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為進,鳳終還朝十二
這邊王蕭二人,帶著一眾新封妃嬪,因為李治身邊一個站位而爭得幾欲翻寺;那邊青竹林中,明空卻是與玉明玉如二姐妹悠然自得地采足了露水,好生挑了擔子走入當日青雀與明空相見的亭子里,安安穩(wěn)穩(wěn)坐下,取出早上帶出來的干糧與水囊、茶葉、簡單茶具幾樣,就在亭中生了火,烤著干糧,一邊兒溫上了水,煮著茶湯,備著用些午食。
有玉如玉明二姐妹忙著燒水煮茶,明空便在一側,仔細地將干糧掰成小塊兒,丟在一側小碗里,預備著待會兒茶湯煮好了,加些鹽巴泡上,便是一碗干干凈凈,卻又溫潤可口的茶泡飯。
卻不意見玉明玉如二姐妹突然間換了一副警惕樣子,同時倏然起身,按住腰間——顯然,那里邊兒卻是藏著軟劍或者是軟鞭之類的物事。
見明空訝然,玉如便低聲道:
“武姑娘小心,百步之外,似有一隊飛馬漸近。”
明空聞言也是皺眉:
“這里是皇家禁苑,又是寺院周側,怎么會有飛馬?”
玉如玉明二姐妹也答不上來,只是三人一同盯著那馬聲漸響的地方。
果然,如二姐妹所言,不多時翠林中便見人影惚惚,馬蹄轟轟,一隊鮮衣怒馬的騎士,卻是正策騎奔來。
不過半盞茶的功夫,便見為首一人,繞開幾叢深密竹林,近得前來。
明空一見,便是皺眉:
“怎么是他?”
玉如玉明也是訝然互視一眼,也是認出了來人,于是放下了按在腰間的手,可是眼底還是藏著些戒備。
玉如看了一眼明空,便搶先一步上前佯裝不識來人,問道:
“不知來者是哪一位?為何在這佛門凈地擅擾清凈?需知此處雖是佛寺,卻也是皇家禁苑,閑雜人等萬不可隨意進出!
你若是無意闖入,那便還請速速退出,莫作停留!”
那馬上人聞言,立時勒了馬,卻只是一笑,越過擋在明空之前的玉如玉明二姐妹,淡淡道:
“想不到昔日一別,今日大師已然貴忘至此——”
明空聞言,便知自己終究還是躲避不過,于是輕輕一出口氣,慢慢繞過玉如玉明二姐妹,行至此人馬前,合揖垂首行禮后才道:
“阿彌陀佛,許久不見,想不到吳王殿下的風采還一如當年,絲毫未變!
——不錯,來者正是吳王李恪。
……
一盞茶水的功夫之后。
感業(yè)寺中。
李治行禮已畢,素節(jié)與幾個孩子也各自由蕭淑妃幾個生母抱著,伴在一側,坐在蒲團上聆聽佛音,歸念長孫皇后,不料卻見瑞安不動聲色地從外輕輕而入,先行了一記大禮,這才俯身在李治耳邊,細細幾句。
李治當下睜開雙眼,眼底一片寒涼,目光快速地在一眾閉目聆佛音的妃嬪們面上掃了一遍,這才以幾不可聞的聲音問道
“好端端的,他去找媚娘做什么?”
“不知……只知道吳王殿下此番行色匆匆,卻也似無意瞞過主上您!
李治目光微微復了些暖,卻又思慮片刻道:
“你去尋了師傅來,叫他仔細聽著,莫叫媚娘出什么事!”
“是!”
瑞安得了旨,便出來尋李德獎。
可左右一問,才知方才消息報入時,李德獎便自己帶了李云與李云親弟李風二人一同,前往翠竹林去護著媚娘了。
瑞安這才出了口氣,回稟李治去。
這邊且不提,只說李德獎帶著云風二人一同前往翠竹林之后,便遠遠地尋了一處不易被李恪察覺的地方藏好身形,這才從懷中取出一圈兩頭都各系著只小小銅皮鼓形開口筒的牛毛絲線,手里用上些勁道,便將一只銅皮鼓形筒帶著絲線丟到了亭子旁極近的一棵竹上掛著,自己卻端了這一端的銅皮鼓形筒,仔細聽著二人對話。
……
亭中,明空因著李恪的示意,將玉如玉明二女請出亭外候著,自己卻與他對面而坐。
“粗茶淡飯,若吳王殿下不棄,那不妨用一些罷?”
明空一壁說,一壁便要取了茶湯來泡干糧。
卻被李恪擋下,含笑只是接了茶湯道:
“但有茶水,已是上佳——這等好竹,配上這取自林中的泉水煮茶,已然是極妙了。”
一邊說,一邊就飲了一口。
明空見他如此,也不再多言,便只取了茶來,同飲之。
二人沉默品茶,好一會兒都不聽言語。
足有一柱香的功夫,李恪才放下手中茶盞,含笑道:
“果然還是當年談笑風生之間,便震得安仁殿中傾柱頹瓦的武才人……這等淡然自若的功夫,本王實在是愧之不及!
明空心知其意,卻總記著自己眼下是出家人的身分,于是也不再與他說那俗家話,也不再反駁或者是否認什么,只是安安靜靜地垂下眼來,聽著他說。
李恪見狀,目光微微一黯,口里卻只笑道:
“罷了……是本王失禮,忘記如今,已然是明空大師了!
明空也不言語,只是單手揖了一揖,又沉默。
李恪不再笑,輕輕放下手中杯盞才道:
“其實本王也知,此番前來,實在太過倉促。然眼下此事急切,卻非同一般,也無奈只能請明空大師,代為勸誡一番了!
明空抬頭,看著李恪。
李恪這才正色道:
“其實說起來,也是小事……只是本王當真替主上擔憂,擔憂他會因此積怒于心,存出些病痛來……
不知明空大師可知衡山公主將出降長孫氏之事?”
明空當然知曉此事。日前李治來時,頭一件便是將這天大喜事告知與她,并且還切切道:
“若是小妹嫁得好,那日后便是我與舅舅這長孫氏一系有些什么不當的,自當也看著這份情面上,好生容著些罷!”
——雖然于她而言,那衡山公主也只不過是熟悉罷了。可是她也是極為喜歡她的。原因無他,諸位長孫皇后所出的李治同母姐妹之中,只有這衡山公主是與晉陽一般,極為肖似當年的長孫皇后。
而且近年以來,她每每見著衡山,都有一種那年三歲時,初見長孫皇后的驚喜與愛悅之情。
是以,她也是真心為李治疼愛的這個小妹妹喜歡的。
;
(https://www.dzxsw.cc/book/4491/321683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