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粱一夢,萬世留名三十七
同一時刻。
武昭寢殿內。
從外面看來一片昏暗的宮殿,唯有最深處的寢榻側,還亮著一盞小燈。
看著匆匆閃入的心腹身影,武昭的臉上露出幾天來的第一個笑意:“看來是成了。”
“許王殿下已然見了玉大將軍,想來不用幾日便必會有好消息傳來了。”
武昭默默點了一點頭,又問:“另外一邊呢?”
明和想了一想才回答:“主上的行動倒是很奇怪——他雖然去了許王殿下處,但并沒有對他們兄妹做什么,反而是將一些事實透了給他們。”
“事實?”
“就是……榮韓二夫人之事……”
武昭立時便沉了眉眼:
“他總是這般行事不謹!也不想想若是被那兩個知道了,便等于是教內內外外的人都知道了!”
“或者主上只是希望這件事的真相能公開呢?或者主上已然不忍心再看著娘娘替主上背此污名?”
“那又如何?”
武昭接口:
“難不成你也以為天下人真的會信?事已至此,這樣的事情,做了也只是白費功夫而已!”
明和不敢再多說,武昭起身,心情激動地來回往復地走動。
突然,她停下腳步,望向明和:“有一樁事,你可替本宮去辦了。”
“娘娘請吩咐。”
“孝兒身邊有個叫商挽觥的,原本是英國公府上的,對罷?”
“是。”
“明日,本宮要見一見他。”
武昭的目光,突然之間變得銳利無比。
……
無人知道大唐皇后武昭,到底找這個許王府中的侍衛總管說了什么,總之當商挽觥回到許王府中時,所有的人,都分明感覺到了他身上的一些變化。
但是也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變化。
連對他最為了解的李孝,也說不清楚,看不明白。既然說不清楚看不明白,那自然就要問個仔細了。
只是問到了最后,李孝也只知道,自己這個侍衛總管被武昭叫去,不過是說了些叫他要好好保護好主公,不要忘記自己職責的官話兒而已。
其他的,什么也問不出來。
商挽觥是不會騙李孝的,這一點,李孝比誰都清楚;但商挽觥在武昭召他入宮相談這件事上顯然有所隱瞞,李孝也是很清楚的。
但清楚歸清楚,畢竟此事與他的母后娘娘有關,不該問的話兒,他還是不會去問的。是以他在再三確定過,武昭沒有說什么叫他商挽觥覺得不能接受的話之后,就再也不多想了。
接下來的時間,他只是想著一件事:
就是如何利用好中臣不比等這枚棋子,徹底地將那兩個永遠都在破壞他和他在乎的人們的安穩生活的混蛋弟弟,給壓制到動彈不得。
大唐顯慶五年二月十八。
唐高宗李治,駕臨并州。
長長的車駕一入并州,便見城上城下,山呼萬歲,群情歡躍之聲如雷聲隆隆,震鳴天地之間。
這聲音實在太過驚人,以至于坐在車駕之內的李治父子三人之中,倒只有李治一個面色如常的了。
“這是……來迎接母后的嗎?”
李弘微微掀起一角車簾,好奇地望向車外的人山人海,一時間又是驚愕又是好奇地問著自己的父親:
“母后原來在并州城中,這般受人喜愛的嗎?”
“倒也未必吧?”
李賢年歲雖小,卻早已通達人情:
“只怕是因為母后如今是母后,所以才會這樣呢!母后十一歲就入了宮,他們又怎么會知道母后是一個什么樣子的人呢?”
“這倒也未必啊!”
李治笑道:“你母后的好,他們又不是都看不出來的——這些年來她做了多少事,宮里知道的不多,但宮外的人,卻絕對知道不少啊!”
李弘點一點頭道:“倒也是,母后雖然成日里被那些心懷叵測的人各種詆毀,但天下百姓的眼睛還是雪亮的——她做了什么,天下人都是看得到的。”
李賢眨眨眼,不再吭氣。反而是李治也跟著李弘一同向外望了一望,聽到呼喚聲更加響亮幾分之后,滿意地點一點頭,再笑一笑道:
“真是好極。”
言畢,不再多做任何事情。
后駕之上。
武昭望著窗外人海,心中感慨萬千,面上卻半點兒聲色都不曾動。接著,她突然轉頭望向隨著車駕的移動,微微晃動著身子的明和:
“他們兩人沒再給孝兒惹麻煩嗎?”
“商大人守在殿下身邊,便是他們有所動作,大人也早已給攔下來了。娘娘不必擔憂。”
武昭挑一挑眉:看來他們還真是被激怒了呢……
她不再多想,放下車簾,閉目微考,突然開口:
“那位中臣次公子現下身在何處?”
“今日主上因故未曾召喚他,只怕此時他還是跟狄大人一道。要傳他過來么?”
“呆會兒等入了武氏宗祠之后,便召他來罷!本宮有些事,想與他說。”
武昭這般下令,明和立時應喏。
只是他們主仆二人都未曾想到的是,當武昭的后駕隨著李治帝駕入了并州城,停駕行宮之后,兩個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人物,突然前來請見。
而當聽到來請見的兩個人竟是自己的兩位兄長之時,武昭很是呆怔了一會兒,然后才徐徐問明和道:
“只有他們來了么?”
“據前來送上折疏的小侍兒道,似乎確是只有他們二人。”明和小心地看著媚娘,輕聲發問:“娘娘,見,還是不見?”
武昭呆呆地立在原地,想了一會兒,剛要開口,就聽得殿外又傳通報聲。
她眉頭一皺,尚且不及出聲,就見都六宮總監,內侍監清和急急奔入,向著自己行了一禮之后,才道:
“臣清和參見皇后娘娘。娘娘,主上得聞娘娘二位兄長來見,心中很是喜悅,已然著令人將二位國舅公請入正殿敘話了。”
武昭眉目一展,口中道:“既然如此,那你去通稟主上,就說本宮片刻之后便至。”
“娘娘,主上有言,說娘娘多日來勞苦,身子只怕又是吃消不起。這一次,就請娘娘不必外見,有什么要說的,要賞的,一切皆由臣代傳即可。”
武昭一怔,立時沉了臉:“這是不叫本宮往前殿去的意思么?”
“回娘娘,主上正是此意。”
清和對她陰沉的臉色,與明和頻頻使動的眼色似乎沒見一般,朗聲回答。
武昭得到這么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不由呆了一呆,定定地望了他一會兒,突然輕聲道:
“皇命如此,想來本宮也不好推絕。何況主上一片美意……明和。”
她傳了明和來,叫他去取了幾樣平日里閑置著不用的器物來,又喚了殿下小侍女去后庫中支取了黃金兩千兩,權做賜禮,一并加了封印,著明和與清和一道兒往前殿去送東西。
而自己,則轉身走向案幾后坐下,提筆凝思片刻,就快速寫起來。
不多時書信完就,她喚來修羅劍:
“你將此信,去送與應國公府中老管事叫武得福的——只是記得莫叫別人知曉,尤其是應國公府上兩位主人。”
修羅劍默默地接了信,便自離開,留下武昭一人,對燈而坐,癡癡思考著。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https://www.dzxsw.cc/book/4491/467702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