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現在已是十一月末,空氣泛冷,吹來的風冷硬,刮得人臉生疼,天色昏黃,微雪飄浮。
路邊的店鋪都將店門禁閉,再不復上次大敞四開的場景。
沈秋拉緊外套的拉鏈,暗自慶幸上次趁著天暖,將行李都運回去了,現在只用背個書包就夠了。
感受著天氣的冷凝程度,她現在相信“全球變暖”的理論了。
她回來之前可好久沒感受過這種冷了,現在可才是十一月底啊。
還沒到北方真正冷的時間呢。
因為她要先去趟團結樓實地考察一下那些店鋪,這次就沒和劉陽一起坐車回家。
對方自有別的伙伴,倒也不至于孤單。
團結樓距離四中不算遠,且現在T市的出租車還是市內5元的“一刀切”價格。
沈秋倒也不至于為省這點錢挨凍,痛快地打上車出發了。
大約十分鐘就到了。
四中的月假是周四中午就開始放的,這個時候客流量不算恐怖。
出租車停在了團結樓北面的正門口處,免了沈秋再挨凍。
付過車錢,沈秋就一路小跑進到樓內。
但并沒有感覺溫度有什么變化。
她想起來現在的團結樓還沒有地暖的事,在心里直接將靠近門口的位置劃掉了。
太冷了,她家要在這里開書店,客人一年四季都會來的。
要是屋內太冷,也留不住客,還會對沈父沈母的身體健康不好。
沈秋往門口四周掃視了一圈牌匾名。
果然,在門口開店的賣的都是香料類,對溫度有特殊要求的商品。
還有一家沒亮燈,玻璃上貼著出租的信息。
正是沈秋之前打算考察的第一家店。
現在倒是省事了,可以直接去第二家了。
剩下的兩家都在中區,只不過一個靠南,一個靠北。
靠北的這個是貼著出售的那家。
中區的溫度果然好些,起碼沒有刺骨的風往進吹了。
心理上就讓人增加了一絲暖意。
因為租約還沒到期,所以這家生意還照做著。
只不過打眼一看,便能發現兩邊的貨架已漸空了。
這家賣的是針織用品,沈秋這時進來倒也不算違和。
店里還有兩三個客人在挑選商品。
其實沒什么好看的,團結樓店鋪的格局大體差不多。
都是方正的房型,唯一有點區別的就是屋內的裝修了。
這家比那個40平的要好些,墻面看著還很新,沈秋偷偷摸了摸,感覺刷的是乳膠漆。
地磚也很是明亮,天花板上四條白熾燈將屋子照得十分透亮。
還有兩盞大風扇,夏天打開,一定能瞬間緩解燥意。
再加上現在這家并沒有在屋內做隔斷,只是兩邊放置了兩排架子,正中擺了一個貨柜。
撤走之后還是空空的房間,倒是省了不少裝修的時間和精力。
沈秋越看越心熱,這家的情況比她預想的要好得多。
就是這23萬的價格,對她家來說有些吃不消。
她有些不舍地走出了這家店,快步去了最后一個店鋪。
這家的面積要更大些,有60平,給的租金也實惠,和鄰居一樣,每年一萬租金。
水電取暖都是租戶自己承擔。
其實格局都沒什么好說的,和上一家差不多,就是裝修差一些。
她家要是租這里,還要重新刷墻,增加暖氣片,有幾個地磚壞了也得換。
沈秋也知道環境差一些,但是她卻有些無法抉擇。
因為這家,就是前世她家在團結樓租的屋子!
可以說她們家是在這東山再起的。
上次陪沈媽媽來的時候,因為擔心被對方發現端倪,所以沈秋都是走馬觀花地抄下聯系方式的。
直到打電話時,聽到對方描述的位置和其他信息,才隱隱覺得熟悉。
直到她親自來看后,才確信就是這家!
無論是出于情感、經濟實力還是玄學,選擇這家都是應該的。
但是她心里還是屬意那家出售的,這個價格在沈秋心里相當于白菜價了。
她穿回來之前,團結樓同樣大的商鋪都能賣到80萬了。
就算是再過兩年,要買的話也得至少35萬才行。
去汽車站的路上,沈秋還再想這件事。
汽車站離團結樓很近,走路也才要十分鐘。
沈秋買好票上了車,一路上腦海里仍在天人交戰著。
到了家門口,沈秋剛下車,背包就被笑得更加開心的沈爸爸搶走了。
顯然她的考試成績帶來的余溫還在。
這很好,沈秋心想,對于她說服父母能有很大幫助。
當晚她并沒有著急跟父母談話,而是一家人在一起,度過了一個溫馨的夜晚。
第二天早早就被沈媽媽叫起床了。
昨晚說好了,今天上午要帶沈秋去購置冬衣。
其實沈秋現在的生物鐘已經形成,不用沈媽媽叫,她也在六點多的時候自然醒了。
吃過早飯后,等到八點鐘,沈媽媽就領著沈秋去了林縣的服裝商場。
他們縣城的商場因為下午六點就關門了,所以開門時間比較早。
別看林縣只是個縣城,但確實T市下屬經濟最發達的縣城了。
商場里的衣服樣式都是照比市內商場的,價格還相對便宜一些。
沈秋一共買了兩件棉服,短款長款一個,選的都是黑色的經典色。
她倒不是覺得別的顏色裝嫩,單純覺得黑色耐臟。
一個月一洗也沒事,她就能有更長時間復習了。
倒是勸說沈媽媽買了一件白色的長羽絨服。
沈媽媽現在的身材纖細,穿上去說是二十七八都有人信。
之后又買了棉褲和保暖內衣,就這樣,到家的時候都過十一點了。
買衣服的時候,沈秋旁敲側擊地問了問,她家有沒有可能將現在租的房子買下。
得到了沈媽媽否定的答案。
她家倒是想買,沈媽媽還特意買了禮品去房東家。
但是對方一直不松口,就說是親戚要用,沒法賣。
沈媽媽甚至說可以高價買,對方也不同意。
沈秋其實也知道這件事,問一下是為求心安。
她也怕因為自己這個“蝴蝶”,出現什么變故。
其實一切都是紅眼病鬧得。
當年沈家剛接手這家書店的時候,周邊鄰居都不看好。
結果硬是讓沈媽媽和沈爸爸經營得越來越紅火。
房東一看她家生意好了,房租是一次次的漲。
沈媽媽因為覺得搬家麻煩,也就給了。
結果不想,對方的貪欲越來越大,就想自己干。
不過不好意思直接說,就說是親戚家要用,做的也是別的買賣。
沈媽媽也不是好脾氣的,轉手就將所有的貨低價折給了沈秋大姨。
指點著大姨在商場旁邊租了個鋪子,沒讓房東撿著便宜。
大姨這兩年經常在沈秋家的書店幫忙,很多門道也清楚。
雖不像沈家生意干的那樣好,但年底也能剩下不少錢,比在外面打零工強多了。
果然沈家搬走沒多久,房東這家就換了個牌匾,繼續做著跟沈家一樣的買賣。
可大概是老天都覺得這家不仁義,沒幾年就黃了,賠了好幾萬塊錢。
這家人也是悔不當初。
這都是后話了。
現在沈秋確定了自家父母搬走的決心后,在周六的這天晚上,拿著她早就準備好的本子。
召開了沈家的第二次家庭會議。
(https://www.dzxsw.cc/book/45556994/3532513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