊揚波揉了揉眼睛,一雙杏眼瞪得像是貓仔。

  “二殿下,您真是個好人!”

  “不要撒嬌!功課也是要跟上的!我可受不了留一個蠢人在身邊!老三是我弟弟我尚且忍受不了,你要是不聽話,我隨時可以把你趕走,明白嗎?!”

  “哦……”

  莊揚波點點頭,心里卻未必不希望自己被趕回去。

  天天起早什么的,對他來說太辛苦了。

  劉祁嘴巴雖壞,眼神還算平和:“你如今讀了什么書了?我寫的策論能看懂哪些?我得先知道你的程度,才能指點你去看什么書……”

  莊揚波回想了一下,開口說起自己開蒙后度過的詩書。

  “讀的不少啊,以你的年紀,這樣也算是不錯了。你祖父到底是有多望子成龍?難道還想教出個八歲的宰輔不成?”

  劉祁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說完后提起筆來,在面前的紙張上開始寫寫畫畫:“我給你寫幾本書,你去找來看看。對了,你剛剛說的《共工治》和《搜神記》是什么?”

  說到這兩本,莊揚波眼睛一亮,然后聲音又低了下去:“是……是我打發時間看的雜書,我阿爹房里的,祖父不給我看,說是歪書……”

  “我說呢,我怎么沒看過也沒聽過。”劉祁點了點頭,“既然你祖父說是歪書,那就少看點。”

  莊駿可是他皇祖父時的金榜狀元,莊揚波的父親莊敬當年也是探花。開科取士得到的名次雖然有許多出身的水分在里面,但能進殿試那學問一定是很好的,這一點劉祁并不懷疑。

  莊揚波聽到劉祁的話,眼睛里最后的一點神采也消失了個干凈,低下頭“哦”了一聲,乖乖地接過劉祁開過來的書單,定神一望,眼淚又要出來了。

  “這……這么多?”

  “這還多?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讀的就比這個多了。后來我去了觀中,早晚課還要讀道家經卷,都沒露出你這樣的表情。”劉祁不以為然:“又沒讓你一天學會,在我身邊當伴讀,哪怕是庸才都無所謂,但不能是自甘墮落的懶鬼,明白嗎?”

  “明,明白……”

  嗚嗚嗚,他能不明白嗎?

  他從沒想過日后能如何飛黃騰達,就像戴良那樣做個紈绔子弟不行嘛?

  ***

  “誰是紈绔子弟!”

  戴良壓低了聲音惡狠狠地道:“不愛讀書就是紈绔子弟?這是哪位圣賢立下的道理?有本事讓他跟我打一場!”

  劉凌頭疼地看著面前滿臉兇戾的戴良,不明白什么樣的人家能養出這樣脾氣的孩子,還能好生生的長到這么大。

  “徐祭酒也是好意,他是怕你荒疏了學業,才把話說的重了點。”

  劉凌看了眼去給自己拿“課本”的徐清徐祭酒,小聲安撫戴良:“你如今在宮中,不是家里,不要老是把打打殺殺放在嘴邊,東宮里是有侍衛的,若你放肆,徐祭酒隨時可以讓侍衛把你叉出去。”

  “那正好,我讓他們明白我拳頭的厲害!”

  戴良變掌為拳,“赫赫”地揮舞了幾下。

  劉凌從小習武,他雖不知道蕭太妃的身份和秘密,但不可否認蕭太妃的武藝和眼力都是當世難尋,他跟著蕭太妃和諸位會武的太妃學了這么久,別的不算頂尖,眼力卻是有的。

  如今見戴良出拳,他一眼就看出這戴良出拳雖然威風凜凜,其實外強中干,一拳打出去后力不足,力道又全部卸掉,根本沒有什么威力,連花拳繡腿都算不上。

  “你,您那是什么表情!”戴良瞪著眼,“您也覺得我是紈绔子弟?”

  劉凌見他口氣頗不客氣,心中也有些不悅。他從小受諸位太妃教導,心中傲氣并不比兩位哥哥少多少,就算他是不受寵的皇子,戴良這樣也未免太過不敬了點,而且許多觀點也不能一致,日后想要相處恐怕多有磋磨,遂皺起眉頭直言道:

  “紈绔與否,不看讀書多寡,而是看出事如何。你一不尊師重道,二不以禮待人,為何不算紈绔?”

  “您說我沒教養?”

  戴良嘴里用著“您”,眼睛里火光已經直冒了,若不是礙于三皇子的身份,恐怕立刻揮拳相向都有可能。

  “三殿下說的好!”

  門邊傳來一聲喝彩,劉凌扭過頭去,發現正是滿意地撫著胡須的國子監祭酒徐清,也不知道在窗外站了多久了。

  徐清對劉凌客氣,那是因為劉凌是皇子,在禮法上,除了師徒,還要講究個君臣,可對沈國公府這位無官無爵的嫡孫可就沒那么客氣,當下胡子眉毛一動,冷聲斥道:“戴良,你身為皇子伴讀,當以德為先,如今以我看來,你不但性格乖張,而且分不清何為君臣,罰你在殿外跪上一個時辰,想明白了再進來。”

  “弟子有何錯?”

  戴良不服。

  “會問這句話,就是有錯!”

  徐清雖性格正直,可能身為祭酒可不是什么好好先生,國子監里什么紈绔子弟他都看的多了,當下一指殿外,厲聲道:“要么自己出去跪著,要么我請侍衛進來丟你出去!”

  戴良深吸一口氣,捏緊拳頭劇烈抖著身子,終是丟下一句“我自己出去跪!”,大步流星地出去了。

  劉凌看著他心不甘情不愿地出了偏殿,越發覺得日后在東宮的日子不好過,忍不住嘆了口氣。

  他身邊的舞文弄墨兩宦官倒是高興的很,頗有些幸災樂禍之意。

  “殿下的書讀得多,卻畢竟學的時日還短,臣怕您基礎不太扎實,所以拿了幾本大殿下和二殿下幾年來的功課借您您看過這些功課,就大致會知道皇子的課都是如何安排的,也好先適應適應。”

  徐清給了戴良一個下馬威,對劉凌卻沒有面對不得寵皇子的倨傲,遞出來的幾本冊子也是厚重無比。

  劉凌謝過徐清,眼睛的余光卻不由自主地掃向殿外。

  這些神情自然被徐清看在眼里,微微笑著解釋:“戴良其實并不適合做伴讀,臣雖不知道陛下為何如此安排,但臣希望看到殿下能夠有一個安心進學的環境,而不是找一個會帶累殿下之人。誰知今日的伴讀會不會是他日的臣屬?如果現在分不清孰強孰弱,日后只怕會粉身碎骨。”

  這話也隱隱有說給劉凌聽的意思。

  劉凌聽出了徐清的話外之音,有些不敢置信地看向面前的國子監祭酒。卻見這位寬厚的老者對他偷偷眨了眨眼,指著那些功課笑了笑,就踱著步子出了偏殿,大約是回主殿督促其他兩位皇子的功課去了。

  劉凌壓下對于徐清的疑問,翻開了手中的功課,他身邊的舞文弄墨兩位宦官想要拿出鎮紙和筆墨等物伺候,卻被劉凌制止,吩咐他們在殿門口等候,若要伺候再另行召喚。

  兩個小宦官都不過十來歲的樣子,見劉凌對他們并不親熱反倒有些隱隱的排斥,眼神中都流露出一絲失望,但他們能夠伺候皇子而不是做些賤役就已經很高興了,雖然被吩咐在殿門口吹風,依舊還是依言守在門口,不時看看殿外跪的筆直的戴良,以及翻著厚厚冊子的劉凌。

  兩位皇子的功課自然不會自己變成一本本書,這些都是東宮里歷年教導兩位皇子功課的先生做出的批示和記錄,以及分析兩位皇子思路的教學心得,和兩位皇子的功課一起被裝訂成冊,以便徐清和皇帝隨時監督進度、確定方向。

  劉凌一直認為自己在冷宮里的學習已經很苦了,他小時候甚至有一段時間覺得自己根本撐不下去,可如今看著兩位哥哥、尤其是大哥讀書后裝訂成的密密麻麻的冊子,頓時生出了一股敬畏之心。

  他們甚至起的比上早朝的父皇還早,上午學文,下午還要學習天文地理樂理及其其他修身養德之道,即使是酷暑和嚴寒也沒有假日,唯有過年、生病和父皇的誕日能夠休息幾天。

  相比起在冷宮里偶爾還能開開小差到處閑逛的自己,他的兩位兄長是以一種嚴苛自律到近乎殘酷的方式在生活的。

  看著博士先生們一道道紅色的駁斥,一條條父皇“糊涂,重寫”的批示,還有那字跡端正清秀并不亞于自己的字跡,劉凌手撫著幾本厚厚的冊子,心中立刻警醒。

  是他坐井觀天,認為自己是在“守拙”,誰又能知道他這“拙”,是不是真“拙”?他自己在前進的時候,難道別人就躺在那里倒退嗎?

  為了那個位子,誰不是在用盡全身力氣向前?他有冷宮里的太妃們教導,可教導他兩位兄長的先生,難道都是不如太妃們的庸才嗎?

  他除了一身武藝之外,究竟有多少勝過他的兄長?

  劉凌將那幾本冊子翻了一遍又一遍,發現在兩位兄長十二歲那年功課的那本封皮上有個折角,忍不住細細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他忽然就明白了徐祭酒這樣做的原因。

  他是在提醒自己,不可盲目自大,亦不可妄自菲薄,他所缺少的,只不過是時間而已,如今他已經進了東宮,就該努力縮短這些時間帶來的缺憾才是。

  劉凌將幾本冊子放在案上,跪坐著行了個敬禮。

  為自己曾經努力過的那些時日,也為兄長們為他做出的榜樣。

  他有天命,可以為帝。

  他信天命,卻不能輕視別人的努力。

  若日后他能為帝,一定要記住這幾本冊子,記住在他之前,他的兄長們為了這個位子多么的努力,如果他連他們的努力都達不到,又有什么資格稱帝?

  天命,絕不會賦予生而無知之人。

  舞文弄墨有些莫名地看著劉凌神神叨叨的舉動,心中都有些不妙之感。在他們看來,九歲才開蒙的三皇子學問絕對是不如大皇子和二皇子的,能同殿進學更是遙遙無期,如今他甚至對兩位兄長的功課頂禮膜拜,就是最好的注明。

  罷了,反正他們也沒想過日后能怎么出人頭地,只要離開灑掃宮人的行列,他們就已經很滿足了。

  舞文和弄墨看向殿外依舊跪的筆挺的戴良,心中也有些佩服。

  無論這是不是渾人,這個少年能一跪一個時辰絲毫不見動彈,就算是個倔頭兒,這毅力也足以讓人嘆服。

  劉凌收起手中的冊子,估算著已經到了一個時辰,便站起身來,走出殿中替徐祭酒免了戴良的責罰。

  這應該也是徐祭酒為劉凌留下恩惠而準備的,否則只需派個人來支會戴良一聲可以起來了,又何必不管不問?

  若劉凌真是個不把戴良放在心里的,任他在外面跪幾個時辰,也可以用一句“我不小心忘了”搪塞過去,說不定跪壞了,就要再換個聽話的侍讀進來了。

  只是這樣做,未免落下了“不仁不義”的名聲。

  “到一個時辰了,起來吧……”

  劉凌彎下腰,伸出手遞給跪著的戴良。

  戴良抬起頭來,露出一張依舊倔強的臉,臉上麻木一片,顯然并不認為自己有錯,只是畏于長輩的原因才不得不聽由懲罰。

  “起來。”

  劉凌的手伸的更前了一些。

  要他起來是吧,這皇子害他受了這么大罪,怎么能就這么算了!

  戴良心中陰鷙地想著,干脆地遞出手去,握住了劉凌的手。兩人手掌一相握,劉凌天生高于常人的體溫就傳了過去,讓在門外被吹了一個時辰的戴良手中頓時一暖。

  可惜卻沒暖到心里。

  戴良借力想要地站起身子,卻假裝腳跪麻了往后一倒,用出極大的力氣拽著劉凌往墻上帶去,若這一下劉凌摔到了,就算沒有摔得頭破血流,也會摔得鼻青臉腫,出個大丑。

  這一下看上去太過偶然,就連舞文和弄墨都露出了驚駭的神色,失聲大叫著沖出了階下。

  “殿下小心!”

  “天啊,殿下快站穩了!”

  戴良心中正在得意,手臂上卻陡然傳來一陣大力,原本該飛出去的劉凌非但沒有撞向墻壁,卻反手狀似無意地扭過了他的手腕要害,震得他手臂一陣軟麻,直直轉了個方向,變成了他面部朝著墻壁撞了上去。

  砰!

  劉凌隨之跟著撞上他的后背,但有戴良作為肉墊,劉凌一點損傷都沒有的站穩了身子,隨即露出溫柔無害地笑容:

  “多謝你以身相護,否則我就要摔個顏面無存啦……”

  舞文和弄墨趕緊上來對劉凌噓寒問暖,發現他只是被帶的踉蹌了一下,頓時都松了口氣,心中也對這戴良有了極大的改觀。

  雖然脾氣混賬了點,倒是個有擔當的!

  戴良一頭栽倒了墻上,手臂麻穴還在兀自疼著,鼻腔內更是火辣辣的。他伸出手抹了鼻子一把,只見得滿手是血,再聽到一旁劉凌滿臉無害地笑著,豈止是鼻腔流血,喉間一口血都快嘔了出來。

  以身相護個鬼啊!

  顏面無存個鬼啊!

  他娘的是想害人,怎么反倒自己做了肉墊了!


  (https://www.dzxsw.cc/book/4568/324483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新| 台前县| 文昌市| 如皋市| 乌鲁木齐市| 六盘水市| 云霄县| 邯郸市| 五指山市| 祥云县| 三河市| 汉寿县| 勐海县| 南通市| 南乐县| 海南省| 大姚县| 宜宾县| 韩城市| 顺义区| 山阳县| 和政县| 阿拉善左旗| 清丰县| 白城市| 芦山县| 德安县| 抚松县| 哈尔滨市| 诸暨市| 玛多县| 布拖县| 马关县| 徐闻县| 萍乡市| 库尔勒市| 香格里拉县| 浠水县| 万荣县| 西青区| 宝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