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雛展翅,卻遇寒雨三十八
李治喃喃,王德與德安、瑞安卻是聽得心中狂喜:
終究,他們這位仁善沉柔的小主人,還是覺醒了。
沒錯,李治終究還是明白了:
他若不強,媚娘一身才慧,又如何能揚?
他是她的男人,是她的依靠,是她的一切基根……
只有他強,她才能活得恣意快活,大唐也才能富強如父皇在時。
深深地,他吸了一口氣,抬起頭,看著前方,目光沉毅:
“瑞安,東宮那些事,你卻不必理會了。眼下有樁更要緊的事,交待你去辦。”
“是!”
貞觀二十三年十一月初二。
朝。
高宗李治因事有賞長孫無忌,著令左右近侍尋得舊時文德皇后手書,以慰其思。
然左右奉書于長孫無忌時,一時不慎,竟將昔年長孫皇后親書與其長次二子,故太子承乾與舊時魏王,今日濮王青雀之法帖取出。
一時間李治與長孫無忌二人皆為舊物勾起舊情,舅甥二人憶及長孫皇后,皆是當廷痛哭。
更有李義府等下臣,上前進言,頗道濮王今德云云,勸諫李治可召其歸京,以為舊職。
然李治痛哭乃道:
“朕雖知四哥已悔前過,然終究其事過大,為安諸臣之心,朕只得痛割兄弟之情罷了。”
于是又是痛哭。
朝中諸臣見狀,皆感李治孝愛仁慈,憐其失兄失父,又敬無忌思悌,便多加勸慰。
李治因慰,更是痛懷不能止,一時間竟當朝心悸突發,捂心呼痛。
諸臣見狀皆是驚慌萬分,急一擁而上,簇了李治入后殿,傳太醫入內醫治。
然太醫診之,卻無得效應,正惶然間,長孫無忌忽然聞得左右喜報,道曾為先帝金口玉封為藥王爺的孫思邈率弟子求見,一時歡喜不勝,急忙親率諸臣出迎,更攜其手共入內為李治夜視。
孫思邈藥力通神,一診之下,便斷為因思慮過甚,久勞成疾以至心病,立時便取銀針炙之,又書方令左右依法熬制藥湯。
藥王之名果非虛傳,三針一發,藥湯一下,李治便立時臉色由青轉金,由金轉白,由白微紅,不多時便**一聲,微微睜眼。
諸臣見狀,齊贊藥王神法,長孫無忌更欲再行重賞,著意欲留孫思邈入宮為醫。
孫思邈卻謝言不受,更道李治此番,治標未除根。
若要除根,必斷其憂方為上策。
長孫無忌聞言,便是猶豫,良久又問孫思邈可有他法。
孫思邈卻道:
“此疾因心而生,心乃人之要害,若長久如此,只怕天壽不永,難過三九(二十七歲)之數。”
長孫無忌聞言大駭,又似不信,孫思邈見狀,心知其異,便著又請左右喚諸太醫入內診脈。
初時李治脈象紊亂,卻是看不清,如今孫思邈針炙理脈已了,脈象卻是清楚,諸太醫診之,也是大駭,便紛紛告之長孫無忌與一眾諸臣,道李治久郁于心,竟然是隱隱有傷心脈之勢,若不得除其心病,只怕壽固不永。
長孫無忌與禇遂良等臣聞言,皆是長嘆天意。
次日朝。
李治病體稍安,便執意開朝以議政事。
朝一初開,便有禇遂良進言,道昨日之事,皆因主上思念兄弟之故。雖濮吳二王舊有失德,然今皆良善,頗悔其過,加之朝中諸公,皆以為人倫天性不可為斷,當召回京。
李治聞言,頗有猶豫,然諸臣均皆附議,更有長孫無忌一力請求。
李治向以長孫無忌為首,乃依言而允,遂立時書旨,著令其異母兄長吳王李恪、同母兄長濮王李泰二人,立時歸京,以慰君心。
書成之后,更著令左右德、瑞二安侍,親奉御旨,六百里加急快馬,傳與二王府中。
宣旨前使一傳令入二王府,二王皆不敢信,其猶以濮王為甚。
后至內侍少監,宣旨正使瑞安親攜旨入濮王府,宣讀圣旨,濮王方如夢初醒,泣謝上恩后,乃接旨再三觀閱,定神凝息,認出確為李治親筆,非他人偽造后,方才擁李治親筆圣旨入懷,放聲痛哭。
另一邊吳王聞旨,雖不若濮王般百般難受,卻也是痛哭難止。
一時間,天下皆嘆李治仁愛寬厚,如此親兄,更揚李治美名。
是夜。
長安。
長孫府中。
依然還是前些日子那些老臣,只是此番,卻是人人無語,個個沉默,只是看著身居張行成、于志寧、杜正倫三公之側位的長孫無忌。
沉默良久,于志寧才嘆:
“到底還是沒攔住。不過太尉公倒也不必如此耿耿于懷——其實說到底,咱們也并非不得利,此番主上本意,只是想調濮王回京。
可是咱們到底還是搶先一步,將吳王一并調回京中……
如此一來,二王互成倚掣之勢,反而局面更有利于咱們。”
張行成也點頭道:
“于兄說得甚是,而且諸位今日也都是眼看著的,主上召二王回京之旨一下,最驚駭的卻是那荊王元景與韓王元嘉……
可見此二人,對這吳濮二王其實也是有些忌諱的。”
來濟一側也是淡淡一笑:
“如何不忌?
荊王粗勇,韓王陰狠,可是他們卻都對這得了先帝言傳身教,親自調理出來的濮吳二王極為忌憚——
雖說那荊王陰地兒里看著與高陽交好,又借著高陽結交吳王……只怕他與吳王之間,到底是誰利用了誰,誰占著些優勢,卻還說不一定呢!
之前二王在外,荊王得封司徒在京,韓王封地又近京師,他們還算占個地利。
如今二王歸京,當真是要嚇破他們的膽!”
其余諸人,朝中之事也是看得分明,于是一時間也是議論紛紛。
良久,長孫無忌才開口道:
“其實諸位心里,想必也是明白,吳濮二王回京,也是早晚的事。只是再想不到會來得如此之急……
今日之事,初一看來,似是主上因心急調回二位皇兄而使了些小心思,可是仔細一想,卻是有些端倪在內——”
于志寧會意,點頭道:
“主上機慧,此事不必多說,若是這等計策,也不過是微思之事。只是主上心性一向柔善,再不擅這等做戲謀劃之態,更不會如此突然間變得果斷……
太尉公是擔心,有人在背后慫著主上行事?”
;
(https://www.dzxsw.cc/book/4491/321681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