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為越女暮作妃十一
德獎見自己的目的已然達到,倒也點了點頭,柔聲道:
“其實主上一片恩重,蕭妃娘娘如何不知?
只是到底……”
李德獎不必言,李治也心知他之所意,點頭嘆道:
“到底三哥可說是死而為朕,三嫂心中有怨,也是難免。
朕明白,師傅日后若見了三嫂,自可向她帶句話兒——
都是一家人,沒有什么的。”
李德獎聞言,半晌不語,良久方道:
“難為主上了。”
……
另一邊,后堂之內。
難得見到素琴與兩個孩子的媚娘,自是心中歡喜,與母子三人又是一番玩樂,又是一番好說,又著令文娘去傳了話兒與李治,竟說自己今夜要與素琴并床夜話,可教李治不必再來了。
若非是素琴面兒薄,又念著德獎,只怕今夜李治便當真是孤家寡人,對月長嘆了。
好在媚娘也并非便是那等沉溺于一時之情的小兒女——
她也不過是長久未得見故人,宮中雖則事事處處皆有李治在,可到底也是沒有個知心貼己說話兒的,自然要與素琴更加親好些。
說了一會兒話,便見有侍送上茶點,媚娘便含笑自著文娘與瑞安等人抱了李弘與嫣兒,還有素琴膝下所出的兩個孩兒去玩,自己卻與素琴姐妹二人獨坐在**里說話。
拉了一會兒家常之后,媚娘便道:
“如今我看你事事處處都行事妥貼,可見竟是李家的福氣。”
素琴卻笑道:
“哪里便是什么福氣了?
不過是舊年里跟著媚娘姐姐還有大姐姐學得的些本事。
再者德郎也是家中無長,自然便容著我坐大了。”
媚娘聽她如此對自己坦然已對,心知這個孩子一如當年的素琴一般,半分心性兒也沒見改,更是歡喜,二人便好生又是一番絮話。
說了一會兒,便見有一侍匆匆奔入,附與素琴耳邊說了幾句,素琴便皺眉道:
“怎么偏偏便是今日?”
她看了眼媚娘,見她早已離得遠遠兒地,不似有意相聽之念,心中感涕到底是帝妻風范,便正色點頭道:
“我知道了,你且去罷。”
及后,她看著侍人走下,便向媚娘行了一禮道:
“姐姐,素琴有一事,只怕要姐姐相助為好了……”
“你這是哪里話來?有什么事,盡管說便是。”
媚娘含笑道。
素琴嘆了口氣,搖頭道:
“其實說起來,也真是羞煞了小妹,家里妯娌之間的事,竟鬧到此等不堪之地。”
媚娘揚眉,意有所明:
“你是說……
李家大嫂娘的事?”
素琴點頭嘆道:
“看來姐姐也知道了。”
媚娘不語——
其實身為后宮女子,往來走動得最多的,還是諸家門第里的貴婦千金,自然這些事,她是詳知不過的。
只是一點,她素常里便不耐煩聽那些家長里短,東西不安的事情,又事事時時關切李治,自然少聞這些。
但饒是如此,李家的事,她也知道一些。
衛國公生性豪俠,一生只衷情于夫人紅拂女。
而她也為衛國公誕下兩子,兄弟二人更是親密無間,關系切要。
只是奈何長子性頗柔懦,又有些過仁之嫌,之前曾因先帝在時爭儲一事時涉與太子承乾有所交集而被流嶺南。
后又因先帝念其無辜,又身為衛國公之嫡子,便著事令使其遷吳郡。
而正在吳郡之中,陪伴他多年的元配夫人尹氏故,又是時逢落魄不得意,被當地一名有意邀攀國公府的韋姓氏族的遠系,一普通官紳相交,竟至得許其女。
而這女子竟然與其父一般,都存著些另樣心思,自衛國公逝后,德騫受衛國公爵襲,她更一發地防著無論名氣才華都遠在德騫之上的德獎。
前些日子德獎因護劉弘業之事入京之時,還曾一反平素里向來不求恩典的例態,向李治懇請恩準著封侄兒承嗣長兄之事——
顯然,卻是為了避嫌了。
媚娘點頭,垂首合著茶碗道:
“這位韋娘子,我也知道些,好似也是性情不太妥帖的。
難為你了。”
素琴嘆氣:
“性情不妥貼倒也罷了,可她又是個防人之心甚重的……
總以為妹妹有心圖什么……
殊不知若是我……”
她看一眼媚娘,便再不言語。
媚娘淡淡一笑道:
“殊不知若是妹妹果然如此,那當初便不會棄了帝妃之榮,轉而下嫁德獎師傅了。
需知便是治郎心念媚娘與惠兒舊義,或者不與妹妹實幸,卻至少也會與妹妹無上之榮,甚至光明正大地將妹妹轉認為義女,嫁個公卿之家,以妹妹身份,也是適有所得。”
素琴垂首,半晌才道:
“妹妹也只是心煩而已。”
媚娘點頭道:
“看來,妹妹是希望姐姐與你一個兩全之法了?”
素琴抬眼看著媚娘,誠懇道:
“姐姐,我是真心把大嫂娘與大伯當做親人的。
實在是不愿與他們相逆。
姐姐機慧過人,可有什么法子?”
媚娘想了一想,卻含笑向她招了招手,示意她附耳過來。
素琴眨眨眼,好奇地看著她,半晌才湊過頭去。
是夜。
內寢。
李治看著瑞安將香點上,淡淡道:
“所以,你就把朕剛賞你的九鳳玉鐲給素琴了?”
媚娘看著李治的表情,伸手抱了他的手臂嬌憨笑道:
“治郎生氣了?”
李治攏了攏手中的簡卷,看了她一眼,淡淡道:
“氣什么?明知你不喜歡那個東西。”
媚娘眨眨眼,看著李治小聲道:
“那治郎沒有生氣啰?”
李治抬眼看了看她,失笑,丟下簡卷于榻邊小幾,伸手摟了她在懷中,點頭道:
“知道怕了便好……
我還以為這天下間便沒有你怕的事了。”
媚娘撇了撇嘴,不言語,好一會兒才道:
“若不如此,只怕那韋氏會不信呢。”
李治點頭嘆道:
“也是……
難為師傅了。
若論起武功文治,師傅哪一樣都比他兄長強上許多,奈何他生性淡泊名利,實在不喜此道。
再兼之又有韋氏刻意以長嫂的身份相壓,自然他也無可奈何。
你將這九鳳玉鐲給了素琴,韋氏一旦見過此物,自然知曉她與宮中高位妃嬪有過交集,更知素琴多少也要受我庇護,無論是如何,她都不會再難為素琴,是也不是?”
媚娘含笑點頭,飛鳥依人般地偎入李治懷中:
“治郎英明。”
……
的確,韋氏不但認出了素琴手上的鐲子,她甚至還知道了賜與素琴此物的人物是誰。
同樣地,她也將自己所見,告訴了一個就連李治與媚娘都沒有想得到的人——
她的閨中密友,舊賀蘭氏夫人,也是媚娘的姐姐,武順。
……
次日午后。
一輛往新豐縣粼粼而來的奢華馬車上。
應國公夫人,楊牡丹子看著自己心愛的長女:
“你確定那賜與李家少夫人九鳳玉鐲的,必是媚娘?”
“除去她,那元氏還能得誰的賞呢?
母親,別人不知,咱們可是見過他,也知道他李德獎可是當今圣上的心腹。
自然要見心腹的時候,只會有自己眼下最喜愛的妃嬪在了。
而這九鳳玉鐲論理論制,都只當賞與皇后,正一品夫人的四妃,又或者最次也是二品嬪位。
所以……”
楊氏點頭,滿意地看著依舊明艷動人的武順:
“所以,這一次,便不算是咱們違了圣命了……
這可是圣上自己出了宮來見咱們的。”
武順點頭,淡淡道:
“正是如此。”
她描繪得精致的唇角,勾起一抹笑意。
;
(https://www.dzxsw.cc/book/4491/321721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