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祭拜明陵
華夏總理讓朱威和華夏石油總公司自行去談,朱威知道已經成功了一半了。這兩年華夏的日子最近很不好過,原因就是金融危機之后,“四萬億計劃”產生的負面效果逐漸出現,大量產能過剩,企業倒閉,銀行不良貸款率大量上升,經濟結構調整緩慢,外匯儲備過剩。同時油氣資源、礦產資源對國外的依存度高,同時跟東亞、東南亞各國關系惡化短時間內無法修復,工業和基礎設施集中于沿海,如果遇到外部打擊,容易失去核心設施。也正因此,華夏在努力的在推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華夏推行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是指由西安、烏魯木齊,經由霍爾果斯、阿拉木圖、比什凱克、撒馬爾罕、德黑蘭、伊斯坦布爾、莫斯科、杜伊斯堡、鹿特丹等一系列節點,最終到達威尼斯,用鐵路運輸的方式,將過剩的華夏產能源源不斷的出口到中亞、俄羅斯、西亞、歐洲和地中海等地區。來解決國內內需不足的問題,來開拓新的出口市場。
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則是由福州、泉州、廣州、海口到河內、吉隆坡、雅加達、科倫坡、內羅畢、雅典最終也是到達威尼斯。新絲綢之路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人民幣成為區域性的結算貨幣,華夏構建橫跨亞歐大陸的新絲綢之路,是華夏跨世紀的宏偉藍圖,最英明的決策。
當然美國是不會允許華夏的夢想成真,明國不管這些,大國博弈的事情他摻和不了也不想去摻和,但是他可以幫助華夏解決油氣資源和礦產資源的問題。
明國憑借地緣優勢,華夏非常在乎東亞這唯一一個準朋友。
話題回到天然氣,明國早就猜到俄羅斯提供的價格不會低于350美元,俄羅斯一直在死抗著價格,但是華夏天然氣從來沒有拿到過優惠的價格。
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與中石油簽署合同框架下,俄方落實對華供氣合同的投資總額將為550億美元,中方約220億美元。但是如果與明國合作,這筆錢會少付出很多。這對明、華雙方都是有利的。
朱威道:“還有一件事情就是關于自由貿易協定的,明國目前出口給華夏的產品有很高的關稅,要知道,我們明國幣值很高,出口很艱難,我們希望可以和華夏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
華夏總理愣了一下,之前他看了一下明、華兩國的外貿數據,雖然明國的幣值高,但是絲毫沒有擋住明國的酒類和黃金珠寶進入華夏的的腳步。說明明國的產品有著強大的競爭力,如果一旦放開關稅市場,明國的酒類以低價進入華夏,勢必對華夏的酒類生產商造成極大的危脅,這讓華夏總理有些猶豫。
“我想您去過我們島上吧?我們小島的產能并不高,不會對華夏國內產生傾銷,而且,您忘了我們是免稅港了嗎?如果我們合作,我也會讓貴國的商品零關稅在我國轉往北、中、南美洲、澳大利亞、南太平洋諸國、甚至阿拉斯加。”
朱威說的倒是一個事實,在敵人密布的東亞,明國是唯一一個自由貿易免稅港。如果真的和明國保持良好的關系,倚借明國的天然免稅港,將產品源源不斷的出口出去是非常有意義的。說明打開了新絲綢之路的東大門,對華夏來說意義重大。
與華夏總理的會談很快結束,朱威再次從華夏拿到了1000億軟妹幣的低息貸款,期限35年,用來幫助華夏拉動內需。當然,這筆錢算是大明皇室財團借的。
于是,會談正式結束,接下來就是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發布會,正式宣布明、華兩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未來兩國相互間進出口所有商品,一律免稅。
晚上,一號首長露面并在釣魚臺國賓館養源齋招待了來訪的明國皇帝朱威、明國宰相等一行人,值得一提的是,“養源齋”牌匾三字為乾隆皇帝手書。養源齋有專門的廚師,餐飲為中式風格,宴會廳可容納36人用餐。
第二天開始,大明皇室財團在宋熙墨的帶領下則開始與華夏企業頻頻接觸,華夏石油總公司也開始正式和明國的大明皇室財團進行洽談。
朱威則開始了自己的私人活動時間,在此之前,華夏天庭投資公司派出了數百人學習明國祭禮。朱威選了華夏歷史上功德顯著的帝王,伏羲、神農、黃帝、少昊、顓頊、唐堯、虞舜、夏禹、商湯、中宗、高宗、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漢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宣帝、光武、明帝、章帝、后魏文帝、隋高祖、唐高祖、太宗、憲宗、宣宗、周世宗、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孝宗、理宗共三十六座陵。
各自制作禮服禮冠,用函裝上香和彩帛。由夏侯安等人前往舉行祭祀。由禮部派人作祭文。每座陵給軟妹幣一萬元備辦祭祀物品。如果是被挖掘的或者被毀壞的,就拿錢給當地政府修復好。
當然,朱威并不滿足,他還命人做了三十六帝的牌位請回瀛洲島,每年二月、八月的初一日將進行祭祀。
朱威則乘著飛機先前往南京,進行他來到明國的第二項活動,那就是祭拜明孝陵,也就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明朝在滅亡之后,包括明孝陵、明十三陵在內的帝王陵寢受到了清政府的妥善保護(中間毀于戰火),一直至民國。
南京明孝陵就坐落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孝慈高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因謚號孝慈皇后,故名孝陵,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周圍還有常遇春墓、仇成墓、吳良墓、吳楨墓及李文忠墓等多座功臣墓
整個孝陵建成歷時30余年。規模宏大,建筑雄偉,形制參照唐宋兩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時圍墻內享殿巍峨,樓閣壯麗,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圍入禁苑之中。
明孝陵在清代曾受到過多次重創,尤其清代咸豐年間的戰火幾乎讓明孝陵地表建筑毀于一旦,康熙手書的御碑甚至倒地破碎。一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曾國藩奉詔祭陵,才著手修復明孝陵。當時,曾國藩派員勘估,明孝陵維修實際需白銀20萬兩,但是清朝財政拮據,結果最后只用了740兩銀子做了一些小維修,那塊“治隆唐宋”御碑也被扶起粘合,至今碑身上還看得到一道補過的裂痕。原本人們可以從石碑左右二邊繞過,而在1980年代以后,整個石碑左右都被水泥所固定,一直到屋頂;所以要先從御碑殿出來,才可以看到龜趺的后面。
明孝陵經歷了600多年的滄桑,許多建筑物的木結構已不存在,但陵寢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氣派,地下墓宮完好如初。陵區內的主體建筑和石刻有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包括下馬坊、大金門、神功圣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筑遺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實性和空間布局的完整性。
;
(https://www.dzxsw.cc/book/44928/250102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