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為進,鳳終還朝二十三
王德笑吟吟看了德安一眼,這才道:
“主上是覺得武姑娘此舉,只因為這徐婕妤與元昭媛有些相似么?”
李治的耳朵清理干凈了,正好兒頭發(fā)也洗了干凈,便直了頭,一邊由著瑞安明安二人一同取了大帛巾來擦干頭發(fā),一邊笑道:
“怎么,難不成你還有別的想頭?”
王德又看了看德安,這才笑道:
“主上,雖說武姑娘與徐太妃姐妹情深,又是念著先前元昭媛的情分。可到底,這徐婕妤……可是主上您——的——婕妤啊!”
王德這句話,特特地將這“您的”二字拉長了音腔。立時,李治便明白了他的意思,倏然轉頭瞪著他,看了半晌,才抿著嘴笑道:
“你這話,朕聽見了,他們也可聽見了。日后若是媚娘回宮之后,羞急了不依你,朕可攔不住她。
你是知道她那性子的。”
一句話,說得諸侍皆是面上含笑。王德更是笑吟吟道:
“主上安心罷!只要主上還留著老奴在身邊,只要老奴還能侍奉著主上,那武姑娘便是再羞急了,再不依,也是會多多看顧主上的!”
一句話說得李治龍心大悅,當下便找了個借口,說王德年歲也大了,總是要有個嗣后照顧的,便顧了左右一圈,當下旨著王德自己尋個好后生,稟報上來,李治便賜他一個王德嗣后的名份,再賞個一官半職。
這一份賞賜,可是正挑中了王德的心思——于王德而言,這么多年前后侍奉了隋唐二朝,楊廣李淵李世民李治四代君主,各樣賞賜各種物事,已然是再也不缺的了。唯獨遺憾便是不能有個嗣后。
李治這一賜,無疑是完成了他最大的心愿。當下便感動得他老淚縱橫,也不理池邊水漬,便跪下來叩首謝恩。
李治卻只是笑著將此事推到媚娘身上,說這是媚娘出宮之前,再三請求自己務必要做到的事情之一罷了。要謝也當謝媚娘——
他這話兒倒非作假,媚娘確是早就曾將王德心思說與李治聽,也勸過他若有機會,便當給王德尋個嗣后,也算是這么多年王德服侍一場的造化。
可是李治一直都忙著,也險些將此事忘記。不過今日因著王皇后待下刻薄,又是有媚娘的事摻進來,又是王德來報,倒是誘得他想起此事,便一并處置了。
王德心知此事之上,李治不會說假,于是更加感激媚娘與李治一番體諒,再三謝過,這才起身道:
“主上隆恩,武姑娘體恤,老奴當真是無以為報,只恨此身殘缺,也唯有長久服侍,把這條命照顧著主上也就罷了。”
李治卻笑道:
“朕可不要你的命,還要你好好兒活著。不過你說無以為報,倒也未必。”
王德聞言便是明白,立時便道:
“主上但有吩咐,王德萬死不辭!”
此時瑞安正傳了醫(yī)官來,替李治推拿頭皮,以達松解之效,李治也正閉了眼,于是便隨口道:
“朕記得,當年你曾得了幢母后賜的宅院,就在長安城內修德坊里……不知那處宅院,此刻卻還在不在?”
王德何等人物?當下便明白了李治的心思,立時便笑道:
“老奴明白。”
李治便再不言語。
……
永徽元年二月初五。
朝后。
太極殿中。
李治方與諸臣議事已畢,只留禇遂良下,待相理政務之時,便忽得聞報,道感業(yè)寺內明空法師,就是先帝才人武氏昭,與同室二尼,一是高祖近侍慧寧,一是寺中方丈所救之民女入門的慧覺,突然身染惡疾,一病不起,命在旦夕。
此事本為寺中事,然因武昭當日入寺,乃以先帝妃嬪之身,未離宮籍而入。依理依制,都當上報今上與今后,以請奏準。
然王皇后近日臥病在床,諸人皆知,無能相問,是以只得報與李治處。
李治聞言,大為不安,然因有褚遂良在,便不得多加干涉,正為難時,卻聞先帝太妃徐惠殿外求見。
李治急著宣。
徐惠入內,便跪泣乞恩,道聞得昔日近身女官,亦是閨中密友武昭病重不安。便求得李治,無論如何還請良以醫(yī)治。
李治正愁不知如何開口,正好徐惠來求,便立時下旨,特恩準太醫(yī)與徐惠一同前往探視武昭。又再欲開口著令武昭歸宮調養(yǎng)時,卻因懼著禇遂良在,不得開口。
想不到他話音方落,便有禇遂良道:
“明空女尼雖今為佛門中人,然究竟身負侍奉先皇后娘娘靈位之責。加之到底是先帝嬪妃,至今仍存宮籍。若只在寺外調養(yǎng),一來太妃與諸醫(yī)官勞動,難免不當,二來也是不良于養(yǎng)。
不若于臨近皇城之中,別尋居所,以茲良養(yǎng)。也不失規(guī)制。”
李治聞言頻頻點頭,只是一時不知可在何處安置。
正犯難間,便見近侍王德上前一步,叉手禮奏道:
“有稟主上,老奴昔年曾得文德皇后娘娘大恩惠,于京城中修德坊臨近皇城掖庭之處,得一宅居。其頗幽靜,又極利落。
只是老奴一直以來都頗得主上與先帝憐寵,不得出宮相居,那宅院便也一直空著。若果如此,老奴以為,倒是安置明空大師的好去處。”
李治聞言大喜,相詢禇遂良時,也覺可行。
于是便立時傳旨,著賜感業(yè)寺女尼明空入王德宅院靜養(yǎng)。
至于那另外兩名同樣染病的女尼,則因著徐惠求情,也便一并安置在宅院之中。只是醫(yī)官有囑咐,便叫三女各自隔離,少些接觸,以免病情互染加重之意。
同時李治又著下令,因感業(yè)寺中奉有長孫皇后靈位,此番三尼所患之疾,又似可互染之,便著令太醫(yī)監(jiān)親入感業(yè)寺,先除病穢,再凈諸尼之體,以避病瘟。
如是一來,這感業(yè)寺中諸尼也便不得不被暫時各聚居于別室之中,只待病穢除盡,才得歸其所。
一應事態(tài)已畢,禇遂良這才告退,離開太極殿。
出得太極殿后,他便直奔長孫府上。
一刻之后。
長孫府。
長孫無忌聽畢了禇遂良的言語,一時沉默。
;
(https://www.dzxsw.cc/book/4491/321684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