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成鴛鴦,再得瑞兆三十五
眼見如此,李績也不得不出言相勸道:
“主上且不必如此……
說不定,那遺旨之中,卻是出乎主上意料之外的內容呢!”
李治聞得此言似另有深意,不由轉身,看著李績道:
“英國公似乎知道些什么?”
李績眼見如此,索性便直言道:
“老臣既身為先帝賜為遺命之臣如此重愛,多少也算是能了解些先帝的心思。
且先不論這道遺旨是否真存于世上……
只說這遺旨之內容,恐怕便未必能如柴將軍,與他身后那些人的意……
是要不利于武娘子與主上的啊!
畢竟主上……”
李績目光大有深意地看著李治:
“對先帝而言,主上可是他最真心疼愛,最真心呵護,最重要的皇兒……
這一點,是無論到什么時候,都不會變的。”
李治聞言,思及自己幼年之時,每每于自己受傷不快痛哭之時,抱于懷中百般安撫勸慰的父皇,不由微濕了目光,心中也似放下一塊大石……
半晌,他才輕輕道:
“得英國公一言,朕也多少安了心。
不過那柴令武既然問出這等話兒來……顯見他也好,他身后的人也好,總是希冀這遺旨之中,有些什么不利于朕或者是媚娘的東西……
事關重大,還要煩勞英國公多加查探了。”
李績本來期待的便是這句話兒,自然是多加遵從。
君臣二人議了一會兒之后,李績眼見再不可繼續留下,便遂謝恩離去。
只留李治與眼見李績離開之后,慢慢進廊中,無聲侍立于側的王德主仆二人。
良久,李治才頭也不回地輕輕問著立于自己身后的王德:
“那道遺旨……
在你手中么?”
王德方才不在廊中,自然不知李績已然將其藏于心中的秘密告與李治知曉,一時之間,驚至神色大變。
幸好李治背對自己,倒也看不到,于是一時之間,收起了驚訝之色,沉聲道:
“老奴不明白主上的意思……
先帝遺旨不已是供奉在兩儀殿中么?”
李治頭也不回,淡淡地問:
“王德,你是自幼看著朕長大的……
你覺得這些事,能瞞朕多久?
朕最后問你一遍,父皇手書的,關于媚娘的遺旨……
在你那里,是也不是?”
王德平靜地看著面前這個年青的主人,恍惚之間,似乎又看到了當年在軍帳之中,淡淡地對自己笑著說無妨的,那個左右環繞著許多同樣意氣風發少年少女的銀盔將軍……
輕輕一笑,他覺得長久以來,一直壓制著自己肩頭的重擔,于無聲無息之間悄然落下了。
雙肩一松,他淡淡道:
“回稟主上,老奴知道此道密旨。
只是這遺旨,卻不在老奴身上,更加不在宮中。”
李治霍然轉身,目光如電:
“眼下在哪兒?”
王德坦然回視李治:
“宮外,元將軍府中。”
李治目光一凝,半晌才低聲道:
“在師傅手上……還是在素琴手中?!”
“此旨本便是交與徐太妃手中,姊故妹承,自當在元小娘子手中。”
王德輕輕道。
李治咬牙,半晌才道:
“你知道里面的內容……你也知道,里面的內容,并非不利于媚娘……
是也不是?”
王德坦然:
“是。”
李治瞪視他半晌,最終還是長嘆口氣:
“父皇……要將媚娘賜與朕為妃……以保王氏后位不失……
是也不是?
你是不希望這樣的罷?
所以才一直隱瞞不提?”
王德卻坦然道:
“無論老奴如何與太原王氏私仇深重,但對老奴而言,先帝與主上才是首位。
所以老奴不會做下這等事。
至于那旨中之事……
主上何不親自看過……
再行其事?”
李治一怔,看著王德半晌,突然道:
“父皇留下此旨,多半意在不時之用……
為何你不加阻攔?”
王德淡淡一笑道:
“自然是不必的。
因為先帝留此遺旨之時,已然言明,開啟此遺旨的先決之要,便是主上發覺這最后一道遺旨的存在。”
李治一怔,定定地看著王德,半晌不語。
永徽元年十月初三。
長安。
太極宮。
早朝之上,英國公李績凱旋而歸,獻上諸等貢物與奏表之后,便立于當廷向高宗李治請辭其職。
李治與諸臣再三勸留,奈何李績辭意已決,無奈李治只得著令準解其尚書左仆射一職,其任任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三品。
朝中百官聞之,皆嘆李績之高義。
……
朝后。
左延明門。
長孫無忌與禇遂良裴行儉等人,看著李績坦然一人獨行離開,不由長嘆一聲。
禇遂良嘆道:
“說到底,英國公究竟是友非敵。”
長孫無忌沉默,面上也現些感嘆:
“可惜……
可惜他一味求中立之態,否則以李公之才德,大唐天下,自當更加穩固。
氏族之流,自也不足為提了……”
一邊的裴行儉聞言,思及日前因不得武職而多有抱怨之言,不由微現愧色。
……
是夜。
太極宮。
山水池邊。
千步廊中。
李治與久未入宮的李德獎,立于一片黑暗之中。
而弓身跪于地上的李德獎,卻雙手高奉著一只小小錦盒,似欲奉與李治。
只是李治,一直頭也不回,更加沒有要接過來的意思。
良久,良久,李治才轉身看著德獎道:
“師傅還是起來罷……
說到底,此事與師傅無關。”
德獎卻不肯起身,只是沉重道:
“主上此言差矣,臣既得妻,則妻之罪,則為臣之罪耳。”
李治又是一陣沉默,這才上前伸手扶著德獎輕輕道:
“先帝遺命如此……
又哪里是罪呢?”
德獎聞言,這才松了口氣,起身。
看著李治的目光,德獎明白,此番之事,李治口中說著不介意,可到底還是存在心上了。
也罷……
他淡淡一笑——
橫豎自己也好,素琴也罷,本就無意長久在這是非地……
此事一了,自己也算是功德圓滿,自當離京求去了。
他與李治這份師徒之情是他此生最大的珍寶,可卻也是他一生虧欠于李治的根源……
若在以往,自己孤身一人之時,倒也不在乎些什么。
可是眼下他有了素琴,而素琴的腹中,又有了他的……
若能離開,便是被人說成是逃避,也無妨罷!
李治背著光,未曾看透德獎的目光,只是沉默猶豫片刻,才緩緩從德獎手上接過遺旨,在手中仔細看了半晌之后才輕輕問道:
“里面說的什么……
師傅可知?”
德獎坦然道:
“先帝遺旨,何等尊密,臣何德何能,得以一窺天機?
便是臣妻與臣妻之姐,先帝太妃……
也無此恩德。”
李治輕輕點了點頭,猶豫著,猶豫著。
德獎到底是這些年來,一直陪伴在這個少年天子身邊,可說是真正關愛著他的長輩,于是便又坦然一笑道:
“主上,臣不才,得蒙主上自幼恩寵,侍于左右,權以為微末技藝相德……
既然如此,那臣也可有一語,當告于主上。”
李治看著他道:
“師傅直言,朕之良誥。”
“臣斗膽,私以為無論先帝之意如何,天意如何,都不打緊。
打緊的,是主上自己的心意如何。
臣自幼看著主上一日日長大,從來都不以為,這天下當真有誰,能困得住主上……
唯一能困得住主上的,只有主上自己而已。”
李治一怔,良久才輕輕道:
“唯一能困住朕的,就是朕么……”
他喃喃自語一會兒,突然點頭笑道:
“正是如此……
能困得住朕的,卻只有朕自己呢!”
哈哈一笑,原本困惑不止的表情,豁然開朗,如光風霽月,剎那間照亮心胸!
而一側,立于原地的王德與李德獎,也只是歡悅地看著這個少年天子一掃心中陰霾,朗朗而笑的樣子。
很快地,李治停止了笑聲,可臉上的神色,卻依然鄭重。
慢慢地,他舉著遺旨帶著二人,向兩儀殿供奉著太宗靈位的方向恭行叩拜大禮之后,才由王德攙扶之下,緩緩起身,然后……
輕輕地揭開了盒子。
……
是夜。
太極宮。
太極殿中。
已是子時過半了。
李治自從千步廊回來之后,便手握著那道遺旨,怔怔地坐在幾案之后。
他默默地,默默地呆坐著。
不發一語。
身邊的王德看著他這樣,也不由嘆息,看了一眼今日因忙于他事,而一日未在李治身側侍奉的德安,然后點頭。
德安會意,上前一步輕輕道:
“主上,夜深了,有什么事兒……
明日再說罷!
明日,還有早朝呢!”
李治不答,良久卻反問道:
“德安……
朕且問你……
朕自出生以來……凡得種種……
有哪一樁哪一件事,是朕自己真正想要,也真正爭取過的呢?”
德安一怔,不解為何他突發此語,可下意識地看了一眼那遺詔,他似有所悟道:
“許多……
許多事都是如此。
雖則先帝恩寵主上之心甚異于其他諸王,甚至便是與主上一母同胞的二位也不能稍及……
可是到底主上自己也是一步一步走到這里的。”
李治淡淡一笑,轉視他:
“對啊……
朕是一步一步,自己走到這里的。
正如師傅所言,這天下間,本便只有朕自己,才能困得住朕……
所以……”
他低頭,凝視著手中的遺旨,輕輕道:
“所以就算這是父皇的一片美意……所以就算眼下亮了這道遺旨……朕便可與媚娘順利同行,可平安接掌天下……
可朕是不會用它的……
父皇,您知道稚奴的性子……對不對?
所以……所以您知道稚奴看到這道遺旨之后……會做什么樣的決定……
對不對?”
李治含淚輕輕一笑,說著些王德也好,德安也罷,都是完全聽不懂的話,然后緩緩道:
“可您還是留它下來了……
因為對您來說,為了稚奴……
這天下間,沒有什么事,是您不會去操心的……
這便是身為父親的一片苦心么?
稚奴不孝……稚奴竟是一直不懂父皇……
父皇……”
李治含淚,輕輕地撫摸著那道金燦燦的密旨,聲音,微微顫抖了起來。
夜色沉沉,如水清涼。
微風輕輕拂過,似如慈父大手,慢慢從李治的額頭,輕輕撫過。
;
(https://www.dzxsw.cc/book/4491/321700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