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玉鳳,終成涅盤二十三
入得殿內,祿東贊頭一眼看到的,便是那個如一把玉如意般身量優雅端度的女子。
同樣是一身雪白綃綾的衣衫,同樣是一頭烏發簪白花(唐初宮規,除去帝王和皇后、太后、太上皇這樣的人物去世以外,其他的貴長輩去世時,身為晚輩的其他皇室中人都應當素服無飾簪白花。這是以示孝意。另外再說一點題外話,就是如果帝王或者是太上皇這樣的人去世時,則人們不只要素服,還要有素冠和素飾,以示哀祝之意——就是唐時人們認為帝王或者是太上皇一類的男性統治者死后必然是升天為仙了,所以雖然因為帝王離開很哀傷,但是因為成仙也算是好事,所以也是要哀傷地祝賀一下的……所以電視劇里武媚娘在李世民去世時戴著的銀色頭飾雖然的確是夸張得過了許多,卻也是有這么樣的規矩的——只是那頭飾實在是太夸張了,哪里有那么多的?),可這個女子,偏偏就是通身一股白牡丹般的氣度。
祿東贊知道,自己終于還是見到了那位被李治愛逾性命的武媚娘。
“武氏娘子,見過祿大相!
媚娘上前一步,搶先行禮,倒是叫祿東贊急忙謝禮道:
“唉呀唉呀,娘子太過客氣了!
一壁說,一壁謝過媚娘的禮,賓主雙方又是客套一番,媚娘這才著左右引了祿東贊入了配殿之中休息,同時著瑞安快快報與太極殿。
……
是夜。
太極殿中。
李治看著眼前喋喋不休的蕭淑妃,不知第幾次地問自己:
當初到底是哪一點,讓他覺得,眼前這個女子,與媚娘有那么幾分相似的?
可是這般問著自己,卻是苦不得半點答案,于是也只得無奈,搖頭。
階下的蕭淑妃正哭訴著這些日子以來,宮內宮外因著李治傳令宵禁之事而起的,對她不利的流言,一見李治如此態度,不由有些驚疑:
這一搖頭,到底是吉是兇?
想了一想,她終究還是大了膽子咬了牙,上前盈盈一步道:
“陛下……陛下,您可要為妾做主呀!
那些無法無天的奴才,一個個地,一個個地把妾傳得……
傳得直如那妲己妹喜一般,是禍國殃民的妖精禍水……
陛下!您可要替妾分明清白!”
李治搖頭,不得不擺出一張無奈臉來道:
“他們這般說,又有哪里的證據來呢?
什么朕為了愛妃而宵禁……
便是他們說上幾句,也只能說明愛妃在朕心目中是頂要緊的人……
又有哪里不好了呢?”
“陛下……”
聞得李治一句在心目中是頂要緊的人,淑妃只覺自己骨頭都要酥了一酥,于是不依著上前扯了李治袖子撒嬌:
“可是陛下,妾自然是知道陛下的真心的……
可這樣的真心,若是傳入那有心之人的耳朵里……
只怕……
只怕……”
李治實在是無法再忍下去了,加之心急于在立政殿中候著的媚娘與祿東贊,一時難以自制,竟冷冷道:
“只是什么?”
蕭淑妃立時如被冰水澆身,打了個哆嗦,怔怔地看著李治。
李治一句話說出口,便立時察覺自己竟然一個不耐,露出了些真心……
于是急忙緩了口氣,微不可察地一猶豫便立刻伸手去攬了她入懷,輕輕嘆息道:
“只是你怕,會有人說你這般得寵,分明便是仗著朕的寵愛,胡做非為,是也不是?”
蕭淑妃眨了眨眼,這才想到,也許方才只是李治聽聞別人對自己的謠言時,有些生氣的緣故——
沒錯,剛才那樣冷酷而淡漠的表情,實在不像她知道的李治……沒錯,定然是因為自己被傳了些亂七八糟的謠言,他才生氣的……
所以……
所以他是真的在乎自己的吧?
所以這些日子以來,他之所以日日呆在立政殿里,最緊要的,還是因為那太妃去世,加之武媚娘失了個孩子的緣故罷?
沒有……
沒有別的緣故了,對罷?
而且失了一個孩子的武媚娘……他便是有憐愛有寵惜,可是……
可是終究也是不會長久的……至少不會比對她這般好的長久的……
對吧?
她不安地問自己,然后又立刻搖頭:
不,不會的。
否則,為何不曾聽聞李治為了那武媚娘,而傳令長安宵禁一月呢?
這樣的……這樣的事,兩朝以來,可也只聽說過這一樁啊!
所以必然地,李治這般心思,也是當真為自己好的……當真是為自己生氣的……
他心里,還是有自己的。
思及此,她立時笑得又是委屈又是甜美道:
“陛下……”
一壁不依著,一壁將頭只依在了李治懷中,卻再看不到李治臉上,一副冰冷沉默的表情。
……
足足半個時辰之后。
李治好歹是把蕭淑妃給哄得歡喜了,勸走了。
于是,看著她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太極殿,李治這才長出口氣,一甩廣袖,傳令道:
“擺駕,立政殿!”
“是!”
立政殿內。
**小亭之中。
媚娘與祿東贊,早早地便起了一局棋,兩人對面而坐,一壁品茶談天,一壁對弈取樂。
一邊兒以瑞安為首的諸侍,則是安安穩穩地立著。
庭門內外隱蔽之處,卻是依著高陽公主之令“入宮行探”的豆盧望初,帶著一眾從未在宮中露過面的,一直養在宮外的影衛,守在暗中,與明處里李云親率著的李治身邊最親信的金吾衛相互應著,以警左右。
李治來時,看到的,便是這等景象:
媚娘含笑輕搖宮扇,祿東贊皺眉只盯著盤上棋局。
看來……
李治從方才起便一直緊皺著的眉頭,不由慢慢舒展開來:
看來還是她最懂自己……這么早,就替自己鋪好了前路,省下了許多功夫呢……
一股暖流慢慢涌入心中,默默地,他走到媚娘身邊,又示意早就看到他的媚娘等諸人不要出聲,自己卻只立在祿東贊身側,看著他要如何解這一局。
棋盤邊兒的祿東贊,倒也是當真不曾察覺此事,只是一味地皺著眉,去努力尋著媚娘局中的破綻——
可惜的是,雖然他的棋力,便是當年的太宗皇帝也是多加夸贊,卻依然還是找不出媚娘這一局的破綻到底在哪兒。
于是無奈之下,他只得推子認輸:
“罷了罷了……想不到武娘子棋藝如此高超,臣竟是半點兒也尋不出……
咦?
主上?!
臣祿東贊參見主上!
臣不知主上駕臨,竟不知起身謝禮!
當真是欺君之罪,竟不可。
臣罪該萬死!”
祿東贊抬頭的剎那間,就看到了含笑立于一側的李治,大驚之下,立時推開圈椅,跪伏請罪。
李治含笑,伸手扶起他道:
“哪里是卿的過錯?
明明就是朕來而不宣罷了……
祿相快快請起!
得了李治這番話兒,祿東贊這才惴惴不安地起身,微微地打量著這個第一次見面的少年天子:
一頭烏發如墨,金冠映彩;玉潤豐姿,眉秀目清,加之與時下漸漸廣為唐土百姓所推崇的豐威身姿所完全相反的頎雅的身材……
實在是怎么看,怎么像自己家中一副唐土古畫兒中的仙家少年似的……卻是沒有半點兒帝王應有的架勢……
不過……
祿東贊看著李治,卻不知為何,又有些猶豫……
他……
當真沒有帝王之勢么?
;
(https://www.dzxsw.cc/book/4491/321693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