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一戰相交 3
這燕國的冬天當真寒冷至極,習慣了東方溫濕的張良有些不適,他如今衣履單薄又連著三日沒上過床,現下連意識都變得有些不清了。高漸離注意到了這人的變化,他將自己的袍子解開來對那在角落里縮成一團的人說道:“你坐那么遠做什么,靠過來一點。”
張良往床邊挪了一點點,但不想高漸離把他整個一拉的拉到了床榻上。
“不不不,這床榻太小,我還是坐在這兒吧。”
“你為照顧我已經辛苦了三日,我怎么還好讓你縮在墻角度夜呢?”高漸離說完就自已挪過去將衣袍裹在了他身上。
張良一愣,心中還想著要拒絕,但身體就是一動不能動。高漸離正撥著前面的炭火,他神情嚴肅,但眼神中映了絲絲火暈,倒也顯出了幾許溫柔。這感覺好久都沒曾有過了,張良一時看岔了神,等那人回頭自己正對上他的目光時他才扭頭避開了。
“怎么,你就這么怕我?”
“怕你?”
“你為何一整晚都不敢直視我的眼睛?若你不是怕我,就是有瞞于我。”
“子房不敢。”
兩人現在共坐在床榻上,或許是為了緩解這份尷尬,張良才找話題說道:“先生你可知那天我為何走進那小店?”
“為何?”
張良這才吐露出真意的說道:“其實,那首《廣陵止息》我曾跟一個人學了很久,但總也學不會。我以為,這世上再有不會人把這首曲子彈得像他那般好了,可那日在窗外聽到先生的琴音果真妙絕,我想就算是他……可能也比不得先生那般的技法熟稔吧。”
“我用的是技,而在子房聽來卻是用情,這高上立分,自然是我比不過他。”
張良抬頭看了那人一眼,這高漸離雖然名動天下,可卻是這么一個不圖世名之人。
“這曲子的琴譜稀少,而世上能完整彈這一曲《廣陵止息》的人更是寥寥無幾,若有機會我還真想跟你說的這位友人見上一見,一起品茶論琴。”
“可惜啊,先生要失望了。”張良苦澀的笑了笑,那語氣像是在回憶:“他已經過世幾年,你們是無緣得見了。”
“這個,”高漸離窘迫的停了停,說:“是我失言了。”
張良搖搖頭,這才直視起高漸離,幽幽的言道:“難道真是琴韻通心,我竟覺得先生的舉止神容間和他有些相似。”
“是嗎?”聽到這一句,高漸離居然啟唇微微的笑了一笑,“真是巧了,子房的舉止神容也有些像我的一位故友。”
這人還能有幾個朋友,明知道他是在說荊軻,但張良也不點破。
他起身撫摸著高漸離的那把視若珍寶的古琴,說:“既然先生有心和他相識,那子房不如代他撫上一曲如何?只是子房琴技拙劣,還比不他之一星半星,怕是要污了先生這琴弦了。”
高漸離不作回答,只是將琴囊一解的把琴遞到了張良手上。
“多謝了。”張良會意的一笑,又看了看窗外漫天的飛雪,說:“和先生得遇在燕國,又是這樣大雪紛飛的冬日,正應該彈一道《白雪》以襯時景。”
“子房請。”
張良將琴置于腿上,開始依律彈起來。這首琴曲琴韻平整無峰,遠不如之前的《廣陵止息》那樣跌宕激昂,所以為很多人所不喜,但之前的蕭默珩卻很鐘愛這支曲子。如今彈來,張良才體會出一些那人的心情,這曲子彈起來心靜神和,似乎之前再多的紛擾和仇怨似乎都能化在指間。其間高漸離閉上雙眼,那神情是分外認真,不想這一曲彈過,等張良回過神來他才知自己臉上濕了一片。
“子房?”
張良拭了拭臉上的淚痕,尷尬的說道:“讓先生見笑,是子房失態了。”
“不。”高漸離的目光中有贊許還有些說不明白的情愫,“子房你彈很好,我想……教你習琴的那人一定是一位技藝不凡的高師。”
“是嗎?”
“子房你想要代那人相結與我的心意,高某已經收下了。”
若是他能在這里該有多好,張良想著,那夜咸陽宮中的景象又在他眼前反復,可不管姒姜和外面的傳言怎么說,張良總覺得那人不可能就這么死了。
這三年來,他曾托人去咸陽甚至在秦宮中打探消息,可每每得到的答復總是一樣,蕭默珩在當時身中一劍,后來跌下城樓去當場便死了。這場面不僅是宮人內侍從看到了,還有那些將士兵卒們也都看得清清楚楚。聽說那晚,嬴政曾拼命想拉他回來,可為時已晚,當嬴政發覺時蕭默珩已經跳下了城樓。
每到晚上,張良都會忍不住去想象那場景,想象蕭默珩一人跌下去的畫面,每次都折磨得他不能入眠。他是真的死了嗎?見不到尸體沒也留下一句話,他不可能相信蕭默珩就這么死了!可這三年來的尋覓讓張良失了信心,其實在當年離開咸陽的時候他心中就有了答案,但就是不敢面對而已。
“子房,子房?”
“哦?”張良回過神來,將琴交回高漸離手里道:“抱歉,我一時走神了,先生您的琴。”
“我既可喚你子房,那就是將你當作同輩,你不用叫我先生只管叫我漸離就好。”
看來他是得到這人認可了,張良點點頭:“好。”
“你之前說得對,燕國不是久待之地。”收了一時的愁緒,高漸離這時倒問:“子房你離開這里后打算去哪兒?”
“秦軍去哪兒,我就去哪兒。王翦的大軍不是正要去跟王賁匯合一丐攻魏嗎?我自然是去魏國的。”
“你是覺得秦王可能會去魏地?”
“嬴政是個喜臨戰場之人,既然有機會我總要試試吧。”
“那我和子房一道前去。”
“哦?”這人明明前日還水火不過的要去隱居呢?張良很是不解的問道:“高兄怎么一下轉性子了?”
“如今我當你為友,自然不同。”
之前都一起共歷過生死高漸離還是猶豫不決的,可今晚不過是一首《白雪》就能讓他認自己為友了?張良在心中笑了笑,這高漸離果真是一個怪人。看來他之前避世是因為這世間已無友人相掛了?
“子房多謝您高看了。”
“不必。”高漸離語氣淡薄,但臉上卻有關切之情,“我是看子房你報仇心切,你若自己前去會恐怕會遇上不測。”
這回答讓張良驚訝不小,“高兄這是在關心我?因為怕我死在秦軍手里才要跟我一起去的?”
是因為什么呢?高漸離自己也說不上來,當年和荊軻相遇時,他也不過是因為荊軻的一壺灑就和他一同去了太子丹府中拜為門客。這種沖動,想不到還會再有一次。
“對抗秦國刺客時你曾經幫我一次,我也算是還你一次。”
“子房可真是受寵若驚了。”
高漸離皺起了眉頭,將話題一轉的問題道:“但我不明白,子房你小小年紀對滅秦為何如此堅持?你應該知道,如今就算不是秦國,這天下也終有被一統之日,不是秦國也可能是之前的趙國現在的楚國。縱觀王霸之術總是一樣,換作他國情況也不會變化多少。”
“天下是哪一國的我管不了,但那個人不能是嬴政,我就是不能讓他如意!”
“因為嬴政?”
“先生之前的摯友荊軻是死在他手里,難道你心里就沒一點恨嗎?子房之感觸你應該明白,可為什么高兄還能一而再再而三的說出這樣的話?難道太子丹和他妻兒的下場依然無法讓你動容?”
“這個,我心里對他們的確有愧,特別是對太子殿下,可我卻無法做到像子房這樣。”高漸離撫著琴弦,毫不避諱的言道:“說到底,我高漸離還是一個自私又好于逃避之人。”
“或許吧,我和高兄是有所不同。”這時,張良眼中閃過一絲陰毒,他隱在袖中的雙手拽成了拳頭,緩緩的說道:“但是對于嬴政……我們之間有這么多的國恨家仇,我張良怎么會讓他活得如此得意妄然!”
“但你可知,這條路要賭上多少?”
“我當然知道,我也知道高兄你另有所愿,所以你也不必因為這次的恩情勉強自己和我同道,我們不過萍水相交,過幾日等高兄傷好以后子房和你就此作別就是了,我們仍可是好友,仍是這一晚的知音。”
“你何必說這樣的氣話。”高漸離的嘴邊居然泛起了一絲笑昏,他摸了摸背上了古琴,說得格外豁然:“其實在那曲《白雪》之后,我就已認你為友。昔時伯牙為子期尚可斷弦,而如今我這瑤琴還在,難道我不能先帶著它和子房一起共赴天下嗎?”
這時張良反倒放了軟話:“高兄可要想清楚,如果你要隨我前去可能就再也回不得易縣,再也做不了那個悠然撫琴之人了,這可是后悔無方的,如此你也愿意?
“往后要走的路我自會了然于心,我跟子房一程也是為了還你在易縣相救的情義,若往后我要走,任子房有什么理由也攔不住我。”
聽他這么說張良倒生出了一些愧疚,不知此舉,是不是會害他一生呢。
屋子里的火光漸漸弱去,看來他們是睡熟了。
<em>[福利]開啟簽到樹養成計劃!贏免費VIP特權!</em>
(https://www.dzxsw.cc/book/44931/250143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