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大唐三帝傳 > 日月明空,弘治暗爭一三三

日月明空,弘治暗爭一三三


  洛陽宮中。

  皇城廣庭,演武場前,鳳臺之上。

  李治金甲勁裝,寶劍拄地,神色淡然地前傾身子坐在龍位之中,一雙明亮的眼睛灼灼地盯著臺下。

  三千六百金吾衛(wèi),身著青紅白皂四色,分成四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之列,聽四方領軍令旗行止演行。

  一呼,驚山;一喝,震海。

  行轉之間,手中斧鉞動如雷霆,電走銀蛇!

  李治淡淡地點頭,捻了一捻手指,轉頭問著身邊年幼的李弘。

  “弘兒,你看如何?”

  “甚好,只是……”

  小小年歲的李弘看了一眼四方兵列,卻搖頭道:

  “青龍鎮(zhèn)天,白虎伏地,玄武攻勢如水滲之無聲,可朱雀……”

  他側著小腦袋,卻猶豫半晌才道:

  “卻無有侵略如火之威勢。”

  李治點頭,再問:

  “那依弘兒之見,為何?”

  “但行兵軍心不穩(wěn)者,將無信也;軍氣不振者,將無德也;軍令不靈者,將無威也……弘兒覺得這朱雀一列軍心軍氣其勢不弱,唯乏其靈,故多因其將無威,威者,則方能行令即至。”

  李治點頭,莞爾道:

  “弘兒果有進益……那你要不要試一試親自引兵領將?”

  李弘早就存了這念想于心只不敢言,如今聽得李治此言自是歡喜不勝。

  但他亦知自己年幼,雖有國儲之名加身,卻未必便能駕馭得了這數(shù)千金吾衛(wèi),于是便笑道:

  “父皇,弘兒年幼……”

  “凡事盡須一試,方能知其成敗。”

  李治含笑道。

  得了父親的鼓勵,李弘自便振奮精神,抱了自己小劍來,好好兒系在腰間,一緊腰帶,便神氣活現(xiàn),連跑帶跳地下了臺階。

  一側立侍的德安眼瞅著李弘躊躇滿志的小小背影,不免有些猶豫地問李治:

  “主上,這對太子殿下會不會有些難為了?整軍演武,太子殿下年紀尚幼,是不是還早了些?”

  “不早。”

  李治搖頭淡道:

  “所謂治軍,其實也是與治家治民治國治世一般的道理,說到底都是治的人,治的人心。萬變不離其宗,這孩子已知治國治民之理,那治軍基本的脈絡便可一觸而通。唯一不同的是……”

  李治停了停,輕道:

  “他要學的最難一課,便是如何立威。”

  德安心中一凜,不多言語。

  正如德安所憂急的一般,李弘一下鳳臺接了朱雀一列令旗之后,便引得金吾衛(wèi)諸將一陣側目。

  待他果真拿了令旗立于九百朱雀衛(wèi)士之前時,那小小的身量與無數(shù)彪形大漢面面相覷,大眼瞪小眼的情形,更讓所有近侍都捏了一把冷汗。

  清和忍不住要開口,卻被李治似有所覺地舉手制止:

  “這一步,他總要開始,別搶了他自學可知的機會。”

  清和立時沉默。

  于是鳳臺之下,就見一個珠堆玉砌眉清目秀,粉嘟嘟惹人憐愛的軟軟小娃兒,與一群朱甲金盔,一身肅殺之氣的金戈大軍對視,良久。

  終于,李弘軟嫩嫩似乎還帶著些兒奶氣的童聲響了起來:

  “朱雀諸衛(wèi)聽令!”

  聲音很穩(wěn),清和得意剛想夸一句,卻見李治微嘆一聲,目光中流露一絲憾意。

  雖則他臉上仍淡淡地,但清和心中已如火浪般翻滾起來。

  原因無他,他雖與德瑞安一般都侍于帝后之側,可論起來自李弘出世后,他與明和卻伴李弘更多些,自然也對這位小主人更是疼愛得多些。

  于是他提心吊膽往場中一瞧……

  果然,那些兵士雖也齊聲應喝,可那氣勢,那聲音,那樣動作,卻還遠不若方才那掌旗將官令行進止之態(tài)。

  甚至列中有幾個兵士,平素也與李弘熟悉的,此時臉上都露出有些好笑又有些憂心的神情來。

  這些混帳東西!平日里太子殿下待他們千好萬好的,今日竟至如此……

  清和在心中暗罵著急,當著李治面兒又不好說出口——畢竟他是臣侍,若開口替李弘說了這些話,豈非是要讓李治一發(fā)覺得李弘此番卻是大失利?

  雖則李治疼愛李弘人盡皆知,可畢竟李弘身為國儲,不能這般丟了臉面,他不能坐視不理……

  于是眼珠兒一轉,卻道:

  “主上,太子殿下此舉卻有些莽撞了是不?總是主上在側,要行令也得先宣主上帝令以鎮(zhèn)軍心啊!太莽撞了太莽撞了……”

  李治側他一眼卻道:

  “朕不幫他,因為朕若幫了他便是讓他賴著了。可朕卻沒說過不允你們幫他的話兒……須知天子之名亦得萬民齊呼方成真……”

  德安聞言微微一怔,偷偷瞄了李治一眼,便轉頭去,欲笑卻強忍。

  清和則長舒一口氣,可又苦惱道:

  “可主上若不相助,太子殿下還能找誰相助呢?元舅公么?他可正忙著……何況論文政元舅公其材偉也,論武功……他老人家可比不過主上……

  這四相神衛(wèi)可是主上您多年親手調教出來的,雖比不得那另外幾支神衛(wèi)英武非凡,可也非元舅公可以輕易驅使的啊……

  嗯,算來算去,大唐朝中雖有好些理兵治軍的強將,可都在邊疆……而且便是他們出面,這些人平素可都是天子親兵,未必能服他們的管。

  總不能去煩英國公罷?

  他老人家眼下倒是在京中,可昨日一回來,便著主上之令去制定與新羅議盟之約的事了,怕是忙不過來……”

  “真是……說你靈時你偏不靈了!這宮中現(xiàn)成不是就有一位長于兵法之道的大人物么?真是……舍近求遠做什么?”

  德安終究還是忍不住了,開口便罵。

  他這一罵卻叫清和徹底懵了,翻著眼睛朝天,傻怔怔想了半晌才道:

  “擅于兵法之道的大人物?除了主上?還有誰啊?這宮里如今又沒別個大人物了,除了咱們主上,便是咱們娘……”

  言至一個“娘”字,清和突然啞了聲,低頭下來,傻傻地看著李治。

  李治頭也不抬,旁邊德安倒是直對他翻白眼。

  好一會兒,清和才訥訥道:

  “可是……可是娘娘那兒啊……哈哈……”

  他咽咽口水,縮縮脖子,可憐兮兮地看著德安。

  跟了李治與媚娘這些年,他就從來沒見這兩天倆人鬧得這般大。平素里一個口中說著要趕人,轉身就會留門的,一個就直接粘著不肯分的……

  這一日多來,簡直就是一句話兒也不說了。

  膳倒是一處用,就是晚上倆人都不一處窩著了……

  清和卻不傻,只是拿眼看著德安。可德安呢卻就裝看不見。

  可憐兮兮地呆了半晌,清和咬咬牙——罷了,英國公他老人家不常常念叨,說什么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么?便去拼這么一回也無妨……

  思及此,他長吐口氣,便向李治行了一記大禮,轉身小跑離開。

  德安看看他,再看看李治,忍不住搖頭,再搖頭。

  臺下還是一片紛亂,甚至在李弘越來越小的聲音之下,那些兵將們個別膽子大的,偷偷拿眼瞧了瞧李治之后,甚至都顯出了些微敷衍之態(tài)。

  李治還是沒有任何表情動作,只是定定地看著。

  李弘的額頭之上,開始冒出汗來,圓圓的小臉兒,也開始染上兩抹羞惱的紅霞。

  不過很快,他的窘境就被打破了。

  一臉大汗的清和,上氣不接下氣地跑進了場內,附著他的耳朵說了幾句。

  李弘瞪大眼看著清和,還不及言語出口,便聽得清和立正了身子,喘好了氣息,清清嗓子道:

  “皇后娘娘有令!諸朱雀衛(wèi)聽宣!”

  皇后娘娘四字一出口,李弘便立時感覺到,面前這些剛剛一直在敷衍著自己玩的大漢們,面色一凜,那出口的一聲齊喝頌禮,也遠比面對他時來得更加認真恭肅。

  他眨了眨眼,有些茫然。

  清和繼續(xù)宣道:

  “今有朱雀神衛(wèi)掌旗將某,以侍臣之份,竟行欺主之道!主君在上,太子在下,國儲有令,竟以儲君年幼可意欺之,視龍威如無物,暗中敷衍,實大不敬也!

  金吾衛(wèi)者,雖屬大唐軍兵,卻亦為內廷之制,身為大唐中宮之主,理應加以著教!”

  他停了停,看了一眼面露驚恐的那個掌旗將,再看一眼有些了悟的李弘,繼續(xù)揚聲道:

  “傳皇后娘娘令,賜軍棍八十,行杖者當庭而處!”

  八十軍棍!

  所有人都震住了!而那個剛剛還笑得有趣的掌旗將,立時面色刷白,不敢置信地看著鳳臺之上的李治。

  李治沒有動,連表情都沒有變一變。

  那個掌旗將的臉終于白成了一張紙,看著不敢大意地小步奔上前來,甩軍棍架住了自己的諸衛(wèi),立時大聲哭求起來!

  李弘見狀著實不忍,正待開口,卻聽得清和清清楚楚地低聲道:

  “殿下,娘娘說了,您要替他求情,可也,但得主上答允。讓主上賜這個面子。另外,便是可以恕他少幾棍,卻不能不罰——您明白么?”

  李弘突然側頭看了眼清和,見他目不斜視地看著前方,突然心中一動,轉頭大喊:

  “且住!本宮有事待與父皇議!議畢再論!”

  立時,所有人都停了下來,那個掌旗將見有生機,便哭得更加大聲。

  李弘不理他,只向著李治的方向大步走回去。

  立在李治面前,看著李治的微笑,李弘有些難過地道:

  “父皇,是弘兒的錯,饒了他罷?”

  “與你何干?你母后罰得對,他身為一軍之將,竟敢?guī)ь^敷衍儲君之令,他是該罰。若是你母后罰得不應該,或者罰得過重了,那些軍士們早就跪下替他求情了。”

  “他們不求情,不是因為母后罰得不重,他們不求情,是因為瞧不起他這般哭求,對不?父皇可不是說過,男子漢大丈夫,流血不流淚。所以他們不替他說話。”

  李治目光中透出幾絲激賞之意,點頭道:

  “你懂了……那你知道你母后的用意了么?”

  “母后身為后廷之主,罰之應當,這人無視主威,罰也應當。但母后向教兒寬仁,此時用刑如此之重,一來是因為父皇在此,弘兒也在此,她雖身為后廷之主,如此懲罰并無不是之處,卻畢竟有越矩之嫌,所以由弘兒向父皇請令少幾棍懲罰,一來保住皇威不失,二來立了弘兒的威勢,讓諸將聽令,父皇不語,是因為知道母后用心良苦,弘兒也明白。”

  李弘輕道:

  “可是……弘兒不明白,為何一定要是他?”

  “是他什么?”

  “他是一個掌旗令……”李弘扭頭看那人一眼,然后轉頭再看李治,輕道:

  “之前弘兒聽父皇和英國公說過,這掌旗令之位非同小可,輕易不可罰。罰之則必廢易重立……母后如此一番,弘兒便是少罰他幾下,他也逃不掉的被除了功名,貶為小卒……甚至連金吾衛(wèi)都不是了。父皇母后行事向來慎重,尤其這金吾衛(wèi)中的四相神衛(wèi)非同小可從不輕毀……如今一來,是否別有深意?”

  李治抬頭看著李弘,目光中滿是贊嘆:

  “我兒長大了……不過這些事,與其讓父皇說與你聽,不若你自己看著,如何?”

  李弘想了一想,點頭道:

  “好。”

  于是轉頭,著德安宣旨:

  “今有太子殿下仁懷憐憫,請恩主上賜福,著減為三十軍棍,然其性如此,不能入四相神衛(wèi)之列,著即時除去朱甲金衣,剝官綬,去職貶為素衛(wèi),即日離開皇城之中!”

  那人聞言,卻怔忡半晌,哭得更加痛苦,而周圍的將士聞言,卻更加敬畏地看著那個立在李治長劍旁邊,像他父親一樣背負著手的小小身影!


  (https://www.dzxsw.cc/book/4491/447050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南市| 屯留县| 广元市| 蒲江县| 平邑县| 呈贡县| 肇州县| 长春市| 渝北区| 正宁县| 乌审旗| 石台县| 监利县| 城口县| 个旧市| 韩城市| 班戈县| 雅安市| 惠水县| 剑川县| 乌兰察布市| 平阳县| 科技| 通化县| 磐安县| 夹江县| 金阳县| 东辽县| 扬中市| 海淀区| 巨野县| 杭锦旗| 靖边县| 房山区| 天门市| 阿城市| 桦川县| 通许县| 上思县| 揭西县| 慈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