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大唐三帝傳 >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六


  &  五日后。

  雍州。

  韓王別苑之中。

  聞得沉書傳來宮中密報的韓王,一時間沉默不語,半晌才恨聲道:

  “好……

  果然這些后廷婦人,盡是些指靠不住的……

  這等大好良機與了她們,盡然無應……

  罷罷罷!

  與女人謀,也是本王前些日子氣昏了頭了!

  沉書看著韓王,乃憂道:

  “殿下,此番之事畢竟事關重要,又牽及日后之事……

  是不是殿下好生與那王蕭二氏再相商一番呢?”

  “與她們兩個女人商量些什么?

  兩個見了些血腥便被嚇得沒膽的婦道人家,相商也是無益!

  韓王冷哼一聲。

  沉書卻道:

  “可殿下,那武媚娘難得出錯,如今好不容易有這一番失誤……咱們可萬不能就此叫她逃了去!”

  韓王看看他,卻想了想道:

  “你有什么好主意?”

  “沉書不敢,不過沉書以為,便是皇后與淑妃自己不愿意爭,那前朝那些還指望著她們能夠光宗耀祖,替自己氏族家譜之上添上一筆好的人呢?

  未必便肯就此罷休罷?”

  韓王挑眉,心有所動:

  “你的意思是……

  借前朝之力?”

  “后廷之事,雖則前朝都是少沾,可一旦惹著了前朝,那后廷斷無可以相爭之機——

  這可是咱們大唐自開國以來的慣例……

  想來那皇帝如何寵愛武媚娘,究竟也不能敵得過滿朝大臣的口舌罷?”

  韓王卻搖頭淡笑道:

  “你卻是錯了……

  若論起來,本王這個小侄兒對他那心尖肉兒一般的武昭儀,卻不是一般的寵,簡直就是愛了。

  要是當真滿朝文武竟然都因這武媚娘與他相爭起來……

  哼哼,真是棄什么保什么,還不一定呢……”

  韓王說到這兒,卻突然一笑,回身拍著沉書的肩膀道:

  “好,你竟給本王點了另外一條路了!

  沉書一怔,卻脫口道:

  “殿下不是說,這著朝中諸臣與李治相爭之事成不得么?”

  “那自然是成不得的。

  眼下到底長孫無忌也還在,本王這一舉一動,他倒也是能看得明白。

  再加上那武媚娘到底是李治這塊兒心頭肉,要他棄她,只怕比棄江山更快……

  可正是這棄江山更快……

  卻叫本王想出一個法子來……

  也許,本王是看輕了這武媚娘,還真得與她做上一番纏斗之后,才能成得了大事呢……”

  言已至此,李元嘉詭異一笑,轉身背手輕道:

  “沉書,你去幫本王辦一件事……”

  是夜。

  太極宮中。

  萬春殿內。

  王皇后坐在燭下,正閱覽家中新報。

  而身邊坐著的,正是自家母親柳氏。

  閱畢,她皺眉焚之,又看著母親道:

  “這樣的事情,是誰先提了出來的?”

  “娘娘可是擔心會惹上什么麻煩?”

  柳氏看著日漸憔悴的愛女,心里恨不得把那武媚娘斬成千段萬段,可到底也是忍下來,輕輕地問。

  王皇后搖頭,仍舊只問:

  “這借咱們太原王氏一門下,所有參與編著史冊的相關族眾,甚至是弟子親朋將些子未得證實的武氏劣跡加與其中的主意……

  到底是誰出的?”

  柳氏看女兒面色沉重,乃輕道:

  “這個……倒不是老身想得到的。

  而是咱們族中大族長,聽到娘娘受此大屈,心中憤懣,以為此等事態,畢竟也得書明于冊才是好的……

  所以……”

  “母親,你可知此事有多嚴重么?”

  王皇后嘆道:

  “史冊何等東西,無證無據之事,妄記之,妄載之……于我朝便是大逆之罪。何況此間頗多處涉及陛下……”

  “便是涉及陛下的地方,咱們也沒有亂寫胡說呀!”

  柳氏揚眉,卻不服道:

  “娘娘,陛下生性柔弱仁懦,這些年又的確是為那武氏妖女所迷,做下這許多荒唐事,一星半點兒的,都沒有說錯的。

  常言君明臣直,先帝如此,難道如今的朝風,竟不能容得下這一股清流么?”

  王皇后嘆息:

  “母親……您這所謂的荒唐事,都是哪些呢?”

  “陛下……陛下私納前君陳侍……”

  “武媚娘在冊之載,處處仔細詳明,她是以童貞之身侍奉陛下的。母親,這造冊的,可是咱們太原王氏自己族中的人——內侍監王公公。

  便是母親擔心他有徇私,那驗明武媚娘正身的幾個嬤嬤,可也是咱們派了去的。”

  “那……那也是因為咱們當初為了能夠讓她分得一些蕭氏之寵,這才……”

  “可武媚娘清白之身侍君,總是不能假的!

  “……可她終究是前朝之侍!

  “母親也說了,她只是侍,非嬪,更非妃。我朝祖制,便是后帝依胡俗納前妃舊嬪,亦無不可之處……說明白也只是父侍子繼而已的小事……

  母親如何便能拿了這樣的事情來說話?”

  “那她……她……她恃寵而驕,后廷橫行……”

  “她橫行在哪兒?可有什么實證?可見過她打殺了哪個妃嬪,可見過她妄死了那個宮婢?”

  “……”

  “母親,史冊之重,何等要緊之事……

  若是一朝為人所知,我太原王氏一門,竟為了這等心思去將些未經證實之事,編入史冊之中……

  你可知我太原王氏一門久遠傳下的名聲,都要毀于一旦了!

  “可她誣你殺女,卻終是事實!

  “那是她在懷疑本宮,卻始終非直言是本宮所為啊母親……

  這便是武媚娘厲害的地方了——

  她能叫本宮與所有人都知道,她在懷疑本宮,卻從來不說出口,落人把柄……這便是她的厲害之處了!

  “哼!好,就算她未曾與娘娘面前與其他人面前說過,難道陛下面前就沒說過?陛下是個耳根子軟的人,若非是她暗中哭訴,如何陛下便是懷疑定了娘娘?

  說來說去,這等事態,也未必便不是如咱們所料呢!

  娘娘也不必多言了,此等奇恥大辱,咱們太原王氏總是不能忍得下的。

  一應諸事,娘娘不必多加理會,只消看著那武氏落個千載臭名便是!”

  王皇后看著自己倔強的母親,只能嘆口氣,茫然望天:

  是啊……母親終究還是不明白,自己如此勸阻,到底是為了保住誰。

  三日后。

  午后。

  萬年宮。

  大寶殿。

  德安一聲也不敢吭地盯著面前的地板,直愣愣地盯著,一字也不敢言說。

  不止是他,整個大寶殿上上下下,無人敢再多言一句。

  好一會兒,李治淡漠的聲音才輕輕地傳了過來:

  “你是說……

  王蕭二氏,竟然暗中與韓王勾結,在史冊上做手腳,污誣媚娘?”

  “……是。”

  “其余諸官呢?

  無人敢應么?”

  “……無人。雖說有許敬宗等人為討得主上歡心,多少說了幾句好聽的,可是他們究竟非是可直言不愧之輩……

  因此在那些其他諸等中立之史官看來,這反而更加像是弄臣意討主上歡心而刻意粉飾了!

  “……舅舅也沒有說話?”

  “……元舅公這些日子,一直在忙著此邊之事,實在未及去詳查!

  “好……

  好一個史官群冊啊……”

  李治咬牙,冷哼一聲:

  “合著這大筆一揮,無論多少功績,也要為他們所扭了么?”

  再咬牙,李治輕聲道:

  “傳李云。”

  ……

  次日。

  萬年宮。

  大寶殿。

  早朝之上,高宗李治,忽點召十數名官員,著令大理寺嚴查,并治其徇私妄法,私相賄受等大罪。

  一時間,朝野振動。

  ——是夜。

  萬年宮中官舍。

  長孫無忌看著一屋子坐滿的,個個表情都似要炸了一般的官員,長嘆口氣,搖頭道:

  “主上的心思,難道你們還不明白么?

  說得白些,此番不過是因為王蕭二氏官員,將那些關于后廷之中未經詳證的隱密之事,竟當做有據可查的事實盡皆書與史冊之中,才惹得主上恚怒罷了。

  若依老夫之言,諸位實在也是太過了。

  畢竟內外有別,內廷之事便是有根有據,咱們這些編纂史冊的,也要考慮清楚了利弊,緊要與否才可動筆書之的。

  何況此番諸事,譬如諸番詆告之事,小公主被殺后武氏是否暗告主上為皇后所為之事……

  此都系內中私語,便是起居注上尚且不得見,何以這正經兒史冊上卻能光明正大寫這等宮闈之事?

  此番不怪主上憤怒,便是以老夫看來,也實屬太過。

  何況……”

  長孫無忌看著諸員被說得面紅耳赤的氏族要員,輕道:

  “何況這出主意的人是誰,他又抱著什么打算,難道諸位盡皆不知?”

  “……便是知曉,可那武媚娘……”

  “恕老夫說句諸位不太愛聽的話,老夫知曉,諸位都是心系后宮中的皇后娘娘與淑妃娘娘。

  可以老夫之見,這些年來,二位娘娘如此日漸恩薄,不正是因為心存不滿,主動相爭的結果么?

  諸位也是過來人,看一看那武媚娘這些年來,雖則因著自己處境受困等等時刻,也屢有狠手毒絕之時,可何時曾經主動爭過寵之一字?

  此番又為何,二位娘娘都是不約而同地著人傳了信兒出來,叫諸位務必不要跟著那人起步?

  為何?不過是二位娘娘想明白了而已。

  眼下的局勢,咱們這等的主上,不爭,便是最大的爭了。

  二位娘娘后闈之人都想得透,怎么反而是諸位想不明白,要落得為人劍柄的地步呢?

  何況便是拋開此事不提,主上此番行事,也非全然遷怒——

  否則為何主上放著名正言順的妄議宮闈,不實之事入史冊之罪不議,卻要議一議他們素行不法,貪賄瀆職呢?

  還不是因為確有其事?

  唉,此番之事,老夫也是無奈了!

  “太尉大人,您這是什么話?若是連太尉大人您都……”

  “老夫說這話,自是有道理的!

  長孫無忌一壁說,一壁將一份厚厚的手抄折疏放在桌面上,輕輕敲打了一下道:

  “這是今日午后,老夫入內朝圣,力諫主上之時,主上交與老夫瞧的。

  老夫本來也是準備了一肚子的話兒,想著能替諸位大人求個情面出來的。可是這折疏之上一樁樁一件件一條條……

  都明注著人證與物證,最少的也有三五條……

  樁樁件件,皆是鐵案!

  這一次……

  諸位大人們,是真的無法了。

  如若覺得老夫言過其實,諸位也可以相機看一看,議一議,或者相救一二之時用得著老夫的,老夫自當鼎力。

  只是眼下,老夫實在無力了!

  言畢,長孫無忌起身躬了一躬,然后便退下。

  只留下諸氏族大臣面面相覷。

  好一會兒,一個王氏官員不信邪地拿了折疏來看,可只看了幾行,便面色鐵青,啪地合了折疏,再不言語,半晌狠嘆一口氣,起身拂袖而離。


  (https://www.dzxsw.cc/book/4491/404107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