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文曲星下凡
蘇原一直惦記著陽復真人的分身老乞丐,如果把神仙海五百多年的時間算下來,也有五千多年。除去老乞丐在別的世界花掉的一些時間,他在地球上呆上個三千多年完全有可能。
如果老乞丐想煉仙丹,應該是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因為那個時期煉仙丹的人最多,而且大部分的丹方都是這一時期流傳下來的。
怎樣才能找到他呢?如果每天在街上為乞丐們發饅頭,極有可能遇上老乞丐,蘇原覺得這主意不錯。
第二天,蘇原和吳事能商量著辦些公益事業,比方說向乞丐發放饅頭之類。
吳事能雖然覺得行善積德是好事,但是他向來惜錢如命,說什么也不肯真正行動。
蘇原并不感到意外,就向吳事能借了一筆錢,加上自己多年有點積蓄,在大街上開了一家饅頭鋪子。名字就叫做“陽復饅頭鋪”,每天分早晚兩次無償地向窮人和乞丐發放饅頭。
為此蘇原還專門聘請了一位好手藝的饅頭師傅,并讓老人孔敬和一名傭人去幫忙。姬依……蘇原一直認為那是張益言的老婆,心地很善良。聽說是為窮人施舍食物,非常贊成,只要一有空她也爭著去鋪子里幫忙為窮人發放饅頭。
乞丐倒不是很多,窮人卻有不少。半個月下來,一點有限的錢眼看就快要花光。姬依很著急,和他的老公其實是蘇原商量辦法。蘇原哪有什么辦法,不過他并不著急,因為凡事有因就有果嘛!他再找幾個同僚東拼西湊弄了些錢,盤算著還能維持幾天的樣子。
但這并非長久之計,難道要做點生意賺錢?蘇原把張益言的記憶從頭到尾查看一遍,原來張益言是個非常迂腐的人,認為賺錢那是玷污自己的品行。所以從來沒有那種心思,蘇原自己也一樣,對于賺錢還真不怎么會……
蘇原創辦的陽復饅頭鋪聲名遠播,一直傳到周王的耳朵里。周王非常高興,認為這種光輝事跡要大力宏揚。這天一大早,周王親自來到發放饅頭的現場視察,大力夸獎蘇原一番,并賞賜一大堆金銀布匹。
剛想錢錢就來了!這么一來,許多大臣、貴族們都爭著做善事。或是修橋補路,或是施舍衣食,一時善緣大開,世風為之一變。
老乞丐一直沒有出現,倒是等來了文昌帝君。
此人叫張善勛,自稱是文昌星轉世。和蘇原論起輩分,蘇原應該叫他叔叔,其實是張益言的叔叔。
但蘇原現在就是張益言,他恭恭敬敬地請教:“叔叔是神仙,我愿拜您為師,修習成仙之道!”
張善勛卻說:“我如今是個凡人,哪有什么成仙之道。”
“啊?是這樣啊……”那你說你是文昌帝君,有什么憑據?
張善勛說:“我很小的時候,見鄉人剪發文身,盛行落后的民族陋習,很不快樂。青年時找來鞋帽,自習禮文,儒服儒冠的圣賢風氣從此而開始形成……后來漸漸才明白自己的前世等事。”
“那您老應該知道我的前世吧!”蘇原問。
“文昌本是天上星宮,屬紫微垣,包含六顆星。下凡轉世卻只有我一人。而凡人出生之時正逢文昌星、文曲星當值,被靈光照耀,分身入體的人都算是文曲星下凡。你就是其中之一!”
“我是文曲星下凡?”蘇原有點不敢相信,“您老再幫我算算,我后世有什么與眾不同的經歷……或者說修仙、成仙之類的。”
文昌帝君推算很久,然后說:“你的后世大多和修仙有關,成為圣賢,封為神仙,還可能成為天帝……劫難也不少,地獄也有份。”
蘇原驚詫不已,好像是那么回事!難道前生后世,三世的一切因果真有定數?但是不對呀,如果我是文曲星下凡,最起碼讀書成績應該很好吧!考個北大清華什么的應該不在話下,事實上我向來成績很一般啊……
“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賜汝以福。”文昌帝君張善勛說完就不見了。
那就是多做好事就行吧!這似乎很簡單,蘇原想。
時局風云變幻,如此太平盛世竟然有人公然謀反。
武王滅商后不多久就去世,周成王姬誦即位時只有13歲,暫由叔父周公姬旦攝政,掌管朝中一切事務。
七年來,周公全力輔佐成王,管理國事。但引起了其它多位長輩管叔、蔡叔、霍叔等的不滿。四方諸侯流言蜚語,各處居心叵測的人紛紛制造謠言說周公想謀篡王位,聯合紂王之子武庚,攏絡一批殷商的貴族,并且煽動東夷幾個部落一起發動叛亂。
紂王的兒子武庚雖然也被封為殷侯,但是要受周朝的監控和統領,向來心懷不滿。受到管、蔡等諸候的唆使,立即參與謀反。
管、蔡等人使用離間計,挑拔周王和身邊忠臣的關系,就連同宗叔父召公奭也受到懷疑。蘇原對這些事并不怎么上心,只想著如何找到老乞丐。后來聽說是文昌帝君張善勛多次進諫周王,周公也采取很多有力措施,才將所有的誤會全部消除。
內部安定團結之后,周公說服召公,再聯合其它各方勢力,率兵東征。
周公仍采用伐紂時的舉措,采用軍事攻勢與政治爭取齊頭并進的謀略。先領大軍沿武王伐紂路線,以優勢兵力全力攻擊朝歌,擊敗紂王之子武庚的軍隊。
再相繼攻占管叔、蔡叔的封地。判處武庚、管叔死罪,蔡叔被放逐,霍叔被貶為庶人。以雷霆手段威懾天下。
之后繼續進兵東南各地,采用先弱后強的路線。先攻徐、淮等九個蠻夷部落。然后乘勝追擊,攻克熊、盈族17個小國。
周公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把殷地與紂王有關聯的“頑民”遷入洛陽附近的洛邑。有效地防止殷商的殘存勢力死灰復燃,而洛邑漸漸發展成為新的都城。
經過三年連續征戰,周公的集團軍力日漸強大,順勢北上征服淮夷及在淮夷之北的奄國,迫使奄國投降。迫于形勢壓力,蒲姑等國也都向周王投降。
這其中最大的成果是取得了商、衛、邶、鄘四國封地,加上眾多小國的土地,周朝的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擴大。
自此社會安定,人民和睦,處處都是歌頌太平盛世之聲。
(https://www.dzxsw.cc/book/45070/252121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