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粱一夢,萬世留名六十六
李云看了一眼前方同樣盯著自己的其他三將,一笑道:“別的自且不提,只單單說這些年主上但凡事關娘娘,便無一不由無一不從的……再者娘娘此番不過是壯士解腕,并無他想。”
李績默然不語,好一會兒才嘆口氣道:“正因如此,老夫才擔心……會不會有什么人,真的借這機會,將娘娘……”
他搖了一搖頭:
“娘娘這實在是在兵行險招。”
“險便險罷,只要有用。”李風也笑著看李績:“何況還有國公您……娘娘便是真的在此事之上略有所失,但有國公在,您也不會叫她如此一擊不起。”
李績笑著搖了搖頭,卻半晌不語,好一會兒,他才沉聲道:
“無論如何,此番事,老夫也是脫不得干系的——畢竟還有著當年是老夫先將此事揭過的一樁內情。罷了……”
李績長嘆一聲,起身走向書桌邊。
風云四將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盡皆會心一笑。
次日午后。
李治在殿中不停地來回踱著步,不時向外張望著。
不多時一個小侍兒匆匆奔入,他便緊忙上前一步問:“可是英國公上了折?”
“英……英國公?”
那小侍兒被李治嚇了一跳,卻搖一搖頭茫然道:“不曾見啊……”
李治登時垮了肩,向他懷里看了一眼才道:“那這又是誰的折疏?”
“回主上,這是禮部侍郎……”
“扔了。”
李治手往后一背,立時冷著一張臉道,小侍兒立時傻眼:“扔……扔了?”
“主上……”清和見狀,終究還是不得不下來勸道:“便是主上知道他們有心借此機會發難娘娘,那也不必如此……只消放在那里不去看便是了……”
“便是放在那里也是看得滿腹怒火的東西,又有什么值得留著了?”
李治再冷哼一聲,但看著清和,卻終究也沒再說一句“扔”。只是不耐煩地繼續在屋內走來走去。
不多時,又見一小侍兒匆匆奔入,李治又停下腳步問道:
“可是英國公上表?”
“這……這是戶部侍郎……”
“扔了。”
李治再丟下這兩個字,便只留苦笑連連的清和在原地,收好了那被嚇得不輕的小侍所遞折疏,揮手讓他們退下,然后轉身來看已經坐上幾案之后,一臉陰沉之色的李治:
“主上,您可萬萬急不得……”
“朕怎能不急?明明此事就與媚娘無關,她所作所為,都是為這大唐天下,為了朕,為了孩子們……怎么現在就一個個都卻還要反過來利用她這一片苦心,真要將她推下來?”
李治咬牙不解。
清和再嘆口氣搖一搖頭:
“我的好主上啊……您可不是忘記了一件事么?那些人可不是主上您,更不是太子殿下。在他們的眼里,娘娘就是那般人……不得不除的人……這一點,主上很早之前不就已然知道了么?”
“可那都是多少年之前的事情了?如今我大唐天下富庶平定,至少有一半是媚娘的功勞,怎么就成了她是不可不除之人?”
清和嘆口氣,意味深長地看著李治:
“或許主上……正因為娘娘那些功,所以大家才覺得他不可不除呢?畢竟……”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把心里的話說了出來:
“畢竟于我大唐天下而言,人們雖稱二圣,心里,卻還是只能存著主上您一位圣人啊……”
李治一怔,立時怒不可遏地站起來:
“你說什……”
他話未說完,就見殿外又匆匆跑進來一名小侍,向著李治行了一禮之后,乃道:“參見陛下!剛剛前殿里傳來消息,說英國公大人親自冠服齊備,大儀入了正殿,要覲見陛下!”
李治面容一肅,也不及再追問剛剛的問題,便立時一迭聲地傳駕,急匆匆向正殿而去。
另外一邊,后殿之內。
自請禁足的武昭,此時悠然優然地品著新茶,眉角微微一挑,乃淡淡一笑:
“你說英國公親自進了宮?”
“就在片刻之前。”
明和回道。
武昭點了一點頭,嘆口氣:
“這一局既然開了,那也不由得他老人家不入棋中。只是……”她猶豫片刻才道:“只是他到底還是會忠于治郎的圣意。所以接下來,你們卻得仔細著,著人好好兒提醒英國公,萬不可讓治郎依性而為,真的立時就讓那孩子死了。”
“為何?娘娘難道還想留他?如今這等情勢,已非是能夠給他留些情份的時候了啊娘娘!您不能再縱容他了。”明和苦口婆心地勸。
武昭卻淡淡一笑:“誰說本宮還要留他了?”
“那……”
“本宮說過,只是眼下他還死不得……眼下治郎身邊,還有一樁更大的事情……留著他,還有大用。”
言畢,武昭向著明和招招手,示意他靠過來之后,在他耳邊說了幾句話。
而明和的眼睛,也越瞪越大,越瞪越大,最后看著武昭的眼睛已然有些發直了:“娘……娘娘……”
“無妨。”武昭一派閑適之態:“便是一枚廢棋,到了本宮手中,總要讓他為治郎流盡了最后一滴血才能去……這也算是本宮回報他們母子三人這么多年以來,對本宮身邊所有人的各種傷害罷。”
言畢,武昭神色漸冷。
明和敬佩地看著自己的主人,應聲稱了一句是,便匆匆離開了。
大唐顯慶五年五月初。
東都洛陽。
朝中近來,頻多大事發生。
先是有皇后武昭,正冠朝服上殿,親自參了自己的外甥賀蘭敏之,與自己已故的生母,也就是賀蘭敏之的外祖母榮國夫人楊氏有私一事,并以母罪子償之由,自請除花樹去鳳印,以禁此等污風之事,震動了整個朝野。
接著又是在所有人都反應過來之后,趁著這個機會,急急忙忙上奏,好盼望著能夠借此良機,將這位朝中大臣十有六七都不怎么待見的皇后娘娘拉下臺時……
大唐長城,國之首輔英國公,卻一表抗奏到高宗陛下李治面前,直言此事由皇后娘娘自發,實屬禮部戶部二部官員瀆職,更有不盡實情之罪。
同時,也力證當年之事,自己曾親手修書一封著人送與二部尚書。只是不知為何一直不得動靜……
一時間,朝中盡皆嘩然,局勢大變!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https://www.dzxsw.cc/book/4491/469079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